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44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docx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陶翔云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

学号:

40913410301011

姓名:

陶翔云

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23日

 

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风格

 

姓名:

陶翔云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7月23日

 

摘要

鲁迅精神被誉为“民族魂”,同时他的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众多文学爱好者在攀登过程中不可绕过的存在。

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在教科书中“隐退”的新闻,屡屡引起媒体的热议,“我们今天究竟还需不需要鲁迅”,作为一个敏感而又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正在等待我们去回答。

事实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价值观淡薄,生活节奏的变快使得人们已经鲜有心情去寻找理性和咀嚼经典,并不是鲁迅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是我们在丢失了心中那把简单纯粹标尺之后,已经看不清回家的归途。

重读经典,回归鲁迅,是本文的创作初衷,也是笔者尽绵薄之力希图做出的一点小小的呼吁。

 

关键词:

鲁迅小说艺术风格

 

Abstract

ThespiritofLuXuniscalled“nationalsoul”,andhisworksarealsothepeak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shistorythatmanyloversofliteraturecannotbegottenroundduringtheirclimb.Inrecentyears,thenewsthatLuXun'sworks“retreated”fromthetextbookshavecausedmanydiscussionsinthemedia.“DowereallyneedLuXunornot?

”isbecomingasensitiveandseriousproblemthatiswaitingforustodealwith.Infact,inthetwenty-firstcentury,thereistoomuchmaterialdesireandthevaluesarediverging,andtherhythmoflifeischangingfasterandfasterthatmakespeoplehavenomoodtofindreasonandtoperusalclassicalworks.NotLuXunhasbeenbehindthefootstepsofthetimes,butwecannotseethewaybackhomewithlosingthesimpleandpureheart.

Re-readingtheclassicalworksandgoingbacktoLuXunaretheoriginalintentionofthepaper'screation,andarealsotheauthor’slittleappeal.

 

Keywords:

LuXun;novel;artisticstyle

 

目录

 

摘要III

AbstractIV

引言1

一、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1

(一)熊熊燃烧的黑色复仇之火2

(二)无一贬词,情伪毕露2

(三)隐晦曲折的描写3

二、鲁迅小说的素朴本色3

(一)“小”处着眼3

(二)“广”域取材4

(三)“俗”中见雅4

三、鲁迅小说博彩的语言风格4

(一)幽默艺术的特色5

(二)古今交融、文白杂糅5

(三)中西结合,独树一帜5

结语6

 

引言

二十世纪的中国,曾经有这样一位巨人,他用一双深邃敏锐的眼睛,深刻入微地洞察着世事的沉浮变迁,更携一支锋利的笔杆以作匕首投枪,化身斗士站在民族救亡的最前线。

他有一个光辉的名字:

鲁迅。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

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

艺术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充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在这片构建艺术风格的园地里,鲁迅付出良多,然而收获也颇丰。

他的诗情中充满理性,他将旧中国民族性格中最缺少的诚和爱灌注到他的小说艺术革新上,但却冷静而现实,他那独一无二的小说艺术风格是通过他冷峻又热烈的个性创造实现的。

鲁迅小说的艺术世界不仅思想渊源博大精深,而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懂得辩证的扬弃或吸收,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问,内涵丰富,外延深广。

鲁迅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他的小说创作,成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一个崭新时代。

同时,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探索也取得了跨越性的成就,不仅创造出了流芳至今的众多作品,同时也为后来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

鲁迅是现实主义大家,面对严酷冰冷的事实,他从来都选择彻底地、毫不留情地揭露。

他深刻地解剖古老民族的魂灵,热情地礼赞中国脊梁式人物,批判封建文化道德,针砭时弊,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的方向。

鲁迅的艺术魅力不仅来源于思想的深刻,而且同他那冷峻锋利的富有战斗性的讽刺艺术和诙谐幽默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他尖锐泼辣的锋芒,对旧中国黑暗传统势力进行无情地彻底地揭露,对传统文化进行猛烈地抨击,无情地撕破正人君子们的华美外衣,也善意地嘲讽了劳动人民的弱质。

(一)熊熊燃烧的黑色复仇之火

鲁迅一向认为,中国人最健忘,特别是容易忘却仇恨,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冰冷的复仇主题并不鲜见。

在鲁迅看来,传统文化精神中一直缺乏复仇精神以及与此相关的独立的个人意志和反叛精神,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化精神所具备的,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化精神中,复仇意识尤其鲜明。

所以,他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将能够体现这些文化精神的文艺作品介绍到了中国来。

接下来的小说写作中,鲁迅并没有熄灭这把熊熊燃烧的复仇之火,他用冷静深沉的笔调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复仇者形象,犹如黑色死狱中跳动不熄的蓝色火苗,他们是鲁迅小说冷峻艺术最典型的表现。

鲁迅小说中比较著名的复仇故事来自《铸剑》,小说的基调以黑色为主,显得沉郁冰冷。

复仇者宴之敖者几次出场都竭力突出他的黑,以暗夜来衬托,以瘦来陪衬,并不断强调人体的黑色须眉,眼发。

“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

”①“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

”②呈现在读者脑海中的这个形象犹如一把黑色的匕首,神秘中带着几分可怖。

鲁迅调动色彩、环境、形象等等方面来完善自己精湛的冷峻笔法,继而塑造出这这样一个一心复仇,外表阴冷坚定的壮士形象,其效果无疑是成功的。

(二)无一贬词,情伪毕露

鲁迅反对把讽刺作品写成“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③,也不赞成把“揭发隐私”、“诬蔑谩骂”的人身攻击当做讽刺,他对反面人物进行讽刺时,并没有人为地丑化他们,也没有把自己的憎恶毫无保留地宣泻出来。

而是选择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通过被讽刺人物的言行等外部表现,提炼出最能表现其丑恶本质的特征——长期形成的习惯性虚伪,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和情感冲突、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的矛盾对立,实现讽刺的目的。

这就是鲁迅总结出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④的艺术特征。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儒林外史》时,特意举出范进中举之后的一个细节:

“范进因母丧,遵制丁忧,在汤知县请吃饭时,不肯用银镶杯箸和象牙筷子,可谓翼翼尽礼。

但遵制也不会食荤腥,但他却抵不住美食佳肴的诱惑,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进嘴里。

”对此,作者没加任何褒贬。

却充分暴露出范进的虚伪面目。

鲁迅继承和发展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把自己的爱憎和辛辣的讽刺蕴含在客观的白描之中,辅之以下意识的描写,揭示个人行为与现实的不协调,或个人幻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人物在充分的自我表现中暴露丑恶的实质,从而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隐晦曲折的描写

在当时残酷的黑暗统治下,反动派对思想文化实行专制,人们非但没有发表自己思想的自由,而且受到身心极度的压迫。

在这种恐怖政策下,作家没有言论自由,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一味使用锋芒毕露的语言,这就是自寻死路。

正如鲁迅所说:

“谁高兴做‘文字狱’中的主角呢。

”这就决定了鲁迅在创作时必须采取较为隐晦曲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武器功能。

鲁迅认为讽刺的目的是对反动落后的事物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谴责,但是鲁迅也要求讽刺小说不但应该穷形尽相,而且特别要做到含蓄深沉不露,也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蕴涵在艺术形象的真实描写之中。

所以在鲁迅创作时,作者更多的是使用了一种隐晦曲折的描写方式来讽刺那些社会中的黑暗的现象和不革命的群体,这种描写方式最好的体现就是反讽式的叙事方法。

《阿Q正传》中更多地使用了反语,阿Q与别人打架打败了偏说是“优胜”,还美其名曰是“儿子打老子”,还说阿Q“武勇”,是“完人”,既深刻揭露了人物行为和思想的缺陷,又反映了小说中人物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反而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可悲。

二、鲁迅小说的素朴本色

朴素、平实是鲁迅小说艺术又一个富有特色的风格特征。

该风格表现为:

“小”处着眼,“广”域取材,“俗”中见雅。

其特征为:

民俗性和时代性。

素朴之美渊源植根于生活,成长于对中外作家作品的借鉴,成熟于鲁迅精神的思考和锤炼。

(一)“小”处着眼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平凡的生活事件,即使涉及到那些重大的时代场景,鲁迅也从来不选取紧张激烈的场面加以渲染和描写。

翻开鲁迅的书,随处可见的是描写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写他们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并无曲折离奇,百转千回。

正是这一特点,让一些研究者误认为鲁迅只喜欢写小题材,却无意去架构大场面,也无意去广泛地表现社会生活。

但是殊不知,这些平凡的生活小事背后正潜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鲁迅小说中活动的一人一物,一言一事,无不为他所隐藏表现的重大题材服务着。

鲁迅正是青睐从生活细微矛盾处入手来处理重大题材这一表现方式,从而奠定了鲁迅小说朴实、素美的基调。

(二)“广”域取材

鲁迅曾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一文中指出:

“我想现在应当特别注意这点: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决不是只局限于写义勇军打仗,学生情愿示威……等等的作品。

这些当然是最好的,但不应这样狭窄。

它广泛得多,广泛到包括描写现在中国各种生活和斗争的意识的一切文学。

……作者可以自由地去写工人,农民,学生,强盗,娼妓,穷人,阔佬,什么材料都可以,写出来都可以成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①可见,鲁迅主张题材的广泛化、多样化,体现在素朴原则上即是说,不仅仅要关注细微之处,这些细节还要带有广泛性,普遍性。

作家的认识对象和描写对象若有着十分广阔的天地,那么取材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中的事件、场景、人物经过作家的选择、分析、加工、提炼,形成创作题材。

鲁迅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深度和广度。

如《药》写了一个小茶馆的主人给儿子治病这一平常的生活故事,然而他用来给儿子治病的“药”,却是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

(三)“俗”中见雅

鲁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中外艺术史上历来就存在着两种艺术,一种是消费者的艺术,一种是生产者的艺术。

消费者的艺术,是供那些高等的有闲阶级欣赏的雅的艺术;生产者的艺术,是一种民间的为大众所喜爱和利用的艺术。

鲁迅收集“俗”的艺术,放进文章里,成为素朴之美的组成部分,生动的、活泼的,贴近大众生活的就是真实的。

这种俗事的例子有很多,如阿Q调戏小尼姑,《社戏》中偷罗汉豆的轶事,《幸福的家庭》里生活化的闹剧……

三、鲁迅小说博彩的语言风格

文学史证明:

一个语言大师未必是一个文学家,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却绝不可能不是一个语言大师。

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作家,当人们记起他时,他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总是同文风一道浮现。

即使起初在思想情感上对鲁迅漠然淡然的人,一旦进入其语言世界,也会不知不觉的如饮酒微醺,陶然忘机。

(一)幽默艺术的特色

有人认为鲁迅不爱幽默,反对幽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不仅鲁迅本人很幽默,而且从他的早期创作开始就显示了杰出的幽默才能,之后的作品也不乏幽默和各种喜剧性因素融汇一炉的美学风格。

鲁迅虽没有对幽默下过定义,但是他在翻译日本作家鹤见佑辅的《说幽默》一文时曾对幽默有过详细的解说。

他的小说在融汇古今、贯通中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东方式幽默风格。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阿Q到死都没有觉醒,被判了死刑,大堂上的官员要他在判决书上画押,他却浑然不知是怎末一回事,只是立志要把圆圈画得圆,却又因不习惯用笔而画成瓜子的模样,后悔不已。

不多时又释然了,想:

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于是居然睡着了。

读者读到这里既会因阿Q的麻木感到滑稽,又会体会到鲁迅善意嘲讽其精神胜利法的深意。

(二)古今交融、文白杂糅

作为白话文学的坚定倡导者,鲁迅以他的作品显示了白话文的强大生命力和丰富表现力,然而,他又是以一种特殊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来显示了其小说语言的特有风格。

其实,纵观鲁迅的所有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力倡白话是千真万确的,但他也从来没有抛弃文言。

无论是像鲁迅说的那样,是“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进而决定了他无法摆脱古文的影响也好;还是像何锡章说的:

“正是古代文化,培养了他,哺育了他,使他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正是古代文化,培养了他这位现代最大的叛逆者,使他能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反戈一击,成为彻底的反封建主义战士;正是传统文化,使他认识到了其中的优与劣,从而促使他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为新文化的创立,为现代新文学的建设,闯出了新路,开辟了新的空间”也好,我们说鲁迅小说作品的语言的确没有完全摆脱文言的影响,不仅如此,鲁迅还将白话与文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富有鲁迅特色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的特点。

“我没有再教下去的意思,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高老夫子》)句中“我辈正经人”是一个典型的文言判断句。

(三)中西结合,独树一帜

“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周作人的这个理想,傅斯年早就说过了,今天也还是很多人经常使用的一句口头禅;但“欧化语”、“古文”、“方言”等,这些语言的材料或“分子”,到底该如何“杂糅调和”,如何“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的确不像说的那样简单,它需要作家拥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天才的文学禀赋。

在这方面,真正成功的似乎只有鲁迅。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鲁迅的小说语言的确做到了博采口语、谚语、外来语、欧化语、文言词语、古典小说语言等众家之长,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风格。

,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地使用了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

诸如:

祥林嫂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冻馁而死;闰土拿着烟管,愁苦地摇头;孔乙己喝完酒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了。

 

结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熔冶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铸就了自己完整的风格。

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世界是浩瀚无垠的,笔者所窥探的只是沧海一粟。

对于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文字学家来说,他在形式艺术上所倾注的心血和思考也许是难以估量的,其所造成的影响和意义也是难以计算的。

他将自己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复杂的纠葛织缀在小说的艺术形式里,通过最贴合最富于表现力的方式倾诉出来,带给读者感动和思忖的同时也为小说艺术的殿堂增添了新的范本。

鲁迅作品化生出独具一格的艺术美学、本土气质、地方色彩、古典文学传统在鲁迅作品中得到高度融合和冶铸,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鲁迅的社会观察力惊人,他将古典小说刻画世相的传统引入现代叙事,往往能够把世面、世情、世态、世俗、世味,等等人世类型,点染成真切的形象,熔典型性和类型性于一炉,表现出雄厚的真实力量和锋利的精神文化剖析,通观鲁迅小说,可以概括出一系列世俗人物长廊,照见人间百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学。

可以说,鲁迅作品一方面完成中国古典文艺的现代转身,另一方面通向审美现代性的新境界。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就是鲁迅小说的绝好写照。

因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令人常读常新。

鲁迅的作品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凌然绝世,卓而不群。

但斐然的“风骨”之外,似乎缺少些“肌质”,即艺术上的丰满。

使观赏者在厚实凝重中感到滞涩如鲠在喉一样,文学表现手法也过于冷峻而缺乏美感,不可否认,情感的力度和情感的质量都应该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记[J].鲁迅研究,1982,6.

[3]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出版社,2003.

[4]茅盾.读《呐喊》[N].时事新报,1923-10-08.

[5]狄德罗.论戏剧艺术[J].文艺理论译丛,1985,1.

[6]威廉·莱尔.国外鲁迅研究论集·鲁迅的现实观[M].北京大学出版,1981.

[7]鲁迅.语丝[J].语丝周刊,1925,4.

[8]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9]刘家鸣.鲁迅小说的艺术[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0]吴中杰.论鲁迅的小说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57.

[11]何锡章.鲁迅读书生涯[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12]施建伟.鲁迅美学风格片谈[M].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13]甘竟存.鲁迅研究概论(M)江苏教育出版,1995.

[14]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5](苏)谢曼诺夫.鲁迅和他的前驱[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16]孙刚.《故事新编》是一则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寓言[J].文艺理论研究,20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