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7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

陆地生物几乎集中栖息于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海洋生物的分布则从海面到海底,范围可达1万米。

海洋中的近20万种动物、1万多种植物、还有细菌和真菌等,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食物网。

再加上与之有关的非生命环境,则形成了一个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复杂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他星球上所未发现的。

海洋每年蒸发约44×

108t淡水,可使大气水分10~15天完成一次更新,势必影响海水密度等诸多物理性质的分布与变化,并进而制约海水的运动以及海洋水团的形成与长消。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地球海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海陆分布的不均匀、海洋的连通与阻隔。

海洋水平尺度之大远逾数万千米,而铅直向尺度之小,平均水深只有3795m,两者差别实为悬殊。

(二)地球运动和结构

2.[熟悉]:

科氏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

人们把参考坐标取在固定的地表,由于地球不停地在以平均角速度ω=7.292×

10-5rad/s绕轴线自西向东自转,参考坐标系也在不断地旋转,因此它是一个非惯性系统。

在研究海水运动时,必须引进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力,方能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作为工具,从而阐明其运动规律。

这个力即称为地转偏向力或称科氏力。

当物体沿纬圈作东西方向运动时,也要受到科氏力的影响。

除赤道上之外,沿纬圈向东运动的物体,其运动轨道向赤道方向偏移,而向西运动物体的轨道则向高纬方向偏移。

科氏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差别

海水被重力吸引在地面上,但由于地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其稍有变形。

在两极稍为扁平,在赤道处稍为膨胀,与地球各纬度的自转速度处在平衡状态中。

不妨把水面的这种变形理解为是一种由两极指向赤道方向的力引起的。

它是由于地球绕轴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从两极至赤道逐渐增大所致。

它指向惯性离心力增大的方向。

由于地球向东旋转,这样在地球上向东运动的水质点,其线速度要比地球的旋转线速度快一点,这一速度增量使作用在水质点上的惯性离心力增大。

水质点将要受一个指向赤道方向的力,使其在运动过程中的轨道不断偏移。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

3.[掌握]:

地球圈层结构及内部和外部圈层的构成

地球是一个具有同心圈层结构的非均质体,以地球固体表面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又可再分为几个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物质运动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固体表面以上,根据物质性状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厚度有几万千米,总质量约5136×

108吨。

由于受地心的引力,以地球表面的大气最稠密(约有3/4集中在地面到100km高度范围内,1/2集中在地面至10km高度范围内),向外逐渐稀薄,过渡为宇宙气体,故大气圈无明确的上界。

大气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其密度和压力与温度成反比,并与高度成反比,以海平面的密度和压力最大。

根据温度和密度等大气物理特征可将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逸层,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

水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体,占地球总质量的0.024%。

其中绝大部分汇集在海洋里(占总水量的97%),另一部分分布在陆上河流、湖沼和表层岩石的孔隙中。

此外,地球上的水还以固态水(两极和山地的冰川)或水汽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约占总水量的2%。

陆上江河湖沼的水或直接、或通过水汽、地下水与海洋相通。

所以地球上的水体构成了包围地球的完整圈层——水圈。

水圈既独立存在,又渗透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并在其间不断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外部圈层物质循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现代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了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物理学家对天然地震波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研究证明,地球内部物质呈同心层圈结构。

在各圈层间都存在着地震波速度变化明显的界面(或称不连续面),其中最重要的界面有莫霍面(M面)和古登堡面(G面),它们把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图2-3)。

根据地震波横波速度的变化,地球上部进一步划分出软流圈和岩石圈(图2-3)。

地壳是指M面以上的岩石物质层,其厚度变化很大,从洋底的不足5km直至大陆造山带的70km以上,平均约15km。

地壳是一个不均匀的圈层,根据其结构、物质组成和厚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地壳两大类。

大陆性地壳较厚,平均厚33km,为双层结构:

上地壳一般叫“硅铝层”,因物质组成与花岗岩相当,过去曾称为“花岗岩质层”;

下地壳通常叫“硅镁层”,因物质成分与玄武岩相当,习惯上称作“玄武岩质层”。

海洋性地壳很薄,平均厚度约6km,具有三层结构:

上部为沉积层,主要由松散至半固结的沉积物组成;

中间为基底层或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上部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

下部为大洋层,很可能是由辉长岩、闪长岩为主,近M面处由含蛇纹石化橄榄岩组成,它是海洋性地壳的主体。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界于M面与G面之间,厚度约2800km,质量和体积分别占地球的67.6%和83%,由铁、镁、硅酸盐物质组成,与辉石橄榄岩相当。

地核以G面与地幔分界,其成分可能相当于铁陨石,主要是铁、并含5~20%的镍和少量硅、氧。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将其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其间有厚约500km的过渡层。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地壳与地幔间的M面夹在岩石圈内部。

4.[熟悉]: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

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如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面积为1.49×

108km2,占地表总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为3.61×

108km2,占地表总面积的70.8%。

海陆面积之比为2.5:

1,可见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

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

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

在北半球,陆地占其总面积的67.5%,在南半球,陆地占总面积的32.5%。

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分别为60.7%和39.3%,南半球海陆比例分别是80.9%和19.1%。

(三)海、洋概观

5.[掌握]:

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4个海,其面积只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

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

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熟悉]:

海和洋的主要特征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0.3%;

深度大,一般>2000m;

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

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m以内。

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

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海流有的上、下分层流入、流出,如直布罗陀海峡等;

有的分左、右侧流入或流出,如渤海海峡等。

由于海峡中往往受不同海区水团和环流的影响,故其海洋状况通常比较复杂。

6.[熟悉]:

海按照位置的分类;

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陆间海和内海一般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大洋有明显差别。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

依传统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的一个浅海,仅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沟通;

其北、西、南三面均被陆地所包围,即分别邻接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

渤海海峡北起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老铁山头),南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角(登州头),宽度约106km。

渤海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凸出的三个角分别对应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

北面的辽东湾,位于长兴岛与秦皇岛连线以北。

西边的渤海湾和南边的莱州湾,则由黄河三角洲分隔开来。

渤海的总面积为7.7×

104km2,东北至西南的纵长约555km,东西向的宽度为346km,海区平均水深仅18m,最深处也只有83m,位于老铁山水道西侧。

黄海是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一个半封闭的浅海。

因古黄河在江苏北部入海时,携运大量泥沙而来,使水色呈黄褐色,从而得名。

黄海北界辽宁,西傍山东、江苏,东邻朝鲜、韩国,西北边经渤海海峡与渤海沟通,南面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东海相接,东南面至济州海峡。

习惯上又常将黄海分为南、北二部分,其间以山东半岛的成山角(成山头)至朝鲜半岛的长山(串)一线为界。

北黄海的形状近似为一椭圆形,南黄海则可大致视为六边形。

北黄海东北部有西朝鲜湾,南黄海西侧有胶州湾和海州湾,东岸较重要的海湾有江华湾等。

黄海的面积比渤海大得多,仅北黄海就有7.13×

104km2,已可与渤海相比拟,南黄海的面积更大,为30.9×

104km2,比渤海大3倍多。

北黄海平均水深38m,南黄海平均水深46m,整个黄海总平均水深44m。

最深处140m,位于济州岛北侧。

东海位于中国岸线中部的东方,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东海西有广阔的大陆架,东有深海槽,故兼有浅海和深海的特征。

东海西邻上海市和浙江、福建二省,北界是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

东北部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分界线一般取为济州岛东端—五岛列岛—长崎半岛野母崎角的连线。

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连线为界,与太平洋相邻接。

南界至台湾海峡的南端。

台湾海峡的北界是福建省海潭岛至台湾省富贵角的连线,宽约172km。

南界宽约370km,其东端止于台湾省南端的猫鼻头,西端起于闽粤两省交界线,亦有谓起自南澳岛或东山岛。

海峡南北长约333km,面积约7.7×

104km2。

东海的总面积为77×

104km2,相当于黄海的2倍,渤海的10倍。

平均水深为370m,最深可达2719m,位于台湾省东北方的冲绳海槽中。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方,纵跨热带与副热带,而以热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要特征的海域,也是中国海疆国界伸展最南之处。

虽然有人将其称为亚澳陆间海,但从洲际和大洋区划上看,它仍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原因在于,南海的东边界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等众多的海峡和水道与太平洋相沟通;

其南界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即并不紧接澳洲,而是经卡里马塔海峡及加斯帕海峡与爪哇海相邻。

南海西南面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东南经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与苏禄海相接,西邻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北靠中国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东邻菲律宾群岛。

海域非常广阔,总面积达35×

105km2,几乎为渤、黄、东海面积总和的3倍。

南海有许多大海湾,其中最大的是泰国湾(曾名暹罗湾),面积约25×

104km2,位于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湾口以金瓯角至哥打巴鲁一线为界。

其次是北部湾,面积12.7×

104km2,北临广东、广西,西接越南,其东界是雷州半岛南端的灯楼角至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角一线,南界为海南岛西南的莺歌海与越南永灵附近来角的连线。

其他较重要的海湾有广州湾,苏比克湾和金兰湾等。

南海的平均水深为1212m,最深在马尼拉海沟南端,可达5377m。

中国近海各海区所属海洋类型

东海西有广阔的大陆架,东有深海槽,兼有浅海和深海的特征。

南海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7.[掌握]:

世界大洋按照位置的划分及各大洋形态特征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其北侧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

东边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68°

W)与大西洋分界;

西以经过塔斯马尼亚岛的经线(146°

51E)与印度洋分界。

印度洋与大西洋的界线是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0°

E)。

大西洋与北冰洋的界线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尔辰角经冰岛、过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的连线。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世界最小、最浅、最寒冷的大洋。

“南大洋”的概念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靠近南极洲的那一片水域,在海洋学上具有特殊意义。

它具有自成体系的环流系统和独特的水团结构,既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又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从海洋学(而不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一般把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域。

(四)海岸带和海底地形

8.[掌握]:

海岸带、潮间带等概念

世界海岸线全长44×

104km,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海岸带组成

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图2-8)。

海岸带类型

我国海岸分为河口岸、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和红树林岸等六种基本类型。

9.[掌握]:

大陆边缘类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按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稳定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

大陆架简称陆架,亦称大陆浅滩或陆棚。

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架坡折),下限水深变化较大。

大陆隆又叫大陆裾或大陆基,是自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位于水深(2000~5000)m处。

它跨越陆坡坡麓和大洋底。

活动型大陆边缘与现代板块的汇聚型边界相一致,是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类,两者都以深邃的海沟与大洋底分界(图2-10)。

海沟是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形成的深水(>6000m)狭长洼地,往往作为俯冲带的标志。

海沟长数百至数千千米,宽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形,一般是陆侧坡陡而洋侧坡缓。

全球共识别出海沟20多条,绝大多数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6条海沟也全部在太平洋。

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其组成单元除大陆架和大陆坡外一般缺失大陆隆,以发育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为最大特点。

这类大陆边缘的岛屿在平面分布上多呈弧形凸向洋侧,故称岛弧,大都与海沟相伴存在。

在岛弧与大陆之间以及岛弧与岛弧之间的海域称为边缘海,其中的深水盆地往往具有洋壳结构,深达数千米。

安第斯亚型大陆边缘分布在太平洋东侧的中美-南美洲陆缘,高大陡峭的安第斯山脉直落深邃的秘鲁-智利海沟,大陆架和大陆坡都较狭窄,大陆隆被深海沟所取代,形成全球高差(15km以上)最悬殊的地带。

洋中脊的定义及分布特征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它全长6.5×

104km,顶部水深大都在2~3km,高出盆底1~3km、有的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宽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面积占洋底面积的32.8%,是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

大洋中脊体系在各大洋的展布各具特点。

在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称为大西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也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展布;

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坡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

大洋中脊的北端在各大洋分别延伸上陆,如印度洋中脊北支延展进入亚丁湾、红海,并与东非大裂谷和西亚死海裂谷相通;

东太平洋海隆北端通过加里福尼亚湾后潜没于北美大陆西部;

大西洋中脊北支伸入北冰洋的部分成为北冰洋中脊,在勒拿河口附近伸进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脊的南端互相连接,东太平洋海隆的南部向西南绕行,在澳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分支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连。

海底地貌所包括内容

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

10.[了解]:

海底构造主要学说

大陆漂移说立足于陆块漂浮的地壳均衡理论。

他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联合古陆(Pangaea),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

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即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今日所处的位置[6]。

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而成为现今的太平洋。

魏格纳

海底扩张模式可以表述如下: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这就是海底扩张。

海底扩展移动的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

海底扩张在不同大洋表现形式不同。

一种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与其相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大陆与相邻洋底相嵌在一起随海底扩张向同一方向移动,随着新洋底的不断生成和向两侧展宽,两侧大陆间的距离随之变大,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解释。

大西洋及其两侧大陆就属于这种形式。

另一种方式是洋底扩展移动到一定程度便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相邻大陆逆掩于俯冲带上。

洋底的俯冲作用导致沟--弧体系的形成,太平洋就是这种情况。

其洋底处在不断新生、扩展和潜没的过程中,好似一条永不止息的传送带,大约经过2亿年洋底便可更新一遍。

(五)海洋矿产资源和动力资源

11.[掌握]:

海洋主要矿产资源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锰结核、热液硫化物等)

滨海矿沙:

当陆上碎屑物质被径流搬运至河口、海滨地带,或者原地残存的物质和海底产物经波浪、潮流、沿岸流反复分选,其中一些化学性能稳定和密度较大的有用矿物,在特定地貌部位富集到具有经济意义时便成为滨海砂矿。

滨海砂矿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

海底石油的生成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其分布亦不均衡。

世界海底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中,而主动大陆边缘较少。

大洋盆地一般沉积较薄,沉积物细、有机质含量低、不利油气的生成和储藏。

世界探明的四大海洋油气区分别是波斯湾、加勒比海的帕里亚湾和委内瑞拉湾、北海和墨西哥湾。

其中波斯湾是目前海洋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面积约150×

104km2,已探明储量120多亿吨,约占世界海洋石油探明储量的50%。

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和南海的近岸地带,这里分布着许多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层厚达数千米,估计油气储藏量可达数百亿吨,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石油之海”。

目前我国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有七个,它们分别是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