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25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docx

高考中国地理高清晰分区域高考题+各地模拟题

中国地理简要知识点

一、中国地理

1、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部,北半球,东半球。

(详见地图册P133)

2、行政区划: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

3、地形:

(1)地形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详见地图册P136~137)。

(2)地势特点:

三级阶梯,分界线是….(详见地图册P137)(3)山脉:

主要山脉:

(详见地图册P136)

4、气候:

(1)类型:

5种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详见地图册P140)

(2)1月份平均气温(注意0度分界线)、干湿地区分布、年降水量分布(注意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分界线)(详见地图册P139)(3)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

(详见地图册P139)

5、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包括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注意分界线,详见地图册P147)

6、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雅鲁藏布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海河、澜沧江、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和湖泊(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详见地图册P142)

二、南方地区

1、位置:

位于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大致位于北纬33度以南。

(详见地图册P154)

2、行政区和交通:

(详见地图册P154)

3、地形:

地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地形区:

东南丘陵(包括两广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详见地图册P154)

4、地貌:

本地区地貌的形成多与流水有关。

西南地区:

多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石灰岩,流水溶蚀。

平原地区:

主要由流水堆积为主。

5、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6、植被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土壤:

以红壤和砖红壤为主,酸性土壤

8、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典型区域江南丘陵)、石漠化(典型区域:

西南地区,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而形成);湿地的破坏(典型地区:

洞庭湖,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酸雨(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水污染(长三角和珠三角)

9、自然灾害:

台风(沿海地区)、水旱灾害、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10、主要城市: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南京等(详见地图册P154)

11、农业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为主。

主要作物是水稻。

海南:

热带经济作物。

山区:

立体农业;珠三角:

基塘生产;大城市附近:

郊区农业。

12、工业:

1、长三角经济圈:

A、主要工业中心:

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B、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限制性因素: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C发展方向: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2、珠三角经济圈。

A、主要工业中心:

深圳、广州、珠海等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有利条件:

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交通便利限制性因素: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C发展方向:

产业升级;加强各城市的分工和合作;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规划和管理

13、自然资源:

南方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和水能资源(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北方地区:

1、位置:

位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详见地图册P149)

2、地形和土壤: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平原面积广。

地形区有:

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

3、行政和交通:

(详见地图册P149)

4、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青岛、哈尔滨、西安、太原、大连、唐山。

5、气候和植被带: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6、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沙尘暴、春旱(华北平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黑土流失(东北平原)森林破坏(东北)

7、农业:

三江平原: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和春小麦。

制约因素:

水源不足(华北)、热量不足(东北)

8、制约本地区发展做大的因素是:

水源不足,解决:

南水北调。

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汛为雨水补给。

9、主要工业区:

以重工业为主,有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

10、自然资源:

有丰富的煤(山西)铁(辽宁鞍山)石油(东北大庆、山东胜利油田、河北华北油田)

西北地区

1、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

(详见地图册P161)

2、行政和交通:

(详见地图册P161)

3、地形:

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新疆地形:

三山夹两盆。

4、主要城市: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包头。

5、地貌:

多受风力的影响。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沙丘(风力堆积)

6、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优势: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河流的补给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

本地区最大的特点是:

干旱。

原因是: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受高山阻挡

7、环境问题:

荒漠化。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草地退化(内蒙古)

8、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是:

绿洲农业(新疆)和灌溉农业(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发展方向:

发展红色产业和水果种植业。

制约因素:

水源不足

9、自然资源:

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有:

太阳能和风能

青藏高原地区

1、位置:

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详见地图册P166)

2、地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3、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5、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为河谷农业,只要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比较充足,制约因素:

热量不足

6、自然资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石油、钾盐丰富

2012中国地理专题练习

南方地区

(2012·福建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1-2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

(03江苏地理卷)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3—6题。

3.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4.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5.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6.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07上海地理卷)(五)江南是什么?

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

7.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8.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A.庐山与恒山B.泰山与黄山C.衡山与井冈山D.峨眉山与武夷山

(2000年山西卷)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

“早晨出门,天昏暗。

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的在零下40℃以下。

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

”据此回答9~11题:

9.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10.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

A.灰化土B.棕壤C.红壤D.砖红壤

11.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

A.芒果B.荔枝C.龙眼D.柑橘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据此完成12—14题。

1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1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14.为监测并分析湖泊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期制定应对措施,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三)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19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5.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农业。

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16.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发达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

17.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

18.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业部门最为突出。

20.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倍。

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21.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22.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05上海地理卷)(五)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

截止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

到2020年将建设成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23.崇明岛的“身体”之所以在不断“长大”,主要是因为         ;而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由于 

     阻隔,交通不便。

24.崇明岛开发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是    (单项选择)

A.水能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25.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流畅地不适宜    (多项选择)

A.开垦农田       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

C.开发商品房      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

26.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崇明岛可大力发展的产业有     (多项选择)

A.森林工业   B.园艺业   C.娱乐休闲业   D.高科技产业

27.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

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北方地区

(2009年广东文基卷)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

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

图1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

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03全国卷二)读图3并回答3~5题。

3.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

4.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5.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B水源林

C湿地D草地

(2008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该流域:

(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

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

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

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9-11题。

图8

9.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10.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暖B.人类开垦C.降水增多D.地壳抬升

11.图表中浓江流域的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的保持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

12.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河的水文特征。

 

⑵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⑶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

 

西北地区

(09年浙江文综第10题)

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06广东地理卷)读图1回答2—3题

2.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3.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2000年广东地理卷)4.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2011年北京)5.(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6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8分)

 

6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18分)

(1).甘肃省位于我国部,西南以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走向,河流经本省省会市。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

(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7.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

(2分)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2分)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8.(2010·合肥三模)(32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附近河段为我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

B地形区是我国优质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

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在A附近河段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意义。

(12分)

 

(2)列举B地形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8分)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影响C附近铁路段交通运输的不利条件,并提出治理措施。

(10分)

 

青藏高原地区

(2012惠州三模)1.西藏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图2

读图2,回答3~5题:

3.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的(  )

A青藏铁路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D宝成铁路

4.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D地形、热量

5.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7︰00B18︰00C17︰20D18︰20

全国综合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1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回答下题。

表1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

(09年福建文综第3,4题)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2~3题。

2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

C.ⅢD.Ⅳ

3.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09年四川文综第7,8,9题)根据表1资料,回答4~6题。

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4.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5.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6.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05广东地理卷)7.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

A.粤、闽、赣、黔、滇、桂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D.琼、闽、桂、滇、粤、黔

8.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B.东北地区:

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

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

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07四川文综卷)图3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3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10.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