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61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3分)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熔化放热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凝固吸热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的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需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所以融雪时气温下降.

故选C.

本题考查对六种物态变化的掌握,与此题类似的还有“下雪不冷化雪冷”,体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3分)如表,小红将六种物品分成两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  )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刀片、2B铅笔芯、食盐水

塑料直尺、玻璃杯、橡皮

状态

密度

硬度

导电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其他综合题.

分析一组三种物质的共同特点和另一组三种物质的共同特点,得出结论.

第一类,金属刀片、3B铅笔芯、食盐水都具有导电性,属于导体;

第二类,塑料直尺、玻璃杯、橡皮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所以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导电性.

故选D.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物理性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5.(3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10cm/s

9cm/s

8cm/s

7cm/s

速度的计算.

长度、时间、速度.

据图可知,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行驶的路程是s=45cm=0.45m,利用v=

可求出平均速度.

滑块的平均速度:

v=

=

=0.09m/s=9cm/s,故ACD不符合题意;

从图片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从题干出发,通过具体计算得到准确答案,然后和选项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风吹石头跑”说明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是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力的概念;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重力.

运动和力.

正确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的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

A、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也有力产生,选项错误;

B.“风吹石头跑”说明风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选项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碗给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给碗的力,选项错误;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正确;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该题里包含的很多信息,要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7.(3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  )

奥斯特

法拉第

焦耳

安培

物理常识.

电和磁.

根据我们对于奥斯特、法拉第、焦耳、安培这四位科学家对于物理所作贡献的了解来作答.

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符合题意;

B、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建立了焦耳定律,提供了对电流通过导体时发出热量的计算,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因此安培对电流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记清每位物理学家的贡献是解题的关键,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8.(3分)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比热容、热机

、热值.

本题抓住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提供动力.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

本题主要考查对热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情况的了解以及工作的实质.

9.(3分)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

纳米

微米

毫米

厘米

长度的估测.

估算综合应用题.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头发丝的直径约70μm=70×

10﹣6m.

考查估测能力,需要对物理单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必要时进行单位换算.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10.(3分)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  )

A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不变,

不变

电路的动态分析.

应用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据此进行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故A不正确;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故BD不正确,C正确.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好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测量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1.(2分)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

的偏折能力变 强 (选填“强”或“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 (选填“前”或“后”).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透镜及其应用.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

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而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

强;

前.

本题考查了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12.(2分)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

会向 外 (选填“内”或“外”)飘,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越小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薄纱窗帘内外两侧空气流速,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分析薄纱窗帘内外压强,判断薄纱窗帘的运动情况.

风沿着外墙吹过时,薄纱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薄纱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薄纱窗帘压向窗户外面.

外;

越小.

对于流体问题,一般分析物体两侧的流体流速,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是解决此类习题的思路.

13.(3分)一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总重力G=12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它是一个 省力 杠杆.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 360 N,生活中应用这个特点的杠杆还有 钳子 (请举出一例).

杠杆的应用.

简单机械.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并举例生活中省力杠杆的应用;

再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计算人手向上的力的大小.

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F1L1得,

FL1=GL2,

1m=1200N×

0.3m

F=360N;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还有钳子.

省力;

360;

钳子.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正确理解杠杆平衡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人体发热时常用湿毛巾敷在头部,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这说明 热传递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说明水的 比热容 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和能.

(1)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

出热量,内能会减小,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反映了这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比热容大的物质在质量相同、升温相同的情况下,其吸收的热量会更多.

(1)人体发热,人体温度高,用湿毛巾敷在头部,湿毛巾温度低;

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二者的内能.

(2)用水做传热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情况,水能吸收或放出更多的热量,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实际中应用很多,例如:

汽车用水冷却发动机、暖气中用水做传热介质等.

故答案:

热传递;

比热容.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学习知识、知其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15.(2分)小雷家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

,本月底的示数如图所示,她家本月消耗电能为 70 kW•h.该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500转时,消耗的电能为 0.2 kW•h.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能和电功率.

(1)小明家本月用电的计算方法:

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电能表的读数时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

(2)300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

kW•h的电能,求出转盘转1500r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1)月底电能表示数W2=951.6kW•h,

小明家本月用电:

W=W2﹣W1=951.6kW•h﹣881.6kW•h=70kW•h;

(2)电能表转盘转动150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W'

=1500r×

kW•h=0.2kW•h.

70;

0.2.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理解“3000r/kW•h”的含义是本题的关键.

16.(5分)重为3N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1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2)若将石块向上提,使其露出水面一部分,则水面高度会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杯底所受压强将 变小 ;

(3)若剪断乙图中的细线,石块将 下沉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题;

简答题;

浮力.

(1)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在甲、乙两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据此得出结论;

(2)若将石块向上提,露出水面一部分,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液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压强变小.

(3)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

(1)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3N﹣2N=1N;

由甲和乙图可知,

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N﹣1.8N=1.2N,

F浮≠F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

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若将石块向上提,露出水面一部分,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液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杯底所受压强变小.

(3)若剪断图中的细线时,受到的重力3N大于受到的浮力1.2N,

∵F浮<G,

∴石块将下沉;

(1)1;

密度;

(2)下降;

变小;

(3)下沉.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时考查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会用称重法测浮力、知道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本题的关键.

17.(7分)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次日其所携月球车“玉兔号”顺利达到月球表面,开展科学探测工作.

(1)“玉兔号”的设计,既要减小质量,又要能够抵抗月球表面高达330℃的昼夜温差,所以在选材时要用密度较 小 ,热胀冷缩较 不明显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的材料;

(2)“玉兔号”的车轮采用网状材质,加入多个锯齿形机构,可以增大 摩擦力 ,有助于“玉兔”抓稳月面,它在月面行走时,印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这个过程中它相对于“嫦娥三号”是 运动 的;

(3)“玉兔号”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 能.上方装有一个地月对话通讯天线,它可以发射 电磁波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保证月球车与地球的通信.

密度与温度;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力的作用效果;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电磁波的传播;

太阳能的转化.

社会热点综合题.

(1)一定体积的物体,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

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叫运动状态;

位置没有改变,叫静止状态;

(3)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玉兔号”的设计,既要减小质量,又要能够抵抗月球表面高达330℃的昼夜温差,所以在选材时要用密度较小,热胀冷缩较不明显的材料;

(2)“玉兔号”的车轮采用网状材质,加入多个锯齿形机构,增大了与月球表面接触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有助于“玉兔”抓稳月面;

它在月面行走时,印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这个过程中它相对于“嫦娥三号”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

(3)“玉兔号”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上方装有一个地月对话通讯天线,它可以发射电磁波,保证月球车与地球的通信.

(1)小;

不明显;

(2)摩擦力;

形状;

运动;

(3)电;

电磁波.

本题通过热点问题考查物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包括密度、热膨胀、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能量转化和电磁波的应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和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三、作图题(共6分)

18.(6分)

(1)图甲中一束光射向并穿过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

(2)请在图乙中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开关、螺口节能灯正确地接入家庭电路.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家庭电路的连接.菁优网版权所有

图像综合题.

(1)根据折射规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开关控制灯泡时和灯泡是串联的.火线过开关入灯座,零线直接入灯座.

(1)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

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2)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接

到到

灯泡顶端的金属点;

零线直接接到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更换灯泡时更安全.如下图所示: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是不同的.

(2)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

19.(5分)

(1)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物体A的长度是 1.30 cm;

(2)侧某物体质量时,在合理范围内应先放质量 大 (选填“大”或“小”)的砝码,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39 g;

(3)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长度的测量;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由于该刻度尺的零刻度已经磨损,因此需要将紧挨物体左侧的6.00cm当作“零”刻度,然后让最后的读数减去“零”刻度的读数即为该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的读数需要进行估读;

(2)天平添加砝码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依次试加,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左侧的刻度;

(3)该温度计的示数在﹣10~0℃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由此可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

(1)由图知: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此图是以6.00cm作为“零”刻度,因此物体A的长度为:

7.30cm﹣6.00cm=1.30cm;

(2)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合理范围内应先放质量大的砝码,砝码总质量等于35g,游码示数为4g,所以物体质量=35g+4g=39g;

(3)由图知: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

﹣4℃.

(1)1mm;

1.30;

(2)大;

39;

(3)﹣4.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20.

(6分)“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

(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 速度 的关系,实验中他控制了钢球的 质量 不变;

(2)钢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 减小 动能 增大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 动能的大小 ;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1)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需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控制的变量,便可得出探究的因素;

(2)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运动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由题意知,同一钢球的质量相同,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钢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3)实验中通过木块被钢球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速度;

质量;

(2)减小;

增大;

(3)动能的大小;

不能.

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1.(8分)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1)实验所用器材有:

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 弹簧测力计 .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3)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1.2 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实验次数

1

2

3

接触面情况

木块和长木板

木块和棉布

木块和毛巾

摩擦力/N

1.9

2.4

(4)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