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39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讲义152.docx

高考地理讲义152

一、选择题

(2012年北京石景山区测试)下图为“我国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缺少的一个使人类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简易环节是(  )

A.工业B.科技

C.政策D.沼气池

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鱼塘B.温室大棚

C.养猪场D.蓄水池

解析:

第1题,图中常绿阔叶林说明在亚热带丘陵地区,当地气候湿热,沼气池利用率高,可有效地减少或制止滥砍乱伐,使人地关系趋向协调。

第2题,养猪场对河流有污染,不宜布局在河流上游。

答案:

1.D 2.C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

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5.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

解析:

第3题,从种植香蕉上可知该地最可能位于雷州半岛。

第4题,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一方面是改造了地形,另一方面改造了水分。

第5题,影响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垂直气候差异,即热量和水分。

答案:

3.C 4.B 5.A

二、综合题

6.(2012年南京四校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上,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多轮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

材料二 下面三幅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

材料三 左下图为漫画《请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材料四 右下图示意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部分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

(1)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该环境问题对图示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多国家与会就减排问题进行磋商,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漫画反映的焦点是可持续发展中的________原则。

(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解析:

(1)题,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关注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发生的原因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破坏有关。

(2)题,众多国家与会就减排进行磋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漫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第(3)题,从人均排放CO2,历史上累计CO2排放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全球变暖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森林破坏 减产地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增产区域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2)共同性 公平性

(3)发达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发达国家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图示地区发展中国家农业受全球变暖影响减产较发达国家多。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农场的经营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场最有可能分布在(  )

A.美国的“五大湖”附近

B.湄南河三角洲平原地区

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D.中国的新疆地区

2.关于该农场沼气池的生态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净化农场环境,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解决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 ③提高牛奶的品质和产量 ④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多种经营

A.②③        B.③④

C.①④D.①②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的“玉米和饲养奶牛”可知A选项正确。

第2题,沼气池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净化农场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解决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

1.A 2.D

下图为垃圾分类机处理流程及相关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产业链最大的优点是(  )

A.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B.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C.能源循环利用,自给有余

D.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4.垃圾分类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链对废弃物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处理,实现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减害化,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所以主要体现的是环境的观念。

答案:

3.A 4.C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

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

6.该农业经济模式可以(  )

A.促进商品粮生产

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小废弃物排放量

解析:

第5题,读该模式图可知,甲能够向乙提供休闲空间,应表示农家乐;丁可以为农家乐提供蛋、奶、肉,又可以产生粪肥,且其以果、树叶等作为饲料,故丁表示畜牧业;丙能够为农家乐提供果品,又能为畜牧业提供果、树叶等,故丙表示林果业。

第6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经济模式并不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的,故不可能促进商品粮生产;该农业经济模式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彼此之间大多可以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因此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小废弃物的排放量。

答案:

5.D 6.D

(2012年南京模拟)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km的大气现象。

2000年以来,南京的灰霾天呈爆发式增长:

2000年112天,2002年147天,2006年152天,2010年灰霾天超过200天。

据此回答7~8题。

7.导致南京灰霾天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机动车增多,尾气排放量逐年增加

②高楼增多,静风天数逐年增加

③绿地面积增加,空气湿度逐年增大

④南京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A.①④        B.③④

C.①②D.②③

8.为改善南京空气污染状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②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 ③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④扩大绿地面积,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⑤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限制房地产开发 ⑥大力发展公交事业,禁止私人购买小汽车

A.③④⑤B.④⑤⑥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第7题,灰霾天气增多与机动车增多,尾气排放量增加和高楼增多,静风天数增加有关。

第8题,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扩大绿地面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改善南京空气污染状况。

答案:

7.C 8.D

读“黄河三角洲四种湿地分布图”,回答9~10题。

9.属于水稻田湿地的图例是(  )

A.①B.②

C.③D.④

10.有关黄河三角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两岸的湿地对黄河干流径流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B.黄河三角洲面积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黄海的造陆作用

C.黄河三角洲沿海的风暴潮冬季北部多于南部,夏季反之

D.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的开发使湿地生物生产力不断增加

解析:

第9题,水稻田应具备耕地,淡水灌溉条件,故其位于黄河两岸,则②为水稻田。

第10题,图示区域黄河为地上河,湿地对黄河干流无调节作用;黄河三角洲面积呈上升趋势,是泥沙沉积造成的;三角洲地区石油的开发会破坏湿地,造成湿地生产力下降,故A、B、D项错。

黄河三角洲沿海冬季多吹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故冬季北部风暴潮多于南部,夏季南部风暴潮多于北部,故C项正确。

答案:

9.B 10.C

(2012年南京调研)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而研究环境技术效率对其是十分有益的。

表中通信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为1,说明该行业实现了产业增长与资源少投入、污染低排放的理想水平。

下表为1999~2007年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测算结果。

回答11~12题。

11.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国家特别重视轻工业发展

B.2005年是轻重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转折点

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就是污染的转移

D.制造业正在朝着“理想水平”方向发展

12.下面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是(  )

①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②发展公共交通 ③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建立照明系统 ④资源使用和环境破坏的成本都由使用者自己承担 ⑤国家节能降耗政策 ⑥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解析:

第1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至2007年各行业环境技术效率都有逐渐增大趋势,说明制造业正朝着“理想水平”方向发展。

第12题,发展公共交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建立照明系统,资源使用和环境破坏的成本都由使用者自己承担,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等措施,均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答案:

11.D 12.C

下图是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若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B.柏树林

C.天然草坡D.人工草坡

解析:

人工草坡CO2的浓度最大,在石灰岩地貌区容易受到流水的溶蚀。

答案:

D

14.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A.荒漠化B.泥石流

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

解析:

由于石灰岩地区下渗严重,地表不易蓄水,盐分不易在地表积累,也就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

答案:

C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概括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2)据图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A、B、C、D四处水土流失程度有何差异?

(3)治理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在沟谷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首先根据区域定位,确定图中区域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二是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地表植被、地表物质构成等。

降水强度越大、坡度越大、植被越少、地表物质越疏松,则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3)题,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在沟谷中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建淤地坝,其功能是拦泥蓄水。

答案:

(1)该地为高原地形。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①高原地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②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地表植被、地表物质构成等。

水土流失最强的地方是B处,因为B处没有植被覆盖,土质疏松,坡度较大,降水强度大。

其次是D处,第三是A处,最小的是C处。

(3)植树造林 建淤地坝 拦泥蓄水

16.(2012年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1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

请列举两条原因。

图1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图2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

图3新加坡位置图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2列举三项。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3说明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低碳经济理念、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利用、尤其是新能源的利用、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题,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和GDP相对较低两个角度逆推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内在原因。

(2)题,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内涵入手分析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3)题,利用图像信息盐碱荒地、河流水系、临海的位置分析生态城所在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等资源。

第(4)题,光照与云量呈负相关,赤道地区属于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是无风带。

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

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