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71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530201

学校名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4283

学校举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省份)呼伦贝尔(地市)

填表日期2011年10月7日

 

二○一一年十月

一、项目现状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自治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

依托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

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产业。

加快推进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国家示范工程产业化,抓好自治区重点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推进煤化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自治区计划在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建成以化学工业为支撑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明确将呼伦贝尔市列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呼伦贝尔市也明确将能源化工产业列为工业兴市的支柱产业。

呼伦贝尔市“十二·五”发展纲要实施以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壮大煤炭、化工、电力、多金属、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构筑支撑呼伦贝尔科学崛起的新型产业体系。

实施点状开发、集约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集群。

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划与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发展,争取能达到1000万吨甲醇当量左右,培育发展生物化工、盐碱化工,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70万吨,冰醋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化工产品100万吨以上。

积极发展煤制气产业,力争煤制天然气产能实现80-120亿立方米。

实现化工产值300亿元以上。

主要岗位包括:

石油化工工艺操作、DCS操作、设备维护、仪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等石化企业的迅速崛起,拉动了化工类专业特别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的报告,化学工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及技能人才队伍现状,主要有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应用化工行业非技术工人的数量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很高,我们劳动者素质仍在粗放型的较低水平,数量短缺;二是技能劳动者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企业每年招收的新工人中,有相当多的人是直接从应届和往届高、初中毕业生或农民工中招来的,他们没有经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没有技术经验和技能,但仍然被安排在技术技能性岗位当班操作,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18.8%,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只有3.2%,低于全国4%的水平;三是劳动者素质急需培训提高。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确定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发展规划,积极进行学院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现已形成23个实验实训室,为学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企业用工“订单式”教育、校企合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院根据轻重缓急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进行能源化工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水平高质量搞好实验实训基地群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院的办学能力,扩大学院的办学功能,而且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职业技能人才,更好地满足化工企业“订单式”和“零距离对接”的专业技能人员招工就业需求。

同时,发挥能源化工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为呼伦贝尔市能源化工产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二)现有基础

学院依托多年开办化工类专业的经验,抓住内蒙古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带来的对人才市场的巨大需求,与能源化工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并与蒙东能源、大唐化肥、和北方药业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共建能源化工实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技术应用、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学工艺等专业构成了化工类专业群。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在校生75人,由企业实施订单化培养。

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调研和研讨,积极推行“双证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能源化工企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出发,确定能力结构,将其分解成各个能力要素及知识点,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确定课程,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生产任务的实训任务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了企业与学校互动良好的产学合作模式。

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进行订单培养。

为蒙东能源、大唐化肥、东能化工和北方药业开展定向培养,使被培养者具有了学生和准职工的双重身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职业意识,解决了企业急需一线技能人才的现状。

这种由企业、学校双方共同完成招录、培养、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探索了新的“订单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2.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治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点,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有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及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强化了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深化。

3.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深冷等特点,而且生产连续性强、前后工序的关联度高。

这些特点导致进行真实物料运行的实训装置建设和运行受到国家相关法规、安全和环保、运行费用等方面的制约,特别在学做结合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定格各种工艺现象用于组织有效的讨论等学习形式,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性学习情境的创设。

另外,近年来国家有关安全法规要求日益严厉,企业内部管理的考核更加严格,对人员和装置的安全性要求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生产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更加严格,一般都禁止非岗位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更不允许动手操作。

这些因素造成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很难有直接操作的机会。

2010年,由自治区投资建设了集实习实训、仿真、培训、技能考核和科研于一体的能源化工实训基地,拥有精馏、流体输送、传热、干燥、吸收解析、过滤、管路拆装等设备,以及全国第一套煤制合成氨、煤制尿素仿真实训基地,该基地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专业与蒙东能源、大唐化肥、东能化工和北方药业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合作。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实训质量考核和评价标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将教师的现场教学和管理、企业兼职教师的实习指导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开出符合专业要求的各项实训项目,满足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需求。

4.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3人,兼职专业教师数1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5人,双师素质教师9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严谨、业务精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并且制订有利于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树立典型、全力营造团队建设的浓郁氛围,使团队成员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团队内部形成互相学习、崇尚创新、团结和谐的良好气氛。

不断补充教学团队成员特别是企业兼职人员,促进团队成员合理有序流动,使团队成员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专兼互培”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5.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以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使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做管理的示范。

全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增强各系的办学活力和自主权。

建立各系在教学管理上的自我约束与学校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奉献、勤奋的教学管理队伍。

鼓励各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实现途径,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与“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由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完善并坚持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师生交流等制度,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控制与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要求,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式办学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企业共同做好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教学工作以及相应环节的管理与考核;完善学分制,建立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传统的考核制度,重视过程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

二、建设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从事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及维护、工艺运行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面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就业。

就业岗位:

1.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及维护岗位群

现场装置运行控制、设备维护及装置巡检。

2.化工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岗位群

主控室运行参数控制及对主控室装置监控及操作。

3.化工生产技术及管理岗位群

检查工艺条件执行情况、参与处理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参与方案制定与实施、参与开停车方案制定

4.化学品分析与检验及产品开发岗位群

原料、中间体及成品检验和分析、工艺参数和取样分析测试、参与产品研发及技改。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紧紧抓住自治区石油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契机,搞好企业资源、用人需求与行业发展的深入调研,进一步开拓办学思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订单培养,更好地落实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二)专业发展目标

(1)结合学院骨干建设,利用学院管理、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平台,共建校企共管专业委员会;

(2)在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改进并充实基于化工操作工作过程、突出流程观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推进并加强化工生产工作环境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4)补充并优化与“小型真实化工操作训练装置→典型化工产品真实生产流程、DCS控制、计算机虚拟运行实训装置→企业真实生产岗位顶岗实习”相配套的实训条件,将化工操作技能等级标准作为实训考核标准的主要内容;

(5)完善并规范顶岗实习教学与管理、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探索顶岗实习环节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度的长期运行机制。

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打造成校企共建、师资一流、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能够带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等专业群发展。

三、建设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呼伦贝尔地区化工企业侧重于煤化工技术,所以我们围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内涵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原有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目前已实施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着重突出应用化工技术的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明确了煤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的地位。

为了实施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并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多元化需求,我们在制订2011年培养计划时,适时根据地区行业特点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为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在学院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大力推进“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

纵观国内外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均是围绕化学基础和化工工艺基础来制定的。

在充分研究和吸收这些培养方案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多年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力争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

所以,我们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21世纪人才为目标,以构筑各类人才知识结构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在教学计划进行再次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造。

对一些传统、优势、特色明显、对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积极纳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之中,形成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在今后几年中,本专业一方面将继续主要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教材建设。

要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开展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的建设。

到2013年,建立起具有我院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努力建成2-3门院级优秀课程,争取在教学改革上获学院成果奖。

(三)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专业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到2013年中高级职称比例应达到70%,硕士以上学历比例应达到30%,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70%。

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

重点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学科带头人培养接班人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极推进以动手能力为重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车间、进企业,积极为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创立并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让本专业教师在学历、能力两个方面尽快达到骨干专业对教师的要求。

(四)教学设施建设

从中专到高职,本专业近五年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累计投入已超过150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训教学条件,并在满足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为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也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稳步地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现有校内实训设施如下:

1.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

主要包括精馏、流体输送、过滤、传热、吸收、解吸、蒸发、干燥、萃取、9个单元,可以满足《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情境教学的需要,同时满足化工总控工操作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的需要。

2.机泵及管道拆装实训室:

培养学生进行化工管道、化工设备拆装和维护的技能,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满足《化工设备维护与控制技术》课程情境教学的需要。

3.多功能实训室:

集化工仿真训练、CAD绘图及零件测绘等实训功能为一身的综合实训室。

可完成固定床反应器单元、锅炉单元、换热器仿真单元、加热炉反应单元、间歇釜单元、精馏塔单元、离心泵单元、吸收解吸单元、压缩机单元等单元操作。

我们努力打造本专业在自治区能源化工实训基地这一品牌,并使之成为自治区级专业实训教学示范基地。

因此我们在未来2年内还要进一步加强化工单元实验室的建设,挖掘现有实验装置潜力,建设更具特色的新型实验;更大力度地加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更新,力争建设一批综合性强的专业实验设施。

工科专业的教学条件,除了是课堂教学设施之外,实验教学环境、实习实训、教学资料、教学管理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此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具体目标是:

实习实训教学和教学管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增加实习实训教学和教学管理必需的设备,如电脑、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

四、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和制度保障

本专业已申报自治区骨干特色专业,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为如期完成建设目标,达到预期建设效果。

1.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要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开展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的建设。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

重点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学科带头人培养接班人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极推进以动手能力为重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车间、进企业,积极为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创立并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让本专业教师在学历、能力两个方面尽快达到骨干专业对教师的要求。

3.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要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努力使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上规模上水平,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强化实践技能创造条件。

(二)质量保障措施

 1.在学院专业学术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学院规划及思想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领导机构。

①由系主要领导、本专业教研室主任、本专业学术带头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本专业建设的重大事宜;②召开本专业全体教师会议,讨论并审核专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统一认识;③根据所担任的课程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实行责任分解,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和全身心参与。

 2.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专业评估制度、课程评估制度。

①围绕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选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为新开课的教师和新教师建立岗前培训制度;②完善教师个人教学档案,落实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并规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志、课表、学期教学总结等在内的教学文件,成立专家组,对教学和管理实行全程质量监控;③制订相关的制度,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其使用原则是:

突显专业特色,形成学科团队,加强应用服务。

3.定期检查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①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和一整套检查评估制度,对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效果予以全面考核;②合理支配专业建设经费,根据专业建设的考核结果,采取一系列资助措施、奖励措施和处罚措施,奖优罚劣,以促进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五、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21世纪人才为目标,以构筑各类人才知识结构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

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制订新的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建设。

争取多门课程成为重点课程甚至精品课程,计划2012年、2013年每年建设1门院级重点课程。

(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室能够满足各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与数字化教学,能够承办专业的技能大赛,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为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科研活动提供平台。

(三)师资队伍及服务能力建设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有自己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要使50%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实验开出率和社会实践环节要求达到本学科教学评估标准,使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在全院乃至自治区起到示范作用。

 

六、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投入合计

中央财政投入(万元)

地方财政投入(万元)

行业企业投入(万元)

学院投入(万元)

2012

2013

小计

2012

2013

小计

2012

2013

小计

2012

2013

小计

2012

2013

合计

一、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1、人才培养方案

2

2

4

2

2

4

小计

2

2

4

2

2

4

二、师资队伍

1、双师培训

20

20

40

20

20

40

2、企业教师外聘

5

8

13

5

8

13

3.培养专业带头人

15

20

35

15

20

35

4.聘用专业带头人

8

15

23

8

15

23

5.培养和聘用骨干教师

10

10

20

10

10

20

小计

58

73

131

58

73

131

三、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1、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

5

10

15

5

10

15

2、校内实训室(设备购置)

83

40

123

83

40

123

3、校外实训基地

3

9

12

3

9

12

小计

91

59

150

91

59

150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校园建设

1.仿真机房建设

5

8

13

5

8

13

2.仿真软件站点建设

2

2

4

2

2

4

3.仿真系统建设

3

4

7

3

4

7

4.多媒体工程建设

2

4

6

2

4

6

小计

12

18

30

12

18

30

五、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1.实训设备维护建设

3

3

6

3

3

6

2.实训实习耗材购置建设

4

5

9

4

5

9

小计

7

8

15

7

8

15

六、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