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64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docx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三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一、二单元)

一、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熟悉汉语拼音的主要拼写规则。

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能看拼音写词语。

2.汉字

(1)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

(2)会用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两种方法查字典。

3.词语

(1)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应识记、理解、运用的词语。

(2)能依据字典、词典,并结合生活中的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辨析近义词、多义词。

(4)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5)能按照要求给词语归类。

4.句子

(1)认识完整的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仿照例句给句子换个说法。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能按照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5)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语序错乱的句子。

5.标点符号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句、冒号、顿号和引号。

(二)阅读

1.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能按原文填空;会默写指定的古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习作

初步学写简短的记叙文,叙述要通顺明白。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均为例题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niànyán

纪(念)(延)安

2.根据要求填空。

“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辶)部,除去部首有(10)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Y)。

3.选字填空。

愤奋

李明学习很勤(奋)。

4.选词填空。

注视张望瞭望

水兵站在军舰的甲板上,用望远镜(瞭望)远方的海面。

5.阅读下面句子,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6.选择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画“√”。

亲密

(1)事物和事物之间距离短,空隙小,跟“稀”“疏”相反。

()

(2)关系近,感情好。

(√)

(3)不公开。

()

7.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旁边画“”。

成绩(jìjī)  涌上(rǒnɡyǒnɡ)

8.读一读,想一想,这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哪一个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一只青蛙坐在井底下,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只乌龟爬到井沿上,对着青蛙大声说:

“朋友,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说:

“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还会搞错吗?

(1)朋友之间不要吵架。

()

(2)说大话是不对的。

()

(3)坐在井底看天,说天很小,比喻见识短浅。

(√)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9.边读边想上面这段话从哪些方面写了五彩池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用√表示。

(1)从大小、深浅、形状等方面写了五彩池的特点。

()

(2)从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写了五彩池的特点。

()

(3)从大小、深浅、颜色、形状等方面写了五彩池的特点。

(√)

10.根据下面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

我想当一回

要求:

(1)别忘记把题目补充完整哦!

(2)你想当一回什么呢?

是当一回爸爸(妈妈)、当一回飞行员,还是当一回小猫,或者当一回牙膏呢?

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吧,越有趣味越好!

(3)根据想象内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选材新颖,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四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和下册一、二单元)。

一、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熟悉汉语拼音的主要拼写规则,能看拼音写词语。

2.汉字

(1)对学过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选择字义。

(2)能辨析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

(3)会用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两种方法查字典。

3.词语

(1)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应识记、理解、运用的词语。

(2)对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容易理解的词语。

(3)能按要求给词语归类。

(4)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4.句子

(1)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能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语序错乱的句子。

5.标点

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句、冒号、顿号、引号,认识省略号、书名号。

(二)阅读

1.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能按原文填空。

2.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的简短的记叙文。

初步学写日记、书信。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均为例题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jùjíkònɡxìyīsībùɡǒu

(聚集)(空隙)(一丝不苟)

2.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旁边画“”。

涨价(zhànɡzhǎnɡ)看守(kànkān)

3.按照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要查的字

应查部首

应查音序

选择一种字义打“√”

凝视

N

①凝结()

②注意力集中(√)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不(计)其数(络绎)不绝

5.读一读,按照要求填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6.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和猎人的小船翻了。

(②)

(2)红军长征翻山越岭,行程二万五千里。

(①)

(3)请你把这篇英文翻成中文。

(③)

①越过②反过来,倒过去,变动位置③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7.读一读,在意思正确的词语旁边画“”。

(抱歉疲倦神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挥舞悔恨热心)可以用来表示人的动作。

8.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括号里。

过了着

①谁没读(过)这本书?

②我读完(了)这本书。

③我正读(着)这本书。

9.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搭配起来。

形式好看改善土壤

样式正确改进工作

格式多样改良生活

10.判断下列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昂首挺胸”的“首”字是第一的意思。

(×)

(2)《颐和园》一文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11.读句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因为)他今天病得很厉害,(所以)没有参加篮球比寒。

(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事,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去做。

12.扩句。

(慈祥的)爷爷(快步)走过来了。

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喜鹊在半空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

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飞翔,喳喳地叫道:

“看来是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清脆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

“难道上面还有飞鸟?

”往上一看,可不,一群鸽子在头顶上盘旋。

它伸长脖子朝上喊道:

“鸽子,看来天上数你飞得高了。

”鸽子两眼注视着高空,对喜鹊说:

“不,我们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

”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和彩云并肩飞向远方。

“啊!

是这样。

”喜鹊飞着飞着,好像明白了什么。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喜鹊很虚心。

()

大雁飞得最高。

()

天外有天。

(√)

14.根据下面要求完成习作。

“幸亏我没迟到……”“幸亏他没来……”“幸亏我带去了……”“幸亏我及时发现了……”生活中这样的心理感受很多,想想感触最深的那次是什么事情?

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分享吧。

要求:

(1)自拟题目。

(2)选材新颖,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350字。

 

五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和下册的一、二单元)。

一、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1)能利用汉语拼音正确地认读、拼写。

(2)知道大写字母的用法。

2.汉字

(1)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2)会写已学过的生字,能读准字音,并把字写工整。

(3)能辨析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多义字的意思或给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3.词语

(1)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4)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4.句子

(1)能按要求改写、扩写、缩写句子。

(2)能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写在句子中。

5.标点

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句、冒号、顿号、引号。

6.背诵默写

(1)能默写教材中的古诗,并知道诗的作者。

(2)能默写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

(二)阅读

1.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能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6.理解学过的古诗文中的词句。

(三)习作

1.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写简单的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2.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或横线上为例题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yáolándǎjiǎonuódònɡqiánfú

(摇篮)(打搅)(挪动)(潜伏)

2.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旁边画“”。

高涨(zhànɡzhǎnɡ)歼灭(qiānjiān)作用(yònɡrònɡ)

3.组词。

购(购买)帜(旗帜)piān(扁舟)

钩(鱼钩)织(编织)biǎn(扁担)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竭尽全力春风拂面兴国安邦由此及彼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2)红军过后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6.默写古诗《赠汪伦》。

(略)

7.查字典。

(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字,将应查找的部首填写在括号里。

延(廴)魄(白、鬼)享(亠、子)

(2)用音序查字法查下列字,将应查音序写在括号里。

诞(D)匾(B)魔(M)

8.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滔滔不(绝):

断受(益)匪浅:

好处

9.修改病句。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

(改为: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0.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只要……就……无论……都……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敬爱的周总理(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胜地”和“胜利”中的“胜”字意思相同。

(×)

(2)“游览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

”是反问句。

(√)

(3)“动弹”的“弹”应该读轻声。

(√)

(4)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共出现3次,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100多号人拼命地向南跑。

可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方向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消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道:

“桥窄,排成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人群中有人不满地叫起来:

“党员也是人。

”有人跟着嚷道:

“这可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训斥)道:

“你还是个党员吗?

你最后一个走!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在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这时,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小伙子竟来推老汉: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

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是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人们望着白茫茫的世界,惊呆了。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到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12.将“训斥、喊、吼、拖、推”这5个描写老汉动作的词选填到文中括号里。

13.从文中找出写洪水不断上涨变化的三个句子,画上横线。

14.从文中找出形容木桥状态的四个词语写在括号里。

(窄窄的)(发抖)(呻吟)(塌)

15.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山洪暴发的危机时刻,老汉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共产党员之歌。

(意思正确、完整即可)

16.根据下面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

我生活在_________之中。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文章中不准用真实的人名、地名,人名、地名可以用字母表示。

六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和下册的一、二单元)。

一、基本要求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语音

熟悉汉语拼音的主要拼写规则,能正确地认读汉字、拼写字音。

2.汉字

(1)能正确书写所学过的汉字。

(2)能辨析典型的形声字。

(3)能辨析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

3.词语

(1)能正确读写、使用所学过的常用词语。

(2)能理解课文中学过的重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能正确理解运用所学过的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4.句子

(1)能正确理解重点句子在课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能修改错误明显的病句。

5.修辞

能理解比喻、拟人、拟物、夸张、设问、反问、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并能运用。

6.标点

能掌握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7.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

(1)了解两册课本学过的课文中名家名篇的出处、作家姓名。

中国作家,要知道他们所处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要知道他们的国籍。

(2)能默写教读课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的篇章或片断。

(二)阅读

1.能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2.能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3.能体会文章表达思路、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4.能正确朗读文言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实词的意思和课文的大意。

(三)作文

1.写五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能根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确定详略,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书写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或横线上是例题的答案)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B)

琐屑A.xiāoB.xièC.xuè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组成词语。

前仰后(hé)合

3.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愿跟着它走到天崖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崖”字应为“涯”)

4.选词填空。

春风像母亲的手轻轻A(A.抚摸B.吹C.拂)着你。

5.对《背影》中父亲说的“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正确理解是(B)

A.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

B.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劝慰。

C.表现父亲很坚强。

D.表现父亲无可奈何的心情。

6.填空。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

7.诗文默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

可是迟了!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

那匹马呢?

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我扭头(冲√、跑)了出来,(偎√、靠)在他的轮椅上直想哭。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

8.选择运用正确的字。

(用“√”)

9.请给第三节加上标点符号。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

没事的,你看书吧。

”)

10.“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

”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c)a表示声音的延长;b转折作用;c解释说明的作用。

“呜——呜”火车开动了。

破折号的作用是(a)

11.“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

”此时的“我”心中会怎样想呢?

请你发挥想象把“我”没有说出的话写出来。

12.根据下面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

的礼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到或者送出一些礼物。

礼物有大有小,价格有高有低,形式多种多样。

小小的礼物往往凝聚着关爱、祝福和深情,也许还包含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请将这个故事诉诸笔端,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成一篇有意思的作文吧。

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仔细想想与这礼物相关的人事景物非同寻常之处。

(2)选材新颖,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3)字数500左右。

九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初中学段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及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基本要求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语音

①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能利用汉语拼音正确地认读、拼写。

②正确认读课文中字词,并能给字词注音。

2.字词

①正确书写、理解、运用学过的常见词语。

②准确纠正常见的错字、别字。

3.句子

能发现、修改常见的语病。

4.修辞

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并能分析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5.语文常识

了解课文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背诵默写

能默写教读课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二)文言文阅读

1.准确把握朗读中的断句。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

3.掌握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4.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思路,翻译文句。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路、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或情感。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精妙所在,并做些简单的分析。

5.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四)作文

1.写600字左右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句流畅,材料安排详略得当,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写五六百字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3.写五六百字的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4.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根据研究的主题搜集筛选资料。

2.能对资料进行研读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或横线上是例题答案)

1.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组是(C)

A.天籁(lái)撰写(zhuàn)报复(fū)

B.衣钵(bò)陈迹(jī)朗颂(sònɡ)

C.燕(yān)山嫡(dí)传程灏(hào)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震耳欲聋姿态万千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挥洒自如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埋头苦干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赫赫有名申张正义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B)

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B.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漂起来。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建筑是艺术,是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

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自觉

B.凝练自觉

C.凝练自愿

D.凝固自愿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投,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6.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7.填空。

《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这首词运用了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8.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9.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建教学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看了这些数据,你对学校有怎样的建议?

用一句简洁的话加以表述。

项目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百分比

15%

22%

38%

25%

答:

爱护公物的教育必须加强。

阅读《孔乙己》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