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95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docx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水两态之间的变化。

  2、知道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个酒精灯,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块透明玻璃。

  2、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3、水滴宝宝图片、下雨的图片,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水滴宝宝图片。

今天呢,水滴宝宝想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旅行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想)

  2、出示下雨的图片。

哇,下雨了!

我们的水滴宝宝躲到哪里去了呢?

  3、引导幼儿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实验演示,幼儿观察操作过程。

  1、教师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变化。

(水变成了水蒸汽)

  教师提问:

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想象?

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

变成什么了?

  2、继续试验,在烧杯上遮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

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得出实验结果:

水蒸汽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3、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师小结:

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就像一个炉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汽,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三、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循环过程。

  小结:

水遇到热量后就会变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当他们遇到冷空气后就变成了小水珠。

小水珠越来越重时,空气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变成雨落下来了。

  四、了解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播放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让幼儿观察,并说说雨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

  1、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

  7、雨可以净化空气,雨过天晴心情爽朗。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准备通过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通过小实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我先演示实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个直观了解,再通过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

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楚理解。

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对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有了初步了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全文约:

2002字,阅读时间:

182秒。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2

  设计理念:

  《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故事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小水滴从静态变成了能说会动幼儿喜爱的动态形象,叙述了小水滴从水——水蒸汽——水的变化过程,故事主题明确,通俗易懂。

通过设疑,幼儿猜测,教师解疑,一步一步充分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活动设计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幼儿通过直观的听、想,通过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来理解故事的内容。

  第二部分:

根据故事内容以及课件,让孩子想像自己就是一颗小水滴,在太阳公公与风爷爷的帮助下,自己的身体有了不同的变化,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并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教育策略: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

倾听表述法、视听讲结合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生动的课件、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和理解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

  2.喜爱文学作品,并能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变化。

  3.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

  难点:

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PPT、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提出旅行问题。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行吗?

都去哪里旅行了?

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位好朋友,它也想去旅行,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

2、出示小水滴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

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小水滴也想出去旅行,它该怎么去呢?

去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3、出示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第一段:

小水滴想去哪里旅行?

它怎样才能和大雁姐姐一样到天上旅行呢?

谁会帮助它呢?

下面,让我们继续欣赏故事,看看到底是谁帮助小水滴的。

  

(2)第二段:

是谁帮助小水滴的?

那太阳公公是怎么帮助小水滴的,小水滴变成了什么?

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之后又去哪了?

  (3)第三段:

水蒸气飞呀飞呀,它又变成了什么?

是怎样变成云的?

变成云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4)第四段:

这一次,它们又变成了什么?

是怎么变成雨滴的?

  (5)第五段:

最后,它们又变成了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小雪花呢?

  (6)教师总结:

小水滴从大海出发去旅行,经过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小水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云,云变成雨滴,在变成雪花,最后它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大海。

  4、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对小水滴的变化的过程的认识。

  5、教师出示水循环的引导图,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6、结合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

  教师边讲述故事,幼儿将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据教师讲述的故事顺序表演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教学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活动它主要属于语言领域,孩子们对水又特别感兴趣,我们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以相互变化和循环的。

处于探索期的幼儿,对水是熟悉的,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整堂课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互动,互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

幼儿之间的互动是有感情的交流,也有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提升。

我们大班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

我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性较少,如果我能在讲述故事中多多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并把游戏参与到故事中,多与他们建立互动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在提问中,多引发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孩子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整节课上下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引导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那么孩子学得才会更起劲,知识掌握得也会更牢固。

  活动反思:

  这节是语言活动课,活动一开始,出示了小水滴的形象,通过小水滴的可爱形象来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接着,我给出一个问题:

“小水滴想去旅行,它怎么去呢?

”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好多的办法。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每一段讲述过后,我都进行提问,在提问时采取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来回答所问的问题,这样点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孩子们在提问的帮助下,不断地回忆故事的内容,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述,这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分段讲述,不断提问的层层递进,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听科学故事的积极性,最后从故事中得出科学结论。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和孩子一起扮演小水滴。

这一环节下来孩子们的主动性不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故事的内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即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

所以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那么孩子学得才会更起劲,知识掌握得也会更牢固。

全文约:

2469字,阅读时间:

224秒。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丰富词汇:

暖烘烘、三五成群、缩成一团。

(重点)

  2、知道小水滴在这个旅行过程中的变化,并能有序、连贯、清楚的表述出来。

(难点)

  3、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小水滴旅行记》的动画和课件、小水滴图片、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

  1、提问:

“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

为什么?

  2、出示小水滴图片,猜想:

如果小水滴想去旅行,它会到哪里去旅行?

怎么去呢?

  二、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1、提问:

小水滴都去哪里旅行了?

旅行过程中,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们先变成了什么?

然后变成了什么?

最后变成了什么?

去了哪里?

  2、猜想:

小水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三、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的变化,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述出来。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提问:

“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

他们的身体怎么样了?

他们变成了什么?

  

(2)理解词语:

“暖烘烘”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暖烘烘”是什么感觉?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提问:

“在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他们怎么样了?

  又变成了什么?

  

(2)教师扮演风爷爷,幼儿扮小水滴,表演“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紧紧抱在一起,越抱越紧。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提问:

“小水滴变成白云后怎么样了?

又变成了什么?

最后回到了哪里?

  

(2)理解词语:

“缩成一团”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什么时候“缩成一团”并用动作表演。

  四、幼儿分组进行交流,通过旅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1、“小水滴们做了一次欢乐的旅行,让我们一起把他们的旅行路线记录一下吧!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用有序、连贯、清楚地语言进行表述。

  3、游戏:

幼儿做小水滴,按顺序边表演边讲述小水滴的旅行。

  4、小结:

小水滴通过太阳公公、风爷爷等的帮助在旅行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

  五、活动延伸

  小水滴还会到什么地方去旅行?

全文约:

1318字,阅读时间:

119秒。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丰富词汇暖烘烘、三五成群、缩成一团、难以忍受。

  2、能根据水的循环过程,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和表现水的不同形态。

  3、懂得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乐于发现生活中有关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2、电磁炉l个,水1瓶,记录纸(用反复对折的方法将纸平分成6格),水彩笔。

  活动建议:

  1、出示小水滴的手偶,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1遍故事,结合课件了解水的变化过程。

  提问:

小水滴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简单了解水的变化。

  

(2)欣赏第2遍故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符号、标志记录水→水蒸气→云→雨→雪花→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

小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出示汉字卡片,用新学词语和幼儿一起总结水循环变化的过程:

暖烘烘→水蒸气三五成群→云冷得缩成一团→雨冷得难以忍受→雪、光和热→小水滴。

  (4)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水的作用。

  提问:

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除了人需要水,还有什么也需要水

  3、教师操作实验,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水遇热后的变化。

  

(1)点燃电磁炉,把水加热,引导幼儿发现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2)将冷锅盖放臵于水蒸气上方,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提问:

锅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水蒸气变成小水珠。

(3)回忆生活中关于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提问: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现象如:

水烧开时,水壶上方会有水蒸气,把湿衣服拿到太阳底下晒,水蒸气蒸发后衣服就会变干等等

  (4)组织幼儿讨论,迁移生活经验。

  提问:

什么时候水会变成冰如:

冬天地上的水会变成冰,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等等。

  附故事:

小水滴旅行记

  我的家在大海,那里有珊瑚、水草、鱼虾和各种奇妙的动物。

一天,我在海面向四周张望,一群大雁飞来向我和我的小伙伴招手:

小水滴,快上来跟我们旅行去!

我说:

我没有翅膀,飞不上去呀。

大雁说:

太阳公公会给你帮忙的。

说完就匆匆飞远了。

  第二天,太阳刚刚露头,我们就求他帮忙带我们去旅行!

太阳公公点头答应了,不一会儿就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我们暖烘烘的,睁不开眼睛。

忽然,我们的身体变轻,慢慢地离开了大海!

我们本来以为自己长了翅膀,后来发现原来是变成水蒸气,飞到了空中。

我们继续向上飞去,很快就离开了大海,下面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地。

  飞着飞着,我们越来越冷,只好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

这样又变回小水滴。

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来回飘舞,人们给我们取名叫云,不再叫小水滴。

我们更冷了,也累得飞不动了,很想到大地上玩一玩,休息休息。

风爷爷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呜呜地吹了起来,我的小伙伴有的冷得缩成一团,来不及告别就落了下去。

地上的人这时慌忙地奔躲,大喊着:

  下雨了!

下雨了!

  冷风越刮越紧,我们冷得难以忍受。

忽然,一个小伙伴高呼:

我们变成‘小雪花’了果然,大伙儿都穿上了六角裙,随风往大地上飘去,飘到山顶、大地……大家旅行久了,有点累,于是停了下来,都安静地睡在那里。

  我们想家了,要求太阳公公送我们回家。

太阳公公说:

好!

天气暖和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家去。

说着,太阳公公就放出了光和热,又把我们变成小水滴!

我们都挤着从山上往下跑。

奇怪!

在我们离开的地方,山变得青翠,小草更加茁壮。

  大伙儿从山顶、大地跑进江、河,然后闯进水库。

虽然水库没有大海那样宽阔,但是回到水库倒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那里的水都在热烈地欢迎我们。

有一天,水库的闸门被打开,我们又告别了水库里的伙伴们,沿着江河回到了美丽的大海。

我们完成了一次欢乐的旅行。

全文约:

1902字,阅读时间:

172秒。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

  2、能安静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冰块、干、湿毛巾、水杯、水、电水壶、小水滴变化过程幻灯片等。

  知识准备:

小朋友对于水的三态有一点点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一杯水(透明的杯子装的),并提问师: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

是一杯水。

  师:

恩。

那水会变成什么呢?

  幼:

水会变成冰。

  2、教师出示冰块师:

那水是怎么变成冰的呢?

  (幼儿自由举手回答)

  3、前些天,天上一直下雨,你们知道雨是从哪儿来的吗?

  (幼儿自由举手回答)

  4、教师出示干、湿毛巾师:

王老师这有两条毛巾,请你来摸一摸它们有什么区别?

  幼:

一条是湿的,一条是干的。

  师:

你们说,湿毛巾怎么让它变干呢?

  幼:

放在太阳底下晒晒。

  幼:

放在火上烤。

  师:

湿毛巾变干了,原来湿毛巾上的水上哪去了?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说了一些有关水的变化,水一会变成冰,一会变成水蒸气,它到底是怎么变化的呢,为什么会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来听听这个《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听完以后你也许会明白了。

  (第一环节让幼儿了解水是会变化的,并根据经验讲述水的变化形式。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安静倾听师:

故事听完了,告诉我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

  2、教师提问,帮助理解故事师:

一开始,小水滴们想做什么?

它们是怎么对大海妈妈说的?

  师:

太阳公公是怎样帮助小水滴的?

小水滴变成了什么?

  师:

小水滴飞啊飞啊,感觉冷了,它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变成了什么?

  师:

小水滴的身体变沉了,它又变成了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雪花?

  师:

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一共经历了几次变化?

  3、看小水滴变化幻灯片。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吧4.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可是对于水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变什么,具体应该还很模糊,老师来做几个实验,让你们更清楚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第二环节让幼儿通过故事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做实验,让幼儿直观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1、教师做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看看水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把一块冰块投进一杯开水中,幼儿发现冰块很快就没了,杯子里的水上升了。

然后再把那杯水再放进电水壶烧,水烧开时有热气冒出来,热气遇到冷玻璃,又变成了小水滴。

再把水放进冷冻室,水又会变成冰。

  2、师:

小朋友,你们刚才看清楚水的变化过程了吗?

  3、教师小结:

  水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它原来的样子,水在很冷的时候会结成冰,冰遇热又变成了水,水再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又会变成水。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把这个活动主要定位在语言领域,而且想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也有老师也说别的班级就这节课也用的自主阅读的形式来上,但是效果不理想,而且要把它定位在科学领域来上是相当困难,要对幼儿做大量的知识铺垫。

他们建议我主要定位在语言领域。

我左思右想,想挖掘一下故事,语言也不优美,也算不上经典,也难上。

后来经师傅提点,说还是定位在科学、语言,因为这个活动本身就属于"我身边的科学"这一大主题,还是上成科学为主比较顺当,于是我才决心以科学为主,师傅给了我一些建议后,自己设计教案,把每一句要说的话,小朋友可能产生的反应都想了一下,有的都写下来了。

尤其是那些引导语和过渡语,我想了很多,总觉得不太好,写了改,改了又改,就想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简练又能让幼儿听明白。

  在一开始,我先出示一杯水,让小朋友想水会变成什么,然后顺着他们说到的展开我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在第一环节时,幼儿发言不积极,可能和我引导语、设计的问题有关。

接着引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安静倾听。

然后通过回答我提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因为我的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幼儿没反应,所以我当时把准备好的一个问题分解成了几个,于是就给人很啰嗦的感觉,语言就不精炼了。

在第二环节的最后,我就是预测到幼儿可能还不理解小水滴在故事中的几次变化过程,所以根据故事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幻灯片。

幼儿在欣赏幻灯片时很开心,可是不知他们是否真的通过看幻灯片理解小水滴旅行过程中的变化了。

所以我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再次理解水的三态变化,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楚理解。

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

  我想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应该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一开始他们对于这个《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内容应该没能好好了解。

因为一开始他们还不太明白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全文约:

2550字,阅读时间:

231秒。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再次欣赏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增进对故事的理解,并对故事形象进行分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演故事的内容

  2、借助音乐,较好的表演水的循环过程

  3、有合作意识,能大胆、愉快的表演,体验集体表演带来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欣赏过《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

  2、布置场景

  3、自制角色胸饰、道具等

  4、音乐

  5、话筒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回忆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

这是谁?

(小水滴)他要去旅行了,邀请你们一起前往

  2、欣赏童话(教师边播放图片,边讲故事)

  二、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现角色

  师:

小水滴要去旅行了,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师:

小水滴旅行的路上遇见了谁?

  如果你是小水滴,你会怎么说?

  师:

太阳公公照着小水滴,小水滴怎么了?

  长翅膀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

  我们都长出翅膀了,来转一圈,跳个舞吧。

  师:

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碰到了风爷爷,小水滴害怕极了,它会对风爷爷怎么说的呢?

  我们听出了发抖的声音,除了声音有些发抖,身体还可以怎么去表现呢?

  师:

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

它心情是怎么样的呀?

  我们着急的时候表情会怎么样,语气还会发生变化呢,我们说说看。

  师:

最后,小水滴变成了什么?

  师:

小水滴在旅行的过程中变成水蒸汽,又从水蒸汽变成白云,最后变成小雨滴落了下来,回到了自己的家

  重点:

学说水发生变化时的语言,尝试用动作来表现水发生变化时的样子

  三、幼儿表演

  1、教师旁白,幼儿完整练习

  师:

现在,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角色来表演小水滴旅行记吧

  轮到你选择的角色的时候你再出来表演

  3、欣赏音乐,尝试表演

  师: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听听哪些是小水滴的音乐,哪些是水蒸气的音乐,哪些是白云的音乐

  (边听音乐边提示)

  2、幼儿完整表演

  师:

现在我们表演小水滴旅行记啦,轮到谁的音乐谁就出来表演,没有轮到就请待在自己的家里,好吗?

这是小水滴的家,这是水蒸气的家,这是白云的家,哦,为了让我们的表演更加精彩,老师准备了表演的道具,(出示三个胸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打扮吧,待会儿我们表演给大家看,我们要加上好听的话、漂亮的动作,别忘记啦!

  四、小结

  师:

小朋友表演得真棒,下次我们再表演给别的班小朋友看,好吗?

  附:

小水滴旅行记

  我们是小水滴,我们的家是小河,我们很想去旅行,可是没有翅膀,苦恼极了,一天,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连忙对他说:

“太阳公公,我们要去旅行,可是没有翅膀,请你帮个忙吧。

”]

  太阳公公点点头,照得我们暖烘烘的,身子变轻了,向空中飞去。

大家快乐的叫起来:

“我们长翅膀啦!

我们长翅膀啦!

”原来,我们都变成了水蒸气了。

我们飞呀,飞呀,这儿飞飞,那儿飞飞,飞得多高啊!

忽然,听到“呼——呼——”的声音,“风爷爷,风爷爷,我们觉得有点冷了,越来越冷,越来越冷”。

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越抱越紧,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