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170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4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第15课——虫虫虫

(二)(1课时)

第16课——你会设计邮票吗(2课时)

第17课——标志(2课时)

第18课——各式各样的椅子

(一)(1课时)

第19课——各式各样的椅子

(二)(1课时)

第20课——玉石文化(2课时)

第1课三原色三间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2、技能目标: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调和出来的三间色。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纸杯一个、调色盘一个、色环。

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调色盘一个、纸杯一个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老师:

同学们,首先欣赏一下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来说一说,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

生:

…(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橙色,冬天-白色。

这些颜色都有它们各自的相貌,我们就称它们为“色相”。

谁来说说,生活中带有红、黄、蓝颜色的物品有哪些呢?

同学们,看一看自己带来的颜料盒里面的12种颜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的,但是,它们能调和出任何的其他颜色,他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

2、新课讲授

⑴认识三原色老师:

任何其它颜色,都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⑵认识三间色老师:

用两种不同的原色调和会形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尝试)(老师在讲台上示范)

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叫做三间色

调和两种原色时,其中一种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调出来的间色色相也会不同,同学们试验一下,老师辅导。

3、学生感受练习(3~5分钟)

4、欣赏作品

我们一起欣赏,用三原色、三间色装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六、布置作业:

要求:

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戏,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参考书本第一页的左侧。

2、可以用三原色与三间色画一幅你们喜欢的色彩图画。

八、互相评价

九、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

课后反思:

第2课好朋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2、了解不同种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及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图片和大家讨论,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

2、抓住外形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种教学

教学准备:

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

一、感知与体验

1.师出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

这是什么标志?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种的特征,可以从相貌、服装等处进行分析

(地球上有50亿人口,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

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

答案:

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

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

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

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

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

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3.游戏:

你知道吗?

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

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

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种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

创造与表现

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推荐图片:

《地球上的小人》

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画人物肖像

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老师提示:

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

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

三、反思与评价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

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

第3课神奇的瓦楞纸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

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

难点:

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饿方向。

师:

范作、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胶水、美工刀、剪刀等。

各种瓦楞纸盒、剪刀、胶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1.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

1)直观对比;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

2.研究表述。

1)讲述各类纸张对比结果。

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

撕、剪、贴等。

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画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

4.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

第二课时

分小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范例(受机广告画、立体模型等)。

通过欣赏,拓展思维。

3.分小组构思创作草图。

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4.动手创作。

1)表现内容要丰富,多样;

2)用弯、折、卷等方法更增强立体感;

3)粘贴形式根据纹理色彩。

灵活地粘贴。

5.共享活动。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第4课动物朋友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2、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把它表现出来。

4、学习与动物相处的方法,能够善待、保护动物,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教学重点】:

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准备】:

录像资料、动物图片、欣赏作品、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视频,初步了解动物

2.猜谜游戏

同学们认识不少动物,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条谜语,看看谁能很快猜出来。

(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2)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3)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

学生回答:

青蛙猫牛

3.揭示课题:

二、趣谈动物了解动物

引导学生交流对动物的了解,课件补充有关动物的知识。

1.师: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里,最喜欢哪个动物呢?

说说为什么喜欢?

2.师:

咦,老师这有一个疑问了: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呀?

生:

动物妈妈生的……

师:

动物其实是由单细胞演变而来的,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种类由少而多。

小朋友们还不知道吧,我们人类就是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

动物的世界是奇妙的,有趣的。

那么动物的种类有多少呢?

生自由发言:

鸟类、哺乳类、两栖类、鱼类……

师出示课件展示

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这么多种类的动物,说起这些动物,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木牛流马的典故,特洛伊的解释,云南瓦猫的介绍。

三、学画动物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

在画之前老师想要了解下小朋友们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为什么会喜欢它?

我喜欢狗,因为他忠诚保护这主人的安全

小朋友们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且说出理由,老师比较喜欢动物中的大黄牛,因为它勤劳、踏实,我们呢就来画一画记忆中的大黄牛吧!

大黄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四肢、尾巴,头上还长有一对大角。

四、作品欣赏

1、我们除了用水彩笔、油画棒来表现动物外,还可用什么办法呢?

(用水粉、剪贴、泥塑……)

2、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作品,看看这些作品中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出示用水粉、剪贴、剪纸、泥塑的方法来表现动物的相关作品。

五、创作练习

我想:

同学们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画自己喜欢的动物了,赶快行动吧!

1、作业要求: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把它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评价

小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每组选出3~4幅优秀作业,送到讲台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总评。

第5课动物朋友

(二)

1、欣赏、感知、探索、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2、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器材:

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课件:

动物的影片、动画片连放、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表演猜谜:

问: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动作?

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

猜对的学生奖励给一棵折纸“小树”。

(待后面插到自然保护区中。

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猜谜。

学生到前面领取“小树”。

二、探索新知

了解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环保意识。

1、组内交流动物图片:

将你搜集到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你最喜爱的动物讲给同学们。

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动作姿态三方面来讲述。

(凡是搜集到资料的同学每人奖励一棵小树。

谁愿意将自己喜爱的动物展示并介绍给同学们认识?

(展示介绍图片的学生奖励一棵小树。

2、欣赏动物影片:

老师在课前也给大家找了好多有趣的动物,你们想看看它们吗?

(师生一起浏览图片:

有百兽之王威猛的东北虎、活泼可爱的金丝猴、憨厚胖胖的大熊猫、池塘里的好猎手鳄鱼、美丽而高贵的天鹅、草原上的运动健将猎豹等。

问;

在这些动物中你知道那些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吗?

(图中选择:

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

(选择正确的学生每人奖励一棵小树。

这些动物自由自在的、幸福的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人们为了保护动物,还给动物一个自然的家园,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简介一两个自然保护区。

如:

我国四川的卧龙保护区:

重点保护大熊猫。

现在让我们以组为单位也来亲手创建一个小小的自然保护区。

请每组拿出自然保护区的底版,将各自赢得的小树插种,选适当的位置插种在自然保护区内。

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我们保护区中还缺少什么呢?

(引导出自然保护区中的动物。

3、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动物既美丽又可爱,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家园。

小组创建自然保护区、植树。

三、欣赏、了解不同材料制作的动物的艺术作品:

1、欣赏不同材料的动物作品,

(欣赏动画片连放)

在动画片中你都结识了那些小动物?

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泥塑的小狐狸、熊猫;

折纸的小鸭、剪贴制作的大灰狼等。

(回答对的学生可在本组的自然保护区内插上一棵小树)

2、研究不同材料动物的制作方法:

a、站立的剪贴动物制作:

你能将桌面上这些平面的纸,通过简单的折叠让它站立起来吗?

(小组讨论试验)

(试验对的学生可在本组的自然保护区内插上一棵小树)

小结:

将站立的纸剪掉一小部分便制作出了动物的脚,在粘贴上头、尾,添画或粘贴上花纹,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就制作好了。

B、泥塑动物的制作:

教师出示泥塑的小狐狸、熊猫。

根据以往捏泥塑的经验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捏制出来的?

先制作动物的身体形状,捏制头部与身体插接,最后捏制四尾巴与身体连接。

制作动物的材料和方法还有很多,在制作中要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地创作。

三、学生欣赏并讨论制作方法。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不同材料每人制作1——2只动物,并将它们放养的本组的自然保护区中。

学生制作动物,并完成自然保护区的制作。

五、评价小结:

请各组选出代表介绍自己本组的自然保护区。

提出评选优秀自然保护区的要求。

植物多而茂盛,环境美观。

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繁多。

学生自由参观各组的自然保护区,并对自己喜爱的保护区进行投票。

根据投票的数量的多少,评出优秀自然保护区。

第六课花儿朵朵

(一)

·

认知:

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情感:

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能力:

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重点难点:

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

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收集花的图片和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

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感知与体验

一、看种子的动画,想一想种子种下去会长成什么样的花,模仿种子的生长过程,开花的模样。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校园里的鲜花都开了……

你知道有哪些花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1、欣赏花(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

为什么?

(2)长得什么样子?

有哪些颜色?

你知道花的结构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

花的名字接龙。

(2)它的名字是什么?

(3)它长得什么样子?

二、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花不仅好看还会说话,表达感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花的语言吧!

你还知道其它的吗?

5、你能试一试画一朵自己喜欢的花吗?

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演示。

6、欣赏各种不同的描绘花的艺术表现形式。

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更好看?

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

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

创作与表现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

展示与评价: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

让学生评出最好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

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第7课花儿朵朵

(二)

让学生通过教学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让学生掌握用彩纸和废旧材料通过剪、撕、贴等手法来表现花儿。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学生观看作品。

三、教师示范创作。

四、学生动手操作,师作适当引导。

五、交流学生作品。

第8课水墨画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水墨画花是中国画中水墨花鸟的组成部分。

学会用水墨眼光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

并学会“笔墨”表现花卉的简单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欣赏、讨论尝试练习、互动评价等多种方法,学习用适合的笔墨表现各种花卉的花、叶、枝干的各种方法。

进一步巩固干湿浓淡的笔墨技法,并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活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体验、探索、游戏中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中国画的艺术之美。

初步树立水墨画中“意象”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水墨的审美眼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尝试使用“笔墨”表现花、枝、叶。

并能画出花卉的精神和水墨的韵味。

教学难点:

如何水墨的眼光观察表现花卉。

表现花枝叶中丰富的层次变化的笔墨技法。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水墨画花

二、欣赏作品。

让学生自由说说。

三、学生创作。

花瓣和花枝是多么娇嫩柔美呵,无论勾线还是点色,都要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呀!

四、交流学生作品。

五、师总结。

第9课树上树下

(一)

认知领域:

自编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物。

动物可以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这样故事会生动有趣。

操作领域:

启发学生使用绘画材料,独立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情感领域:

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

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的故事。

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创编的故事。

教学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在你听过的故事中,哪个故事最有意义?

2、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画面上的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出示课件——《狐狸和乌鸦》)

3、故事里,这2个邻居——乌鸦住在哪里?

(树上),狐狸又住在哪里?

(树下)

4、出示课题:

树上树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创编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二、练习画树:

1、出示幻灯片,认识一年四季中的树。

2、师生练习:

生活中的树千姿百态,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一棵大树。

(采用竖构图,先画地平线,接着画树干,然后画树枝,最后添加树皮、纹理等细节。

3、作业展示:

大家一起将作业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三、学习构图:

1、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示范创编树下的故事(主人公:

小蚂蚁、小老鼠)

2、师生共同创编树上的故事

(1)出示大树、动物、昆虫、人物等图片,学生任选其中的几种素材,自由创编故事。

(2)结合学生创编的故事,讲解构图方法。

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创编树上树下的故事时,不仅要注意故事的情节,还要注意画面的构图。

(教师板书)

(3)学生练习构图。

四、欣赏范画:

1、欣赏大师的作品。

2、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3、分组讨论学校小朋友的画。

(画上有什么主题?

这幅画上什么最有趣?

五、学生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主题,创编一个关于树上或者树下的故事。

1、大树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动物们舒适的家。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编画一个“树

上树下”的故事。

故事中的形象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物。

2、注意画面的构图和细节的刻画。

六、作业点评:

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第10课树上树下

(二)

自编或想象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有动物和人物。

启发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上和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

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

范作及道具等•学生准备:

多种材料

感知与体验

一、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表现的内容。

2、教师根据作品创编故事,你想不想也编一个故事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3、揭示课题,进行板书:

《树上树下》。

二、新授

1、观看录象,感受树林中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