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45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十八中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十语文

浙江杭州十八中2019——2019学期上高三

生物周末自测卷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蓝细菌B.噬菌体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下列有关全球人口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人口是关系到人类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B.设法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方法

C.人口增长与食物密切相关,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D.稳定型的年龄结构中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零增长

3.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有关,与生物自身特点无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只有人类活动才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4.果蝇正常复眼是卵圆形,大约由800个小眼组成。

X染色体上棒眼基因(B)使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减少而形成棒状,这是由于X染色体上一个小片段的串联重复所造成的。

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5.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B.画滤液细线时,在点样线上需连续重复多次画线

C.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D.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距离明显

6.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个体,这主要依赖于细胞的

A.分裂和癌变  B.衰老和分化C.分裂和分化 D.衰老和分裂

7.下列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B.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人免疫力下降

C.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所以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防治措施

D.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自身可以合成一部分蛋白质

8.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玉米纵切如图所示,部位①和②的染色前均为白色。

其中煮熟的玉米经红墨水染色后,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白色、②白色B.①红色、②红色C.①红色、②白色D.①白色、②红色

9.下列各项中,幼苗将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病患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B.个体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

C.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均可导致遗传病D.近亲婚配可以增加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11.以杂交方法培育优良品种称为杂交育种,获得的后代可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下列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将双亲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

B.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通过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D.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显性优良个体

12.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差的大小与①过程的速率无关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载体

C.温度不会影响②和③过程的速率D.巨噬细胞可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13.—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医生建议生女孩,则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4.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柠檬酸循环

B.柠檬酸循环过程复杂,故释放大量能量

C.柠檬酸循环过程产生较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

D.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和内膜上

15.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土豆片A

土豆片B

土豆片C

①处理

静置

煮熟后冷却

冰冻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O2溶液

1滴

1滴

1滴

③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几乎不产生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A.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因变量

C.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D.该实验可以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16.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I~IV四种不同溶液,1小时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

A.溶液IB.溶液ⅡC.溶液ⅢD.溶液IV

17.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1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B.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C.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19.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上

B.DNA聚合酶催化①和③处化学键的形成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20.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细菌抗药性的获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D.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决定了细菌进化方向

21.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甲、乙、丙、丁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丁均来自细胞丙的增殖

D.过程④是通过胞吐完成的,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22.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乙、丁容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小球上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如下表所示:

容器

容器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

E字母的小球

e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12个

12个

0

0

12个

12个

0

0

0

0

12个

12个

0

0

12个

12个

现进行下列三种操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②从乙、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③从甲或丙中随机取一个球并记录字母,重复100次

A.操作①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

B.操作②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C.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的概率均为50%

D.操作③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

23.右上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分别含8、4条染色单体

B.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乙细胞只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D.形成甲、乙细胞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24.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

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豌豆素产生。

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和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亲本性状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突变品系1×野生型

产生豌豆素

3/4产生豌豆素,1/4不产生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不产生豌豆素

1/4产生豌豆素,3/4不产生豌豆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不产生豌豆素

3/16产生豌豆素,13/16不产生豌豆素

A.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突变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在真菌感染严重地区,A和b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上升

D.杂交组合丙F2的不产生豌豆素植株中杂合子占3/13

25.人体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

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

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

26.【加试题】研究者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注:

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光照强度单位:

×102μmol·m-2·s-1)

图1图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2~4时,转基因水稻气孔导度大于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但两者的光合速率相同

B.光照强度低于8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

C.光照强度为10~14时,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下降但实际利用CO2量没有改变

D.光照强度为10~14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上升与PEPC酶的功能有关

27.【加试题】猞猁以雪兔为食,如图为1850年~1940年的90年间,雪兔和猞猁的种群数量波动情况,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种群数量波动方式属于非周期波动

B.气候、食物、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极为强烈

C.猞猁捕食雪兔后同化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D.雪兔属于小型哺乳类,因此其存活曲线与人类类似,接近凸形

28.【加试题】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

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

基因控制花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乙图中突变体①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易位

C.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其比例为3∶1

D.图乙中的粉花突变体与iiDDrr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为红色∶白色=1∶1,则发生的是图乙中③类型的变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DOT是一种杀虫剂,也是一种农药。

由于难降解,DDT已污染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下图是某草原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的DDT含量示意图。

请回答

(1)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食物中有害物质浓度越高,同时自身越难排出有毒物质,使得有害物质积累起来。

这种现象称为。

食物链不仅是DDT等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也是_________和能量流动的通道。

(2)由图中可知,鹰的同化量除了呼吸散失和未利用外,还有流入_________中。

(3)该草原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原因可能是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称为,草原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每年的________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分布不均,使草原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动。

但草原生态系统通过调节,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30、(7分)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PGA代表3-磷酸甘油酸)

(1)据图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可利用_____________为原料,光呼吸是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可推测其产物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_(细胞器)生成。

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每生成1分子葡萄糖,需要进行轮卡尔文循环。

(2)“Rubisco”是一种酶,由图可知这种酶的功能是。

(3)当植物发生光的光呼吸时,会明显减弱光合作用,请分析原因:

(4)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_____________供应减少。

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_______,而光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作为碳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31.(7分)某XY型二倍体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有花瓣与无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在Y染色体上。

一棵红花瓣雌株与一棵白花瓣雄株杂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基因A与基因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该植物的红花瓣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雄株的基因型是。

(3)让F1中的红花瓣与白花瓣植株随机交配,理论上F2雌株的表现型为,比例为。

(4)用测交的方法鉴定F2中红花瓣雌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32.【加试题】(14分)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得到广大市民的极大支持,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处理之后,达标排放。

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含量是水质达标的一项指标,在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稀释程度以每个培养皿中有最为适宜。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在运行正常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存在许多有降解能力的细菌,可以除去一些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科学家研究并发现了一种能降解苯酚的细菌。

分离该细菌时,需要接种在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

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获得的菌种如需保存,需接种在上。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操作,正确的是()

A.倒平板和分离菌体时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B.涂布时,应取1ml的稀释度不同的菌夜,加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

C.涂布分离时,需将保存在50%酒精中的玻璃刮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灭菌。

D.获得的菌种如需保存,可置于37度恒温箱保存。

如图为烟草植物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X细胞

烟草植株烟草组织块愈伤组织胚状体幼苗成熟植株

(1)单个x细胞于适当的液体条件依次经过细胞团、、心形胚,再分化成胚状体,再生出完整植株。

(2)若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可在环境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得球形原生质体。

(3)为了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可借助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若目的基因未知,获取的方法是。

然后将外源遗传物DNA导入到原生质体受体中,或通过、等将不同来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对这些转基因细胞或重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

(4)使用自然生长的烟草植株的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可在中浸泡10min,再放入

溶液中5min,然后在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再浸泡5min,最后,无菌水清洗,培养在培养基中。

33.【加试题】(10分)四氯化碳是一种肝毒性化合物,常用于制备药物性肝炎以筛选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

另外,肝药酶(肝脏内代谢药物的一类酶)的活性受诱导剂和抑制剂的影响。

某种麻醉药物在肝内代谢,可通过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验证它们对这种麻醉药物的作用。

实验材料:

体重相近的小鼠4只,100%四氯化碳溶液、肝药酶诱导剂和激活剂,某麻醉药物,注射器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步骤:

①取体重相近的小鼠4只,编号1-4,

②实验前给1-4号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四氯化碳、诱导剂、激活剂各0.1ml/10g,然后

③记录,分析统计数据。

(3)请设计一张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在表中写出各组使用的不同试剂)

(4)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小鼠对体温的调节能力。

浙江杭州十八中2019——2019学期上高三

生物周末自测卷十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A

C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A

A

C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D

B

D

B

B

C

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

(1)生物放大物质移动

(2)分解者

(3)空间异质性降雨量负反馈

30、(7分,每空1分)

1)RuBP线粒体62)即可催化RuBP和二氧化碳反应又可催化RuBP和氧气反应

3)部分RuBP用于光呼吸,使得参与碳反应的的RuBP含量减少,从而减弱了光合作用

4)二氧化碳NADPH和ATP

31(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基因座位

(2)白花瓣AaXBY(3)红花瓣、白花瓣、无花瓣(写全给分)1:

1:

1

P基因型和表现型0.5分,配子0.5分,F1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0.5分,符号、箭头

各0.5分

32.(14分,每空1分)

(一)

(1)20个以内单菌落玻璃刮刀涂布分离法

(2)苯酚氯化钠斜面A

(二)

(1)球形胚

(2)0.5~0.6mol的甘露醇溶液(较高渗透压)

(3)从基因文库中找细胞融合显微注射

(4)70%乙醇5%的次氯酸钠

33.(10分)

(1)验证四氯化碳溶液、肝药酶诱导剂和激活剂对某麻醉药物的影响(2分)

(2)(每空1分)①称重②每鼠分别腹腔注射某麻醉药物0.1ml/10g

③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

(3)(共4分,表的标题1分,试剂、消失时间、恢复时间每项各1分)

四氯化碳溶液、肝药酶诱导剂和激活剂对某麻醉药物影响记录表

组别

试剂

消失时间

恢复时间

1

生理盐水

2

四氯化碳

3

诱导剂

4

激活剂

(4)失去(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