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46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docx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基本知识及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

  掌握情况。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无机化学考试范围以《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考试内容及各部分比例如下。

  

(一)无机化学原理部分(35~45%)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2.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氧化还原反应5.配位化合物

  

(二)物质结构部分(15~20%)

  1.原子结构2.分子结构3.晶体结构

  (三)元素化学部分(30~35%)

  1.主族元素:

各元素的通性,及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性质递变规律,常见离子的鉴定。

  2.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的通性,及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锌、汞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离子的鉴定。

  3.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的通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四)实验部分(10~15%)

  1.基本操作和技能:

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测定实验:

了解一些常数(如气体常数)和化学数据(如解离常数)的测定方法,初步掌握正确操作、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个别离子和混合离子(三种)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性等性质,培养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无机制备实验,学习无机物的制备、

  分离和提纯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30~35分),填空题(20~25分),完成反应式(20~30分),计算题(25~30分),填表题(20~25),综合填充(~1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汝霖等(武汉大学)编,高教出版社,1994;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等,高教出版社,1994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化学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离与富集方法。

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

了解常见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绪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概述。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分布分数δ的计算,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对数图解法,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基本原理,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四、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金属离子指示剂,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六、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重量分析概述,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有机沉淀剂,重量分析中的换算因素,沉淀滴定法,滴定分析小结

  七、吸光光度法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光度分析法的误差,其它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八、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标准偏差,随即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的传递,回归分析,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九、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气浮分离法,一些新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十、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

  硅酸盐分析,铜合金分析,废水试样分析

  考试要求:

  一、绪论: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了解误差的种类、来源及减小方法。

掌握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关系及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规则,修约及计算。

明确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滴定分析的方式,方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了解活度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掌握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掌握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以及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

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

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掌握各种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的推导。

熟悉各种滴定方式,并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

  四、络合滴定法

  理解络合物的概念;理解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的原理。

熟练掌握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掌握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学会络合滴定误差的计算。

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计算。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

  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

理解标准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意义和它们的区别,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了解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分析结果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终点的误差计算方法。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熟练掌握KmnO4法、K2Cr2O4法及碘量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六、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了解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沉淀的溶解度的计算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沉淀条件的选择。

熟练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掌握沉淀滴定法。

  七、吸光光度法

  了解光的特点和性质;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

了解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熟练掌握光度测量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络合比的测定、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应用。

  八、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掌握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掌握少数数据的t分布,并会用t分布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掌握t检验和F检验;熟练掌握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了解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

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九、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了解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的萃取体系。

了解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

了解纸色谱、薄层色谱及反向分配色谱的基本原理。

  十、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

  了解复杂物质分析的分析过程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

第四版。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部分(复试)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继化学分析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

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方法,仪器主要性能指标,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法导论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辐射的量子力学性质,光学分析仪器

  2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法基础,元素光谱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原子化的方法及试样的引入,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字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等离子体、电弧和火花光源,摄谱法,光电光谱法,原子质谱法的基本原理,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X射线光谱法基本原理,仪器基本结构,X射线荧光法,X射线吸收法,X射线衍射法

  3分子光谱

  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光吸收定律,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分子发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基因频率和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仪,试样的制备,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激光拉曼光谱法基本原理,拉曼光谱的仪器装置,拉曼光谱法的应用,其它类型的拉曼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仪和试样的制备,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简单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复杂图谱的简化方法,核磁共振谱的应用,其它核磁共振谱。

分子质谱法,质谱仪,质谱图和质谱表,有机化合物的断裂方式及断裂图像,分子质谱法的应用。

  第三章电分析

  电分析化学导论,基本术语和概念,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及特点,电位分析法,金属基指示电极,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定量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电位滴定。

伏安法和极谱法,物质的传递与扩散控制过程,扩散电流理论,直流极谱法,极谱波的类型及其方程式,单扫描极谱法,直流循环伏安法,脉冲技术,溶出方法,旋转环盘电极、微电极和修饰电极。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电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库仑分析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四章分离方法

  色谱法分离原理,线性洗脱色谱及有关术语,色谱法基本理论,分离度,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的柱效,高效液相色谱仪,分配色谱,液固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尺寸排斥色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第五章其他分析方法

  热分析,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流动注射分析基本原理,流动注射分析仪器,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

仪器分析中的计算机应用。

  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法导论

  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

掌握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

了解光学分析仪器的大致构造。

  2.原子光谱

  了解原子光谱法的基础,元素光谱化学性质的规律性,明确原子化的方法及试样的引入,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X射线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及仪器基本结构。

  3.分子光谱

  掌握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红外吸收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光吸收定律,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简单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等概念。

了解以上分析仪器的构造。

能够应用以上分析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表面分析方法

  掌握电子能谱法,二次离子质谱法,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了解其仪器结构。

  第三章电分析

  了解有关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图解式的表示规则。

明确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概念,掌握奈斯特公式的应用。

掌握电位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明确金属基指示电极,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物质的传递与扩散控制过程,扩散电流理论等的定义。

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电解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四章分离方法

  掌握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明确基线,峰高,保留值,分配比,区域宽度等基本术语的含义。

掌握色谱分析定性及定量方法。

掌握柱效、选择性、分离度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了解色谱仪的仪器构造,掌握气相色谱固定相,气相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器的选择原则,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构造,了解不同分离方法的应用对象。

掌握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了解其仪器构造。

  第五章其他分析方法

  了解热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其仪器构造及应用。

  参考书籍:

  1.仪器分析。

朱明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藻藩,周性尧,张悟铭,赵文宽。

仪器分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内容丰富,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熟习典型的反应历程及概念;了解化学键理论概念、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中间体的相对活性及其在有机反应进程中的作用;能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初步了解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物现象

  

(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

  (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

  2、有机化学反应

  

(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

  

(2)主要有机反应: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

  

(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

  (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

  (5)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

  4、有机合成

  

(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

  (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有机立体化学

  

(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

  (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

  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

  (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7、元素有机化学

  有机硫,磷、硅化合物

  8、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二、考试要求

  1.烷烃和脂环烷烃

  掌握烷烃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SP3杂化;甲烷的卤代反应历程;环烷烃命名及反应;小环的张力及稳定性;椅式/船式构型、取代环已烷和十氢化萘的的构象。

  2.烯烃

  掌握单烯烃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

  掌握单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

  3.炔烃和共轭二烯烃

  炔烃、二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炔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

  4.苯及芳香烃

  掌握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别是苯的特性及芳香性、结构

掌握芳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苯及同分物的反应,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取代效应的解释,并能应用在有机合成中。

了解苯、甲苯、萘的性质及重要用途,了解多环芳香化合物和非苯芳香体系

  5.卤代烃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及重要化学性质

  了解几种重要的卤代烃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6.醇、酚和醚

  熟悉醇、酚、醚的分类和命名和结构同分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光谱特性

  掌握醇、酚、醚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

氢键-醇与醚对比醇与的酚的酸性对比,

  醇的反应、醚的反应、碘仿反应,醇的鉴别:

Lucas试剂和铬酐硫酸水法

  了解醇、酚、醚中重要的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

  7.醛、酮类羰基化合物

  掌握醛、酮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异构、物性及光谱特性

  掌握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规律

  熟悉重要醛、酮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

  8.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质

  熟悉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9.立体化学:

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

  了解对映异构(enantiomers)现象、物质的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熟悉含有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掌握烯烃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

顺反异构及性质;了解含手性轴或含手性面的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了解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丙二烯型、联苯型,螺旋型化合物;了解N,S等手性原子的化合物;了解外消旋体、拆分和不对称合成;掌握立体化学在研究反应历程中的应用:

烯烃的加溴

  10.红外,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

  熟悉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了解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1.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掌握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物理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和重要化合物的应用

  掌握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12.含硫、磷、硅化合物

  熟悉含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

  熟悉有机磷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以及有机磷农药的性质、性能和应用

  了解含硅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13.缩合反应(熟悉和掌握大部分内容)

  14.杂环化合物

  熟悉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熟悉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酸碱性

  掌握呋喃、噻吩、吡咯等的合成及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规律)

  了解吡啶、喹啉等的化学性质及亲电取代反应规律

  15.周环反应

  电环化反应;熟悉并掌握[2+2],[2+4]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熟悉σ-迁移反应(Claisen克来森重排,Cope重排,氢原子参加的[l,i]迁移,碳原子参加的[l,i]迁移)

  16.碳水化合物(糖)

  了解碳水化合物(糖)的涵义、分类、存在

  掌握D-系列单糖的重要物质及化学性质

  熟悉单糖的环状结构和链状结构以及差向异化作用和变旋原理

  了解几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17.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熟悉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常规的化学性质

  了解多肽的结构特征、结构的测定方法、性质

  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18.萜类、甾族化合物

  了解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异戊二烯规则及其生理作用及应用;了解萜类的定义、分类、异戊二烯规则:

单萜、倍半萜及其它萜类;了解甾族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和命名。

  三、参考图书

  胡宏纹《有机化学》(上,下)第二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伍振寰《有机化学》,第二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9

  四、题型:

  问答题,是非选择题,填空,有机合成,立体化学及反应机理,波谱分析结构鉴定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

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

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5%)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化学平衡(

12%)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原理。

  4.电化学(

15%)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化学动力学(

18%)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1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Young-Laplace方程;Kelvin公式;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25分,填空题25分,计算题80分,简答题2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傅献彩等:

《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上海师大等校:

《物理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