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MSDS.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58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锰MSD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氧化锰MSD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氧化锰MSD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锰MSDS.docx

《二氧化锰MSD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锰MSDS.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氧化锰MSDS.docx

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锰

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

Manganesedioxide

英文名称:

Manganesebin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17

CASNO:

1313-13-9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成分

含量

CASNO.

二氧化锰

1313-13-9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锥体外系统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少见,若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本品烟尘,可发生“金属烟热”,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寒战、高热、大汗。

慢性中毒表现为精神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精神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椎体外系受损表现有肌张力增高、震颤、言语障碍、步态异常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效。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配备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0.2

TVLVTN:

5mg/m3(按Mn计)

TLVWN:

监测方法:

硫氰酸钾一三氯化铁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黑色或黑棕色结晶或无定型粉末

PH:

熔点(℃):

535(分解)

相对密度(水=1):

5.03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式:

MnO2

分子量:

86.94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内点(℃):

爆炸上限%(V/V):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硝酸。

主要用途: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酸、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