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70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ocx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目的构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VTE评估-提醒-处置流程,提高护士VTE评估率,提高VTE风险人群宣教实施率。

方法设计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内容与构架,形成平台初步初稿,试点病房运行,收集反馈信息,完善平台各项内容,将平台进行全院推广应用。

结果形成了完善的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内容与构架;该平台提高了VTE评估率、物理预防措施宣教及实施率。

结论VTE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VTE评估-VTE高危提醒-VTE处置系统有效促进了医护合作,VTE评估率、物理预防措施宣教及实施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VTE;管理;信息化;循证

一、管理目标: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是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

VTE是临床常见问题,伴随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住院的死亡中,5.0%-10.0%是由VTE直接导致的[2]。

全世界32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住院患者存在发生VTE的风险,但仅有一半的高危患者接受了预防措施[3]。

因此,准确评估、科学处置、及时反馈是预防VTE发生的重点环节,是临床医生与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院护理部、医务处、网络中心多科学联合设计研发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平台,优化医护沟通,提高了VTE风险评估率及预防措施落实率,旨在最大程度降低VTE的发生。

二、实现过程:

1.搭建VTE评估-预警-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构建医护网多学科团队,以网络信息化为中心,呈现:

护理平台评估/再评估-后台自动划分危险等级-推送HIS系统-医护界面同时提示预警-护理平台自动匹配预防措施--医生下达医嘱-落实预防措施-护士再评估的循环反馈的医护合作过程。

2.选择基于循证证据的评估量表

根据内外科患者病情的特异性,查阅文献与循证证据,选择Caprini风险评估工具作为外科患者VTE风险筛选工具,选择Padua风险评估工具作为内科患者VTE风险筛查工具。

3.制定基于循证的VTE护理管理信息化平台内容

制定护理信息系统V平台内容为:

内/外科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表审核、风险评估表汇总。

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内容为:

VTE高危患者提示、VTE高危患者查询。

后台联动发送短信至主诊医生进行VTE高危患者提醒。

4.智能划分风险等级联动基于循证预防策略

后台自动计算风险评估得分,智能划分风险等级,并联动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主要内容遵循循证证据制定,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澳大利亚JBI循证证据应用中心合作,开展外科患者VTE预防的最佳证据应用,制定预防策略。

5.多部门联合推动实施预防策略

联合医务处,推动弹力袜和使用间歇式压力泵的使用。

与康复科、宣传科合作,拍摄下肢活动操的视频,建立微信号,推动VTE预防的患者教育。

编印基于循证的VTE预防健康教育手册与海报。

所有措施通过质控和监测以保障执行。

6.建立规范、标准与流程

制定评估细则:

依据指南推荐及量表说明制定内/外科VTE评估细则,基于科学化的循证证据制定VTE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评估-提醒-处置流程和质控标准,明确评估的时点与频次,制定培训计划,对全院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所有细则经护理部及医务处审核批准后全院落实。

7.以中山医院为主体医联体联动VTE全面推广与应用

以中山医院VTE管理为范本,向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四家医联体医院推广VTE信息化管理平台、VTE管理规范、VTE评估标准与流程等。

三、经验与理论总结

(一)形成专科指标持续监测

基于管理平台后台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制定专科指标如内外科患者VTE入院首次评估率、VTE风险患者机械预防措施宣教率、VTE风险患者机械预防措施执行率、VTE风险评估准确率作为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抓手。

(二)形成规章制度、流程与标准

1.形成《围手术期VTE预防护理常规》,纳入护理部制度《中山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全院落实并执行

2.形成《手术患者VTE风险预控管理》,纳入护理部制度《中山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管理》,全院落实并执行

3.形成《围手术期VTE预防健康教育》,纳入护理部制度《中山医院健康教育手册通识本》,全院落实并推广

4.形成《中山医院VTE管理流程》,全院落实并执行

5.形成《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健康教育手册》、《静脉血栓预防指导》单页,作为全院统一宣教手册

四、管理方法创新

(一)VTE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

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实现了VTE评估“从无到有”的改变。

患者个体数据录入后可随时查看,方便查阅。

计算机后台汇总数据,有利于分析不同患者VTE的特征,提高数据利用率。

后台自动计算分数,根据分数自动划分风险等级并联动预防措施的关联,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信息化系统替代传统纸质评估单评估节约了纸张成本,医护信息系统对接,节约了口头交接的时间花费,最大程度避免遗漏与误差,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管理效率。

(二)信息技术推动VTE评估开展

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二十一世纪技术革命的主要动力。

医院管理发展趋势已由传统的人工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网上管理和后管理模式[6]。

将VTE评估表格嵌入护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评估率,内外科VTE评估率从开展前的0.00%分别上升至86.89%、98.54%,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逐步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全面应用期内外科入院患者评估覆盖率分为81.66%、93.27%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未达到全面覆盖,即所有入院患者实现VTE风险评估,可能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有关,缺少护理质量管理环节把控等原因相关。

在进行质量控制与督查后,持续应用期内外科入院患者评估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与护士长审核及护理部督查有关,表明通过护理质量管理手段可提高内外科入院患者的VTE评估率。

五、社会反响与评价

(一)社会反响

1.接收院外参观学习:

接受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的医务处、护理部、信息中心共20余人的参观学习;

2.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放置与护理新进展》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远程教育),项目编号为2017-14-02-054(国);

3.外出授课:

受邀参与安徽省“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培训班”(项目编号:

2017-14-01-013(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培训”、“胃肠肿瘤快速康复与围手术期血栓风险控制”等多处多次外出授课,辐射200余人次;

4.媒体采访:

(1)接受《文汇报》采访,文稿《中山医院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方法称为全国指南-电脑辅助人脑谨防“功亏一篑”》刊登于2017年6月9日《文汇报》科教卫版,同期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点击量高达一万三千余次

(2)就VTE管理信息化平台相关内容接受自媒体平台健康界的文字、视频采访,将近期播出。

(二)评价

1.评价方法

计算机后台提取数据分析,对比内外科项目开展前期(2016年1月-2月)、试点期(2016年3月-5月)、推广前期(2016年6月)、全面应用期(2016年8月-10月)、持续应用期(2016年11月-12月)的入院首次评估率、首次评估后物理措施宣教及实施率作为评价指标。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VTE入院首次评估率显著提高

内外科项目开展各时期入院首次评估率,见表1,结果显示在项目开展各时期VTE评估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VTE风险患者机械预防措施宣教率显著提高

指南推荐对存在VTE风险的内外科患者进行机械预防措施宣教,结果显示在项目开展各时期VTE风险患者物理措施宣教及实施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内外科患者VTE评估率

项目

内科月平均

VTE评估数(评估率)

2

P

外科月平均

VTE评估数(评估率)

2

P

开展前期

0(0%)

0(0%)

项目试点期

30(0.54%)

1023.33(16.55%)

推广前期

3889(64.08%)

3086(57.56%)

全面应用期

5623(93.27%)

4412(81.66%)

持续应用期

6159(98.54%)

6493.386

<0.001

6042(86.89%)

4940.975

<0.001

表2内外科VTE风险患者机械措施宣教及实施率

项目

内科VTE宣教及措施实施人数(比例)

2

P

外科VTE宣教及措施实施人数(比例)

2

P

开展前期

/

/

项目试点期

20.67(77.50%)

164(14.97%)

推广前期

2024(97.35%)

2862(93.44%)

全面应用期

2892.75(84.72%)

4035.75(93.19%)

持续应用期

3467.5(84.49%)

15.764

0.001

4385(93.36%)

535.498

<0.001

六、小结

VTE给全世界的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它可推迟患者出院及再住院,造成院外VTE患者形成血栓后综合症[7],导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预防VTE的发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早期落实预防措施是降低VTE发生率的关键。

通过建立VTE管理信息化平台紧密联系了护理信息系统与医疗信息系统,促进医护合作,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对VTE的重视,提高了VTE评估率,促进了预防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华骨科杂志,2016,36(02):

65-71.

Departmentoforthopedics,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majorsurgicaloforthopedicsdepartment,ChinJorthop,2016,36(02):

65-71

[2]俞羚,邹静,李焰生.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预防: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的临床实践指南[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8(4):

183-189

TranslatedbyYuLing,ZouJing,LiYanshengQaseemA,ChouR,HumphreyLL,StarkeyM,ShekelleP;ClinicalGuidelinesCommitteeofthe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2011,8(4):

183-189

[3]刘晓涵,乔安花,卢根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综合预防管理研究.护理研究,2015(25):

3124-3127.

LiuXH,QiaoAH,LuGD.Studyon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managementofvenousthromboembolismpatient.ChineseNursingResearch,2015(25):

3124-3127.

[4]GuyattGH,EikelboomJW,GouldMK,etal.Approachtooutcomemeasurementinthepreventionofthrombosisinsurgicalandmedicalpatients:

AntithromboticTherapyandPreventionofThrombosis,9thed.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2012,141(2Suppl):

e185S-e194S.

[5]BarbarS.Ariskassessmentmodelfortheidentificationofhospitalizedmedicalpatientsatriskforvenousthromboembolism:

thePaduaPredictionScore.[J].JournalofThrombosis&Haemostasis,2010,8(11):

2450-7

[6]李秀艳,张洪文,姜巍.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5):

51-52

LiXY,ZhangHW,JiangW.Thepresentandfutureofhospitalarchivesmanagement,ChineseHospitalManagement,2001,21(5):

51-52.

[7]PrandoniP,LensingAW,CogoA,etal.Thelong-termclinicalcourseofacutedeepvenousthrombosis.AnnInternMed,1996,125

(1):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