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4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运输管理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管理论文.doc

《运输管理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管理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输管理论文.doc

国内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物流运输管理

国内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国内快递行业迅速崛起。

但由于目前国内快递行业商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企业在国际快递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抢占中国快递市场的严峻形势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行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也必然迎来一场具有革命性的洗牌。

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构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快递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其可能的发展策略。

【正文】

一.国内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发展,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公司业务交往和信息往来中无不感受到快递服务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1.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

快递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诞生后不到10年便进入中国。

但我国的快递业务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国内快递业务几乎全部由EMS一家垄断。

随着中国打开国门,加入WTO,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网络购物的兴起,快递业在我国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快递业务收入574.6亿元,同比增长20%, 占到了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的45%,业务量累计完成23.4亿件,同比增长25.9%。

我国快递市场分为三大板块即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同城快递。

市场从业主体虽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主要有国有、民营和外资这三种主体企业。

迅速扩张的网络购物潮流推动着快递行业看似繁荣的快速发展,但在市场规范和监管机制不健全情况下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结。

2.国内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快递行业就服务来讲,主要存在货物安全没有保障,没有明确的赔付标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低等问题;就快递公司的现状来讲,主要存在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以及企业早期的特许加盟形式致使企业很难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的弊端,企业规模下降使融资困难以及普遍存在的无序状态的同质化竞争等等。

2.1滞后的快递服务行业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急速发展是快递企业尤其是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主要推手。

这样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毕竟中国电子商务10余年的发展撬动了20余年发展但起色不大的快递市场。

但是,快递行业的发展却远滞后于电子商务市场,二者的发展并不匹配,业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5219.8亿元,相比于2009年的1989.4亿元交易规模,增幅达162.38%,预计2011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还将继续增加。

但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情况来看,2010年,中国快递行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为574.6亿元,相比于2009年的477.9亿元,增幅仅有19.96%。

仅从这样简单的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商务庞大的交易量已经明显超过了中国快递行业目前的运力情况。

显然,电子商务市场井喷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快递行业,并且从电子商务市场对物流时限、快速的要求来看,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其高速发展的下一个瓶颈必然是中国目前仍处于混乱无序竞争状态的快递行业。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行业规范的角度思考中国快递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2.2快递企业良莠不齐的现状

在发展初期,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大多数民营快递公司都采用加盟承包、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加盟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租间屋子、几部电话、几辆电动自行车就可以开张营业。

这样低门槛、低成本的市场运作在快递行业发展初期确实能满足当时的市场要求,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扩展,以及消费者对快递服务质量越来越高的期待,加盟商因为以各自网点为利润中心缺乏联合与信息交流不仅使得快递市场陷入同质化的价格战,还不很难通过规模有序的管理实现对外的资本融资以致使其很难提高其竞争能力,实现长远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日益繁荣,其创造的利润蛋糕不仅养活了发展初期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巨大利润空间的驱使下,快递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国有、民营、外资三大快递经营商为主体的市场运营主体。

同时,不同的市场运营者由于发展基础和资本能力等问题在不同的业务种类中各有所长,快递市场也就自然地被划分为国际快递业务、国内异地业务以及同城快递业务三大板块。

其中,国际快递业务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业务,利润最高,称之为高端业务;同城快递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业务,不需要发达的交通工具和尖端技术的支持,利润较低;国内异地业务则介于两者之间。

外资企业,如TNT在华的全资子公司天地华宇,继承TNT先进成熟的发展模式,又拥有足够的发展资本,因此迅速占领了中国快递的国际业务。

早在2006年,我国国际业务量为1.06亿件,而其中的80%以上都是由外资企业承担的。

而国有企业,如EMS、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由于体制原因都较早地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国内基础设施及网络布局而在国内异地业务中独树一帜。

至于民营快递企业由于贴近市场、价格优势明显再加之电子商务的普及,其业务自发展至今都主要集中于国内异地业务及同城门到门业务。

由于民营快递公司干线运输能力不足,融资能力有限,截止目前,国内除了顺风、圆通、申通等稍具规模的快递民营企业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不具有规范经营模式甚至不合法的“黑快递”。

总之,就目前来讲,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既繁荣又混乱。

究其根本,在于市场规范的不健全以及第三方监管的缺失。

2.3市场规范和国家政策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邮政局一直都在进行探索着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2007年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并与次年一月在全行业范围内执行,其提出了快递服务组织、服务环节、服务改进的基本要求。

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执行,该标准也未能改变快递市场混乱的局面。

同时,邮政局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邮政法》,并且在2008年7月12日出台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针对快递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规定和约束。

但为进一步规范快递市场,构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邮政行业仍然需要继续完善邮政法规法律体系,加快配套法规制度建设。

二.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策略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指出:

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初步构成便捷高效、安全有序、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快递服务体系,使快递业务能够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服务业。

这既是目标,也是快递企业努力的重要方向。

1.加快体制建设,规范市场

发展至今,快递行业存在诸如不如实注明物品,限定遗失最高赔偿金额,先签字、后验收,以及不要求收件人本人签收货件等所谓的潜规则。

快递行业规范以及监管力度不到位等因素催生并给那些现象提供的滋生的温床。

所以,完善邮政法规法律体系,加快配套法规制度建设是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保证。

而这项工作有必要伴随市场一直进行,致力于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解决国内特别是民营快递公司普遍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问题,并引导快递服务价格回归合理价位,国家在出台诸如新《邮政法》中对创立快递公司的资金规模设定明确限定的法案同时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惩戒措施,如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强制取缔措施等行政手段配合执行。

这样有助于加速规范国内快递行业,推动大部分中小型快递公司向引入资金或建立联盟的方向发展。

此外,为保证快递服务的安全性,防止在出现的快件延误、丢失及内件短少、损坏等情况时,寄件人蒙受无辜损失,对于此类问题国家需要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赔付标准。

2.联合经营,拓展融资渠道

根据国外快递业的先进经验,快递提速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自动化流水作业,增加分检中心、运输车辆、自动化分拣线等设施设备。

但是,目前国内的快递企业都是依靠自有资金运作的,很难负担大笔的费用。

因此,现有中小民营快递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通过联合经营、并购重组、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合作,目标是建立专业化的大中型快递企业。

通过发展和壮大实力,可以扩大品牌和知名度,提升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整合业务流程和行业资源,提供标准化的快递服务产品,以获得更多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此外,对比国有快递企业和民营快递公司,我们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具有强大的干线运输能力;而民营快递企业虽然不具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干线运输能力,但民营企业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较低的市场价格。

其具体对比如下:

因此,为应对国际快递企业的入侵,国内快递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整合资源,稳固并扩大中低端市场并积极扩大争取向高端市场发展。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快递行业的竞争不能是单一的低价竞争,公司还可以通过加强网点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等手段进行差异化竞争。

而服务质量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成功实现品牌差异化的关键因素。

鉴于服务本身的无形性、异质性、易逝性和不可分割性以及个人主观差异,消费者的感知服务质量是研究品牌策略的主要视角。

根据感知服务质量理论和品牌形象理论以及对SERVQUAL量表的适用范围研究,快递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虽然有其特性,但它符合SERVQUAL量表应用于服务业的共性。

同时,研究表明SERVQUAL量表基本可以用于快递服务业。

这为我国快递企业今后从顾客角度而不单单从企业内部角度出发,对企业的感知服务质量与企业品牌形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4.整合资源,协同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的流通和物质的传递,对电子商务来说,高质量的物流配送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其运作效率,加快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真正发挥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流合一”的优势。

电子商务与快递服务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过程。

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快递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有利于快递提升服务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优质的快递服务也是推动电子商务新型模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

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应该采取更紧密的合作,解决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利用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真正实现产业链一体化。

三.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递行业在国内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建立健全行业体制,规范市场准入等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

快递企业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改变单一的价格竞争模式,通过企业联合等各种方式整合利用资源,构建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盛强 胡政莹:

《国有与民营快递企业资源互补型合作模式初步探讨》,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8月

【2】乔均何秀丽:

《快递行业品牌形象提升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

【3】郝书池姜燕宁:

《快递行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2010年3月

何俊40920004徐晓龙40920007

蔡洋洋40920014王洋40920029

石成友40920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