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95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专用版考不过来找我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心理学所讲的学习,不仅指文化知识学习、还包括为习惯学习、情感性学习、思想品德学习等。

(1)中学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

(2)中学心理学注重理论性,而以应用性为主。

3、研究表明,教学是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

(1)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系统

(2)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协调系统

(3)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系统

4、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

(1)客观性原则。

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教育心理的研究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研究的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

(3)进行研究准备,包括搜集资料、人员培训等;(4)研究付诸实施;(5)整理研究资料;(6)分析研究结果并加以推论;(7)撰写研究报告;(8)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打算。

二、中学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1、问卷法是课题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测验法则是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研究方法。

问卷是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它具有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取样大

问卷设计时应注意:

(1)问题要明确,没有难懂与含糊的地方;(2)问题不宜多,不要设计复杂与难回答的问题;(3)问卷题目应生动有趣、回答须简单,便于统计处理;(4)一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问题;(5)调查范围较大,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2、教育心理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周期短,效果可以用仪器检测。

3、个案研究法

4、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1、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儿童心理发展有一个指标,既发展的参数问题,一般特点包括:

发展速度,时间,顶点

3、发展的分化和阶段:

某些发展参数,如发展的分化和阶段,是不能用简单的数量来计算的。

它们表现为性质的变化。

如认识和智力的发展具有这种特征。

4、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社相对的。

7、在生理发展上,初中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迅速成长,是人生中除了乳儿期外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8、初中学生在观察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时,往往不能看到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观察更是如此。

9、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但兴趣在学习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兴趣引起饿无意注意在学习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10、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从初二起,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11、初二、三年级抽象三种形式的发展顺序为概念、判断、推理。

12、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初中女生在自尊心、自我教育能力、独立性的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男生。

13、从生理上看,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

14、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形成辨证思维。

(1)抽象与具体得到了较高的统一。

(2)辨证思维获得了明显发展。

二、扩散思维

三、新的思维品质:

(1)敏捷性

(2)批判性(3)创造性

15、高中阶段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要解决根本的社会道德问题,主要是解决关于生活意义和价值问题,即人生观问题。

第三章

1、个别差异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或个性差异,即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2、了解中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的意义?

一、为因材施教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二、为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提供依据

3、了解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个案法以及能力测量、人格测验等。

4、学生个别差异的个鉴定一般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

(1)一般情况。

(2)个性心理特点。

(3)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分析。

(4)提出教育措施

5、兴趣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兴趣的指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性

6、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7、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

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项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8、据研究,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分布人数越多越接近于常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9、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

10、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气质学说就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和罗马医生盖伦提出

11、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疸汁和黑胆汁。

12、巴莆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发现,人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征。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四种:

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强、不平衡型(兴奋型);弱型(抑制型)。

13、性格类型的分类:

①以心理活动的优势性来来划分性格类型。

依据理智、情绪和意志三者的性格特征

②以心理倾向划分性格类型。

性格划分为内倾向型和外倾向型。

③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性格类型。

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4、心理学研究认为,男女学生智力发展速度存在着年龄倾向差异。

15、通常女生的形象记忆,形象思维发展较好,学习语文、外语等更容易;男生的抽象记忆、抽象思维发展较好,学习理科更容易。

16、资赋优异学生的心理特点①具有优异的认知能力

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兴趣  ③学习效率高

④善于交际   ⑤资赋优异学生的一些常见的缺点

17、资赋优异学生的教育策略:

①加速学习  ②充实课程   ③开设特殊班级

18、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们常常是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经验匮乏,训练不足,学习失败和困难又使得他们回避困难,缺乏自信和学习动机。

19、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学习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①暂时性困难学生

②能力型困难学生

③动力型困难学生

④整体型困难学生

20、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策略:

①矫治、补偿性对策

            ②预防性对策

            ③发展性对策

21、情绪困扰学生的心理特点:

①情绪困扰学生通常具有以下一般行为特点:

过分焦虑,非常敏感,机体紧张,行为呆板,孤独自处,不善交际,常常心神不宁。

②情绪困扰学生有时可能表现出反社会或违纪犯法行为

③情绪困扰学生的智力水平虽然并不低下于普通学生,但在情绪纷扰的情况下,常在智力测验或智力活动过程中表现较差

④情绪困扰学生在学习上通常存在比较严重的困难,他们往往

             比较自悲,缺乏自信心,心情不愉快,缺乏学习兴趣,普遍表现出学习成绩差的特点。

22、情绪困扰学生的心理特点:

①首先,要帮助情绪困扰学生提高情感生活的认识。

②其次,要帮助情绪困扰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训练。

③国外有人采用“特设教室计划”、“生活空间会谈法”等教学模式。

第四章

1、广义的学习是只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及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接受性 ②间接性 ③有效性 ④教育性 ⑤年龄差异性

3、学习理论可分为三大派:

刺激――反映理论;认知理论;联结――认知理论

4、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长期对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

他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就是根据自己对动物进行的实验而提出来的。

5、提倡发现学习是布鲁纳认知理论的指导思想。

6、布鲁纳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组织学生的发现学习 

A:

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困惑的情境或有趣的难题,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问题情境和思维状态中,而教师并不高之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教师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

C: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

D:

教师以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E:

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以便使学生能改变探索方向或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探索。

(2)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A:

选择那些能够深化、扩展学生以学过的知识,并能为下一步要学习的知识打下必要基础的内容重点讲深讲透。

B:

每讲完一个新概念、新原理时,要指出它与以前学过的概念和原理的关系,并逐步把他们归进统摄水平更高的概念和原理中,例:

看76页

C:

对于过分琐碎的知识,尽管其中某些细节可能是有益的,也不必花过多的时间纠缠,以免干扰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D:

经常组织复习和练习,使概念和原理反复在各种问题情境中出现,从而使知识有不断强化的机会。

7、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新概念

8、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要加强学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时

(3)在检查学习结果时

(4)正确处理有意义接受学习与有意义发现学习的关系

9、加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他把学习分成六类:

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具体概念学习D、定义概念学习

E、规则学习F、问题解决学习

10、学习动机的功能:

①启发功能②导向功能③强化功能

11、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12、学习兴趣的意义:

(1)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

(2)学习兴趣能为学生未来的活动作准备

13、学习兴趣的发展: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经由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14、影响学习兴趣形成发展的因素:

(1)熟悉而有新颖性的刺激

(2)能体验成功,增强胜任感的任务

(3)适合个性的活动

(4)责任感和义务感

15学习动机应重视以下几点: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

②新颖生动、富于启发性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③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④及时反馈,强化学习动机

⑤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

16、掌握知识的过程:

(1)知识的理解

(2)知识的巩固(3)知识的应用。

17、知识理解是指运用;以拥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某本质、18、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19、一般认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具有四种水平:

a、字面的理解b、解释的理解

c、批判的理解d、创造的理解

20、促进知识理解的主要教学措施:

(1)应用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

(2)正确运用变式,显示本质属性

(3)充分进行比较,揭示知识异同

(4)运用归类列表法,力求知识系统化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

21、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能够背诵程度之后所继续进行的学习。

一般认为,当22、过度学习在量上比适度学习多50﹪时,识记和保持的效果最好。

23、所谓概念的掌握,也就是获得了一定事物的概念。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概念是否已经掌握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标志:

(1)概念属性的认识

(2)概念例证的区分

(3)概念分类根据的理解(4)概念的正确应用

24、研究表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技能练习时必须注意提供以下有效条件:

(1)教育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学合理地组织练习活动

(3)提供动作技能练习的特殊条件

25、加里培林把智力活动也就是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区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6、共同要素理论是桑代克提出来的学习迁移理论。

2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特点。

(4)原学习的理解水平和熟练程序。

(5)学生的智力水平。

28、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结构包含五种智力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29、智力结构的五种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30、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个“一”就是指基本的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

31、关于智力发展基本过程的论述,较有影响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

他认为智力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

个体适应的方式有二:

一为同化,二为顺应,两者相反相成,构成整个适应机能。

如何促进中学生智能的发展?

1、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心里学家桑代克最早用实验方法探讨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

他最著名的实验证是猫开笼门的实验。

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研究,探讨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

创造性解决问题阶段:

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明朗阶段4、验证阶段

21、元认知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雷维尔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

元认知包括三方面内容:

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

22、品德,即思想道德品质

23、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要求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6、品德与道德额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变化依赖于社会;品德是一种个体道德现象,

(2)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在内容上有差异。

社会道德内容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部分表现。

(3)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是伦理学,27、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还要受个人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28、品德与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顺从第二阶段,认同第三阶段,内化

29、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观点的形成三个环节。

30、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的特点: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片面到全面(3)从效果到动机(4)从现象到本质(5)从评他到评己

31、中学生爱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因而少年期讲究“实惠”的动机就越来越明显。

32、好奇心是人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

好奇心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特点。

33、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德不良行为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

近年来犯罪出现“低龄化”的趋势。

34、学生过错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不当

35、注意影响表扬批评、奖惩的心理因素:

(1)学生过去接受奖励的历史

(2)表扬、批评、奖惩运用的次数(3)学生内心卷入的程度(4)实施者是否具有权威影响(5)教师、家长与学生情感融洽程度等

36、表扬与批评的原则:

(1)教育有效性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3)适宜性原则

(4)非成人化原则(5)机智性原则

37、正确运用惩罚:

(1)惩罚要少用、慎用

(2)惩罚要尊重学生人格(3)惩罚要在说理基础上进行(4)惩罚要在恰当的情境中进行(5)惩罚必须考虑学生年龄特征(5)不能滥施惩罚

38、所谓审美,就是人对美的事物感受体验和品鉴活动

39、审美心理活动是各个审美心理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它的起始到结束,表40、现为三个动态发展的有机联系的阶段

1)起始阶段,亦称准备阶段2)高潮阶段,亦称观照阶段3)效应阶段

41、美的事物形象地再现了世界的本质,集中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容,因此,美能储善,善能育德。

42、个体的审美能力,主要由以下心理因素构成:

1)审美感受力2)审美鉴别力

3)审美欣赏力4)审美创造力

第十章

1、群体通常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通过彼此交往互动和共同活动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或共同体。

2、群体心理是指群体中成员共有的心理现象,是一个群体内部所具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体系。

3、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1)松散阶段2)凝聚阶段3)形成阶段4)优化阶段

4、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四、发挥师生关系的导向作用

五、提高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品位

六、把人际关系纳入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七、加强班集体内部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5、现代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这,两个主要方面。

6、智力素质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它是由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综合构成的。

7、非智力素质则属于人的情、意领域和个性范畴。

8、金兹伯格等人依照心理发展的规律,认为职业选择是从模糊的空想向现实选择的过度,他将这一逐渐成熟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空想阶段2)尝试阶段3)现实阶段

9、萨珀的职业发展五阶段论:

1)成长阶段2)探索阶段3)确立阶段4)维持阶段

5)衰退阶段

10、影响中学生升学心理形成的因素:

1)社会因素2)学校因素3)家庭因素

11、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两人相互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而心理卫生则是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或措施。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手段。

12、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3、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2)积极性原则3)平等性原则

14、心理咨询的原则:

1)关系平等原则2)来访自愿原则3)价值中立原则

4)方案守法原则5)内容保密原则

15、构成角色的要素有个体的社会地位、身份、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的是角色的职责义务。

16、角色有很多分类法,分为三类:

1)期待角色2)主观角色3)实际角色

17、威信是教师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教师的威信是实现角色任务的必要条件。

18、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权利;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19、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20、主观测验的题型主要是分析、说明、论证和评价。

21、教师的心理因素:

1)光环效应2)趋中倾向3)对比效应4)期望误差5)精神状态

判断题:

1、元认知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雷维尔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

所谓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也可称为检验、调整和评价个体思维的能力。

2、好奇心是人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好奇心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特点。

3、体育活动是在人脑指挥下进行的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复杂活动。

4、美的事物形象地再现了世界的本质,集中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容,因此,美能储善,善能育德。

5、群体心理是指群体中成员共有的心理现象,是一个群体内部所具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体系。

6、违心从众,明知自己的意见或行为是正确的,但不愿被视为“异端”或越轨者,不愿标新立异,怕“枪打出头鸟”。

所以委曲求全,表面从众。

多选题:

1、品德与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顺从;认同;内化。

问答题:

一、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什么特点?

答:

了解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片面到全面;3、从效果到动机;4、从现象到本质;5、从评他到评己。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答:

1、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情感学习。

2、正确对待与培养学生的需要。

3、通过美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4、组织道德活动、创设道德情境。

5、培养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

三、表扬与批评有什么原则?

答:

1、教育有效性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

3、适宜性原则;

4、非成人化原则

5、机智性原则。

四、审美心理过程从起始到结束,表现为三个动态发展的有机联系的阶段:

1、起始阶段,亦称准备阶段。

2、高潮阶段,亦称观照阶段。

3、效应阶段。

重点段:

形成集体规范的心理机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社会标准化倾向,即集体成员由于思想、价值、地位、处境的一致或接近,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上就会发生类化和趋同。

这种类化和趋同则是通过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互动过程造成的。

违心从众,明知自己的意见或行为是正确的,但不愿意视为“异端”或越轨者,不愿标新立异,怕“枪打出头鸟”。

所以委曲求全,表面从众。

论述题:

如何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

1、发挥师生关系的导向作用

2、提高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品位

3、把人际关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4、加强班集体内部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萨珀的职业发展五阶段论:

萨珀把自我意识作为职业发展理论的核心,认为职业选择的发展过程就是个人自我意识与职业形成一定关系并加以实现的过程。

他将职业心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14岁以前)2、探索阶段(15岁至24岁)3、确立阶段(25岁至44岁)

4、持阶段(45岁至64岁)5、衰退阶段(65岁以后)

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讲求实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积极引导原则

3、平等性原则

构成角色的要素有个体的社会地位、身份、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等,最重要是角色的职责义务。

什么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

广大的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的精神,贡献一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什么是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测验能准确地测出它所要测验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编制客观测验的具体步骤是:

1、列出双向细目表。

2、编题。

2、配题。

配题是根据双向细目表中的内容和题型数量,从已编制好的大量试题中选取性能优良的题目加以编排、组合成测验的过程。

教师的心理因素:

(多选)1、光环效应。

2、趋中倾向。

指教师在评定时,尽量避免极端评定,既不给低分,也不给高分的趋倾向。

3、对比效应。

4、期望误差。

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影响测量和评定。

5、精神状态。

教师在向学生和家长报告、解释分数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测验分数是对学生目前状况的测验结果。

(2)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估计。

(3)要以激励学生为主。

(4)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

(以下是白云分教点学员整理的笔记,未经授课老师审核)

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中心。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心理。

2、实验室实验周期短,效果可以用仪器检测。

3、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

4、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但兴趣在学习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兴趣引起的无意注意在学习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5、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的看法。

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6、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

即气质是一个人的动力特点。

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7、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学习中的理解作用和提倡发现学习。

9、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其主要成就是在其学习理论中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新概念,故人们称其理论为有意义学习理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0、现代认知学派的认知结构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知识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