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74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0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docx

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03WORD版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lO-16C-12N-14Cl-35.5Cu-64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l.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问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J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绌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Fuba蛋白和Inl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2.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I),"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3.用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丁不含

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日之比都是1:

2

C.GH段细胞中含

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

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提取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

⑥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物质提纯,分别作用于R型菌落,得出实验结论

⑦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5.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节瓜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纠台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B,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

正常株:

全雄株=1:

2:

1

6.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

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

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第II卷(必做157分+选作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9道题。

其中21-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l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5.(11分)图甲表示水稻和菠菜的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的示意图(净光合速率单位为

),图乙表示菠菜的叶肉细胞在光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丙表示研究不同浓度的CO2对菠菜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菠菜在光照条什下消耗[H]的场所是________,释放O2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甲两曲线的交点代表水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菠菜的净光合速率,菠菜和水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乙中光强度为b时,真正光台速率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光强度为c时H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是________:

如果一昼夜中12小时的光强度为d,其余时间光照强度为a,则菠菜能否生长?

________。

(4)由图丙可知,与A组相比,C组条件下叶绿体中[H]含量________。

干旱初期,菠菜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需的________减少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较高CO2浓度有利于菠菜幼苗度过干旱时期,据图乙分析原因:

________。

26.(11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调节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一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

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

(2)GnRH与睾丸酮在化学本质上的差异是________。

图乙中abc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的_______调节机制。

(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

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____(请填图中字母)。

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其体内LH和FSH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4)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接受后干扰精于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有的环境激素可使精子DNA分子发生断裂和DNA片段丢失,使得精于出现________,造成精子畸形率升高。

27.(12分)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

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

,样地2密度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

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________。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

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________作用。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8(14分)现有一高等植物,控制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下图所示。

在其某一种群中,基因型为AaBbCe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e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杂合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种基因型。

(2)著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N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_,中粗茎窄叶红花植株占___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让植株M自交,F1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e的比例为。

(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如图所示)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

己知单个(B或b)基吲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

现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

①若出现6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_________;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_________;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宽叶粗茎:

窄叶细茎:

窄叶中粗茎=1:

1:

2,则B和b基因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生物一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未命题)

36(12分)【生物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________可大量产生。

B表示构建的________,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________等。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________,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和________。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⑤过程用到的技术是__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在棉花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可以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lO-16C-12N-14Cl-35.5Cu-64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C.明矾用于净水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胶体的眭质有关

D.棉花、羊毛及台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lmol的

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

B.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L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被

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大于

C.100mL1mol

Na[Al(OH)4]溶液中含有0.1

个[Al(OH)4]-

D.1mol羟基和1mol氢氧根离子中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等

9.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10.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1.金银花有效活性成分为绿原酸,又名咖啡鞣酸,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效,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的分子式为C16H12O9

B.绿原酸能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放出

CO2气体

C.1mol绿原酸最多与8molNaOH反应

D.绿原酸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12.原子结构决定兀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Al、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Al3+、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

B.在第VIA族元素的氢化物(H2R)中,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最高

C.第2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台价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13.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表示,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根据图②判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的△H>O

C.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的pH变化

D.图④中开关K置丁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第II卷(必做157分+选作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9道题。

其中21-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l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9.(19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l)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转化为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①一定条件下,将SO2与O2以体积比2:

1置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

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b.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c.SO2与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问内转移4mol电子,同时消耗2molSO3

②T℃时,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SO3,右图表示SO3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达到平衡时,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SO3的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位):

T℃时,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T℃___其他条件不变,在8min时压缩容器体积至0.5L,则n(SO3)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填字母)。

(3)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物质的稀盐

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

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A.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0.(14分)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己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ANClO2.3H2O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工艺流程中的NaClO3、ClO2、NaClO2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若用二氧化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生成5molCl2时,通过还原反应制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蒸馏b.灼烧c过滤d冷却结晶e加热蒸发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AN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

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CN、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②是常用的沉淀剂。

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________;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l0

mol

),此时体系中的S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1.(20分)下图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_,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l,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候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还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

请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

(6)为了汪明一水合氨是弱碱,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甲同学用pH试纸测得室温下0.lmol

氨水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

质,理由是________。

②乙同学取出10mL0.1mol

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NH4Cl晶体少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则证明一水台氨是弱电解质。

【选做部分】

32(12分)【化学一化学与技术】未命题

33.(12分)【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

其中A的基态原于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

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5。

(1)F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____。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

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台物晶体的晶胞

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

(2)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③lmol该物质是多可消耗3molNaOH。

(5)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14.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问。

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

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15.如图甲,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11:

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

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的电阻,则

A.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110Hz  B.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C.电流表的示数是10

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X103W

16.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

簧原长位里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小球A换为

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里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

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7.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体棒AB,CD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CD

固定,AB可以自由滑动。

通有恒定电流I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导轨固定。

当AB

在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棒CD内有电流通过,方向是D→C

B.导体棒CD内有电流通过,方向是C→D

C.电流I对导体棒CD的安培力向左

D.外力F须逐渐减小

18.如图所示,A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最终打在荧光屏P上,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电子打在P上的位置上升

B.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电子打在P上的位置上升

C.电压U增大时,电子从发出到打在P上的时间不变

D.电压U增大时,电子打在P上的速度大小不变

19.一带正电粒子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取该直线

为x轴,起始点0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关于电场强度E,粒子动能EK、粒子电势能E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