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15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docx

东北地方史绪论东北释名1

绪论:

空间和时间概念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完成的,东北的历史发展也不例外。

相对于中原而言,东北是边疆地区。

说边疆的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固然武断,但是,说边疆的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则是肯定的。

地理的边疆、政治的边疆、文化的边疆,地理的边疆是首要的。

历史时段越长,地理环境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明显。

就东北历史而言,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特别突出,以致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些与地理环境相吻合的规律性的东西,如人口规律性的迁入和迁出,文化带规律性的收缩和延展,以及历代似曾相识的治理措施等等。

如果没有巨大的技术进步,没有世界性的社会变革,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可能直到清末,东北的历史活动仍然在数千年形成的轨道上运行。

因此,在我们深入问题之前,要从“正名”入手,了解东北历史变迁的自然条件,从而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给东北历史研究提供清晰的“空间和时间”背景。

一释名:

辽东、关东、盛京、东北

研究东北区域的历史,首先遇到一个地名的选择问题。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泛指东北的地名很多,而具体所指又有所差别,交互使用往往名实不符,直接影响到对客观事实的正确把握。

因此,有必要先做些名实的辨证工作。

辽东:

东北最早的称呼是什么,现在已很难确定。

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将军秦开率领军队击败匈奴,在东北南部正式设置辽东和辽西二郡,秦汉两朝相沿不改,故有“辽东”之称。

但是,秦汉时的辽东,有时特指辽东郡,有时则泛指东北南部地区。

如《史记》记载: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曾封韩广为辽东王,都城为无终。

【】无终在今天的锦州附近,封韩广为辽东王,都城在辽西锦州,说明此时“辽东”已经成为东北南部的通称。

再如《汉书》记载:

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51年)冬“辽东乌桓反”。

【】乌桓本活动在辽河上游地区,称“辽东乌桓”是因为此时“辽东”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通称。

东汉以后,割据东北的地方势力,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中原王朝所赐官名一般都有“辽东”二字,而中原王朝讨伐东北地方政权的反叛也习惯称之为“征辽东”。

明朝初年,中央政府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东”指辽东都司境内,即东北南部地区,也指整个东北地区。

清朝初年,仍然沿袭明人习惯,称东北为“辽东”,但是,在清初的官方文献中,辽东大多特指东北南部地区,即原辽东都司境内。

如顺治十年清朝政府颁布的东北南部移民招垦决定,就以“辽东移民招垦令”名义颁布。

清朝入关之后,东北设内大臣一员镇守,称为昂邦章京。

康熙元年(1661),改昂邦章京为辽东将军。

康熙四年(1665)又改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2】管辖的范围被限定在东北南部。

辽东将军改奉天将军之后,在清朝的官方文献中,辽东一词就很少见了,只是清末中日交涉过程中辽东一词又被频频提起,但此时辽东所指的地理范围更小,有时仅仅特指辽东半岛。

关东:

金朝以前的关东,往往特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从金朝开始,关东有时指榆关以东地区,即东北地区。

明朝修建长城,东部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关东往往成了辽东和东北的代名词。

清朝入关以后,关东的使用更为普遍,与东北一词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一月,康熙皇帝问大学士李光地等:

“汝等知山东碣石等山脉从何处来乎?

李光地奏曰:

大约从陕西河南来。

上曰:

不然,山东等山从关东长白山来。

”【3】乾隆九年(1744)五月,镶黄旗都统奏请,原在黑龙江和吉林居住的乌大禅等人应该并入京城公中佐领之事,乾隆皇帝批复:

“嗣后有似此关东带来之人,俱照此办理。

”【4】如果说关东一词在明代只是指东北南部地区的话,而在清代所指的地理范围应该囊括整个东北。

因为,康熙皇帝提到的长白山,乾隆皇帝谈到的吉林和黑龙江,均在东北的中部和北部。

清代人常说的“关东三宗宝,貂皮、人参、靰鞡草”,这些也都是东北中部和北部的特产。

清代的关东和口外是两个经常并列使用的词汇,关即指山海关,口即指古北口或喜峰口,关东即泛指东北地区,口外即特指热河地区,而“闯关东”则指山海关内居民背景离乡,冒险出关,前往陌生的东北大地谋生的行为。

与关东相似的概念是“边外”,这里的边,特指柳条边,边外,即是东北北部和东部的辽阔土地。

经过多年的移民活动,当东北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达到一定密度的时候,一些人就要背井离乡,越过柳条边,加入到移民的队伍中去。

盛京:

后金南下辽沈地区之后,定都沈阳。

天聪八年(1634)四月,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Mukden)。

顺治元年(1644),清朝迁都北京,命何洛会为盛京总管统兵镇守。

当时东北中部和北部没有驻军,清军主要集中在南部数城,因此,镇守盛京就是镇守东北。

后来在东北中部和北部先后设置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盛京将军的地位也很重要,一般由宗室和觉罗担任。

总的来说,有清一代,盛京一名的使用有三种内涵:

第一,泛指东北地区。

如顺治年间很多人被流放到盛京,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流放到沈阳或沈阳附近。

康熙年间修《盛京通志》【1】,所涵盖的地理范围就是整个东北;第二,盛京将军辖区。

这个辖区包括部分蒙地,远远超过奉天府的管辖范围。

第三,特指盛京城,即今日沈阳及其附近地区。

谈到盛京,有一点必须加以说明,即虽然有时盛京可以和奉天互用,但必须考虑到使用这个地名的具体历史时期。

东北:

据先秦典籍《周礼》记载: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

”【2】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幽州位于中原的东北方向,那里的医无闾山为镇山。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北”一直作方位词使用,从来不是一个专有地理名词。

查阅清朝的官方文献,“东北”作为专有地理名词使用是在光绪初年。

光绪初年,法国英国在西南,俄国在西北和东北,虎视眈眈,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人们传统的边疆观念受到现实的严峻考验。

其结果是决策者们必须把中国作为整体来考虑,从而有海疆和塞疆之争,有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之分,而不是如从前一样仅仅以省为单位。

在清实录中,最早把东北作为专有地理名词使用是在光绪六年(1880)。

“谕:

本日俱王大臣等会议筹备边防事宜一折。

此次俄国与崇厚所议条约章程,势难允准。

已改派曾纪泽前往再议。

该国不遂所欲,难保不滋生事端,已照王大臣等所议,将东北等处边防分别筹布矣。

”“又谕:

此次开办东北两路边防,需费浩繁。

现在部库支绌,必须先时措置,以备不虞。

著户部通盘筹画,先将各省丁漕盐关,实力整顿,并将厘金洋药税等项,责成督抚力除中饱,毋任有滥支侵蚀情弊,俾资应用。

”【1】同年八月“又谕:

李鸿章奏查明天津、山海关等处地方情形,请旨办理等语。

天津为畿疆门户,山海关系东北要隘,现在李鸿章、曾国荃妥筹扼扎,自可无虞。

”【2】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军侵入东北,东北边疆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发布上谕,“著理藩院即速传知东北各盟王公赶紧训练队伍,筹办边防,毋稍迟缓。

”【3】由此看,“东北”作为专有名词,是在光绪初年后才开始普遍使用的。

与“东北”密切相关的地理名词是“东三省”。

清朝入关以后,设镇守盛京总管,后来改设昂邦章京,辽东将军,奉天将军。

顺治十年(1653)设宁古塔昂邦章京,这样黑龙江流域的镇戍任务就主要归宁古塔将军负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黑龙江畔设黑龙江将军,这样黑龙江中上游的镇戍任务就由黑龙江将军负责。

后来宁古塔将军驻地南迁吉林,黑龙江将军驻地南迁齐齐哈尔。

东北三将军镇守体制形成,并维持到清朝末年。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朝改革官制,才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东三省将军事。

在清朝的官方文献中,最早以“东三省”代称东北是在雍正十年(1732)。

此年九月,为镇压准噶尔叛乱,雍正皇帝任命“塔尔岱著授为黑龙江将军统领军营东三省兵丁;卓尔海著授为内大臣,署理黑龙江将军事务。

”【4】此后“东三省”一词在清朝的官方文献中经常加以使用。

称东北为“东三省”,其实只是一种近似的比附,并不准确。

清代东北三将军镇守的辖区也与后来我们统称的东北有很大的区别。

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盛京将军的辖区西部不包括现在被看作东北的蒙古卓索图盟(今辽宁省朝阳和阜新两市和喀左、建昌、凌源,内蒙大宁等县)和昭乌达盟,但北部包括现在吉林省的南部。

吉林将军的辖区东部到达日本海和黑龙江口,西北部则包括现在黑龙江省的东部。

黑龙江将军的辖区北部到达外兴安岭,西部则到达额尔古纳河。

与东北三将军镇守体制相对应的,是东北先后设置的民署管理体制。

最早设置的民署管理机构是顺治十年(1653)辽东移民招垦令实施后设置的辽阳府,顺治十四年(1657)改为奉天府,府治承德县,即现在的沈阳。

康熙年间,由于移民增多,在辽河以西设置锦州府,归奉天府管辖。

辽阳府也好,奉天府也好,都是在盛京将军辖区内形成的,所以设置之初也称为盛京奉天府。

民署机构与移民活动密切相关,其设置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清朝末年,由于盛京将军辖区内的居民主要是移民,所以民署机构事务繁重,权限很大,所以人们干脆把盛京称作奉天,“东三省”由奉天、吉林和黑龙江组成,严格说来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性,因为直到清末,东北奉天民政机构势力最大,而吉林次之,黑龙江基本还由将军管理一切军政事务。

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革官制,分别在奉天、吉林和黑龙江设三个巡抚,三省体制才正式确立。

在西方著述中,一般称东北为“Manchuria”(满洲)。

满洲是族属的称呼,以区别于八旗中的蒙古和汉军。

在清朝的官方文献中,从来没有把“满洲”当作地名指代东北。

康熙二十一年(1682),西方传教士南怀仁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陵,其所著《鞑靼旅行记》,并没有称东北为“满洲”。

从国内现存的资料看,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早英文版本为约翰·塔利斯所著《西藏、蒙古和满洲》(Thibet,MongoliaandMandchouria,cartographicalmaterial),此书于1861年由伦敦出版发行。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按照《北京条约》,牛庄为通商口岸。

第二年,乔治·弗莱明从天津出发,进入东北,他是较早进入东北游历的西方人。

他返回伦敦所著《走马观花看满洲》(TravelsonhorsebackinMantchuTartary),于1863年由伦敦出版发行。

首先,两书成书时间较早;其次两书所使用的“Mandchouria和MantchuTartary”与后来英文著述中所使用的“Manchuria”相比,显然很不规范,而且弗莱明还带着“鞑靼”的尾巴,看来即使他们不是最早用满洲指代东北的人,距离这个词的使用时间也不会太远。

另外,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于1838年进入营口和沈阳传教,他们也是较早进入东北的西方人,满洲一词的使用可能与他们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清末许多英文著述中,多把满洲和“东三省”互用,但实际所指的地理范围往往差距很大。

我所使用的“东北”概念,基本延续民国以来“东北”一词的内涵,与如上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概念有联系,也有差别,其所指代的地理范围既包括现在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也包括现在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即我们常说的东三省和东蒙古。

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

东北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因此,我们在使用东北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指代是有所区别的。

如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东北北部的范围并没有受到什么限制;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之前,东北是包括今天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在内的。

二空间:

边界、地形地貌、温度湿度、自然资源

相对于中原而言,东北有其独特的环境结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

这种地理环境上的独特和完整,对民族的形成和延续,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存在和变迁,文化因子的积淀和模式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北的边界:

东北的南部濒临渤海和东海,大海是东北与中原联系的重要通道。

从东部鸭绿江口到西部山海关老龙头,海岸线全长二千余公里。

最南端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庙岛群岛如同一条锁链,把东北和中原连结起来。

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下的羊头洼到山东半岛北端烟台旁的四突堤,直线距离只有147公里。

在轮船没有投入使用之前,顺风使帆,可以朝发夕至。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东北与山东一直保持着特别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行政直接隶属于山东。

比如明朝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司,独立行使军政管理权,但民政却归属山东布政司,司法归属山东按察司,也就是说,东北南部虽然设置独立的军区,可行政却是山东行省的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东北的大部分人口来自于山东,因此,山东文化对东北的影响很重。

如东北方言,从北向南,山东口音越来越重,到辽东半岛南端,仅凭口音,已经很难把东北人和山东人区别开了。

东北的东部毗邻朝鲜半岛,清朝与朝鲜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上所建立的政权常常附属于中原王朝,双方维持着宗藩关系。

但是,历史上双方的管辖界限并不确定,如汉朝和元朝的管辖权都曾到达朝鲜半岛的中部。

明朝初年,朱元璋明确双方以鸭绿江为界,维持了数百年时间。

清朝兴起,朝鲜臣服,东北与朝鲜的边界,作为历史遗产,两国都没有疑义。

朝鲜半岛与东北一水之隔,两地人民经济和文化交往相当频繁,迁入迁出亦属正常。

每当中原发生战乱和饥馑的时候,都会有大量人口涌入朝鲜,同样,朝鲜半岛发生战乱和饥馑时候,也有大量人口涌入东北。

清代也不例外,特别在清初和晚晴表现得特别明显。

因此,如果从移民源的角度看,朝鲜半岛无疑是东北移民源中一个重要的源头。

东北的北部和东北部与俄罗斯接界。

现在东北与俄罗斯的边界以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为界,这是清末形成的,并不符合清代东北边界的实际。

历史上,北部和东北部的边界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

第一次变化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

在此之前,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散布着众多的部族,历代中原王朝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

如金朝时期就开始管理外兴安岭北乌第河流域的乌的改人,明朝初年曾设置兀的河卫,归奴尔干都司管辖。

十七世纪,俄国殖民者东进,逐步占领了外兴安岭以北地区。

康熙二十八年,经过多年的交涉和谈判,清朝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其中规定:

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为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暂行存放待议。

第二次变化在咸丰八年(1858)至咸丰十年(1860):

此间,俄罗斯政府借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取中国约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东北与俄罗斯边界变成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第三次变化发生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

此年七月,俄国政府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事件,悍然驱赶屠杀中国居民,强占江东六十四屯6600平方公里。

有清一代,东北北部和东北部领土接连丧失,对东北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东北西部和西北部与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相连。

从地形上看,辽西和冀东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中原进入东北有两条重要的通道:

南道,即滨海道,从冀东平原,循海而东,过山海关,经辽西走廊,到达辽河平原。

北道,从冀东平原出古北口或喜峰口等关隘,经朝阳、阜新,到广宁。

历代东北与关内的交通,一般都经过这两条路。

清代进入东北的移民,主要来自华北各省,其中以山东直隶为多。

他们或出山海关进入奉天,或出古北口、喜峰口进入热河,以致“闯关东”成为移民东北的代名词。

由于东北与直隶之间,陆路相连,没有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故在东北的人口组成中直隶人占相当大的比例,从方言上看,从东到西,河北方言越来越重,到辽西西部,仅凭讲话,已经很难分清谁是东北人,谁是河北人了。

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相连。

大兴安岭为东北西南走向,是条非常明显的地理和气候分界线。

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温度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从地理角度讲,一般把大兴安岭以东看作是东北地区,把大兴安岭以西看作华北。

地形和地貌:

从总体上看,东北的地形呈现山环水绕的马蹄形地貌轮廓,中间是辽阔的东北大平原,平原的东部是长白山脉,北部是小兴安岭山脉,西部是大兴安岭山脉,在山脉的外缘分别为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河流。

东北的中心地带是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介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之间,东西宽300-400公里,南北长1000公里,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

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辽河平原,北部为松嫩平原,东北为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松嫩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左右,两个平原之间的分水岭只有200-250米,南北通行没有任何障碍。

东北平原的东侧为长白山脉,北起三江平原,南至辽东半岛,由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海拔200米至2000米不等。

东北平原的西侧为大兴安岭山脉,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辽西,海拔1100米至1400米,宽200公里至300公里。

东北平原北部的小兴安岭,属于低山丘陵,最高峰平顶山海拔也只有1429米。

东北平原周围山区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从而形成纵贯东北平原上辽河和松花江等水系。

温度湿度:

东北是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偏东的地区,属于温带和寒温带,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

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

冬夏之间季风交替。

7月均温21~26℃,1月-24~-9℃。

东北气候寒冷,纬度较高固然是基本因素,其地理位置也起着显著的作用。

东北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东近太平洋,西近蒙古高原,北接西伯利亚。

北部与地球寒极所在的东西伯利亚紧邻,从北冰洋爆发而来的寒潮,常常侵入东北地区,造成气温骤降。

西部紧邻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强大的蒙古高压直袭东北,使气温明显下降。

因此,东北冬季漫长和寒冷,1月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5-20℃以上。

东北地区南近渤海、黄海,东近日本海,有明显的增湿作用。

与华北地区相比,本区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另外,经华南、华中、华北长途跋涉而来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亦可因路经渤海、黄海补充湿气后,重新以湿气团状态沿着辽河平原无阻深入东北,带来较为丰富的降水和较长的雨季。

由于年均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本区降水量虽不算丰富,但湿度较高,比华北地区湿润得多。

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个月。

由于受到东北地形地貌的影响,东北的气温从南到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据1951-1980年资料统计,东北一月平均气温:

东北最南端的大连为零下4℃;沈阳为零下12.9℃;哈尔滨为零下19.4℃;东北最北端的漠河为零下30.9℃,极端温度可以达到零下52.3℃。

七月平均气温:

大连为23.0℃;沈阳为24.4℃;哈尔滨为22.8℃;漠河为18.4℃。

东北的年降水也从东到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东部鸭绿江畔年降水达到1000毫米;沈阳734.5毫米;而西部的林西只有382.8毫米。

东北的气候条件不仅对东北的资源分布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对东北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受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东北长期保持着三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格局,即南部的农业生产方式,东北的渔猎生产方式,西北的游牧生产方式。

清代初期,这种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南部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汉人和满人,东北是从事渔猎活动的满人,西北是从事游牧的蒙古人。

在柳条边修建之前,三种生产方式的界限是大略的,但柳条边修建以后,三种生产方式的界限就比较明晰,即柳条边南从事农业生产,柳条新边以东,从事渔猎活动,柳条新边以西从事游牧活动。

再比如东北移民推进的方向,也都受到东北气候的影响和制约。

从中原而来的移民基本是从南向北推进,首选居住地往往是辽东半岛,然后进入辽沈和热河地区,只有辽河流域人口压力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移民才能离开辽河平原,继续北上,跨过松辽分水岭,进入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条件相对恶劣的松嫩平原。

从北方南下的各族各部基本是从北向南推进。

从黑龙江畔到松花江畔,再越过松辽分水岭,进入辽河流域依塞下居住,然后南迁辽沈,进入中原。

为什么向南北两个方向前进的移民都要逐步向前推进呢?

因为从环境上看,每向前推进一步,对自己原从事的生产方式不利因素越多,所以一般采取这种阶段性过渡的办法。

一些地理学家们认为:

辽河下游平原与辽东半岛气候比较温暖,全年积温较高,生长季节超过150天,作物两年三熟,属于暖温带气候。

水文特征与海河和黄河相似,流量不大,含沙量特多。

冰期在3个月以下,黄辽两河的鱼类极多相同,松嫩平原常见的鸟类,也不见于辽河平原,土壤与植被与松花江流域也不相同。

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华北地区有很多共同之处。

因此,主张将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划属华北地区。

按照这种观点,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地理界限大致从今天彰武向东北经康平、昌图、折向南经铁岭、抚顺、宽甸抵鸭绿江。

【1】这样一种划分方法在地理学研究领域也许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对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却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东北三种生产方式的格局长期不变?

为什么历代中原移民都停留在辽沈地区?

为什么历代的防御体系都修建在辽沈的北部,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明代的辽东边墙,以及清代的柳条边修建的根据是什么?

这条新的东北与华北地理分界线都能不同程度地给予解释。

自然资源:

东北最大的自然资源应该说是土地,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社会里,东北最能吸引中原移民之处是这里有广袤的可以耕种的土地。

东北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中部的东北平原,东部的长白山区和西部的大兴安岭山地。

辽河平原位于东北平原南部,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由绕阳河、辽河、浑河、太子河等诸多河流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开发较早。

但是,由于河网密布,河流两岸容易发生洪灾和内涝。

松嫩平原,是东北第一大平原,占东北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占60%以上,河流纵横,大小湖泊分布其中,适合于粮食作物生长。

但是,北部地区由于长年冻土层的存在,形成很多沼泽,不利于开垦和开发。

三江平原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不断迁徙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

面积约4.5万多平方公里。

三江平原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土壤主要为沼泽土、草甸上、暗棕壤和黑土,土质肥沃,但排水的任务较重。

除辽河平原存在大量可耕地之外,长白山区和大兴安岭山区,都分布着众多的相对小些的平原和谷地,另外辽河上游一带都可以开垦为农田。

总的来说,东北平原比较适合于农业生产,但是,清初之前,历代的移民脚步只停留在辽河流域,广袤的土地永久地保持着远古的洪荒状态,直到移民的脚步叩响了沉睡的荒原,人们才意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和宝贵,从而呈现出开垦与封禁的矛盾和斗争。

西部的科尔沁、松嫩和呼伦贝尔三大沙地,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在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沉积了几十米以至几百米厚的中细沙层。

一万多年来,经历了几次气候适宜时期,沙地被草本植被覆盖并发育形成古土壤。

历史上,这里一直是草原民族的牧场,清末前,移民活动对这里的影响不大,蒙地的开垦和移民主要在热河以及科尔沁沙地的边缘进行。

清末,随着移民潮的到来,掀起了蒙地放垦的高潮,草原被大量开垦,环境开始恶化,同时围绕着放垦的矛盾和斗争也逐渐尖锐起来。

除了土地之外,东北的森林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是渔猎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

浩瀚的林海,生长和养育着珍贵的植物和动物,对中原移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比如人参和貂皮,一直是东北渔猎民族与中原进行贸易和交换的主要产品,清朝入关以后,又成为国家垄断的资源,因此,清代围绕森林资源所产生的矛盾和斗争很突出。

与此相类似的问题还包括黄金的开采以及渔业资源的开发等等。

三、东北地方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