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77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2015)

 

 

目录

前言3

1.学生成长4

1.1招生生源4

1.2在校体验4

1.3就业质量5

1.4职业发展6

1.5自主创业7

2学院改革发展8

2.1事业规模8

2.2办学资源10

2.3校企合作12

2.4信息化建设13

2.5国际化办学15

2.6院校治理16

3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17

3.1专项实施与绩效17

3.2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20

3.3支持政策与分析20

3.4质量监测与保障21

3.5生均经费22

4.产业服务与区域贡献22

4.1服务产业22

4.2服务地方24

4.3技术服务25

4.4社区服务26

4.5职业培训27

5问题与挑战28

5.1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挑战学生全面发展28

5.2社区服务的开放性挑战学校管理能力29

5.3产业发展的期盼挑战学校技术服务能力29

 

前言

2014年,湖南有高职高专院校70所,专业428个、专业点1731个,全日制在校生435243人。

一年来,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对接湖南四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九大千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加大高职教育资金投入和调控力度,广大高职院校切实推进专门化、特色化建设,高职学生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中成才出彩,全省高职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办学规模稳中有升,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专业内涵不断夯实,学生就业创业形势继续向好,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1.学生成长

1.1招生生源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及新生质量进一步提升,反映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高。

(1)招生规模稳中有增。

2014年,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录取新生186205人,实际到校注册新生158658人,报到率为85.2%。

在高职高专院校由72所减少到70所的情况下,2014年实际注册新生数比2013年的151734人增加6924人。

(2)优质生源向优质教育资源集结。

在招生计划大致持平的情况下,2014年,全省42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招录新生116459人,比上年度的108180人增加8279人,增长了7.7%;35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招录新生13861人,比上年度的12686人增加1175人,增长了9.3%;72个省级特色专业招录新生21286人,比上年度的18748人增加2538人,增长了13.54%,且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其他普通院校和普通专业,说明优质生源更多地向优质教育资源聚集。

  

(3)新生来源更趋多元化。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共录取外省生源20559人,比上年度增加2848人,外省生源占比由上年度的12.9%增长到15.3%,递增了2.4个百分点。

中职对口升学录取的新生15134人,比上年度的14805人增加了329人,同比增长了2.2%。

生源的广泛性和招生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优化了高职生源结构。

1.2在校体验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教学活动、生活服务、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继续提升。

(1)核心值价观提升。

高职院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抽样调查表明,相对于2013届学生,2014届毕业生在绝大部分价值观单项上都有提升,仅在“关注社会”这一项上持平,其中增长较大的为“遵纪守法”和“乐于助人、参与公益”。

有96%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价值观得到了提升,总体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

(2)职业能力提升。

在校学生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提升非常明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成效逐步显现。

2014年度全省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平均合格率达79.82%,比上年度提高了6.38个百分点;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0.1%;在核心知识掌握方面,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7.3%,比2013届的74%提高了3.3个百分点。

(3)核心课程有效性。

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为75%,满足度为65%,分别比上届学生高出4.5、2.1个百分点。

(4)社团活动参与度。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校均开设分党校1.98个,比2013年增加0.08个,参加党校培训的校均培训人数808.70人,比2013年的872.33人略有下降。

全省高职院校注册学生社团总数为1598个,会员113584人。

有志愿者组织(义工/社工协会)476个,会员数量84043人。

90%的在校学生参加过社团或志愿者活动,其中以公益类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最高。

85%的毕业生表示学校教育帮助自己在“人生的乐观态度”、“团队合作”、“积极努力、追求上进”方面得到较大提升。

案例1:

在社团活动中成就精彩求学生涯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推进学生社团蓬勃发展。

在校学生对社团活动满意度不断提高,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载体,并多次在各类重要比赛中取得佳绩,如2014年4月,该校的跆拳道协会参加长沙市首届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获得了五金一银三铜的好成绩;2014年9月,该校的“非末日乐队”在湖南原创音乐秀中脱颖而出,登上了橘洲国际音乐节舞台。

目前,学院学社联共有社团14个,下辖21个协会,学生参与社团的比例达1/3。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组建了有“幼师文艺尖兵”之称的安徒生童话剧团。

该剧团成员全部由学校学前教育系精选而出的准幼师组成,目前共有社员300多名,其中藏族学员35名。

近两年来,剧团先后创作排练舞剧《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儿童剧《人鱼传说》、儿童剧《希腊神话故事》、大型励志儿童剧《丑小鸭与靴猫侠》,完成大型童话剧巡演6场,周末小型演出100多场,服务郴州及岳阳儿童6000多人次,300多名剧团成员得到了全方位锻炼,涌现出大批文艺骨干和志愿者典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5)对母校工作的满意度。

全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93%,对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为88%,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为91%,较上届毕业生的满意率分别增长3.1、2.2和3.4个百分点。

1.3就业质量

反映就业质量关键指标的“计分卡”数据显示,2014届湖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良好,就业率虽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91%以上的高位,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计分卡核心指标。

“计分卡”核心指标大多稳中有升,个别指标与上届基本持平。

2014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3017.17元,比2013届的2828.57元提高了6.7%;就业率为91.14%,比2013届的92.21%略有下降,反映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影响;毕业生对母校的综合满意度为92.93%,比去年略有增长;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由去年的93.17%上升到94.27%,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表12013-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积分卡指标参数

指标

2013届

2014届

1.就业率(%)

92.21

91.14

2.月收入(元)

2828.57

3017.17

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77.23

77.47

4.母校满意度(%)

92.29

92.93

5.自主创业比例(%)

3.36

3.48

6.雇主满意度(%)

93.17

94.27

(2)就业结构。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布更加合理。

从就业的区域看,2014届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为46.68%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从就业的企业看,2014届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为54.16%,比2013届毕业生增长了0.42个百分点;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的比例为21.69%,增长了2.34个百分点,反映出高职教育服务基层、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增强。

表22013-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

指标

2013届

2014届

1.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46.73

46.68

2.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53.74

54.16

3.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19.35

21.69

1.4职业发展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三年后收入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水平,近四成毕业生实现了职务晋升,呈现出较强劲的职业发展能力。

(1)毕业三年后月收入较快增长。

2011届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达到3430.40元,比毕业当年增加1066.12元,增幅为45.1%,显示出较好的发展潜力。

表3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2013-2014年度收入增长

指标

2013年

2014年

1.2011届毕业生月平均收入额(元)

2887.50

3430.40

2.2011届毕业生月收入比工作起薪平均增加额(元)

551.25

1066.12

(2)近40%的学生毕业三年内得到职务晋升。

对2011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8.70%的毕业生实现了职务提升,其中晋升2次的比例为28.38%,从生产岗位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比例为31.25%。

表4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务晋升

指标

2013年

2014年

1.2011届毕业生近三年发生过职位晋升的比例(%)

37.12

38.70

2.其中晋升1次的比例(%)

32.10

36.58

3.其中晋升2次的比例(%)

16.00

28.38

4.从生产岗位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比例(%)

18.27

31.25

1.5自主创业

我省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开发创业教材、培训创业导师、推进创业教育进课堂、开展全省创业规划大赛等系列措施,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大增强。

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高职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例持续走高,反映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取得成效。

(1)毕业半年后的创业比例。

我省高职毕业生注重抓住发展机遇开展自主创业,2014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学生比例为4.48%,比2013届的3.36%增长了1.12个百分点。

且在自主创业学生中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为85%左右,生存型创业的比例只占10%左右,反映出学生创业的主要动因不是因为就业困难,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2)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

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进入创业群体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高职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为6.35%,比毕业半年的创业比例提高了3.23个百分点,是原来的2.03倍。

显示了毕业生工作经验与创业的正相关性。

案例2:

以全省创业规划大赛搭建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舞台

自2010年以来,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每年都联合举办“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参赛者均为全省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各校自行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并向大赛组委会提交申报评审书、相关附件和实物产品;比赛采用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主要考验参赛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创业团队的创新意识、创业理念、协作精神等;比赛获奖团队将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扶持,园区及风投企业选择性给予获奖作品创业资助,包括优先优惠入驻各地创业园区,获得创业基金等。

大赛开展5年来,全省共有近70所高职院校的4万多在校学生参与了比赛,累计有47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35多个项目成果入驻省内各大创业园区,500多个项目进入各职业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争取各种创业孵化基金4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上万个,有效促进了各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大赛已成为展示湖南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成绩和推介创业项目、创业规划的重要平台。

案例3:

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成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大学生GYB创业培训班”和就业创业研讨会;开展“株洲市青年创业大讲堂”,邀请成功企业家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举办就业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丰富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各类创业大赛获奖。

2学院改革发展

2.1事业规模

(1)院校发展趋向专门化、特色化。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每所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办好2-3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共计133个,共招生92611人,占当年全省高职招生总人数的68.33%,达三分之二强(见图1),说明学生求学去专业化学校的选择意图十分明显。

2014年,省教育厅还启动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引导各高职院校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打造特色专业群,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向专门化、特色化发展,首批立项的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在校生人数占所在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达21.89%,最高的达到67.48%,说明在高职校内优质生源更多地向优质专业集中。

图1湖南省重点专业建设情况统计

(2)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基本形成。

2014年我省校均开设专业22.56个,专业生均237.03人,其中新增专业点182个(增加专业点所属专业大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交通运输、制造大类、电子信息),撤销专业点98个(见图2)。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

47.0:

40.3[1],面向三次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分别为4.78:

50.48:

44.74,与我省三大产业结构较为接近,说明总体上我省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已基本形成。

从专业分布来看,我省高职院校专业点数设置超过100个的专业大类有6个,依次是制造、财经、电子信息、土建、艺术设计传媒、文化教育(见图3),与我省九大千亿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本匹配。

如:

装备制造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从2007年开始每年以千亿级增长,即将迈入万亿级水平,2014年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3355人,较2013年的20561人增加13.6%,基本上与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相适应。

近几年,我省轨道交通运输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高职院校铁道运输类专业招生人数为7908人,较2013年的7383人增加了7.1%。

图2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示意图

图3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大类分布情况示意图

案例4:

对接产业调整专业打造特色高职院校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地方健康产业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健康产业及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结合学院办学基础,按照“错位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淘汰与产业对接不紧密、就业率低、规模效益差的专业,改造转型部分传统专业。

2014-2020年,计划逐步停办9个专业,新增3个专业,改造9个专业,构建健康照护、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健康产品等6个专业群,2014年,健康照护专业群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对接产业办专业”,结合航空产业人才需求趋势,围绕航空产业链,采取“撤销、新增、转向”等措施,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计划从2012年至2016年,撤销与航空产业链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2个,新增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专业10个。

2014年,学院撤销生化制药技术等7个专业,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和通用航空器维修2个专业,调整后的专业全部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形成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

2014年,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专业分布由五个大类调整到二个大类,专业个数由22个调整到15个,聚焦资源对接湖南省和株洲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特色高职院校。

2.2办学资源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教职工总数为29945人,其中专任教师占58.58%,兼职教师17.55%,平均生师比为15.83:

1,。

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区要明显好于郴州、张家界等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为63.86%,较2013年上升3.5个百分点。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1.39%,较2013年上升2.23个百分点。

全省高职院校生均仪器设备总值为7923.96元,较2013年提高277.21元。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为305.23小时,较2013年增加10.82小时。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69.68天,较2013年增加3.23天(见图4)。

 

图4湖南省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统计图

案例5:

引转培练四轮驱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引转培练,四轮驱动”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即:

引---引进名师名家,专业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逐步形成;转---实施“转型工程”,引导其他专业教师向汽车方向转型;培---有重点、分层次,内外结合开展教师培训;练---通过企业历练,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

几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5岁以下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80.3%,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2)教学资源不断丰富。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共开设课程30231门,其中,A类课程5943门,课程占比19.66%,B类课程19994门,课程占比66.14%;C类课程5253门,课程占比17.38%[2],理论加实践课和纯实践课门数总计占比达83.52%(见表2-1),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培养特征;立项建设了《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1个;组织院校开发网络课程4190门,开发教学视频3726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院校专家共同开发高职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12个,使全省高职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达到了57个,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

表5湖南省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

开设课程

A类课程

B类课程

C类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30231

5943

19994

5253

53

102

2.3校企合作

(1)校企育人平台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各高职院校以理事会、董事会、园区管委会等为抓手,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造校企合作型二级学院、职教集团、产业园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校企育人平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体制。

2014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共有校企共建二级学院10余个,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30个,拥有“校中厂”、“厂中校”的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1个。

案例6:

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育人成效明显

湖南外贸职院与湖南安信集团共建成本管控专业,实现双主体育人。

校企共同组建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中德安普成本管控学院,安信公司2014年新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共建专业,校企共同开发了《工程财务成本管控》等4本特色校本教材。

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与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包括有奶牛场、种猪场、种鸡场、饲料公司、山羊繁育场和湖南省种公牛站6个创业中心,占地面积20公顷,提供岗位150个,6个独立子公司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成立6个教师创业工作站,把院、所双方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用于教学、课题研究和产品开发,并以研究项目与成果为依托对大学生给予创业指导与扶植,可有效地变“三难”(科研成果转化难、畜牧养殖企业难、招聘高素质技术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为“三赢”,从而更好地发挥我省畜牧的职教、科研、产业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职教集团运行良好。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通过职教集团为学校与行业、企业牵线搭桥,为学校在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专业建设、科研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截止到2014年,全省30个职教集团共有成员单位2511家,集团内校企合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58.5613亿元,集团内企业投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达4.2585亿元,集团内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达到97.6597亿元,集团内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1800项。

案例7:

依托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是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2014年,新增合作企业达68家,合作完成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专利申请共24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65.73万元;合作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达45项,共同开发课程数29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26本,合作发表论文56篇。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牵头组建的湖南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是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集团坚持“对接产业、助力行业,将物流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入物流产业发展链”的指导思想,建设了湖南省第一个行业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累计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项目近500余项,集团内可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达2.5亿元,成员企业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总数达2530万元,学校为成员企业培训职工25000多人,集团成员单位达210多家。

学院依托集团平台,举办了20余个订单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22个,集团接纳学生就业800多人,开发课程20多门,合作开发科技项目19个。

(3)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数占专业设置的比重达65.77%,订单培养比例达17.37%,企业录用订单实习毕业生比例达76.24%,为合作企业培养员工632450人次(见表2-2)。

表6湖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统计表

有合作企业的专业数占专业设置总数比例(%)

主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人数占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比例(%)

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占开设课程总门数比例(%)

专业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本/个)

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万元)

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人次)

65.77

17.37

76.24

8.58

1.61

65444.43

632450

2.4信息化建设

(1)信息化教学常态化。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5年)》,积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成绩显著。

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全部实现了“三通”,都在世界大学城建有学院机构平台,建设教师实名制空间30196个,100%的专任教师和部分兼职教师应用空间开展教学;学生实名制空间372757个,90%以上的学生应用空间开展学习;开发网络课程4190门,开发教学视频3726门,鼓励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学联盟(MOOC)和课程互换制度,促进信息化教学从试点、示范走向常态。

各院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2014年启动了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建设,立项了《基于“五分钟”微课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探索》等8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式方法探索项目。

案例8:

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云空间平台,实现实景教学互动。

在畜牧兽医专业《智能化猪生产》课程教学中,在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安装高清摄像头,建立视频服务器,并挂接到专业教学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