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416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doc

异型阴极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

异型阴极电解槽经过模拟试验阶段,目前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经公司研究决定,电解一车间117#和电解二车间218#槽进行试验。

为确保试验电解槽一次焙烧启动成功,特以科学、慎重的原则编制本方案。

1.编制依据

1.1在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验和检测的数据证明,异型阴极电解槽对改善电解槽内铝液的流速,降低铝液的波动峰值,有着良好的效果。

因此,本方案的目的是电解槽焙烧启动后在保证电流效率达到设计值的基础上,将190KA级电解槽工作电压降至3.85V左右。

1.2焙烧启动方式:

本次焙烧启动仍然采用模糊连接焦粒焙烧、干法低电压启动工艺,并针对异型阴极电解槽的特点,改变部分阳极装炉方式和启动方式。

2.通电前的工作准备

2.1电解一车间117#和电解二车间218#电解槽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下料系统、槽控机进行调试,特别要对打壳锤头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改造。

2.2由生产技术部牵头,成立试验槽启领导小组。

2.3由阳极组装车间提供28×2组合格阳极,要求:

底面无缺陷和平整的阳极,清理干净底掌和四周残留填充料,同时导杆加工面平直,光洁度好。

2.4车间各自按常规启动,2台槽准备所用焦粒、氟化钙、纯碱、冰晶石。

3.装炉

3.1把阳极大母线调至最低位置(350),并将回转计调试准确。

3.2焦粒:

在炉底上铺1.5~2.5cm的焦粒,要求粒度大小适应,均匀一致。

3.3安阳极:

由烟道端向出铝端依次安装28组阳极,上部以“模糊”方式连接。

对于A4、B4、A8、B8、A11、B11阳极的安装:

首先将焦粒铺至异型阴极炭块上,然后将辅助垫块放上,再用焦粒将异型炭块找平,并按常规挂极方法挂好极。

6块阳极的划线:

根据实测将阳极统一高度,用红笔划线,装极高度用蓝色划线。

3.4在槽四周及人造伸腿上均匀地铺上氟化钙1400~1600kg,氟化钙不能进入阳极底掌和阳极逢隙。

3.5在阳极四周及阳极极缝中均匀地铺上冰晶石。

3.6在槽四周均匀地铺上1000kg纯碱,纯碱要尽量贴到槽四周边部,不能靠近阳极。

3.7装完纯碱后,再盖上冰晶石至满槽。

3.8焊好分流片

4.焙烧管理

4.1焙烧目的:

一是焙烧钢棒和槽底扎固糊,使其在焙烧过程中焦化、烧结,并排出挥发份,达到工艺要求的机械强度和理化指标。

二是提高槽体温度,排出水分,使其均匀受热,并达到或接近电解槽启动温度。

4.2焙烧要求:

一是排出所有挥发份,二是温度达到要求。

4.3焙烧过程中要及时对方钢温度、阳极钢爪温度、小盒卡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焙烧24小时后逐步将分流片撤除。

4.5全电流焙烧后,每2小时测一次导杆压降,发现钢爪发红要及时处理。

5.抬阳极:

全电流焙烧96h以后,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即可实施抬阳极作业。

5.1抬阳极前,试验小组测量组,要以书面形式上报总指挥,说明槽子的全面情况(电压、温度、冰晶石熔化情况),经总指挥批准后,方可实施抬阳极作业。

5.2抬阳极前,要去掉固定木楔,首先将异型阴极炭块上方的6块阳极的卡具全部松开,将其他阳极上好卡具。

5.3每次抬一个回转计读数,每小时抬一次。

抬完一次阳极要及时将异型阴极炭块上方的6块阳极的卡具紧上,保证启动前施其处于炭素导电。

要有专人负责。

6.启动:

采用干法低电压启动

6.1当中缝电解质达到高度时,电解槽进入启动阶段。

6.2启动前,首先将异型阴极炭块上面的阳极卡具松开,并将其他阳极炭块的卡具重新紧固一遍。

6.3电压逐步抬到15V左右,抬阳极过程要连贯、均匀。

6.4按比例要求,添加物料,保证分子比在2.85以上。

6.5电解质高度达到35cm后,将异型阴极炭块上面的阳极逐块吊出,并将底部的辅助炭块捞出。

按装极时的划线重新将阳极炭块挂好。

如导电不均,可适当对阳极炭块调整。

6.6启动完毕后,应及时组织人员,清理阳极底掌和炭渣,并将电压逐步降低至7V左右。

6.7灌铝前,按先期在6块极上的划线,将阳极及时调到统一水平线,然后灌铝。

8小时后,灌铝8~10t,将铝水保持至16~17cm,并封好壳面,将电压降至5V,24小时降至4.5V,48小时降至4.2V,一周内降至3.8V。

7.正常管理

电压:

3.8~3.9V;

分子比:

2.4~2.5;

铝水平:

出铝前16~17cm;

电解质水平:

18~20cm;

槽温:

950~96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