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290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62《人的呼吸》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62《人的呼吸》说课稿北京课改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6.2《人的呼吸》说课稿北京课改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知识。

即三个中心问题:

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

3、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

交换。

2、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肺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分析:

(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

(2)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知识的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点。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知识的完整性来看,还是从能力的培养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难点:

1、呼吸运动的过程

2、扩散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分析:

(1)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

(2)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而扩散作用这个物理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教给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教学方法

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运动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知识的迁移。

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

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

四、教学程序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言

1、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

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发了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设问: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观察人体模型,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忆,提醒三点:

1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

3注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提醒学生观察图形、模型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观察,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

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设问: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

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

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设问: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猪肺实物,观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

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

示媒体动画一

我们进行呼吸,外界气体进入体内的什么器官?

那么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如何变化。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获取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学习有得必先有疑”,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也是人的一项重要素质。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知识学习

示媒体动画二、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

观察动画,演示实验,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

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演示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先让学生明白是胸廓变化引起气体进出肺的,解决肺的负压吸气问题。

再让学生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变化的呢?

最后综合思维。

形成对呼吸过程的整体理解。

与教材相比,这种教学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更容容易接受。

强调学生在观察动画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次序、有对比地观察。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变化的呢?

示媒体动画三(侧面观和正面观)

学生活动:

观察媒体动画,思考:

1、主要哪些骨胳肌参与引起胸廓的变化?

2、肋间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肋间肌舒张,胸廓如何变化?

3、膈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膈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示媒体动画四,这里既反映了肋骨的运动,也反映了膈的运动,肺的体积变化也体现出了。

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结合动画,以及前面的观察结果,开展小组讨论后,通过层层推理,依次说出吸气的过程。

利用表格来进行总结。

至于呼气的过程正好与吸气相反就可以了。

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对比记忆。

学生活动:

呼吸频率:

让学生进行自测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报告结果。

让三、四个同学快速做15个起蹲动作,马上测定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

请学生概括什么是呼吸频率?

肺活量:

结合体检经验,强调肺活量是在尽力吸气后,再一次尽力呼气呼出的量。

讨论为什么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人工呼吸:

强调是人为外力完成表格中粗体字标出的工作。

再介绍人工呼吸的方法。

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呼吸频率、肺活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知识学习

人体内如何进行气体交换?

(1)由学生实验引入

学生活动:

先让学生来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继而提出为什么呢?

(问题产生)

再问:

增多的二氧化碳哪里来?

——组织细胞利用了氧而产生了二氧化碳。

再问:

肺吸入的氧是如何进入体内组织细胞的呢?

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的呢?

(推理分析)

围绕氧和二氧化碳的来与去层层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符合探究式学习规律。

学生亲自动手,有利于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2)原理

学生活动:

喷洒空气清新剂,为什么前排的同学先闻到香味,而后排的同学后闻到?

观察图片,为什么在书房能闻到厨房里的香味?

观察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

气体分子由浓度高向浓度低方向扩散。

通过一些现象(香味的扩散),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再用一个模拟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3)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动画,要学生结合动画,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哪里的氧含量高?

哪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并将气体交换的原理迁移到这里,说明为什么气体扩散的方向是这样的?

应强调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与肺泡部的气体交换相对比地学习,相对比地记忆。

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发生了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如何转变的?

加深对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的理解。

再结合血液循环的路径,强调气体是由血液进行运输的。

从而把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呼吸全过程的整体理解。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用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微观的生理动态,突破难点。

这里是用层层提问的方式,侧重的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体现了呼吸与循环系统的联系。

小结

练习

学生活动: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课外阅读:

煤气中毒

hd-

(大众医药)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指导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分三大块。

第一大块是用系统表来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

第二大块是用表格的形式来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第三大块是用图解来总结呼吸的全过程。

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练习与评价:

我精心编拟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及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评价,学生则可以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内容上,主要分为基础知识题,分析思考题,综合应用题。

层次分明,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在练习的形式上,让学生以游戏式愉快参与,轻松投入,答对有电脑奖励,答错有电脑鼓励,有的题目还让学生亲自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这种练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现代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感到学习“易”、“趣”、“活”。

五、教学思想

下面我概要地说明一下,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其理论依据。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学生实验,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第二节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刘出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3.通过分析资料,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述、分析、讨论等方法认识神经系统和神经元。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是怎样实现协调人体各部分动作的。

教学突破: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教师形象的语言,生活中的实例,直观的模型,挂图或纪灯片是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的重要手段。

教学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例,脑部疾病患者的颅腔CT图像;准备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纪灯片,脑的模型等。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例。

教学步骤(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技能训练——观察和测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上课后,将一个苹果在不设防的情况下扔给前排同学。

师:

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或做任何一件事,身体的各部分都是非常协调、默契配合的,为什么人体的各部分能如此协调统一呢?

师:

为什么神经系统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

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学生准确接到。

生:

人体有神经系统的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资料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P97的资料,设问:

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就上述问题,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查阅书上的相关资料,尝试作出解释。

(1)脑血栓是局部脑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使脑细胞缺氧,为什么会引起半身不遂(一侧肢体不能活动)?

(2)既然大脑一定区域能控制四肢的运动,那为什么脊髓受到损伤会引起下半身截瘫,失去运动功能,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3)坐骨神经是下肢最粗的一根神经,这根神经受到压迫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疼痛?

(4)为什么脑颅内长肿瘤压迫神经会导致失明?

教师总结:

人体的四肢与脊髓和脑之间,内脏与脊髓和脑之间,脊髓与脑之间,感觉器官与脑之间都有神经联系。

除了以上病例外,你还知道我们身边的人群当中有哪些患神经系统疾病的例子?

能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吗?

你听说过自强不息的张海迪吗?

她自学成才写了很多书,她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造成下半身截瘫,她每次作报告时都不敢多喝水,为什么呢?

思考提出疑问:

如为什么脑部受到损伤会影响到四肢的活动?

为什么脊髓受到损伤,却会使下肢丧失运动的功能?

为什么右侧的坐骨神受到压迫会使同侧的下肢麻木和疼痛等?

为什么肿瘤压迫大脑失明呢?

 

如我们邻居家有一个亲戚,摔了一跤后不仅半身不遂,而且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她经常叫她的爱人叫妈妈。

说明人身体的运动和说话都与大脑有关。

患小儿麻痹症使脊髓中的神经受到损伤,大脑不能控制下半身的活动,甚至排尿,因此水喝多了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展示课件)

 

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神经可以分为哪两种?

大脑有什么特点?

具有什么功能?

 

仔细观察大脑,大脑的表面还有什么特点?

大脑表面的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

大脑的这些特点可以大大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成人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有2200c㎡,神经元的数量可达140亿。

因此,人的大脑的潜力很大,它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图书馆藏书的知识信息量,且只用了10%左右。

因此大脑有巨大的潜力等待自己去开发。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位于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所以叫中枢神经系统;而它们发出的神位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所以叫周围神经系统。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神经又可以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听觉、视觉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凹沟。

这样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神经细胞的数量。

听教师讲述,领会大脑的巨大潜力,增强开发自身潜能的意识。

三、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对神经系统有了哪些了解?

(教师补充)

关于这节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思考、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如是否人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到大脑的控制?

为什么有时人情绪激动时很难控制?

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板书设计参考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

大脑:

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脑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

脊髓

组成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在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

为什么?

小脑、脑干和脊髓又各有什么作用呢?

叙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在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大脑,因为大脑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如运动神经中枢、感觉神经中枢、语言神经中枢等。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演示脑的组成模型)小脑在大脑的什么位置?

小脑有什么作用?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用手术的方法把狗的小脑切除掉,观察狗的运动情况。

结果发现狗的行为很不协调,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步子迈得很大,姿势失调,行动笨拙。

进食时嘴唇老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

这一现象说明小脑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喝醉酒的人走路时摇摇晃晃,身体会失去平衡?

喝醉酒的人不能开车,为什么?

(演示脑的模型)你能描述脑干的具体位置吗?

脑干又有什么功能呢?

 

脊髓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

有什么作用?

 

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各有什么特点?

主要分布在哪里?

 

还有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能通向内脏器官。

它们又分别有什么功能?

小脑在大脑的后下方。

聆听教师实验介绍,思考、回答问题:

说明小脑与运动有关,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酒精麻醉了小脑。

醉酒的人运动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完成精细的动作,因此,容易出车祸。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面,小脑的前面,下面与脊髓相连。

脑干能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

脊髓位于脊柱中,能对外界和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里;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脑神经能把脑和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连接起来,脊神经能把脊髓和身体的肌肉和皮肤中的感觉器官连接起来,都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二)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们已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你能设计一个表格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总结吗?

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各小组推选出最佳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

对设计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将其方案在全班推广。

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内容填入表格中。

请同学将自己总结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在全班进行交流。

思考、进行设计。

 

小组交流,推选小组中最好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将相关内容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主动将自己总结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脑和脊髓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什么叫神经元?

(演示神经元模式图纪灯片)神经元在结构上与人体其它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的结构和特殊的结构?

这些突起有什么特点?

因此,神元是人体最长的细胞,就是因为它的突起很长。

什么叫神经纤维?

什么叫神经末梢?

什么叫神经?

 

神经元的这些特殊结构有哪些作用?

人体就通过这个网络系统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由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产生信息,相互传递并由神经中枢处理信息。

脑和脊髓是由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与一般的细胞相比,相同的结构是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不同的是它有呈树枝状的突起。

神经元细胞的突起有的很长,有的较短。

神经纤维就是由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包一层鞘构成的。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一层膜,就构成一条神经。

因为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各个神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因此具有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作用。

四、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关于本节内容还有什么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同学们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归纳、总结,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如神经元传递的信号是什么?

传递有无方向?

思考,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析书设计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对刺激产生反应,传导信号

信息处理中心

组成

信息传递线路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传导信号

脊神经

二、神经元(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神经元外包鞘末端分枝

突起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集结成束外包膜

神经

本节总结

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或任何一处活动时身体各部分都是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这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由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神经中枢,如运动、感觉、听觉、视觉和语言中枢等。

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能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并能传递信息。

脑神经和脊神经能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各部联系起来传递各种信息。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神经元长的突起外包一层鞘形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膜形成神经。

人体的各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的系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观察脑和脊髓的结构

取猪的大脑和脊髓,先观察大脑表面的特点,然后将大脑纵切开,将脊髓切观察并比较大脑和脊髓切面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颜色灰暗的部分和颜色白亮的部分分别是由神经元的什么组成,试一试,找一找答案。

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人的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A.脑神经和脊神经B.脑和脊髓

C.灰质和白质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神经纤维是指

A.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起

B.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

C.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D.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3.有一脑溢血患者,左侧肢体瘫痪,则受损部位是

A.脑干B.小脑C.大脑的右半球D.大脑的左半球

4.某病人肢体震颤,闭目站立不稳,不能完成精巧动作,他的病变部位是

A.大脑B.中脑

C.脑干D.小脑

5.人的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分布于_________里

A.脑干B.脊髓

C.小脑D.大脑

二、答案

1.D2.D3.C4.D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