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38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docx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

马士文历史工作室课题

影视剪辑和历史素材的开发和教学应用研究

学员子课题

申请书

课题名称图像在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负责人翟伟

负责人所在单位上海市兴陇中学

课题名称

图像在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负责人姓名

翟伟

性别

出生日期

1974年5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行政职务

学历

工作单位

翟伟

1974、5

中学一级

本科

兴陇中学

预计完成时间

2012年6月

二、课题负责人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著作者

(第一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和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图片也精彩》上海市二期课改平台初中历史“图像证史”教学案例研讨

翟伟

展示课、

教学案例

上海市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

2010、9

《解读历史史料,走近历史人物》上海市二期课改平台初中历史“育人价值及实践”(教学案例)研讨

翟伟

展示课、

教学案例

上海市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

2011、2

《空前的民族危机》获普陀区“红色一课”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

翟伟

课例

普陀区教育局

2011、6

《美国南北战争》获第15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上海赛区“基础教育—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翟伟

课件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

2011、11

《浅谈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翟伟

论文

2012、5

三、课题组负责人1995年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完成情况

注:

此页内容申报重点课题必填,一般课题不作要求

四、子课题设计论证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最多限报5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0、9—11

收集素材、教学实践

案例

翟伟

2

2010、12

教学展示课

展示课

翟伟

最终研究成果(最多限报2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1、1—12

历史图像在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

翟伟

可以从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的条件和保证等方面论证,不要出现单位和个人名称。

申报重点课题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有文献综述和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人类活动,仅凭抽象的文字符号去遐想并在脑海中重现历史场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抽象的文字史料相比,图像资料(图片和影像)更直观形象、更富有视觉冲击力,也就更易激起学生的关注,引发疑问和联想,从而不知不觉“走入”历史。

图像以其生动、直观的优势,成为创设历史情境的一个有效载体。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增进体验,进一步引发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本课题旨在以上海二期课改历史教材为脉络整理出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图片和影视剪辑资料。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月)

收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图像资料,并积聚上海二期课改历史教材为纲进行整理。

(案例)。

2、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2月)

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用图像来导入新课,用图像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实践、案例)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实行边尝试边反思修改的方式进行,在实施阶段不断调整修改方法。

在本阶段按照实施的先后进行总结归类,形成科研成果。

(论文)

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本人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已十余年,具备较为丰富的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专业基础扎实。

作为普陀区马士文历史工作室的学员,可以依托工作室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听取意见,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集思广益,用更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课题研究。

――活页1――

解读文字史料,走近历史人物

兴陇中学翟伟

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是八年级世界历史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第22课的教学内容,常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以时间为序讲述南北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可事后回想,或许学生心目中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无非仍是矛盾激化、武力解决、历史评价等寻常套路,至多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平淡且模糊的“南北战争”的名词而已。

那么,如何在过往历史和现实学生头脑中搭建起感知和理解的桥梁?

我想到了南北战争中的亲历者和领导者——林肯。

林肯来自社会底层,靠个人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跻身美国政坛,他如何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和军事斗争中胜出,带领北方民众赢得内战的胜利呢?

南北战争究竟怎样改写了美国的历史?

也许,这些疑团的都可以从林肯身上寻找到答案。

“言为心声”。

在历史教学中,名人演讲、信件或手稿无疑属于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主观立场。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有意选择了林肯在不同时期的三段文字史料,来逐一展现其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度的心路历程。

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文字史料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感受一名政治家面对国家分裂危局时的智慧与果敢,以凸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主旨。

过程:

文字史料一:

从关键词中设疑

在引用林肯1858年竞选参议员的演说词时,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

1、林肯在担心什么?

2、“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在暗示什么?

前一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考察学生是否善于抓住“裂开的房子”、“分崩离析”等关键词,以明确美国面临分裂的危局;后者则着眼于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分裂的原因。

通过设疑和释疑,使学生初步明确林肯的基本政治主张——不希望国家分裂。

这一认知为学生其后理解林肯对待奴隶制度的前后态度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为引导学生思考南北双方固有的矛盾(即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提供了思维的切入口。

文字史料二:

在对比中设疑

第二段文字史料出自1861年林肯总统就职演说词。

其时,南方部分蓄奴州组成“南方联盟”,并于里士满成立叛乱政府,国家已经分裂。

围绕演说词中一句申明“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在蓄奴州干涉奴隶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链:

1、林肯对奴隶制度有什么变化?

(以前反对奴隶制,现在却打算不予干涉)

2、为什么会有这种前后的变化?

(稳住南方)

3、对于林肯的让步,南方是否“领情”?

(没有)

4、为什么?

(南方还是挑起了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或许,以我们的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的阅历和理解力而言,未必能切实领会到一位美国总统的政治声明中的语言修辞技巧,然而,在教师的悉心启发和追问之下,从学生们看似稚嫩的语言表述中,他们分明也感受到了身处分裂危局中的林肯的智慧和气度。

若是进一步挖掘的话,内战一触即发之际,林肯政府的犹豫和观望,以致于未作充分的准备,直接导致了战争初期占尽优势的北方却节节败退。

战争硝烟未起,此处伏笔已经埋下。

文字史料三:

在矛盾中设疑

“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存奴隶制度,亦非摧毁奴隶制度。

……我之所以做了一些对奴隶有益的事情,是因为我相信这样做有助于拯救联邦”

——引自1862年8月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信件

教学片断回放:

师:

《解放黑奴宣言》大大激发了南方黑奴参加林肯政府军队的热情,战争逐渐有利于北方。

这样一份“神奇”的文件,为什么林肯直到战争爆发将近一年半后才颁布呢?

生1(讨论后回答):

战争开始的时候,北方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损失惨重,后来,为了增加兵力,林肯政府下决心解放黑奴。

生2(补充):

不能一开始就解放黑奴,这样南方就找到挑起战争的借口了。

师(梳理、小结):

对!

战争开始阶段,林肯不干涉或者保存奴隶制度,是为了尽量避免国家分裂;随着形势的变化,林肯决定废除奴隶制度,以争取民众的支持,还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避免国家分裂。

所以,无论林肯的策略前后有多么的不同,有一点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

生:

拯救联邦。

师:

对!

或者说维护国家统一。

“听其言,观其行”。

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普通公民,林肯对奴隶制度无疑是反对的,而作为一名政治家,林肯的首要职责却是千方百计维护联邦的统一。

两者曾经有过的冲突、取舍和抉择,恰恰折射出一位身内战漩涡的国家总统的智慧和原则。

“在内战中,林肯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既拯救了联邦,又取消了奴隶制,完成双重历史使命。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第77页,中华地图学社2006年)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浴火重生,在统一国家的旗帜下爆发出更为惊人的发展能量。

不到30年(截至1894年)其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一切成就,在一个分裂的国家是无法想象也根本无法实现的。

如果说华盛顿创建了美国,那么林肯则拯救了美国。

反思:

往事历历在目,南北双方在四年内战中兄弟相残、血流成河,付出了人数超过60万的死亡代价,战争的血腥和惨烈让我们这些历史的旁观者唏嘘不已;时过情未迁,距离南北战争一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美国民众还在以各种形式反思和缅怀这场战争,林肯纪念堂依然游人如织。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一深刻的历史经验不仅适用于美国,并且早已超越了种族、地域和国界的藩篱,成为每一个国家重视和珍视的普世原则。

希望我们的学生,通过本课中对文字史料的深度解读,不仅了解到林肯的伟大,更能从中感悟到林肯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图片也精彩

——《新航路的开辟》课堂教学中图片资料的运用

兴陇中学翟伟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从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为切入口,对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回顾。

因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深远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也成为众多历史教师关注并且积极进行教学实践的焦点。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材内容虽然相同,但是旧瓶同样也可以装新酒,而这个“新”字无疑就落实在教师自身对于教学设计上的思考。

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人类活动,仅凭文字符号去遐想并在脑海中重现历史场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抽象的文字史料相比,图片资料更直观形象、更富有视觉冲击力,也就更易激起学生的关注,引发疑问和联想,从而不知不觉“走入”历史。

在分析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后,我决定以新航路开辟的历程为线索,通过呈现丰富的图片信息,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重温地理大发现时代航海家、探险家的艰辛旅程,并感受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的进步与矛盾,从而走近历史→感悟历史→理解历史。

过程:

1、依托原有认知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

大约在六百多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在欧洲广为流传,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手一册。

同学们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吗?

(在学生面露疑惑神色时,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封面图片,如右图所示。

生(恍然大悟):

马可波罗,旅行家,好象来过中国。

……

初二学生对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其人其事有一定的印象,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有意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唤醒历史记忆,借机提问:

“《马可波罗行纪》这本畅销书里所描绘的东方,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欧洲人如痴如醉呢?

”结合图片主题,以“东方的诱惑”为关键词设疑,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关注。

2、挖掘图片隐含信息,深入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怎样让学生理解当时的欧洲人决意要弃旧求新,涉险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这一历史细节呢?

教师出示《欧亚传统商路图》(如上图所示),并作动态演示(高荣华建议1:

应详细展开此部分的叙述,如原先东西方的距离,传统商路的动态出现,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位置等等,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产生积极心理体验,寥寥几个字带过太可惜)逐步引导学生回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让学生从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分析和提取出隐含的历史信息,直观感受到摒弃传统商路,开辟海上直通的新航路是出于当时现实的迫切需要。

3、读图对比,感受历史巨变。

正如《全球通史》所指出的那样: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如何让学生感知新航路的开辟逐步拉开了“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序幕,我选择了15世纪和16世纪两幅不同时期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作为突破口。

师:

这两幅不同时代的地图所反映出的“世界范围”,有什么变化?

(如图1和图2所示)

生:

15世纪的世界地图仅描绘出亚、非、欧三大洲,信息不准确,而16世纪的世界地图尽管也有错误的地方,但是比前者的准确度提高不少。

生:

16世纪的世界地图中还出现了美洲。

师: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

以前欧洲人不知道美洲的存在,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对两幅不同时期同一主题的地图进行认真比对分析后,直观感受并认识到: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分水岭,先前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类对世界及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整个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反思:

 1、新航路的开辟,既有追求东方黄金、香料和财富的利益驱动,也折射出探险家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既使整个世界日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也是西欧国家血腥的殖民掠夺的开始。

由于本课课时所限,辩证揭示这段历史中的“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的矛盾性显然还“意犹未尽”,在接下来的第16课《早期西方殖民.》应作及时并且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或许,可以把“麦克坦岛上的双面碑亭”的图片作为新课导入,从揭示历史人物(麦哲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引申到客观、全面看待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能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有待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得以检验和调整。

2、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发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图片以其生动、直观的优势,成为创设历史情境的一个有效载体。

诚然,运用图片解读历史、感知历史,离不开教师对图片的精心选取和问题的有效设计,这也是我今后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的重要环节。

高荣华建议2:

补充学生活动这块的内容(即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怎样处理哥伦布、达加玛、麦哲伦的路线作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印象深刻。

让图片“说话”,激活历史课堂

——浅谈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翟伟

图片史料是历史的遗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之一。

正如宋代学者郑樵所言: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选自《通志·图谱略》),文字和图画各有所长,相得益彰,为古人治学所倚重。

而在一些史书记载中,图片更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成为记载和表述历史的一种辅助手段。

正所谓“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

初中历史教材(华师大版)中选编了大量精美色彩明快的图片资料,内容包括文物、古迹、遗址等,力图突破以往历史书以文字叙述为主的模式,向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转变。

这个转变,反映出图片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受到重视,也促使我们教师不仅要把握图片的显性信息,还要深入挖掘静态图片资料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信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以图证史,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历史是一门反映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人类活动的学科,仅凭文字符号去遐想并在脑海中重现历史场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较为抽象的文字史料相比,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更易对学生产生“吸睛”效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用绘画记事的传统,写实性质的绘画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或印证了文献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

例如唐代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不仅是一幅传世名画,还具有非同一般的史料价值,生动地刻画出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隆重场景。

从图片史料中,我们不仅能直观地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影像的寻疑设问,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树立起“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史学意识。

例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6课《生产技术的进步》一课,教材文本明确指出:

春秋时代已经使用牛来拉犁耕地,并附有晋国牺尊的实物照片。

作为上博的青铜馆藏精品,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本写实的牛,既凝重独特又不失生活气息。

在指导学生读图的过程中,教师不妨从牺尊的鼻环入手进行设问:

牛的鼻子上为什么会有一个圆环?

它的用途是什么?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很自然就会联想到牛穿有鼻环是牛已被人们驯化牵引从事农业耕作,文物图片的可信度进一步印证了教材文本的结论,“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

二、以图解史,创设历史思维情境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引自《有效教学十讲》)图片背后所蕴藏着的历史信息,往往能够以直观简洁的方式解答文字难于描叙的历史情节,这就为我们的学生架设起了一座形象与抽象、旧知与新知之间的“桥梁”,轻松而顺畅地进入历史的思维情境。

八年级下册“巴黎和会”一目教学片断回放:

师:

作为巴黎和会的东道国,法国将凡尔赛宫的镜厅作为和约的签订地点,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的。

(学生在困惑中期待老师揭晓答案)

师:

凡尔赛宫的镜厅里曾经上演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示《威廉一世加冕图》),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

生: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德国统一。

师:

德国统一伴随着“铁”与“血”,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仗就是打赢了——

生:

普法战争。

师:

对!

当年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扫除统一道路上的最大的障碍,德意志德国成立,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那么威廉一世加冕的地点在哪里?

生:

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

师(两图并列出示):

所以镜厅既是法国人的骄傲,但也记录了法国人的——

生:

耻辱。

经过48年的漫长等待,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忍辱负重的法国终于等来了对夙敌德国的报复。

此处无声胜有声,历史的长镜头和近镜头微妙地聚焦于同一历史场景——凡尔赛宫的镜厅里战胜国与战败国角色互换,和谈表象之下暗藏着波诡云谲。

一纸《凡尔赛和约》能否给战后的世界真正带来永久的和平?

学生的疑问和思考也延伸到了历史画面之外。

静止的图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历史的“可视”的“证词”,更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空间。

三、以图明史,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们记载了目击者所看到的行动。

”(引自彼得·伯克《图像证史》)这种历史的定格,使人们得以透过直观的画面来感悟过去,把握历史的脉络。

例如我们在讲述近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可以充分借助著名漫画《时局图》,画面中动物凶猛,象征着侵略中国的列强分别踞于在中国所划分的“势力范围”。

在指导学生读图时,可引导学生对照教材文本的相关内容寻找提示,一一在图中找出对应的象征物所代表的国家,并且强调与图中清朝官吏的形象(贪污受贿、醉生梦死)作对比:

列强的的虎视眈眈与清政府的腐败退让,强烈的视觉对比,让学生仿佛亲临历史现场,感同身受瓜分危局迫在眉睫,更读懂了有识之士疾呼“一目了然”与“不言而喻”的警醒之意。

从某种程度而言,人类历史原本就是由无数个生动的画面组成的,恰当地运用图片资源,可以有效避免“贴标签”式的讲述,而成为提炼教学主旨、突破教学难点的点睛之笔。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第15课中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教学片断:

师:

这两幅不同时代的地图所反映出的“世界范围”,有什么变化?

(如图1和图2所示)

生1:

15世纪的世界地图仅描绘出亚、非、欧三大洲,而16世纪的世界地图尽管也有错误的地方,但是比前者的准确度提高不少。

生2:

16世纪的世界地图中还出现了美洲。

师(追问):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七嘴八舌):

以前欧洲人不知道美洲的存在,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学生通过仔细读图、认真比对分析后发现,15世纪的世界地图仅描绘出亚、非、欧三大洲,信息不准确,而16世纪的世界地图尽管也存在谬误,但比前者的准确度有所提高,还新增了美洲的位置。

此时教师则顺势补充:

正是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分水岭,先前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类对世界及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整个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这样,经由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从图像中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从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认知,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且不易遗忘。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运用图片史料,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历史知识以鲜活的背景,能促使学生在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探究历史的兴趣;活用图片史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触发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图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可谓事半功倍。

诚然,历史由证据而来。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一方面享受着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图片资源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却也面临着海量资源的甄别选取的困扰。

在将图片史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教学主旨精心选取图片史料,更要求对图片史料的来源及出处进行多方查证,尽量选用专业性网站或第一手材料,以充分还原图片史料价值中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所谓孤证不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寻找证据,需要不同证据之间的多重互证,包括文献史料与图片史料的互证,图片与图片史料之间的互证等等。

对图片的使用,不能简单地挖掘其表面信息,还需要慎重考量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所持的立场,因为即使“虽然照片不会撒谎,但撒谎者却可能去拍照”(彼得·伯克);面对图片史料要巧释妙用,做到敢于取舍,有的放矢,努力达成问题设计与图片信息的有机结合。

或许,历史课堂教学中从来不缺乏图片资源,缺少的只是发现图片史料的眼光以及适切运用图片史料的角度,这不但需要我们教师独具慧眼,更需要具备分析的头脑以及求真的勇气。

参考书目:

1、《图像证史》作者:

彼得·伯克,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有效教学十讲》作者:

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读图学史,图史互证》作者:

左卫星《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历史》2010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