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42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都匀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例5,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P14~15“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在探索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过程中,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比较两个数大小的过程中,感悟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探索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情况下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说清楚自己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师:

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引导学生小结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知道先比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5。

师:

你们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

这里的数都是亿以内的数,我们又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回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后面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打下基础。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

谁来读一读2011年这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

你知道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少吗?

【学情预设】学生基于之前的知识经验,能感觉到哪个数比较大,哪个数比较小。

预设1:

韩国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因为这个数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有四百多万。

预设2:

印度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少,因为这个数只有6位,是60个万和6500个一组成的。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提示】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在汇报时利用数的组成来充分说清楚他们的比较方法以及为什么要从高位比起,还要让学生了解先画分级线再比较大小这种方法的优势。

(1)任意选择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和比较方法。

【学情预设】因为是任意选择,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将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相比较,也可能是将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相比较,教师要有意识地分类板书。

3.引导归纳。

(1)师:

刚才我们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出现了哪些情况?

【学情预设】有的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有的两个数的位数不同。

(2)师:

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情预设】预设1: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预设2:

位数相同的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预设3:

比较的方法跟之前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的数变大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认识基础进行自主探索,经历尝试——交流——讨论——总结的数学活动,实现学生知识经验有效地迁移和提升,从而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教学提示】

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排序的顺序。

1.课件展示教科书P1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反馈,说出比较过程,教师适当指导比较方法。

2.课件展示教科书P11“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展示教科书P14~15“练习二”第1、5题。

这两道题都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具体说一说每一组数是怎么比的。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巩固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小结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教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是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准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基本达成,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环节,学生在独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之后,在说一说“比较的过程和理由”这一细节处理上不够到位,给予学生的时间也不够,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5第2、3、4、6题。

2.在○里填上“>”“<”或“=”。

7235700○7235703028190○20381900653400○654300

872340○872540100个一千○100000

3.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30567030506735670035067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43802403802403082040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138900<6□65700

(2)□930087<6089636

(3)1□270000<16200000(填最大数字)

(4)367728>36□628(填最小数字)

6.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数,再比一比谁组成的数大。

参考答案

2.><<<=

3.

(1)3506700>356700>305670>305067

(2)240380>240308>204380>204038

4.

(1)1~9

(2)1~5(3)5(4)0

6.元元组成的数是1003468,状状组成的数是1002780。

1003468>1002780,元元组成的数大。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

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

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谈话:

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

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

∠1说:

“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

”∠2说:

“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

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生:

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

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

怎么量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

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

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

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

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

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

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

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2)介绍1°角

①谈话:

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设计意图】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

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

2.认识量角器

(1)谈话:

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组合作:

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讨论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

汇报交流:

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配合课件演示)

学生:

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3)操作活动:

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

①摆一个直角。

学生试摆后交流方法。

(摆角时,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准90°刻度线,顶点与中心点重合。

②摆一个60°的角

学生试摆后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生: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

③摆一个120°的角

呈现错例,比较辨析。

【设计意图】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通过动手摆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

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

(4)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反馈:

照样子,量出∠2的度数。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6.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三、巩固深化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度量后交流方法。

(2)猜猜看

看角的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数。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量角的技能训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四、总结延伸

(1)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结束后,反思了一下这节数学课,体会有以下几点:

1、关注数学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在授课之初,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他们感举的实例作为学习的背景。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2、想办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在布置课前作业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收集有关环保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收集的形式不限。

有的学生找资料,有的查阅书籍,有的亲自搞调查,获取了大量信息,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3、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再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

在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如:

“大家看统计图和统计表时,有什么感觉?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觉得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交流,让他们观察,猜想,独立思考等,从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

2、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

3、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练习的形式相对单一。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笔算除法

(一),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地书写商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及计算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在实现以上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

理解笔算的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上;难点在于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五、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情境引入法,引导发现法;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有:

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小的层次:

1.链接复习,回顾旧知

教师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先来口算一组题,热热身。

随即出示形如:

90÷3、120÷60的口算题一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用一组口算题热身,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正确的估算和笔算做好准备。

2.情境引入,生成问题

首先用多媒体课件祟课本第81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

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由此得出算式:

92÷30140÷30

【课标在对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我充分尊重教材,呈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次:

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分三小步进行:

1.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或者用小棒摆一摆,92÷30结果是多少呢?

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几种:

(1)用估算的方法估出;

(2)用摆小棒的方法摆出;(3)用竖式算出。

2.在此基础上小结:

这道题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结合刚才的口算过程,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试算的情况。

3.全班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笔算92÷30的?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商的书写位置。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竖式。

【这一层次的教学,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估算或操作得出结果,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为解决商的书写位置提供了依据和经验,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二层次:

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基本教学流程同第一层次。

也是先估计商,再试着用竖式计算,最后全班交流,明确商的位置问题。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形成板书。

【整个第二环节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全班交流,学生经历了一个个人——小组——全班这样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预计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试一试。

分别出示64÷30、565÷80两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这一练习的设计,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经历笔算过程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2.练一练。

出示4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题,让学生任选两题进行练习,完成过可以再选做其他题目。

【这一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3.辨一辨。

即检查、纠错题。

4.笔算与欣赏。

用多媒体课件分六个版块出示6道笔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结果时课件展示反面的数学家知识介绍。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将笔算练习与数学史欣赏融为一体,使得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及个人收获进行总结,同时提醒学生:

生活中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多留心观察与思考。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各方面得到了新的提升,同时渗透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