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257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docx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篇一: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最近,单位组织上了一节特殊的党课——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

一小时四十五分钟,我在凝重、震撼、沉思中完成对精神世界的洗礼。

什么是信仰?

共产党员该坚持怎样的信仰?

影片已告诉我答案。

  在酷似《国际歌》的悲壮雄浑的片头曲中,《信仰》把我带回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如孟泰、王进喜、焦裕禄、张秉贵、雷锋,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演绎了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和对信仰的坚守。

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创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如沈浩、吴仁宝、吴孟超、孔繁森,前赴后继,无私奉献,书写了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答卷。

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都是因为信仰的支撑。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共产党人的信仰!

  信仰是纯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说: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信仰是利他的,蒋筑英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

虽然现在许多人对入党已不感兴趣,我想一个人总还是应该有信仰,人活着不能为自己过好生活,要为社会负责任。

信仰激发了他们灵魂中的高贵和伟大,亦成就了国家事业的巨大发展。

  鲜活的生命,高尚的灵魂,朴素的语言,全场鸦雀无声,大家用专注和思考传递着由衷的敬意。

是的,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飞檐走壁、劈山修渠的影像震撼了我,铁姑娘李改云为此牺牲双腿而不言后悔;“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厦门东山人民对谷文昌书记的爱戴之情温暖了我;杨善洲老书记花费二十年心血培育茫茫林海,全部无偿捐给国家的事迹彻底感动了我……我油然而生一种认同和自豪感,渺小如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共产党员。

即使和他们相比,我什么都不是,我仍然因我们为同一种信仰而走到一起的念想热血沸腾。

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的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

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说,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寻常经历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

  信仰,这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他依靠的不是大声宣告,而是深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流露在举手抬足之间,闪现在最平常的决定里。

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党员,为信仰而献身,对我来说有些遥远,但是对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坚守,对理想信念始终如一的执着是不需质疑的。

如果能把付出和奉献作为生活和工作的常态,立足于做小事,做好事,那么即便不轰轰烈烈,也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的。

长此以往,谁能说没有体现人生的价值呢?

就像是一滴水,在阳光下晒晒就会蒸发,但若是将它投入浩瀚的大海,生命便不会干涸。

千千万万个小我,在千千万万个岗位上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那么党的事业将持续波澜壮阔,我们的祖国将更加富强,我们的人民将更加幸福。

用小我成就大我,这是我的信仰。

  《信仰》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辈子很短,如果用它来谋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

一辈子也很长,如果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成为了信仰的坚守,即使生命归于结束,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一辈子就变成了永远。

”我想以这段话自勉,把今日对信仰的追寻和感悟化作对“一辈子”的思考。

  篇二: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我国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进论述了我国共产党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进党积极份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中国我国共产党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大家都知道,人是应该有些信仰的。

但如何选择,如何坚守呢?

这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国家也一样。

《信仰》这部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信仰会传承,事业会延续。

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

当《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再次重温了前辈们那些信仰的故事,又一次踏过了先辈们那些信仰的足迹后,我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

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

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我认为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

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

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

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

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

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三: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力量源泉。

这部纪录片以朴实的手法、清晰的脉络讲述了中国人选择信仰、坚守信仰到发扬信仰的过程。

  1919年,一名叫陈望道的年轻人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本子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至此这种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它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它引导广东青年澎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革命之路,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是在读了《共产党宣言》后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19世纪中页,在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后,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有亡国的危险。

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国的各种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却始终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虽然当时只有区区50人,但通过无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叛党这种内心坚定的信仰坚守,我们打败了蒋介石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群留美学生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

是什么使他们这么做,我想是内心对祖国的热爱,是一种爱国信仰支持着他们。

在战争中千疮百孔的鞍钢已是满目苍夷,一位日本人曾说过要鞍钢出钢至少要用20年。

但中国人再次展现出了信仰的力量。

已离开鞍钢两年的老工人孟泰被军代表请了回来,并由他带领鞍钢的老工人从一颗螺丝、一件零件的收集到出钢仅仅用了16个月。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张秉贵、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

改革开放丰富了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让人民富裕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信仰。

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来践行自己的信仰。

安徽省小岗村支书沈浩,正是因为他爱民、为民的信仰,获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大爱无私的郭明义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资助了180多名贫困学生,而自家却住在不到40平米的旧房子里。

点点滴滴,无数的普通人用普通、朴实的方式在诠释自己的信仰。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要带着理想、信念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自己的工作业绩来践行心中的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