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6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docx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  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  实践性

B、  耦合过程

C、  动力性

D、  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

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  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  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

1、  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

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4.三者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

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农业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工业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与农业社会对比记忆)

3.信息社会的教育:

学校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七、教育学的主要派别(了解):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八、当代教育学的新的特征: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九、教育学的价值

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重点章节)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

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社会功能:

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二者的关系:

辩证统一,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也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的制约作用。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

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

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

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吗,促使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指通过教育,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表现:

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等;现存学校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措施(关键是进行教育改革):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四、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人口: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文化:

保存、选择、融合、创造。

经济:

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治: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创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五、教育功能的实现★★

教育的两大功能是本体和衍生的关系,从形成过程来看,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其本体功能;然后,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衍生其社会功能。

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主要是指入学选拔和培养);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2.教育社会功能的衍生施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产品的社会输入;产品的社会利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节)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联系:

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

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较多,它不仅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包括“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除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外,还有以下两方面。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

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也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四、教育目的的类型★★

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

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馆、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应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认为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公用性教育目的:

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公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

应使二者一致,并在实践中统一。

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理想的教育目的):

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

发展性教育目的(现实的教育目的):

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前者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必由之路。

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二者为互为依据的关系。

4.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内在教育目的:

具体教育过程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

外在教育目的:

指教育目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要求。

五、教育目的的功能的概念:

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六、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通过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个;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七、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依据:

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需要。

八、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概念: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型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九、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缺点:

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

激进的对立的人本位价值取向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对立,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因此带有片面性。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缺点:

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割裂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易造成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正确观点:

把二者结合起来,可避免上述缺点。

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适应于超越问题(即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超出性);

功利价值(和物质、经济有关的作用)和人文价值(和精神、文化有关)相结合;

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二者并重);

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二者不能对立);

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问题(协调发展)。

十一、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十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

十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十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

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互相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其基本构成包括德智体美等。

第四章教育制度★★(次重点章节)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经济、政治、文化。

四、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原始时代没有教育制度;古代阶级社会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但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无中学;现代社会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现代教育制度,其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

五、终身教育的概念:

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属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同一综合。

六、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

七、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学制(苏联)。

★★★

八、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九、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了解)

1.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

2.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4年,癸卯学制;

3.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

4.解放后,1951年颁布新学制;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

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含以下几个层次: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今后发展方向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

十一、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完全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章节)

一、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

二、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德示范、宣传咨询等直接参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教师职业的个体作用: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的体现。

其职业劳动具有经济价值,职业生活充满自由和快乐,内含着创造的幸福;教师工作不仅付出与奉献,也在不断地收获。

三、教师职业的地位:

政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地位——较低;法律地位——教师享有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和参与管理权;专业地位——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四、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五、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

★★★

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如科教兴国、让每个学生都成才和成人的理念等);

2.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量的拓展、质的深化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包括设计教学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八种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的专业自我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具体包括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状况的满意、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景有较高的期望、具有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学模式)。

七、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八、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1.概念:

教师的专业素质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包括:

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道德;强健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

九、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

1.概念: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包括: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十、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

★★

1.概念:

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2.包括:

教师的道德形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对自己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

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十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等);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

十二、学生的发展:

1.概念:

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的和结果。

2.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整体性。

3.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生理成熟期提前;

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十三、师生关系

1.概念: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2.在教育中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式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3.类型:

★★★

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师生间的社会关系指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

代际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等);

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活动中位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

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题间的关系);

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

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

4.师生关系的调节:

社会调节、学校调节和教师调节。

十四、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互相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课程★★★(重点章节)

一、课程的定义有几种:

★★★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斯宾塞)(中国古代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七艺”);

缺点: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远超出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范围,忽视学生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等。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作了什么。

缺点:

在实践中很难实行,且太宽泛。

(三)课程既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认为任何社会中的课程,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再身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与价值。

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

缺点:

是幼稚的。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

认为课程不是要是学生适应成顺从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得束缚。

缺点:

过于天真

我觉得袁振国的定义比较好: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二、课程理论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杜威)

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不足取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和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应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二)学科主义课程论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