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98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

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

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

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

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A.任务关注阶段B.自我关注阶段C.发展关注阶段D.生存关注阶段

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

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 )

A.教学效能  B.内生涯发展目标  C.外生涯发展目标  D.高原现象

三、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生涯:

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

)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

高原现象:

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

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

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

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

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

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①知识、经验(更具实用、实践)

②问题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本质)

③低熟悉教学情境观察与判断(比新手块、有直觉性)

④解读问题(更灵活、迅速转变角度—刻板)

五、问答题

1、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哪些特点?

新手教师如何突破目前阶段向前发展?

答:

教师职业生涯具有独特性:

(1)恒定平稳的职业生涯;(3)年龄差距的日渐拉大

(2)独立孤寂的教学科研;(4)教学成效的难以衡量;

由于教师无论是在工作时间、效率和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新手教师要想突破现阶段的发展,其个人的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是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条件,自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2、如何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答:

首先,要提高社会对教师的关注程度,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职业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

其次,在学校里,必须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如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福利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为促进教师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提供良好的条件。

再次,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提高社会关注度(形成、使得)

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效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为实现提供条件)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3、专家型教师有哪些重要的教学专长?

答:

(1)拥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知识;

(2)能够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3)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

4、新手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答:

(1)系统学习理论;

(2)进行教学观摩;(3)从事科学研究;(4)自觉教学反思。

5、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态的发生?

答: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

(1)外在社会的期望与内在自我迷思;

(2)过高的内控制点导致“工作狂”的状态;

(3)A型性格带来的不良应对。

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1)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不合理信念;

(2)做好自我管理

6、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对自己的教师生涯作一个发展规划。

答:

(根据自己的情况)。

六、案例分析题

年轻教师小于在博客中写到: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本不应该对教师的行业感到陌生,课一旦改变角色走上讲台,内心却充满了新奇,更多的是忐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领路人,刚出校门的我能做到为人师表吗?

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吗?

问题分析:

1、请帮助小于分析一下,教师的职业生涯要经历哪些阶段?

答:

根据富勒对教师不同阶段关注的焦点的不同划分,我们可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生存关注阶段;

(2)任务关注阶段;(3)发展关注阶段。

根据案例判断,小于现处于生存关注阶段。

2、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成熟自信的专家型教师?

答: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具备以下几项条件:

(1)系统学习理论;

(2)进行教学观摩;(3)从事科学研究;(4)自觉教学反思。

第二讲:

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一、填空题

1、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阶段是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2、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基础和最直接的因素。

(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3、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特定的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知识。

4、教育机智的表现有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掌握分寸。

5、教师激励性人格的表现是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和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叫做(C)。

A.角色期待B.教学反思C.职业价值观D.职业道德

2、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过程是(C)。

A.教学监控B.教学机智C.教学反思D.专业品行

3、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是(D)。

A.职业道德B.学科知识C.言语表达D.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4、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C)。

A.师德B.人生观C.师爱D.世界观

5、被称为教师个性品质、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合金是(A)。

A.教育机智B.教学监控C.教学反思D.职业道德

三、名词解释

角色期待:

社会对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提出了一定的社会期望,规定了每一种社会角色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心理学称之为角色期待。

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能力:

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能力。

人格:

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四、判断分析题

1、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答:

对。

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自身的教育教学成果,影响职业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2、只要有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自然也就形成了教育机智。

答:

错。

教育机智是在教育情境中发生的,是指向“他者”的实践,是教学的即席创作。

教育机制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制由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构成。

它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的合金。

3、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落脚点。

答:

错。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落脚点。

五、问答题

1、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答:

教师的教学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筹划与安排;

(2)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沟通;

(3)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4)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

2、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如何形成的?

答:

教育机制是在教育情境中发生的,是指向“他者”的实践,是教学的即席创作。

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工作态度、意志品质、知识经验。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制由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构成。

它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的合金。

3、教师的有效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激励性人格:

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

(2)以成功为导向:

对成功地高期望、鼓励与支持;

(3)专业品行:

有条理、适应性和灵活性、博学。

4、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答:

(1)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2)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严;

(3)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5、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哪两种重要的特征对学生有显著的影响?

答:

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6、有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

与这些人格特征相比较,你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不断修炼?

(答案见第3题)

六、案例分析题:

北京市第22中学的特技教师某某,从教及时年来,为学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那份执着与奉献,无时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为了学生,他长期忍受着癌症的剧痛,毅然站在三尺讲台,堪称当代教师群体的佼佼者。

在孙老师病逝那天,八宝山上4000多名学生自愿前来送行,百花点缀的悲壮是他的人格得到升华。

1、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

(答案见问答题第3题)

2、谈谈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见问答题第4题)

 

第三讲:

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一、填空题

1、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生理反应是疲倦、免疫力降低、有机体过度紧张。

2、压力应对的主要方式是防御性应对、直接应对。

3、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抑郁、无助。

4、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行为反应有逃避、暴躁、职业倦怠。

5、人在归因过程中总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境、。

二、单项选择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是(C)。

A.成败经验B.言语说服C.教师主观因素D.环境

2、为自己的处境和行为寻找看似合理的借口的应对方式是(B)。

A.否认B.合理化C.反向D.自居作用

3、试图把别人的特点当成自己的特点来缓解压力的应对方式是(C)。

A.否认B.合理化C.自居作用D.投射

三、名词解释

压力:

个体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教学效能感:

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归因模式:

指个体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过程。

(归因总涉及的三个方面: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景)

习得性无助:

当人们遇到外部不可控事件时,就会本能地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就会变得压抑,并甘心去承受这种压力而不是图去减少它,表现为消极被动、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

压力应对:

是指教师面对各种生活和职业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行为的反应方式。

四、判断分析题

1、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

说明压力越大,工作绩效也就越高。

答:

错。

适当的压力所具有的能量使人的生产力更高并更具创造性,帮助人们找到应对挑战的新方案,但是当压力水平达到并超过某一点后,就会产生焦虑、疲劳、直至倦怠,压力也就开始对工作绩效产生消极作用了。

2、面对工作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应对。

答:

对。

压力应对主要有两种方式——防御性应对和直接应对。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都是通过逃离现实而缓解心理压力的,这些方法仅仅可以暂时缓解压力,长期使用,也可能于事无补。

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应对。

五、问答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

(1)成败经验,成功会提高教学效能感,失败会降低教学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当看到与自己差不多的榜样成功时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当看到榜样失败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可能改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正的情绪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负的情绪可以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2、直接应对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2017年已考教师如何应对压力?

答:

(1)调整认知方式和期望水平;

(2)掌握调控技巧和抗压方法;(3)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帮助。

3、教师职业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答:

(1)教师职业生涯特点带来的压力;

(2)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带来的压力;

(3)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带来的压力。

4、来自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压力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

(1)人格特征

(2)教学效能感(3)归因模式(4)认知方式

5、面对压力,如何进行防御性应对?

(2017年已考教师如何应对压力?

答:

(1)合理化

(2)否认(3)反向(4)自居作用(5)投射

 

第四讲: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填空题

1、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而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未来的职业定向为主。

2、大学生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转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个体主要的思维形式。

)辩证逻辑:

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

3、马西亚把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

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拖延、同一性达到。

含义:

一种熟悉自身、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以及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4、发展心理学家把青春期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为“第二次心理诞生”。

5、自我期望就是通常所说的抱负水平,是一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的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表明,人的其本认知能力在(C)进入全盛时期。

(最高峰值是:

18岁)

A.16岁B.18岁C.18—35岁D.25—30岁

2、进入青春期,(A)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个体主要的思维形式。

A.辩证逻辑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形式逻辑思维

3、埃里克森最初提出的(C)是指“一种熟悉的自身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望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A.自我意识B.自我整合C.自我同一性D.自我

三、名词解释

认知发展:

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辩证逻辑思维:

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

自我意识:

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他人、社会的关系的一种观念系统。

自我同一性:

一种熟悉自身、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并可以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价值观:

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客体的重要性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是个体关于客体价值观的观点和看法的观念系统的总和。

四、判断分析题

1、价值观的形成主要经历价值的自由选择阶段、价值选择的珍视阶段和对选择价值的行动阶段这三个阶段。

答:

对。

对价值的自由选择阶段,这种选择的自由性对于价值观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因为价值观不可能经由强制或压迫而获得。

对价值选择的珍视阶段,因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认识的过程,也蕴含着情感的层面。

对选择价值的行动阶段,因为只空想或谈论自己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必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2、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是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

答:

对。

自我意识分化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己是观察者,另一方面自己是又是被观察者(被自己观察)。

这样,自我意识就分化为处于不同地位的两个部分:

理想自我——这是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

理想自我总是时时以观察者的角度,以现实自我为对象,对现实自我进行观察、分析,看现实自我是否符合理想自我的要求和标准。

五、问答题

1、简述哈尔曼的12条教学方法。

(对培养学生思维相对性和信奉意识颇有启示)

答:

(1)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7)鼓励学生独立评价

(2)放弃权威态度(8)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

(3)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9)重视提问

(4)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训练(10)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

(5)延迟判断(不轻易下结论)(11)注重对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

(6)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12)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

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

(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4)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

3、试述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答:

(1)人生价值目标的特点:

价值目标取向多元化;同时更注重实际。

(2)人生价值的手段的特点:

大多数大学生强调努力奋斗,重视能力与素质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学习等途径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许多大学生把友情看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认为朋友度多了路好走;一些传统价值观提倡的手段已不为大学生所看重。

(3)人生价值评价特点:

大学生人生价值评价表现出双峰分布的特点;大学生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4、试述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答:

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到引导和调节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定向功能:

指导认识,导向行为。

(2)识别功能:

了解行为,判断行为价值。

(3)动力功能:

发动并维持行为。

6、简述路易斯评价价值观形成的7条标准。

(1)自由地选择

(2)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

(3)对每一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4)珍视与真爱

(5)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6)根据选择行动(7)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

 

六、案例分析题:

小A与小B是某师范学院大四的学生,在同一个宿舍生活。

入学不久,两个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A性格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小A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光彩照人。

小B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身上没什么优点。

大学四年级教育实习,小A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小B却由于紧张而表现平平,觉得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都给小A掩盖了。

小B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所以渐渐远离小A独来独往。

小B时常想:

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差,一个优点也没有?

问题分析:

(1)、用所学知识,分析小B的心理特点?

答:

小B的心理特点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整合和稳定)的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表现在:

(2017年已考)

①自我意识的分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

理想自我:

是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包括自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实自我:

是指个人当前发展所达到的实际自我状态,即自我在能力、品德、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结合题目小B的心理特点就是由于自我意识分化后产生的现实差距所导致的心理现象。

②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我是谁?

”的困惑。

自我意识矛盾是青年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我该怎么去做—如何把握自己而实现理想自我”才是小B应该思考的。

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自我同一性:

是一种熟悉自身、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并可以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在人格发展上趋于成熟,在心理上能自主导向,在行为上能自我肯定。

案例中的小B目前处在“自我同一性混淆”的阶段对自己没有确定的目标、价值或打算的困境。

(2)、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更好的对小B进行教育?

答:

为了适应激剧的社会和个人变化的需要,大学生应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我们对大把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教育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

(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4)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

第五讲:

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填空题

1、专业性和自主性是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的特点。

2、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超越原学习情境和超越原自我水平这两个方面。

3、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态度不积极和学习过度焦虑。

4、培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任感,要从理性考察和情感联系入手。

5、由于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迅速发展起来,这为他们的专业学习莫定了思维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阶段学习内容最明显的特点是(B).

A.自主性B.专业性C.创新性D.超越性

2、学习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中(B)存在的一种心理困惑。

A.广泛B.普遍C.大多D.很少

三、名词解释

批判性学习:

由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大学生能根据逻辑进行推理,在综合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能对自己及他人的思想进行思考,这样的方式就形成了批判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掌握知识,探究强调的是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问题,在努力探究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科学的研究方法。

创造性学习:

(了解即可)

学习适应:

又叫学习适应能力,是个体为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以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符合学习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的一种稳定的能力倾向。

(专业)信任感:

信任是一种预期,此预期导致一种选择行为;信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未来事件的未知;信任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四、判断分析题

1、思维的发展为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并进行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答:

对。

大学里许多课学习的内容起点高,视野宽,有些学习内容处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并要解决一些有争议性的、没有定论的学术问题,辩证思维的发展为大学生掌握相应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等专业要求提供了前提条件。

2、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答:

错。

五、问答题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职业定向目标明确

(2)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

(3)专门的(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2、日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福井谦一说:

“知识就像植物的根,说不准在哪里会交错一起,形成新的增长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大学学习既强调专业,又不能只学习专业范围以内的知识,应注意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

当今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交叉和嫁接。

宽厚的知识铺垫是一个学者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必要保证。

3、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主动性

(2)选择性(3)批判性(4)探究性

4、试述你对“专业信任感”的理解。

答:

5、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答: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

(2)培养专业兴趣(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有哪些?

答:

(1)学习方式不适应

(2)学习态度不积极(3)学习过度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