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24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第一部分历史

考生注意:

历史试题共五道大题,39个小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

1.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D选项符合题意;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

B选项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学会采集、狩猎,懂得爱美。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A.管仲B.商鞅C.王莽D.张角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B选项符合题意;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

A选项不符合题意;9年,王莽建立新朝。

C选项不符合题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孟子B.韩非C.主父偃D.董仲舒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A选项不符合题意;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B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4.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A.汉语B.鲜卑语C.匈奴语D.蒙古语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A。

5.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隋文帝D.唐太宗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D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高祖,西汉的建立者。

B选项不符合题意;隋文帝,隋朝的建立者。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6.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

A.李白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前期描写真挚

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C选项符合题意;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A选项不符合题意;苏轼,北宋词人,词风豪迈而飘逸。

B选项不符合题意;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7.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A.罗盘B.指南针C.司南D.磁石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B选项符合题意;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

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代制成“司南”。

C选项不符合题意;磁石说法不准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8.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A选项符合题意;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B选项不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C选项不符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9.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C选项符合题意;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选项不符合题意;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选项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选项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选项不符合题意;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的谈判是

A.西安事变B.皖南事变C.重庆谈判D.汪辜会谈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C选项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选项不符合题意;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B选项不符合题意;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进行会谈。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2.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50周年B.70周年C.90周年D.100周年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9年—1949年=70年,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13.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A.朱德B.陈毅C.彭德怀D.刘伯承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C。

14.在古希腊,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是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牛顿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B选项符合题意;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A选项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选项不符合题意;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5.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

这就是

A.王国B.领地C.城市D.庄园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D。

16.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D.卡德纳斯改革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选项符合题意;1861年,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B选项不符合题意;为了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

C选项不符合题意;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1934年,墨西哥实行卡德纳斯改革。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7.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

A.《神曲》B.《哈姆雷特》C.《高老头》D.《复活》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B选项符合题意;但丁的代表作《神曲》。

A选项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

C选项不符合题意;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8.下列航海家中,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1492年开始,哥伦布先后四次西航,发现美洲。

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C选项符合题意;迪亚士远航非洲的好望角,A选项不符合题意;达•伽马到达印度,B选项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9.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

A.《查士丁尼法典》B.《共产党宜言》

C.《宅地法》D.《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B选项符合题意;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A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时,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C选项不符合题意;《和平法令》,是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0.通过经济、军事等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A.苏联解体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D.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选项符合题意;苏联解体标志两级格局的结束。

A选项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选项不符合题意;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1.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的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洲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军队。

文献的颁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D选项符合题意;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A选项不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B选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2.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这一事件被称为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选项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发生于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B选项不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发生于1941年,苏军的胜利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选项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1943年,是二战的转折点。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3.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D选项符合题意;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A选项不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是一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

B选项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在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4.1990年,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是

A.利比亚独立B.埃及独立

C.阿尔及利亚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D。

25.1945年10月成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一一联合国,其总部地点设在美国的

A.巴黎B.纽约C.日内瓦D.伦敦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10月成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一一联合国,其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二、判断对错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你的判断结果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26.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答案】正确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正确。

2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答案】正确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正确。

28.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秘密召开。

()

【答案】错误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错误。

29.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答案】正确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本句表述正确。

30.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

【答案】错误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现“分封制”。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错误。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亚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答案】错误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错误。

三、组合连线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相关选项用线段连接起来

32.

戚继光虎门销烟

郑成功抗倭战争

林则徐收复台湾

【答案】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33.

斯大林发动垦荒运动

罗斯福实施新政

赫鲁晓夫苏联模式的形成

【答案】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1936年,苏联新宪法公布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1933年,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党和政府为增加粮食生产而掀起的群众性垦荒运动。

四、读图识图题(本题共3道题,第34题6分,第35题7分,第36题5分,共18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4.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地名)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次农民大起义。

(2)项羽率领起义军在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刘邦抓住有利时机,率军直抵秦都,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

【答案】

(1)大泽乡一或1

(2)巨鹿

(3)咸阳

【解析】依据题干“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1)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地名)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项羽骁勇善战,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刘邦抓住有利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

35.读“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

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

(2)战役

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在战役中,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初,和平解放,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全境基本解放。

【答案】

(1)辽沈东北

(2)淮海

(3)平津北平华北

【解析】依据题干“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1)辽沈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

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

(2)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6.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的人物是,八七会议后,他回到湖南领导起义。

(2)图二的人物是,他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

(3)图三的人物是甘地,他领导的是运动。

【答案】

(1)毛泽东秋收

(2)玻利瓦尔解放者

(3)非暴力不合作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1)图一的人物是毛泽东,八七会议后,他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图二的人物是玻利瓦尔,他和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图三的人物是甘地,他领导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道题,第37题6分,第38题8分,第39题6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7.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天空,一睹他们的风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材料二: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到达目的地后,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玄失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材料三: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写出一条即可)

(2)材料二中,玄奘西行前往哪国取经?

根据他的口述,由他的弟子记录所成的书是什么?

(3)材料三叙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郑和率领船队先后进行几次远航?

【答案】

(1)鉴真;传授佛经,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答对其中任意一条,皆可得分

(2)天竺《大唐西域记》

(3)郑和下西洋七次或7次

【解析】

(1)依据题干“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结合所学知识,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鉴真;传授佛经,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答对其中任意一条,皆可得分

(2)依据题干“贞观初年……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贞观初年。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天竺《大唐西域记》

(3)依据题干“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结合所学知识,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郑和下西洋七次或7次

38.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翻开了我国经济、外交、科技等各项事业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议,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7年,我国在武汉建成了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桥梁。

材料二: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他访问印度和缅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这一原则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