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16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docx

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本

2018年水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18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积极谋划“十二五”的关键年。

一年来,全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我州被列为部省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构建和谐XX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应对百年未遇特大干旱的严峻考验,水利建设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开展了以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防洪减灾、山区“五小”水利等项目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步伐,水利建设呈现出投入加大、步伐加快、管理加强、服务提升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93亿元,比“十五”期间2.026亿元增长44.6%。

全县新增小㈠型水库3件,改善灌溉面积10.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64km2;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6.3561万人,全县水利化程度由43.4%提高到46.2%。

(一)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步伐。

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县水源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建了石洞、三台、他的么3件小㈠型水库,新增库容1242万m3。

结束了我县自18年以来未新建小㈠型水库的历史,全县库塘总蓄水能力达8550万m3。

今年还将新开工建设红豆树中型水库(总库容1550.63万m3)和大坡小㈠型水库(总库容286万m3),这两件骨干水源工程的开工建设,将使我县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二)以防洪保安为重点,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进度。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工农、碧么、大罗古、冶基厂4件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续建任务,争取实施了里长园、大古衙、官坝、赵家龙潭、老坝山、利皮乍、龙林、大箐、赵家冲、团山10件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今年还将开工实施永丰、大坝2件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从而实现“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病险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

(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

“十一五”期间争取实施了蜻蛉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四期,改造妙峰排灌干渠8.76km、永丰团结沟干渠3.3km、西河节制闸等。

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白鹤水库南干渠5.2km、北干渠2.2km、大箐干渠3.2km。

在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的同时,统筹兼顾、山坝并举,抓好山区、半山区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项目,实施了仓屯小康水利建设项目。

通过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渠道输水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四)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步伐。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947.73万元,共解决12个乡镇374个自然村6.36万人、2.0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饮水难、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以多渠道投入为重点,加快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步伐。

“十一五”期间,通过积极争取,整合基本烟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土地整治、“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的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兴修“五小水利”工程,共建成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沟等“五小水利”工程1万多件,切实解决了山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六)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3949.5万元,实施了赵家店乡、龙街乡、六苴镇3个乡镇的赵家店、北新街、黄羊岭、小红山、黑什里、外可奈、塔底、鼠街、龙街、仓屯、波西1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64km2。

同时争取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共投资2002.73万元,建成了三台调节水库、天生桥零级电站,完善了电网建设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代燃料项目区生活燃料问题,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七)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一是完成了15件小㈠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XX县灌区管理委员会,理顺了对小㈠型水库的管理。

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改革。

18年10月全县已完成了2个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年内将全面完成改革。

三是完成了12个乡镇水管站收归上划管理工作。

乡镇水管站收归县统一管理后,形成了管理专业规范、运转高效、结构合理的基层水利工作队伍。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积极推行建设项目“五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和资金安全。

(八)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不断提高执法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对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

每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保宣传日等,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水法意识。

二是积极组织执法培训,加强专职执法队伍建设和水利综合执法工作。

三是以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十一五”期间,共征收水资源费3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5万元,所收规费全部缴入县财政管理。

二、18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8年是我县水利建设发展改革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也是面临困难和问题最多的一年,全县经历了百年未遇特大干旱的考验。

虽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但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战胜了百年未遇的旱魔,各项水利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至11月15日止,全县已完成库塘蓄水5385万立方米,预计到年底还可增加蓄水125万立方米,合计5510万立方米,占州下达蓄水计划5600万立方米的98.4%,占县下达蓄水计划6210.2万立方米的88.7%,比去年同期多970万立方米;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16平方公里,完成项目投资的97%;实现养殖面积13115亩,生产鱼种62万尾,完成水产品产量496吨。

全年预计可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720万元,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数1亿元。

今年3月和11月分别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

(一)把握要求,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今年以

来,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局直属各基层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认真开展了创新争优活动。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

为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办公室、水勘队、财务室、信访室等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认真开展相关工作。

二是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报刊、网站及水利简报等宣传载体的作用,宣传开展创先争优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是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让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体现在工作成效中。

(二)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一是扎实开

展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工作。

结合水利工作和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际,及时研究我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制定并印发了《XX县水利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

二是积极开展全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始,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存在问题切实采取措施,认真整改落实,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坚持利用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和一年两次的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制度,以创先争优活动和纪念建党89周年为契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性修养。

通过加强预防监督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机关作风、干部作风得到较大转变,团结干事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水利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是全力做好信访工作。

一年来,共办理信访案件176件(其中:

交办、转办20件35人次,网上信访2件,来信来访154件246人次),办结率达100%。

五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今年交由我局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意见44件、政协委员提案14件,已按规定时限全部办结结束,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三)全力以赴开展抗大旱保民生,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灾情发生后,我局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及时启动了《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特大干旱(1级)应急响应,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

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局党组书记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及各股室长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灾情(信息)统计、灾情核查、水资源管理调度、水事纠纷排查调查、抗旱救灾资金监管6个小组,实行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二是科学分析,合理制定供用水方案,确保全县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及全县库塘蓄水情况,科学调度水资源。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大春后小春,先农业后工业,先栽烟后栽秧”的供用水原则,认真分析了全县水资源情况和用水需求,做到一灌区一策,一库一策,并编制印发了《XX县18年上半年供用水保障方案》,对全县安全供用水工作作出了详细安排部署。

并对人畜饮水困难情况排查到月,按3月、4月、5月、6月分别进行排查,对全县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做到情况清楚,根据排查情况提出每一个月的应急供用水方案,确保全县供用水安全。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迅速抽调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各乡镇小㈡型及以下水库的蓄水情况、对出现的旱情及饮水困难情况进行认真排查核实,摸清水情、旱情和灾情,对人畜饮水困难村组的核查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并根据各村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应急措施帮助饮水困难群众度过难关。

同时,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抗旱救灾捐款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共向灾区捐款25600元。

7位局班子成员分别结对帮扶7户困难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的饮水及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四是积极争取各级支持,组织实施一批人畜饮水应急工程。

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加大对抗旱应急工程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村人畜饮水应急资金1099.63万元,其中:

州级以上财政收入897.87万元,县级安排201.74万元。

共计架设和改造管道13.73万米,修建蓄水池11个,启用备用水源34处,动用机电泵3101台套,打井684眼,发放了148个村民小组的驮水工具补助,投入抗旱用电140.15万度,抗旱用油7.97吨,解决了因旱造成8.47万人和2.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五是科学调度,实施跨区域调水,确保大春生产用水需求。

根据全县库塘蓄水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前研究大春供用水调度工作,成立了安全供用水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安全供用水工作的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

全县小㈠型及其以上水库的农业生产用水、集镇供水和县城供用水统一由县防办调度,确保全县调水工作“一盘棋”。

在今年大春栽插用水期间,对有条件调水的地区,实施跨区域调水,永丰水库从大罗古水库调水136万m3,白鹤、妙丰、大箐3件水库共向泗溪片区调水42万m3,确保了大春生产用水需求。

(四)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

一是克期完成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确保库塘正常蓄水。

18年度我县利皮乍、赵家冲、大箐、龙林、团山5件水库列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5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算总投资3092.31万元,于18年3月25日开工建设,至7月15日主体工程基本全面完工,确保了今年水库正常蓄水。

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开展审计和竣工验收。

二是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建设。

根据楚发改农经[2010]32号《关于XX县18年中央预算内及省级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准解决我县11个乡镇30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1115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自流引水工程59件,建集雨工程1件,总投资562.09万元。

目前各项目点正在组织实施,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32.24万元,预计年底全面完工。

三是完成了蜻蛉河大型灌区永丰团结沟干渠建设任务,改造干渠3.3km。

四是完成了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16平方公里,完成投资3066.53万元。

完成坡改梯246.4公顷,水土保持林76.52公顷,经果木林378.51公顷,封禁治理5314.43公顷,机耕道24960米,排洪沟4834.3米,小水窖452座,蓄水池110口,沉砂凼489口,谷坊55座,田间道路4050米,渠道14593米,输水管网2009米,人畜引水工程151户,养畜1138户。

五是通过对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水保项目的实施,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500亩。

六是全力抓好大坡水库输水管道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完工并向县城供水。

为确保县城供水安全,大坡水库输水管道工程于18年10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

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448.27万元,预计到春节前能向县城供水。

(五)规划及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为项目争取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继续做好红豆树、大坡项目争取工作。

红豆树水库《项目建议书》于18年9月11日和18日分别通过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审查。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于18年4月26日和6月18日通过了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审查,18年8月30日《项目建议书》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复核。

项目建设的进库公路勘测设计工作已完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要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土地勘测定界、林地勘测定界等相关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开工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大坡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8年7月19日州发改委楚发改农经〔2010〕47号文批复,《初步设计报告》于18年8月20日州水利局楚水水规〔2010〕90号文批复,批准工程总投资为8225.37万元,目前输水管道工程已开工建设。

二是按照省、州水利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组织完成了西南五省区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共规划上报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2件,小

(一)型水库4件,规划上报项目总投资6.84亿元。

三是完成了全县五小水利规划、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3个专项规划。

四是开展了水利“十二五”专项规划,共规划“十二五”水利建设投资17.98亿元。

(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我县于今年8月全面启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全面动员,先行试点”的工作步骤,在金碧镇黄海屯和三岔河乡新田两个村委会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2个试点村委会803件水利工程已完成确权,发证率达100%。

通过改革,2个试点村委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晰,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农民利益得到保障,群众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程效益得到较好发挥,为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目前,全县已完成调查摸底、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预计12月20日前可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年底可按省、州要求全面完成改革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水利发展与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投资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差距。

由于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抗灾减灾形势严峻。

目前全县农村仍有8万多群众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等雨栽插,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水利投资渠道单一,投融资体制亟待深化。

水利项目公益性比重较大,主要靠政府投入,争取的项目都需地方配套,但争取到的项目越多,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越大。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已成为当前较为急迫的问题。

三是水利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难以适应建设现代水利的新要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管理涉水事务的规划、政策、制度还不完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轻管”、“重规模轻效益”、“重骨干轻配套”、“重经济轻生态”的问题,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是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水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长期形成的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五是水利发展与改革任务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目前全县已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水利项目较多,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将影响全县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十二五”及18年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为重点,以“部省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致力突破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防汛抗旱保安工程建设滞后三大瓶颈制约,加强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七大工程建设和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规划及布局。

“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发展总体布局是统筹山区半山区与坝区,坚持山坝并举、建管并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坝区是我县经济较为发达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十二五”期间,坝区水利发展一是依托大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供水能力;二是依托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中小灌区节水建设,增强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依托国家实施病险水库、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治理、城市防洪建设,加快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四是依托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城市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城镇安全供水能力。

山区半山区经济较为落后,水利基础设施差,干旱缺水严重,农民靠天吃饭现象普遍,人畜饮水困难人口点多面广。

要抓住我州列入“部省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按照人均有一亩“种得下、保得住、能稳产”旱粮水浇地的山区小康水利建设目标,加大“五小水利”、小型灌区建设、基本烟田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山区半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进程。

(三)主要规划建设内容。

根据州水利局下发的规划提纲,我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编制结束,共规划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干支渠防渗及中低产田改造、水电扶贫工程、县城给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程、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行业能力建设12个方面的内容,规划总投资26.7亿元,其中计划“十二五”完成投资18.4亿元。

主要规划内容为:

1.供水保障能力建设。

共规划项目63件,总投资8.9亿元,其中计划“十二五”完成投资5.0亿元。

水源工程:

规划新建红豆树中型水库1件,新建大坡、木卡拉河、河底3件小

(一)型水库,新建初胡大冲、芭蕉箐、树密么、黄竹林箐、秧草冲、别丰阉、迤罗古7件小

(二)型水库,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同时开展桂花水库、荃吗箐水库、马桑箐水库及7件小㈡型水库的前期工作。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完成大坝、永丰2件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争取完成马家坝等28件重点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争取实施已完成安全鉴定的老干冲、龚董、范湾等16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

引调水工程:

完成拉巴河引水工程、妙峰引水工程、桂花河引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拉巴河引水工程的实施。

2.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计划在2010-18年内解决全县12个乡镇110个村委会10.8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规划项目总投资5456.23万元。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规划新建小坝塘44座,新建小水池(窖)14655个,渠道改造配套910.13KM,规划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其中计划“十二五”完成投资2.1亿元。

新增年供水量260.46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78万亩,解决零星灌溉面积3.53万亩。

4.防洪工程。

规划实施西河、蜻蛉河、石羊河3条中小河流治理,使县城城区段及重点乡镇的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8年一遇。

规划项目总投资2.07亿元。

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规划实施13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2.03km2。

规划项目总投资1.16亿万元。

6.节水灌溉工程。

围绕蜻蛉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中小型灌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规划新增灌溉面积1.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202万亩。

规划项目总投资1.13亿元。

7.中低产田改造及干支渠防渗。

规划实施蜻蛉河流域片区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规划改造中低产田地12049亩,渠道配套改造49.6km;实施重点小

(一)型水库灌区干支渠防渗35.67公里。

规划项目总投资3345.23万元。

8.水电扶贫工程建设。

规划水电及农村电气化项目新建水电站5座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规划项目总投资5.4亿元。

9.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程。

划定大坝、石洞、白鹤、大罗古、大坡、利皮乍、里长园和团山8个水库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176.85km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1.34km2;续建配套邓家垭口垃圾处理厂和西河污水处理厂,在大坝水库上游、石洞水库上游和大坡水库上游40人以上的村组分别设立垃圾回收场(站),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定期清运,防止县城供水水源污染。

规划项目总投资2285万元。

10.县城给排水工程。

规划新建给排水线路6条,架设管道39617米,对南塔山水厂进行改造。

规划项目总投资4237万元。

11.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水文站1个,雨量站5个。

规划项目总投资90万元。

12.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规划建设县防汛抗旱调度中心,新建基层水管站综合办公楼4幢。

规划项目总投资657.5万元。

(四)18年工作目标。

18年计划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696万元,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库塘蓄水6000万立方米。

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以红豆树水库、大坡水库为重点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二是切实抓好规划外永丰、大坝2件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已完工的除险加固项目、人畜饮水项目等竣工验收;三是认真抓好18年度蜻蛉河大型灌区白鹤水库南干渠、北干渠、大箐水库干渠、永丰干渠建设,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四是继续争取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项目;五是争取实施规划内10件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六是积极争取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争取蜻蛉河王德桥至孙家梨园段列项治理;七是继续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和“长治”小流域治理项目;八是继续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五小水利”建设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九是争取实施赵家冲水库干渠防渗项目;十是争取实施赵家店打苴基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

(五)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县人民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协调,确保项目争取后能按上级要求组织实施。

二是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为争取到更多的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