榆林发展动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04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榆林发展动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林发展动态.doc

《榆林发展动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发展动态.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榆林发展动态.doc

关于打造“东方红”旅游文化品牌的思考

张晶晶杜飞科

尽管我市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尽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旅游文化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我市的各种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彻底地完全挖掘开发利用,在省内一直居于落后局面。

而要改变现状摘掉这个“贫困”的帽子,就必须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榆林在全国的知名度,这就需要打造一个能够吸引全国人民眼球的亮点,也就是需要打造一个能够引领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的龙头旅游文化品牌,而作为《东方红》旅游文化品牌,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打造东方红文化品牌正当其时

1.我市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边塞文化。

榆林具有五千年仰韶文化、四千年龙山文化、三千年边塞文化,秦朝扶苏、蒙恬,汉朝李广,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宋代范仲淹、杨家将、折家将、明朝余子俊等名将都曾镇守于此,先后涌现出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继迁、北宋杨家将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等一批英雄人物。

榆林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以及红石峡摩崖石刻、李自成行宫、扶苏墓。

二是黄土文化。

榆林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东方红》、《赶牲灵》、《三十里铺》、《兰花花》信天游、绥德石狮、三边剪纸等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厚浑朴的生活底蕴,风靡海外。

三是红色文化。

榆林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是中央红军东征,西征的经过之地。

毛主席在靖边小河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党中央转战陕北的主战场,在米脂杨家沟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

这些都为榆林留下了取之不尽的革命文化资源。

四是东方红的诞生地佳县旅游资源丰富。

佳县自古就有悬天古城“铁佳州”之称。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关西名胜白云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毛泽东主席曾经两次登临白云观。

建于明朝的香炉寺奇景,矗立于城北黄河河畔的孤石之巅,专家考察后惊叹“在国内外大河大江绝无仅有,佳芦古城点睛之笔”。

另有摩崖石窟云岩寺、镇城宝塔凌云鼎等众多名胜古迹,如珍珠般镶嵌于古城内外。

佳县境内具有近70万亩的红枣规模,这不仅已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一项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1947年,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在佳县期间,“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战争”,其中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使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反攻。

毛泽东主席制定和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关于重新颁布散打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解放军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重要文献。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与时并进”,是毛泽东主席给佳县的光辉题词。

2.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优势。

由于观念所限,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我市大多数高等级旅游资源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有的甚至遭受自然与人为的双重毁损,有的则在低层次的开发中运转,没有真正打造出能叫响的品牌产品。

旅游的主体即景区景点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当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二十一世纪能源接续地的中心,没有与其地位相称的代表性文化旅游品牌。

所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薄弱,主题形象不明,服务功能单一,文化品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景区建设已不适应日益变化的客源市场需求,产品开发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关键是没有一个在全国叫的响的核心文化品牌。

核心文化品牌的具有的特性,一是唯一性,二是垄断性,三是普及性。

我市现在主打的旅游主题,一是长城、二是边塞、三是大漠、四是黄土文化。

内容过多,空间偏大,品牌过多。

长城全国知名的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边塞全国知名的是嘉峪关、大漠全国知名的是宁夏的沙湖,这些品牌已经在全国深入人心,我们与这些品牌竞争,没有优势可言。

而且这么多的品牌和内容,它能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实际上,很多商业上成功的营销经验我们应该吸取。

例如我们知道穿衣服是要看品牌的,但是很多品牌内又包括了很多品种。

例如世界知名品牌有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公司有运动衣还有鞋,甚至还有其他产品。

旅游景观也是如此,怎么来打造榆林的核心文化品牌,我们要转换思路,以人无我有的思路,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4.品牌和知名度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影响。

旅游品牌的宣传和知名度与区位及交通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西藏远不远?

那里肯定是旅游的热土。

九寨沟远不远?

九寨沟交通也不方便,由于旅游知名度的攀升,旅游者也慕名蜂拥而至。

可是因为九寨沟的名气足够大,很多人放弃了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制约,仍然想到九寨沟看一看。

我们毗邻的延安市,全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黄帝陵人文始祖,每年吸引大量的旅客参观,来这些例子说明我们榆林市的旅游资源,在没有得到人民足够认识的前提下,我们面临的硬件是基础设施的交通、区位条件制约的因素。

但是如果我们的品牌和知名度已经被世人所知的情况下,交通和区位的制约将会变得微不足道。

所谓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价值,就在于当有一天,旅游者到中国来,一定要来看东方红的故乡的时候,那所有的交通制约因素都不在话下,同时会有无数个投资者蜂拥而来。

而我市就处在这样一个交叉口上,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张家界和九寨沟,还没有人知道,但是逐渐形成了品牌。

而这个交叉口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就是要通过战略的策划,规划,通过我们的宣传,品牌的打造,可以来改变我们的旅游知名度,增加我们的消费群体,扩大榆林旅游在全国的影响,然后也同时会带来旅客流量的增加,同时也会带来投资者的增加。

5.打造东方红就是打造核心文化品牌。

我市在全国唯一知名的有东方红、李闯王、沁园春.雪、米脂婆姨绥德汉、陕北民歌、最后一个匈奴都城统万城,其中,东方红最适合当前阶段我市发展旅游文化品牌的代表。

《东方红》是红色圣歌。

在众多的红色歌曲中,《东方红》一直占据着首位,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中,都会响起这一象征伟大成就的标志性乐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升上了太空。

《东方红》是红色文化艺术的象征。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参与下,演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是集新中国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经典作品,无论是从其场面之雄伟壮观,还是从其气势之豪迈磅礴,都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境界,成为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红色艺术和时代经典,为在海内外展示新中国风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市打造闻名中外的伟大颂歌《东方红》,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伟大颂歌《东方红》举世闻名妇孺皆知,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听着《东方红》歌曲而成长起来的,但知道《东方红》的诞生地—榆林佳县的人却很少。

或许,毛泽东纪念馆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开设,但“《东方红》品牌”,却只能设立在颂歌诞生地—榆林佳县,这是我市独一无二的优势。

打造东方红,在品牌宣传上,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广,起到“四斤拨千斤”的效果。

二、打造东方红品牌的时机已经成熟

1.打造东方红是我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一张新的王牌。

当前,发展红色旅游是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重点工作,我省延安市作为革命圣地,在多年的开发打造中,旅游建设已经基本成熟,客源市场基本稳定,“十二五”期间,我省要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必须要新开发一个在全国响当当的红色旅游品牌,这张王牌非东方红莫属,但需要省市县上下联动,共同打造。

2.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日益称为全市的焦点。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发展全市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在西恰会、银恰会、旅博会、世博会等全国旅游界的盛会上加大对榆林旅游的宣传力度。

举办了火车专列进榆林等一系列旅游活动,提升了榆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发展东方红品牌的前期工作已顺利进行。

作为《东方红》故乡的革命老区佳县,一直对境内革命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对《东方红》作者—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的故居及陵园,进行了修葺并永久保护。

2008年9月,李有源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09年12月,佳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占地66万平方米的《东方红》纪念园,2010年1月,开始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12月,五集电视纪录片--《东方红纪事》,由陕西省电视台、佳县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完成,并由陕西省音像出版社制碟发行。

2010年5月,该片荣获省广电局、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陕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2010年10月,该片经市委宣传部选送,参加2010年度“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并有望获奖。

三、打造东方红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

1.策划一个全国知名品牌。

利用东方红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在“十二五”期间,聘请全国知名的营销策划公司,全方位打造东方红品牌,将东方红文化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从而带动榆林古城边塞文化、匈奴文化、陕北文化、白云山道文化、红碱淖大漠文化、闯王文化等地域文化品牌的共同发展。

2.筹办一个东方红文化论坛。

适时筹备举办全国性的东方红文化论坛或会议,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人士畅谈发展发扬东方红精神,推出打造东方红文化品牌一系列活动。

3.建设一个东方红文化园区。

一是整合佳县白云山、佳县古城、神泉堡、香炉寺、云岩寺等,开发东方红文化园区。

二是以全国五A级标准为目标,高七点、高标准、大手笔打造东方红纪念园,园区建设应包括佳县社会文化发展展览馆、民族文化展览馆、黄土华派创作馆、红色文化展览馆,全国东方红企业产品展览馆,东方红纪念碑,东方红革命纪念馆,包括毛主席在佳县活动的革命内容,有让旅客体验正宗东方红神韵的东方红大剧院及文化休闲广场住宿等。

4.再现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借鉴国内外最优秀的歌舞形式来进行包装,集舞蹈、杂技、时装表演等多种表演艺术元素为一体,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灯光、音响、舞美、服装等表现手段,筹资再现1964年经典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我市把这部史诗再现,作为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榆的重要亮点。

5.拍摄一部《东方红》电视剧

高艺术品味、高规格打造一部《东方红》电视剧,以东方红为主线,挖掘陕北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拍摄电视连续剧《东方红》,目标在央视第1频道和央视影视剧频道,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精品项目,列入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之中,并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列入陕西省“十二五”文化精品项目规划之中。

6.开发东方红一系列衍生产品。

依托东方红品牌效应,着手开发东方红品牌系列产品,一是开发东方红革命文化纪念品,如帽子、军用背包、石板画、水杯等等;二是开发东方红红枣产品和粉条、小杂粮产品;三是可以开发东方红陕北民歌。

7.走一条市场化之路。

可以参照山西绵山、浙江宋城等模式,采取引进大型的战略投资者如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买断景区,然后进行市场化操作和开发。

(摘自2010年12月《榆林发展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