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737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84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II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8.4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II)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的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小组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新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

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2.下面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

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

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简单小结介绍:

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的独特和可爱。

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吧。

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

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小结:

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已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

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

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

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

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小结:

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的隔离造成的。

2.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的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稀有生物?

引导:

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有怎样的特点?

提问: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

补充: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

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小结:

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小结: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xx年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

小结: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接下来我们再详细的分析。

第二课时

导入:

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提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板书: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展示:

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

小结:

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合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

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展示:

澳大利亚的地形图。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指导学生读图:

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

出示气候图:

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并分析其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

小结:

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下面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自动剪羊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

引入:

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是得天独厚。

板书: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

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

教师小结补充:

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矿产资源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2.强调:

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总结: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工矿业。

xx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

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孤立的地理位置、无大型天敌、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世界重要的羊毛、小麦出口国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资源有铝土矿、铁矿石、煤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结尾,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设计课外研究题目,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思考题

澳大利亚悉尼的房屋,哪一面朝阳?

七月份到悉尼旅游,是否适宜游泳,为什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8.4澳大利亚(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通过澳大利亚资源分布其后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图等资料了解的经济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资料试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教学模式】365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澳大利亚农牧业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定向示标

1:

板题示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读下图,你知道这些是哪国的经济生活方式么?

学生回答:

澳大利亚。

师:

你还知道这些是澳大利亚的哪些生产活动吗?

学生:

牧业、采矿业、旅游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本课的相关信息,为下部学习奠定基础。

过渡语:

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的知识,请看学习目标。

2:

出示学习目标

⑴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⑵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学生活动:

朗读、明确目标。

过渡语: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本课,完成上述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认真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

请看本课的自学指导

3:

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P77~80的内容(重点读图8-4-4,8-4-5、8-4-8),并独立完成导学提纲。

10分钟后小组内讨论形成问题答案,标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导学提纲:

1:

读图8-4-4、8-4-5、8-4-6回答下列问题,

⑴澳大利亚四大牧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的为带,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带和带。

结合教材P77图8-4-3分析原因

⑵阅读教材P78试着分析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阅读课本p78和P79完成下列要求。

⑴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居世界首位,、、锰等的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⑵读图8-4-5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的规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图1

3:

读图8-4-8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

图2

(二):

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读书了解本课,根据学习目标学习所要完成的内容。

教师巡视搜集学情。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做导学提纲对本课的知识进一步的完整并发现自己不会的内容,有利于合作探究时解决之。

同时对本课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二:

合作探究

(一)分组展示

1:

组内合作讨论导学提纲的问题,解决组内能解决的为题。

教师巡视指导不参与讨论,了解学情,做好二次备课,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过渡语:

下面我们请一、二、组的同学完成导学提纲第一大题,三、四、组的同学完成导学提纲的第二大题。

五组六组的同学完成第三题,并做好讲评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对学生完成的导学提纲情况进行质疑讲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教师通过此环节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二次备课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2:

展示质疑

导学提纲答案:

1:

⑴混合农业带、粗放羊和粗放牛、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⑵绵羊的养殖数量多

2:

铝土、煤铁

3:

(二)合作探究

1:

⑴师:

澳大利亚经济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

农牧业、工矿业、服务业

师:

请看图8-4-4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有哪些优越的条件?

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图

澳大利亚气候图

学生:

草场、耕地面积广大

师: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区分布规律如何,这样分布有何原因?

学生:

东南西南沿海为混合农业带,该地区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中西部气候干燥为粗放牧业带。

评价归纳:

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

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地区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

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补充: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对土地利用方式:

在农场内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以达到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混合农业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正好是交替进行,这样对于农业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

而冬季正好又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

这样,农民几乎一年四季忙到头,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引申思考:

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小结:

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

随着时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做法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

组织答案,讨论回答。

从20世纪初澳大利亚的采矿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其国家的经济支柱。

⑵师:

澳大利亚有哪些矿产资源,分布有何规律。

这种规律对其国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

学生:

主要的矿产有煤铁、铁矿、铝土。

从图上看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沿海,铝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这样分布有利于矿产出口。

问题探究:

澳大利亚的经济形式和所学完的哪个国家的经济模式相似?

学生讨论回答:

日本相似,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师:

读图分析现在澳大利亚经济组成特点。

澳大利亚国民经济构成图

学生:

读图回答。

第三产业占比重最大。

其中旅游、通信已经称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师:

请看澳大利亚的旅游著名景点照片。

师:

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规律,及成因。

学生:

原因:

气候适宜,陆地交通便利。

师:

主要的城市有哪些?

学生:

最大的城市是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首都堪培拉。

 

板书:

第四节澳大利亚

(2)

三:

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1:

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布规律及成因

2:

发达的采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分布规律

3: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

4: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分布规律

总结:

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工业,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三:

达标测试

(一)巩固练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澳大利亚矿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中,占世界重要地位的矿产是_____和_____。

(2)澳大利亚有很多矿产出口到_____等国,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基地也从澳大利亚进口_____(矿产)。

(3)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图中的_____(A或B),海边建有著名歌剧院的城市是_____,该城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_____中心和_____城市。

(4)近些年,澳大利亚的_____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从中找到规律,并了解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在练习中加大练习力度,让学生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达标测试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岭,B______________线,C______________岛,D______________河,

国家N__________________。

(2)M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这里河流少,但地下水_____,有自流井,因此这里叫_____。

(3)xx年9月,第27届奥运会在_____举行,此城市在E、F中的_____。

(4)澳大利亚通用的语言是_____,从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澳大利亚是个___________国家。

2·阅读与思考(共6分)

.大堡礁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南北蜿蜒达2400千米,被称为“大堡礁”。

它北窄南宽,总面积约20.7万平方千米。

区内有几千个岛礁,岛礁四周金沙环绕,岛上绿树葱葱,不时有海浪拍打着礁盘,飞溅起白色的浪花,自然景色十分迷人。

大堡礁大部分是暗礁,礁上生长着褐色的海藻,退潮时,堡礁露出水面;涨潮时,就隐没在水下。

由于暗礁密布,每年都有大批船只在此翻沉。

大堡礁的珊瑚厚达几百米,建筑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有谁能相信,这个宏伟的建筑物竟是小小的珊瑚虫的杰作呢?

当然,这些岛礁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数以亿计的珊瑚虫用几十万年的时间慢慢营造起来的。

澳大利亚政府还在大堡礁的一部分岛礁上建立了一个面积1.18万平方千米的庞大的海洋公园,世界各地前来游览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游客可以透过深入水下的长廊,尽情而直观地欣赏海底珊瑚礁和海底生物的奇妙景象。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之一,一向被人们称为“人世绝域”。

但是旅游业过热,一切无节制,捕捞过度,尤其是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大堡礁的环境,目前,珊瑚礁像雨林一样,正以令人惊恐的速度消失。

贫困、贪婪和无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思考:

(1)小小的珊瑚虫营造了大堡礁这一世界自然奇观,你从中领悟出什么道理?

(2)分析大堡礁被破坏的原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分析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因此,先提出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世界地位,再利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图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此外,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领悟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也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内容加以小结。

当然,课后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

1、师生互动仍不够充分,问题的设计不够,学生的兴趣没被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2、教学过程流畅,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但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

问题仅限于归纳,没有延伸和探究,如果可以做成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效果会较好。

在教学中,教材是死的,但考试出题是活的根据现在出题特点,固守的教课本是不行动,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