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29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黄石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说明了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转变成了淀粉③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④光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2.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3.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松结的球果B.桃结的桃子

C.玉米结的玉米粒D.向日葵结的葵花籽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5.下列叙述中,能正确表示,在结构上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的原因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B.有输导组织的出现

C.有茎叶的分化D.有茎叶的分化和输导组织的分化

6.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A.胚根B.种皮C.胚乳D.胚芽

7.花是植物重要的生殖器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子通过花粉管送入胚珠

B.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C.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

D.花形成种子一定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

8.小明从一个甜瓜里共取出50粒发育完全的种子,请问在该瓜发育前,花中至少有多少个胚珠?

A.50B.150C.25D.100

9.下列是小明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

装置

实验材料

光照

温度

干燥的大豆种子+浸清水的棉花

明亮

室温

干燥的大豆种子

明亮

室温

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

10.下列图示可以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A~F指的是细胞的各种结构。

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______细胞模式图。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_________(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图中的[]_______(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甲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存在于[]__________之中。

(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

12.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的〔〕___________上的过程叫传粉。

(2)受精作用完成后,〔〕__________发育成种子。

(3)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中常用耕、耙等措施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3.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哪个结构内进行?

___________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的方法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实验的要点:

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

【详解】

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结果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而光照部分变蓝,实验结论是: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③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①③正确。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光照是绿叶合成淀粉的必要条件,但无法证明光转变成了淀粉,②错误;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④错误。

故选:

C。

【点睛】

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详解】

A、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进行,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要吸入一定量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物只消耗少量的氧,大量的氧被释放到空气中,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不够光合作用所需要,所以还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到了夜间,光合作用完全停止,此时才表现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现象。

A正确。

B、在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进行,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所以植物在白天可以向外界供氧。

在晚上,由于没有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只能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B错误。

C、植物体时刻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着,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所以在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

A。

【点睛】

理解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

(1)种子植物分为两类: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受精完成以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详解】

A、松是裸子植物,着生在雌球花上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松的球果不是果实,A符合题意。

BCD、果实是被子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形成的具有果皮及种子的器官,桃子、玉米粒和葵花籽都是由子房发育来的果实,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理解掌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即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

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

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正确;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C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所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并不能组成生态系统,D错误。

【点睛】

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

5.C

【分析】

藻类植物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通常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没有输导组织,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

【详解】

AB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ABD错误。

C、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而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这是苔藓植物在结构上比藻类植物高等的原因,C正确。

故选:

C。

【点睛】

理解掌握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由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详解】

A、胚根是种子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胚的下部未发育的根,遇碘液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

B、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黏在一起,种皮起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遇碘液不变色,B不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

所以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胚乳,C符合题意。

D、胚芽是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胚轴相连,它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遇碘液不变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理解掌握玉米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

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详解】

A、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

B、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B正确。

C、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花蕊由雌蕊和雄蕊组成,C错误。

D、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D正确。

故选:

C

【点睛】

理解掌握花的类型、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传粉及其方式,(双)受精及其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

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本知识可借助雌蕊的图形与果实的图形进行记忆。

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需要一粒花粉,2个精子。

【详解】

我们知道子房在完成受精后发育情况为:

可见,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题目中从一个甜瓜里共取出50粒发育完全的种子,说明只有50个胚珠完成了传粉与受精。

而要使一个胚珠内的卵细胞受精需要一粒花粉提供精子,要使50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就至少有50粒甜瓜花粉落在了该花雌蕊的柱头上,所以小明从一个甜瓜里共取出50粒发育完全的种子,在该甜瓜发育前,花中至少有50个胚珠。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双)受精及其过程,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C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表格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水分。

【详解】

通过对表中的内容分析可知,①干燥的大豆种子+浸清水的棉花与②干燥的大豆种子,存在唯一的变量水分,其它因素都相同,他研究的问题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对照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来看,本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其探究。

理解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C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详解】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因此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

即:

故选:

C。

【点睛】

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植物C叶绿体D细胞核F细胞质

【分析】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2)观图可知:

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叶绿体、D是细胞核、E是液泡、F是细胞质,据此解答。

【详解】

(1)由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可知:

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叶绿体、D是细胞核、E是液泡、F是细胞质。

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2)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含有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只有植物细胞的绿色部位具有叶绿体,如:

洋葱鳞皮叶内表皮细胞没有[C]叶绿体。

(3)图中D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关系。

(4)图中[F]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点睛】

理解掌握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功能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12.①柱头③胚珠充足的空气

【分析】

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观图可知:

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④是子房、③是胚珠,据此解答。

【详解】

(1)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2)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所以受精作用完成后,③所示的胚珠继续发育成种子,④所示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3)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在春播时,农民常常要对土壤进行耕和耙,使其变得松软有更多的空气,因此其原因是使种子萌发时具有充足的空气促进种子的萌发。

【点睛】

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传粉的概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3.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植物利用氧气分解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