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95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9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学试卷

区(县)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9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为8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在试卷、机读答题卡、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区(县)、学校名称、姓名、准考证号。

3.第Ⅰ卷答案一律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机读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4.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5.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Cl35.5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注意事项

1.要求考生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2.考试结束后,将机读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地壳中元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铝

B.铁

C.铜

D.氧

2.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D.稀有气体

3.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汞

B.金

C.碘

D.锂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O2

C.NH3

D.BaSO4

5.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盐酸中滴加石蕊

 

C.水的蒸发

 

D.氯化钠溶解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7.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

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8.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

将火场周围的树木或草类铲除,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灭火原理是

A.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使树木、草类变为不可燃物质

9.将等体积的滴有红墨水的水和酒精分别缓缓注入右图所示

的装置中,盖紧胶塞将两种液体混合,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从该实验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分子变小了

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分子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D.酒精不能溶于水

10.常温下,碘与镁发生化合反应时的速率很慢,若滴加几滴水,可使碘与镁的反应非常剧烈。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水可能是

A.反应物

B.溶剂

C.催化剂

D.生成物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Cl3——氯化铁

B.

——1个钠离子

C.O2——2个氧原子

D.2H——2个氢元素

12.美国发明了月球制氧机,其原理是:

利用聚焦太阳光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

由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水分子

D.高锰酸钾

13.下列诸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分子的种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下列物质的保存原因,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低温下保存

B.浓盐酸密封保存

C.少量氧气放在储气瓶中保存

D.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氧气可用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浓硫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B.盐酸与铁锈反应后溶液呈绿色

C.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7.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将甲、乙、丙三种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

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察反应开始时从导管口冒出的气泡并作如下记录:

金属种类

气泡多少

没有

如果三种金属分别是镁、铁、铜中的一种,则乙可能是

A.镁

B.铁

C.铜

D.无法判断

18.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B.R一定为化合物

C.R中一定含有水

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19.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梨酸由碳和水组成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C.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1

20.对CaO、Ca(OH)2、CaCO3三种含钙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三种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21.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2

B.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

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32g氧气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2.下列四种情况,所得溶液质量为2g的是

①1g镁与1g盐酸反应②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水混合

③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食盐混合④1g氢氧化钠溶液与1g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2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用盐酸和石灰水鉴别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②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O2

③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水④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4.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浓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体积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5.22g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A.23﹕35.5

B.23﹕71

C.23﹕142

D.46﹕21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在答题纸答题区域内作答,题号要对应,超出答案区域的答题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卷一并交回。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5分)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⑴水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水的质量分数约为65%~70%。

水是由__▲__组成的。

⑵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每100g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4g

7.8g

7.9g

18mg

206mg

19.2mg

37.8mg

10.1mg

①该品牌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油脂、蛋白质和__▲__。

②该品牌燕麦片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该元素的人易患“贫血”,该元素是__▲__。

③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维生素C溶液的pH__▲__(填“<7”“>7”或“=7”);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

因此,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时,应该注意__▲__。

27.(7分)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⑴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

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将3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

从氯化钠溶液中结晶出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

⑵某同学从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中取出0.2g,加入到30℃时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称得剩余固体0.08g。

请你判断:

滤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

⑶将20℃时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升温至60℃,一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

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质的质量分数④硝酸钾的溶解度

28.(4分)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

⑴氮化铝(AlN)属于__▲__(填序号)。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⑵氮化铝(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⑶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铝、氮气和碳反应可制得氮化铝和一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生成的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

29.(8分)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⑵铁粉和水蒸气在加热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已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

①A实验的目的是__▲__。

②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__▲__溶液时,

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⑷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B

A.滤纸上一定没有铜

B.滤纸上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盐酸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

⑸铜锈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A~D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A、B、D中均为煮沸过的蒸馏水,C中放有干燥剂,D中通一段时间空气后将试管密封)。

 

一个月后发现,只有A中铜生锈,且水面处铜生锈较严重。

①B装置中加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

②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

30.(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⑴若C、G都能与同一物质反应,其中生成的E为单质、F为化合物,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⑵若②③为同一反应,④为化合反应。

A~G均为化合物且B、C、D由两种元素组成,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1图2图3

⑴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该同学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法,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

若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生成的氧气体积约为__▲__mL。

⑵如图3所示,试管内放有少量的白磷。

若向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6分)烧碱中常含有碳酸钠。

为了测定某烧碱样品中烧碱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⑴甲同学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解释与结论

准确称量10.6g的烧碱样品,在烧杯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

氢氧化钠溶解时有__▲__现象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至反应完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过滤,称量干燥后的滤渣质量为1g

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

计算

烧碱样品中烧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

⑵乙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方案:

将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实验过程中发现: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气泡,其原因可能是__▲__。

②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3.(7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⑴打开胶塞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干冰后将胶塞塞紧。

观察到①中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⑵若液体X为滴加了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液体Y为盐酸,液体X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

⑶若液体X为碳酸钠溶液,液体Y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液体X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

待实验结束后,将③中液体过滤,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为__▲__。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相关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方案设计】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供选用的药品:

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

__▲__

__▲__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800~900℃

Ni

34.(3分)氢气的工业制法之一是:

将甲烷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水蒸气作用,得到主要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再除去一氧化碳,得到纯净的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3H2+CO,若制得6kg氢气,理论上需甲烷的质量为多少?

35.(3分)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为测定一瓶10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该溶液27.2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

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以下部分为草稿纸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9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2009.6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B

B

A

B

A

B

C

A

A

B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C

C

D

D

C

D

C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

答案合理均给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5分)⑴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和O⑵①糖类②铁元素或Fe③<7避免高温

27.(7分)⑴硝酸钾或KNO3大于升温或加水蒸发溶剂

⑵不饱和碳酸钙或CaCO3⑶①②③

28.(4分)⑴B⑵-3⑶Al2O3+N2+3C高温2AlN+3CO点燃

29.(8分)⑴3Fe+2O2点燃Fe3O4⑵置换反应

⑶①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②CuSO4或CuCl2

⑷BCD⑸①隔绝空气②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

30.(6分)⑴H2H2O3CO+Fe2O3高温2Fe+3CO2

⑵Na2CO3NaOHCaCO3+2HClCaCl2+H2O+CO2↑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⑴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96

⑵CaO+H2OCa(OH)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鼓后瘪

4P+5O2点燃2P2O5

32.(6分)⑴放热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NaOH90%

⑵①盐酸先和NaOH溶液反应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33.(7分)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⑵液体Y倒流到液体X中,液体X由红色变为无色或仍为红色

⑶液体Y倒流到液体X中,液体变浑浊NaOHNa2CO3;NaOHCa(OH)2;NaOH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②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

若有白色沉淀

若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滤液的组成是:

NaOH、Na2CO3

滤液的组成是:

NaOH、Ca(OH)2

滤液的组成是:

NaOH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800~900℃

Ni

34.(3分)解:

设理论上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

CH4+H2O3H2+CO

…………………………………(1分)

166

x6g

……………………………………………………………(1分)

x=16kg……………………………………………………………(1分)

MnO2

35.(3分)解:

⑴设27.2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32

x3.2g

x=6.8g……………………(1分)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MnO2

⑵设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y,产生氧气的质量为z。

2H2O22H2O+O2↑

6832

yz

z=

……………………(1分)

=25%

y=5.7g

34、35两题答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