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69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docx

宁德市生物中考质量分析

2010年宁德市初中二年级学业统一考试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概况:

(1)选择题25小题,计50分。

中等难度的设置14分(选择题第4、8题、13、14、15、21、23题)。

较难的设置4分(第5、19题)。

(2)非选择题12小题,计50分。

中等难度的设置6分(非选择题26题1分、31题2分、32题1分、35题2分),较难的设置6分(28题1分、30题1分、36题1分、37题3分)。

(3)整卷题量适中(37题),图文并茂,阅读量适中(3693字),难度值有所提高,约为7︰2︰1(去年为8︰1︰1)。

2.试卷有新意

与去年试题相比较,今年的试卷在知识点、题型、梯度设置、考查角度等方面都一定的变化。

主要是通过识图、分析、实验、探究、改错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a.识记能力、b.理解能力、c.实验与探究能力、d.信息处理能力、e.应用能力)。

这是今年最明显的变化,也是省教育厅的要求。

例如,35题

(6分)以下是某些同学在完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部分步骤的操作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⑴在洁净的盖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错误盖玻片改正载玻片

⑵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错误目镜改正物镜

⑶实验完毕,用餐巾纸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擦拭干净。

错误餐巾纸改正擦镜纸

如果学生没有亲手操作过显微镜,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容易判断出错误所在,缺少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又如37题

(6分)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证明蛆(苍蝇幼虫)是否由腐烂的肉产生。

他们做了以下实验设计: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透明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②将两块大小一样的新鲜生猪肉放入甲、乙瓶内

③将甲、乙两瓶放在同一温暖环境中,甲瓶用防虫网罩住,乙瓶不罩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⑴在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可变化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个可以变化的因素叫做变量。

⑵实验步骤③中,甲、乙两瓶所在的环境必需要有苍蝇,否则实验无法完成。

⑶假设蛆不是由腐烂的肉产生。

根据你的推测,较长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内的猪肉会出现蛆的是乙瓶,该瓶属于对照实验的实验组;没有出现蛆的猪肉会腐烂吗?

没有出现蛆的生猪肉会会腐烂。

为什么?

因为有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答得合理给分)。

(1)考察学生对“变量”概念的理解,即什么叫变量。

(2)本题的“变量”必需是什么,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确定,即证明蛆(苍蝇幼虫)是由什么产生的——“苍蝇”。

(3)具备“变量”条件的组为实验组,对应的组为对照组。

同时将知识迁移到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试卷考查的知识面广

试卷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已占省厅规定考试大纲知识点的89%。

今年考纲新增加的几个知识点也能在试卷中得到体现。

试卷面中70%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功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都能达到初中毕业要求(即容易内容)。

4.试卷难度值的设置合理

试卷中水平要求的中等难度和较难难的分数计30分,符合今年难度值的设置即:

(7︰2︰1)。

今年在试卷命制中,有意将中等难度和较难试题的分值,分散到许多试题中,避免影响学生临场作答的发挥(做到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答题规律,以免学生出现怯场心理)

因此,命卷时将这30分分布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许多小题中。

中等难度的设置20分

分布在:

选择题(第4、8、13、14、15、21、23题各2分)计14分

非选择题(第26题1分、31题2分、32题1分、35题2分)计6分

较难的设置10分

分布在:

选择题(第5、19题各2分)计4分

非选择题(第28题1分、30题1分、36题1分、37题3分)计6分

5.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试卷的公平性

命题时在情境设置、载体选择上,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材料作为命题素材;在问题设置上注重层次性、逻辑性;在开放性试题设置以及答案设置等方面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体现试卷的公平性

例如:

选择题

第23题关注的是学生常见到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有关规定;

第24题关注的是醉酒驾车的危害;

第25题关注的是安全服用“OTC”药品。

例如:

非选择题

第28题是关注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关的器官名称;

第29题是关注脊椎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第30题关注的是人的生殖与发育方面的基础知识。

6.试卷具有一定开放性,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多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学习过程、方法的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卷有多处出现开放性的内容等。

例如:

非选择题

第31题的第(3)小题,关注的是“蛋白质的功能是什么?

第34题的第(3)小题,关注的是要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有哪些措施?

第35题的指出错误和改正错误内容,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可以。

第36题的第

(2)、(3)小题,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可以。

二.质量分析:

10年,宁德市中考评卷工作是第二年全市集中进行计算机统一评卷,得出的数据精确,能反应出中考成绩的实际情况,也能看出存在的问题,见下表。

全市生物科中考成绩一览表

总人数

85分以上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平均分

43744

11286

25.80

31251

71.44

69.49

09年

31.23

73.19

70.85

 

 

全市参加中考学生总数:

43744人(补考:

4354人)共计:

48098

非选择题分为六个裁切块,每个裁切块的平均分如下:

第1裁切块:

26--28题平均分:

9.15总分:

12难度值:

0.76

第2裁切块:

29—30题平均分:

6.04总分:

9难度值:

0.67

第3裁切块:

31—32题平均分:

4.03总分:

6难度值:

0.67

第4裁切块:

33—34题平均分:

5.24总分:

8难度值:

0.66

第5裁切块:

35—36题平均分:

4.23总分:

9难度值:

0.47

第6裁切块:

37题平均分:

2.97总分:

6难度值:

0.49

2010年非选择题总平均分:

31.66难度值:

0.63;(今年平均难1.01分)

2009年非选择题总平均分:

32.67;难度值:

0.65。

(难度值提高0.02)

从全市生物科的中考成绩看,10年生物科中考试卷能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能根据绝大多数初中学校的教学实际,达到两考合一的命题要求,是一份合格的中考试卷。

三.学生的失分分析(26—37题):

26.(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中打“√”,错误的打“×”。

⑴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而不是基因。

⑵人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⑶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⑷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较弱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学生在答题卡中打“√”、打“×”的结果对应不一。

27、(4分)将下列四种动物与其相对应特征的序号填写到答题卡中。

物种特征

⑴蚯蚓A.用气管呼吸。

⑵蝗虫B.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⑶家鸽C.体温恒定,胎生。

⑷蝙蝠D.体温恒定,卵生。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四种动物与其相对应特征的序号填写错误。

28.(4分)认真阅图,完成填空。

(1)图3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

请写出A和B的器官名称。

A是肝。

B是胃。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肝写成“干、干脏、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喉写成“支气管、喉结、

心脏、肾脏、肺等”;把胃写成“喂、喉道”等;把肺写成“肾、肠、肿等”

味、味、等”

29、(4分)填空:

⑴依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请你将蜜蜂和蜂鸟进行分类:

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蜂鸟属于脊椎动物。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无脊椎学生在答题卡中把脊椎写成

写成“脊椎等”“无脊椎、两栖等

⑵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优生”写成“少养等”;把“少生”写成“完婚、晚育、制度法律等”

30、(5分)图5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如果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C、D分别表示他们的生殖细胞,F表示成熟的男性胎儿。

请分析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图5

⑴C细胞的性染色体是Y,①表示受精过程。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Y”写成“XY、y、X、XX、DNA、22+XY、男性等”;①表示发育、生长、分裂、组色(组合)、怀育(怀孕)等过程

⑵②这个过程主要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需要280天左右。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子宫”写成“5周、胚盘、计划生育、胎盘、繁殖等”

⑶如果这对夫妇的眼睛均为单眼皮(单眼皮为隐形性状),那么婴儿的眼皮性状是单眼皮。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遗传。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单眼皮”写成“变形、显性性状、单眼睛等”;把“遗传”写成“变异、液休、基因、传播、基因变异等”

31、(3分)分析题:

下表中列出了A、B、C、D四种食物(各100g)的主要营养成分,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食物

组别

糖类

(g)

脂肪

(g)

蛋白质

(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

(mg)

维生素D

(mg)

A

18

2

6

3

220

0

B

48.2

7

38

40

12

0

C

0.4

90

6

4

7

40

D

8.8

9.5

65

7

10

14

(1)某同学由于偏食而患了夜盲症,表格中有助于防治该病的最佳食物是B。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B”写成“D、C、A等”

(2)A食物有助于治疗坏血病,原因是A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写成“酵母菌、蛋白质等”

(3)D食物含较多的蛋白质,有利于伤病员的伤口愈合,理由是人的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学生在答题卡中把“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写成“提高抗体等”

32、(3分)家庭制作酸奶时,主要步骤如下:

①新鲜的全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

④接种(加入一些新鲜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接种时,加入酸奶是因为酸奶中含有乳酸菌。

把“乳酸菌”写成“酵母菌、蛋白质、花粉、乳和核糖等”

⑵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答得合理给分)。

把“高温灭菌”写成“消耗淀粉、发酵等”

⑶制成的酸奶,如果没有及时食用,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保存?

低温冷藏(答得合理给分)。

把“低温冷藏”写成“巴氏消毒、包装法、密藏法、密存法等”

33、(4分)图6是花的受精过程示意图。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从花的主要结构分析,

构成雌蕊。

把“雌蕊”写成“新个体、子房、组织、雄蕊、卵细胞等”

(2)图中①落到

上的过程,

叫做传粉。

把“传粉”写成“异花传粉、受精等”

(3)受精完成后,[

]继续发育,

最终形成果实,其中的种子是由胚珠

发育而成。

把“

”写成“

等”;把“胚珠”写成

“花蕊、胚、胚芽等”

34、(4分)2009年12月7日至19日。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要求世界各国实行节能减排。

图7是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示意图。

请分析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

表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把“光合”写成“光和、观合等”

(2)

均表示生物的某种生

理功能,可称之为呼吸作用,

把“呼吸”写成“减排、分解、自理等”

(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所提

出的“减排”,是指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要大量进行植树造林,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把“二氧化碳”写成“煤、石油、污染等”

把“植树造林”写成“呼吸作用、分解、植物等”

35、(6分)以下是某些同学在完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部分步骤的操作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⑴在洁净的盖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错误盖玻片改正载玻片

把“盖玻片”写成“生理盐水、把“载玻片”写成“清水、碘液、

无机盐、中央等”底面等”

⑵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错误目镜改正物镜

把“目镜”写成“下降、粗准焦把“物镜”写成“上升、细准焦、”

对光、物镜等”观察标本、载玻片等”

⑶实验完毕,用餐巾纸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擦拭干净。

错误餐巾纸改正擦镜纸

把“餐巾纸”写成“目镜、把“擦镜纸”写成“湿巾、纱布、

载物台、餐币纸等”卫生纸、专用纸白纸等”

36、(3分)图8是探究细胞呼吸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瓶内和乙装置A瓶内都是萌发的种子,B瓶内是煮熟的种子。

请认真分析图文信息。

回答问题:

图8

⑴甲、乙两个实验,其中属于对照实验的是乙。

把“乙”写成“甲”等”。

什么是“对照实验”的概念不清。

⑵甲实验的结果证明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把“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写成“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等”

⑶乙实验的结果证明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

(答得合理给分)

把“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写成“细胞会产生二氧化碳、细胞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种子萌发和煮熟种子温度不同”等”

37、(6分)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证明蛆(苍蝇幼虫)是否由腐烂的肉产生。

他们做了以下实验设计: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透明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②将两块大小一样的新鲜生猪肉放入甲、乙瓶内

③将甲、乙两瓶放在同一温暖环境中,甲瓶用防虫网罩住,乙瓶不罩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⑴在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可变化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个可以变化的因素叫做变量。

把“变量”写成“变异、变态、控制变量法、、阳光、观察、区别等”

⑵实验步骤③中,甲、乙两瓶所在的环境必需要有苍蝇,否则实验无法完成。

把“苍蝇”写成“虫子、蚊虫、昆虫、空气、温度、水分、防虫网等”

⑶假设蛆不是由腐烂的肉产生。

根据你的推测,较长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内的猪肉会出现蛆的是乙瓶,该瓶属于对照实验的实验组;没有出现蛆的猪肉会腐烂吗?

没有出现蛆的生猪肉会会腐烂。

为什么?

因为有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答得合理给分)。

把“乙”写成“甲”;

把“实验”写成“对照、对比等”

把“会”写成“不会等”

把“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写成“把猪肉高温灭菌,然后放入低温的地方;猪肉被蛆吃掉;没有放入冰箱内等”

四.失分原因

1.与办学条件有关:

(1)许多学校没有实验室、实验仪器。

(2)有的学校没有生物专职教师,有的生物专职教师数量不够。

(3)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没有开展(条件限制),科学探究没有开展。

2.与老师的教有关:

(1)生物学专业概念、术语没有讲好,如:

对照实验、变量、实验组、对照组等。

(2)有的老师未能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以及考试大纲,教研活动未能开展。

(3)有的老师在总复习时,不按考试大纲进行,重点、考点没有复习到位。

3.与学生的学有关:

(1)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落后。

审题不认真,书写错别字,乱涂乱写,有的学生把“光合”写成“光和、观合”。

整个裁切块得0分的同学人数不少。

(2)平常关注生活经验的学生较少。

把“单眼皮”写成“单眼睛”等;某同学由于偏食而患了夜盲症,有助于防治该病的最佳食物是什么?

不知道。

(3)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得法。

例如30题,问男性(C)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是Y,学生没有对题干进行分析、推理。

将性染色体“Y”写成“XY、X、DNA、22+XY、xx”等

(4)有的学生综合能力(如识图、信息收集、分析资料、推理等)较低下。

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写出2种答案(有对也有错),让评卷老师去选择(不得分);

有的学生答题上,乱写乱涂,不知表达什么意思(不得分)。

例如36题的识图能力,学生分辨不出哪个是对照实验,说明阅图、信息收集、分析资料、推理能力等低下。

36、图8是探究细胞呼吸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甲图瓶内和乙图A瓶内都是萌发的种子,B瓶内是煮熟的种子。

请认真分析图文信息。

回答问题:

图8

⑴甲、乙两个实验中,其中属于对照实验的是乙。

把“乙”写成“甲”等”。

什么是“对照实验”的概念不清。

(审题时要找出具有“变量”的那组实验)。

因为“乙装置”A瓶中的种子是萌发的,B瓶中的种子是煮熟的,所以“乙装置”具有一个变量:

“萌发的种子”。

而“甲装置”中虽有两个瓶子,实际上是实验前后的同一个瓶子,中间的“大箭号”表示实验过程的前后变化,就无“变量”存在,自然不属于“对照实验”。

⑵甲实验的结果证明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把“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写成“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等”。

(观察到什么是指实验结果,证明什么是指实验结论,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所以,结论是: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⑶甲实验的结果证明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

(答得合理给分)

把“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写成“细胞会产生二氧化碳、细胞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种子萌发和煮熟种子温度不同等”。

从乙实验中可以看出,A瓶中的种子是萌发的,其温度为28℃;B瓶中的种子是煮熟的,温度为25℃,相比之下,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能量(热量)

五.教学建议

1.改善办学条件:

(1)增加实验室、购置实验仪器。

(2)配置生物专职教师,非生物专职教师要积极自学生物专业知识,参加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认真钻研《生物课程课标》和现行教材讲好每一个生物学概念,上好每一节课。

创造条件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2)在总复习时,按照“中考考试大纲”要求,讲好基础知识,讲清重点内容,把握各个考点的要求。

3.引领学生认真学习,掌握良好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1)日常教学中,对学习基础知识较落后的学生,帮助补缺补漏。

养成书写端正,不写错别字,不乱涂乱画的良好学习行为。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活动,关心身边的生活事例,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但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召开全市生物科毕业班总复习教学工作研讨会,认真解读省教育厅下发的《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生物科大纲》内容,领会精神实质。

联系本市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具体情况,组织学习、研讨,并制定出具体的复习方案,指导宁德市2011年的毕业班总复习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