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78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巩固提高卷二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把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

A.3倍B.6倍C.9倍

2.下列几个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B.C.D.

3.下列图形中只能画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B.

C.

4.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先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慢慢减速进入服务区休息.休息后又慢慢地加速行驶,最后匀速行驶.下面(  )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5.下面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质数.(从小到大填写)

10=  +  

30=  +  

7.写出下面数的因数和倍数(倍数写出5个).

15的因数  

16的倍数  

8.有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纸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边长是80厘米的正方形(如图).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的纸板.

9.计算下面模型的表面积和体积.(图中单位:

厘米)

表面积  

体积  

10.的分子加上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或  .

11.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圆的所有对称轴的交点就是  .

12.一杯牛奶,李乐喝了后加满水,又喝了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光.李乐一共喝了  杯牛奶.

13.如图是某车从A地B地,再返回的过程中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果去时的速度是每分钟600米,回来时的速度比去时加快了  %.

14.有6瓶多种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秤,左右两盘各放1瓶,秤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左右两盘各放2瓶,至少需要称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左右两盘各放3瓶,至少需要称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15.长方形有  条边,正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条边.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6.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判断对错)

17.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  (判断对错)

18.图中只能画出一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

19.有13个外观相同的乒乓球,有一个次品质量较轻,用天平至少需要3次才能保证挑出次品.  (判断对错)

20.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自然数一定都是质数.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5小题)

21.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80102456182.

22.把下面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45;36;96.

23.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25124936.

24.应用公式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

分米)

25.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

cm)

26.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7.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1)和

(2)和

(3)和

28.先约分,再化成带分数.

29.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30.直接写出得数

+=

﹣=

2﹣=

+=

﹣=

﹣=

0.2+=

+=

31.直接写得数.

﹣=

+=

+=

+=

+=

﹣=

1﹣﹣=

+﹣=

3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

3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1和10

13和65

24和36

34.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9)=

(8、9)=

(4、15)=

(21、7)=

35.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9、10)=

(35、7)=

(10、25)=

(8、12)=

五.操作题(共5小题)

36.找一找.

129215327115301824456

(1)27的因数有:

  

(2)45的因数有:

  

(3)  既是27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

37.在一个长方体中最多能找到几个相等的面?

请你设计一个这样的长方体,画一画,并标出长、宽和高.

38.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画一画.

39.根据统计表将折线统计图画完整.

兴旺化肥厂2012年四个季度生产两种化肥统计表

单位:

万吨

名称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氮肥

40

30

20

60

磷肥

30

50

40

20

40.参加运动会的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女生的人数。

2020-2021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把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

A.3倍B.6倍C.9倍

【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扩大后的棱长为3a,分别计算出表面积,即可求出表面积扩大的倍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扩大后的棱长为3a,

原表面积:

a×a×6=6a2,

扩大后的正方体的表面积:

3a×3a×6=54a2,

表面积扩大:

54a2÷6a2=9.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下列几个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B.C.D.

【分析】首先把每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分母只含有因数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分母含有因数3,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分母只含有因数5,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的分母只含有因数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下列图形中只能画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B.

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可判断每个图形对称轴条数.

【解答】解:

A:

有无数条对称轴,不符合题意;

B:

有2条对称轴,不符合题意;

C:

只有1条对称轴,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关键.

4.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先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慢慢减速进入服务区休息.休息后又慢慢地加速行驶,最后匀速行驶.下面(  )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分析】由于小轿车先是匀速行驶,表示该时段速度的折线与横轴平行;然后开始慢慢减速进入服务区,表时时段速度的折线经过一段时间后到0;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加速行驶,表示该时段速度的折线从0开始慢慢上升;最后匀速行驶,表示该时段速度的折线又恢复到开始的状态,根据分析,只有选项C的图符合题意.

【解答】解:

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先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慢慢减速进入服务区休息.休息后又慢慢地加速行驶,最后匀速行驶.

如图:

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故选:

C.

【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此题也可用排除法,选项A从0开始慢慢加速,然后匀速行驶一段后慢慢停下又慢慢开始恢复到匀速行驶,不符合题意;选项B从匀速突然这下,过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到原来的速度,不合题意与实际情况;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5.下面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所以若干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因此,图A、图B、图C这三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而图D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明确:

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质数.(从小到大填写)

10= 3 + 7 

30= 7 + 23 

【分析】根据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然后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10=3+7

30=7+23

故答案为:

3,7,7,2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质数的意义.

7.写出下面数的因数和倍数(倍数写出5个).

15的因数 1、3、5、15 

16的倍数 16、32、48、64、80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一对一对的找,然后从小到大依次写出即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所以求一个数的倍数,就用这个数依次乘1、2、3、4、5…;据此解答.

【解答】解:

15的因数1、3、5、15.

16的倍数16、32、48、64、80.

故答案为:

1、3、5、15.,16、32、48、64、8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8.有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纸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边长是80厘米的正方形(如图).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 7200 平方厘米的纸板.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如果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它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是80厘米的正方形,用80厘米除以4求出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用边长乘边长可得底面积,再乘2就是两个底面积,用两个底面积加上边长是8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纸箱的表面积,即可得解.

【解答】解:

80÷4=20(厘米)

20×20×2+80×80

=800+6400

=7200(平方厘米)

答:

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7200平方厘米的纸板.

故答案为:

720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9.计算下面模型的表面积和体积.(图中单位:

厘米)

表面积 137000平方厘米 

体积 2310000立方厘米 

【分析】由图意可知:

这个组合体的表面积=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上面长方体的4个侧面的面积;组合体的体积=下面长方体的体积+上面长方体的体积,分别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2(ab+ah+bh)和体积公式V=abh即可求解.

【解答】解:

150﹣60=90(厘米)

(250×100+250×90+100×90)×2+100×60×4

=(25000+22500+9000)×2+24000

=56500×2+24000

=113000+24000

=137000(平方厘米)

250×100×90+100×100×6

=2250000+60000

=2310000(立方厘米)

答:

表面积137000平方厘米,体积23100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137000平方厘米,231000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白:

求表面积时,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

10.的分子加上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乘8 或 加上105 .

【分析】的分子加上28,分子由4变成32,扩大到原来的8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要扩大到原来的8倍,由15变成120,所以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8或加上105.

【解答】解:

的分子加上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8或加上105.

故答案为:

乘8、加上10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1.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圆有 无数 条对称轴,圆的所有对称轴的交点就是 直径 .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圆的特征即可作答:

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解答】解:

据分析解答如下: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所有对称轴的交点就是直径.

故答案为:

4、无数、直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定义及对称轴的条数,熟记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即可解答.

12.一杯牛奶,李乐喝了后加满水,又喝了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光.李乐一共喝了 1 杯牛奶.

【分析】根据题意,李乐只是添加了两次水,并没有加牛奶,所以李乐先后一共喝了1杯牛奶;据此解答.

【解答】解:

李乐喝了后加满水,又喝了后,又加满水;

李乐只是添加了两次水,并没有加牛奶,所以李乐先后一共喝了1杯牛奶;

答:

李乐先后一共喝了1杯牛奶;

故答案为:

1.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次一共喝了1杯.

13.如图是某车从A地B地,再返回的过程中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果去时的速度是每分钟600米,回来时的速度比去时加快了 50 %.

【分析】观察图知道,某车是从8:

00出发,下午2:

00返回来的,从A到B共用了3小时;由此得出在B处停了1小时;

返回用了2小时.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A到B的路程,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回来时的速度,然后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答.

【解答】解:

1小时=60分,

去的速度:

600×60=36000(米/小时);

返回的速度:

36000×3÷2

=108000÷2

=54000(米/小时);

(54000﹣36000)÷36000

=18000÷36000

=0.5

=50%.

答:

回来时的速度比去时加快了50%.

故答案为:

5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看此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百分数的意义解答.

14.有6瓶多种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秤,左右两盘各放1瓶,秤 3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左右两盘各放2瓶,至少需要称 2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左右两盘各放3瓶,至少需要称 2 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分析】

(1)根据每次天平两边所放维生素的瓶数,如果用天平秤,左右两盘各放1瓶,秤3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第一次,天平两边分别放1瓶,若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瓶;若不平衡,继续第二次.第二次天平两边分别放1瓶,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瓶若天平平衡,则较轻的在未取的中,继续第三次.第三次天平两侧分别放1瓶,即可找到较轻的一瓶.

(2)如果左右两盘各放2瓶,至少需要称2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第一次,天平两侧分别放2瓶,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份,继续第二次称量;若天平平衡,则较轻的一瓶在未取的2瓶中;第二次,取含较轻的一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即可找到较轻的一瓶.

如果左右两盘各放3瓶,至少需要称2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第一次天平两侧分别放3瓶,找到较轻的一份;第二次,取较轻的一份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则为取的1瓶较轻,若天平不平衡,则可找到较轻一瓶.

【解答】解:

(1)根据每次天平两边所放维生素的瓶数,如果用天平秤,左右两盘各放1瓶,秤3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第一次,天平两边分别放1瓶,若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瓶;若不平衡,继续第二次.

第二次天平两边分别放1瓶,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瓶若天平平衡,则较轻的在未取的中,继续第三次.

第三次天平两侧分别放1瓶,即可找到较轻的一瓶.

(2)如果左右两盘各放2瓶,至少需要称2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第一次,天平两侧分别放2瓶,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份,继续第二次称量;若天平平衡,则较轻的一瓶在未取的2瓶中;

第二次,取含较轻的一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即可找到较轻的一瓶.

如果左右两盘各放3瓶,至少需要称2次肯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第一次天平两侧分别放3瓶,找到较轻的一份;

第二次,取较轻的一份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则为取的1瓶较轻,若天平不平衡,则可找到较轻一瓶.

故答案为:

3;2;2.

【点评】天平秤的平衡原理是解答本题的依据,注意每次取的瓶数.

15.长方形有 4 条边,正方形有 4 条边,三角形有 3 条边.

【分析】根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

有3个角,有3条边;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故答案为:

4,4,3.

【点评】明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6.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判断对错)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由此就解决即可.

【解答】解:

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点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必须是统一单位下,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不同,没法比较.

17.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解答】解:

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所以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假分数的意义.

18.图中只能画出一条对称轴.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即可判断.

【解答】解:

图中能画出3条对称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确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关于对称轴折叠能够完全重合作图即可,比较简单.

19.有13个外观相同的乒乓球,有一个次品质量较轻,用天平至少需要3次才能保证挑出次品. √ (判断对错)

【分析】把这13个乒乓球分成(6,6,1),天平每边放6个,如果6,6平衡,则次品在1,只需称1次;如果6,6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把6分成(3,3),称第二次,次品在轻的一边;再把3分成(1,1,1),天平每边放1个,如果平衡,次品是未称的一个,如果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只需再称一次.这样一共要称3次.

【解答】解:

13个乒乓球分成(6,6,1),天平每边放6个,如果6,6平衡,则次品在1,只需称1次;

如果6,6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把6分成(3,3),称第二次,次品在轻的一边;

再把3分成(1,1,1),天平每边放1个,如果平衡,次品是未称的一个,如果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只需再称一次.

这样一共要称1+1+1=3(次).

故答案为:

√.

【点评】用天平找次品关键是把分组,分组的方法不同,所称的次数也会改变.用天平找次品的规律是:

物品个数大于1,小于或等于3时称1次,大于3而小于或等于32时称2次,大于32而小于或等于33时称3次…

20.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自然数一定都是质数.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是没有公因数,而是公因数只有1.

【解答】解: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如4和5,4是合数.

故答案为: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互质数的概念及意义.

四.计算题(共15小题)

21.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80102456182.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解答】解:

80=2×2×2×5

102=2×2×2×2×7

456=2×2×2×2×2×2×2

182=2×7×1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要注意格式.

22.把下面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45;36;96.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解答】解:

45=3×3×5

36=2×2×3×3

96=2×2×2×2×2×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3.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25124936.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依次列举即可.

【解答】解:

25的因数:

1、5、25;

12的因数:

1、2、3、4、6、12;

49的因数:

1、7、49;

36的因数:

1、2、3、4、6、9、12、18、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24.应用公式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

分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abh,表面积公式:

s=(ab+ah+bh)×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12×10×8

=120×8

=960(立方分米);

(12×10+12×8+10×8)×2

=(120+96+80)×2

=296×2

=592(平方分米);

答: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0立方分米,表面积是592平方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5.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

cm)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10×5+10×8+5×8)×2

=(50+80+40)×2

=170×2

=340(平方厘米)

体积是:

10×5×8=400(立方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7×7×6=294(平方厘米)

体积是:

7×7×7=343(立方厘米)

答: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40平方厘米,体积是400立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94平方厘米,体积是343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的计算应用.

26.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S=6a2,体积公式积:

V=a3,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S=(ab+ah+bh)×2,体积公式V=abh,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

正方体的表面积:

6×7×7

=42×7

=294(平方厘米)

体积:

7×7×7

=49×7

=343(立方分米)

答: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94平方厘米,体积是343立方厘米.

长方体的表面积:

(10×4+10×3+4×3)×2

=(40+30+12)×2

=82×2

=164(平方厘米)

体积:

10×4×3

=40×3

=120(立方厘米)

答: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64平方厘米,体积是12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7.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1)和

(2)和

(3)和

【分析】根据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大小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大的分数就大.由此解答.

【解答】解:

(1)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