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3573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教学教材文档格式.docx

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付绍仁

成员:

姜辉、黄祖军、李丽霞、张春红、曹君洲、丛晶

陈迎春、孙美华、陆咏春、马晓玲。

②查阅文献资料,从理论寻找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③制定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④论证课程开发方案,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修订完善开发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2年11月)

实施阶段主要是抓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并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2011年2月——2012年2月)

(1)校本教材的开发

①初步确定一至六年级随文拓展作文主题。

②召开教师动员会,确定随文拓展作文的主题,并确定训练方式。

(2)校本作文实施研究

①出台随文拓展习作、校本课程后续习作指导意见。

②组织调研教师教学指导、习作批改及活动指导工作。

③进行课堂研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调整小练笔指导对策。

分析、汇编各种资料,课题工作组修改、完善校本作文主题。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

①在第一阶段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反馈情况,做好深入地研究分析,及时搜集各地校本作文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指导。

②再次召开语文老师座谈会,删改随文拓展作文主题。

③继续进行第一阶段中小习作校本教材实施研究。

全面使用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实验教材,在使用中逐步调整与完善。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研究内容,综合研究材料,进行认真全面分析,撰写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

(二)研究过程:

1、调查问卷及前测的研究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我乡学生的实际,我们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前测,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对习作不感兴趣,教师不爱上习作课。

多数学生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是交给老师改的,是“为教师而作”,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内容可写,或者无从下笔,或三言两语,或东拼西抄,应付了事。

平时也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做了详尽分析。

我们认为,学生惧怕习作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既有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因、教材编定的原因、教学方式方法的原因,也有对习作评价方面的原因。

经调查与疏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新课程的教材编定远远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习作内容宽广得让学生无法把握。

(2).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任意拔高要求、急于求成。

导写过程单调、乏味。

小习作要求等同与大习作。

(3).习作点评机械化、条文化,缺乏赏识性的评价。

(4).学生小习作缺乏自我展示的平台。

2、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以前由于我们对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造成教师在习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以至于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低中年级习作等现象,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习作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这些超阶段的习作练习无疑是拔苗助长,加重了学生的习作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慌。

学生的实际水平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只能“抄袭”范文、套用范文,作文中也就出现了大量的假话、空话。

为此,我们从2010年开始,进行小习作教材的编写,以片段练习为主,与阅读教学整合,力求把小习作的难度降下来。

(1)、随文拓展练笔

随文拓展作文即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主题以及学生实际、风土人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

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训练:

1)深掘课文内容

①描写插图。

如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选我》我们是这样深掘课文内容的:

一、看一看:

二、想一想: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结合对课文《我选我》的学习,想一想:

如果班里改选班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为什么?

你打算竞选什么干部?

那时,你会怎么说?

老师期待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竞选“演说”。

认真想一想,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让他给你提提意见或建议,再动笔写下来吧!

三、写一写:

②缩写长文。

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藏戏》是这样设计练笔内容的:

训练目标:

缩写训练

训练要求:

仔细阅读藏戏传奇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介绍,字数在100字左右。

③填补空白。

如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乡下人家》是这样设计的:

拓展练笔。

通过学生的想象,实现对文本内容留白处的有益补充及拓展。

乡村的冬天、夏日的傍晚你都会见到一些怎样的景象,要注意的是形式上对课文的仿照,以及内容上要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拓宽。

(1)文中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可惜,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能想象乡下人家的冬天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吗?

请你把它写下来。

④续写课文。

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凡卡》是这样设计的:

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练习,

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再写下来。

当然,不是说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拓展,我们要寻找贴近离我们学生生活的,合理选择我们学生力所能及的东西进行训练。

2)巩固写作方法

学生习作基础差,依附课文的仿写、改写等能逐步引领学生走进作文之门,我们通过以下四种训练,来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仿写训练。

例如:

《荷花》一课有这样的语句:

“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天做的好梦;

蜻蜒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飞行的快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请学生仿照句式练习:

(谁怎样)过来,告诉我(什么);

“()过来,告诉我()……”我们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可以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想像,同时可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迁移运用。

再如:

写特写镜头。

读了《丰碑》中对军需处长的描写。

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请学生想像自己就是那位对着军需处长的将军,当他转身时,看到他身后的云中、山中的战士们会是怎样的神态,怎样的步履……学生的理解深度不同,描写就不同;

语言积累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并在练习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②强化重点。

如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桂林山水》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仿段式训练。

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地描写,突出某一景物的多方面特点。

先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仿写句子。

写前指导:

你可以观察校园周围的小山、河水、道路等,在春天到来时发生的变化,再用排比句式写下来。

例1: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校园花坛里的花真多啊,多得;

校园花坛里的花真美啊,美得;

校园花坛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仿写句子:

,;

③转变叙法。

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鲸》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5鲸

积累城:

文中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抄写这样的句子。

列数据: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练笔实践:

1-2题任选一题完成。

训练点:

转换叙述人称,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动物的特点。

1、根据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

鲸的自述"

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2、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④改变体裁。

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是这样设计训练内容的:

尝试用“解说词”这种形式来概述鱼钩背后的故事,既了解长征时的艰苦生活,又宣扬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如今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请你为这个鱼钩写一段解说词。

(2)、口语交际后续练笔

人教版教材,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紧密结合,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使学生的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和谐发展。

鉴于此,我们将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练笔教学。

由单一的言语交际训练向习作训练过渡,把课堂上精彩的瞬间定格在学生的习作中。

①写己所好:

将课堂上自己喜欢口语交际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体裁更清楚明白地写下来。

②评己所闻:

对课堂上老师的观点、同学的发言,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以以书面形式进行评论,理解不同,看法不同,写下来会更显明白深刻。

3、教师指导的研究

(1)、随文拓展习作指导研究

随文拓展习作训练旨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为了让我们的教师更好地利用好随文拓展这一课程资源,我们深入教师的课堂,进行分析、调整和指导。

我们的研究从以下方面着手:

1)目标设计研究

语文课文是根据每一单元的训练目标而设置,阅读课不光要落实好本单元重点,解决好每一课的难点,还要在相应的课文中有机地渗透拓展习作。

所以,在备课时,我们的教案就应该体现这一教学目标,并落实到课堂中。

我们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抽查,以掌握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落实情况。

2)过程设计研究

建立了习作训练目标后,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

看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把握了本次习作的主题,尽可能地抓住课堂的生成点,将习作练笔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3)课堂教学研究

要掌握教师对习作目标的达成程度,我们就必须进入教师的课堂,进行跟踪研究。

我们的研究主要从这些方面加以剖析:

①教师是否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感触,交流所思、所做、所闻、所想。

②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写的情感,充分把握好了写的契机。

教师是否尽可能地多铺设写的思路,丰富写的内容。

学生是否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

(2)、口语交际后续练笔指导研究

1)教学设计研究

我们在原来的教案中,只是为口语交际的训练而设计教案。

现在我们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增加了习作训练。

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来的教案进行调整,把交际活动与习作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同样,我们也要进行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案,及时反馈指导和调控意见。

2)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采用了随文拓展习作指导课堂研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就教师是否兼顾了交际和习作这两个不同纬度的能力作深入分析研究。

3)习作评价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改进教师的习作评价方法,指导教师的评价,我们通过检查学生的习作具体从习作的篇数、是否有眉批、总批、等级这几个方面来了解教师是怎么评议的。

4)校本教材评价研究

①课堂分析会

校本作文课程到底适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我们要在任课老师课堂实践并写出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会诊,看看适不适合学生,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有何困难,重新审视教材,对教材的可行性提出意见或建议,课题组成员做好材料的积累和总结。

②教师座谈会

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的教师座谈会,征集教师们对教材的意见、建议,为教材的调整积累材料。

4、小习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

着眼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我对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了“激起兴趣——创设情境——双向互动——评价激励——写话成文”的教学模式。

设计这个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读、写能力并行,变为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的整合;

也可以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它可以为我们展现一个活跃的,开放而新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小习作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编写小习作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其教学方法:

、注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进行“小习作”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学生练笔的过程由“理解——口述——练习——反馈”四步构成。

、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各阶段的训练各有侧重,但也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年级之间的衔接。

、“练笔”与单元作文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

进行“练笔”时,一般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习点,为提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铺垫。

把本单元的作文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分解式片断训练,然后再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训练。

把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构建小习作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落实小习作训练旨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以写悟读,读写结合。

经过我们不断地研究,我们总结了小习作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

预习检查,感知文本内容。

1)课前预读,做好铺垫。

2)创设话题,引入新课。

3)预习检查,扫清障碍。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

读悟结合,总结写法。

1)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2)抓住关键,品读欣赏。

3)总结方法,注重积累。

第三步:

读写训练,完成小习作。

三、取得的成果

两年的研究,我们利用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每个阶段目标,促进了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使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教师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1、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程开发,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研究型教师。

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的教学工作辛苦而充实,大家一起探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得以历炼,科研素质不断提高。

许多教师在习作研究氛围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其中,听习作研讨课,并进行评课、议课,撰写听后反思,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马晓玲、陆咏春老师在全乡小学课堂教学比赛中获语文最佳课奖;

孙美华老师在参加县语文优质课竞赛中所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获一等奖;

在全县教学标兵比赛中,马晓玲、孙美华、刘凤被评为宽甸县第一届语文教学标兵;

黄祖军主任撰写的《小习作教学策略》一文在丹东市普教研究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中被评为市级一等优秀论文。

《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2011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科研成果,准予结题;

研究开发的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积累与练笔》2011年在丹东市校本课程评比中获三等奖,并在全县小学推广使用。

2012年9月付绍仁主持的《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经辽宁省教育学会评审,准予结题,获合格等级。

2013年10月黄祖军撰写的《小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所编写的《在研究中成长》上发表。

2、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水平大面积提高。

首先,由于小习作易于驾驭,即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有模有样,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

其次,小习作拓宽了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获得的途径。

学生除了从作文教学中获得写作知识,还可以从阅读教学中获得;

不仅从教师那获得,还从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习作水平明显提高。

在参加乡县级征文比赛中,多名同学获奖。

由于学生读写能力迅速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大幅度上升。

(2)、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好的小习作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而且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小习作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陶冶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