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25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docx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对分子极性的影响,能说出范德华力对分子某些性质的影响。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键的极性及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分类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成键原子

不同元素的原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

电子对

发生偏移

不发生偏移

成键原子的电性

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

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呈电中性

2.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

①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②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1)键的极性只取决于成键原子的元素种类或电负性的差异,与其他因素无关。

(2)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例如CH4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3)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例1 下列共价键中,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

A.C—HB.C—ClC.C==OD.N≡N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答案 D

解析 N≡N键是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方法规律——键的极性判断

(1)从组成元素判断

(2)从电子对偏移判断

(3)从电负性判断

例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是(  )

A.CH4和H2OB.CO2和HCl

C.NH3和H2SD.HCN和BF3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键的极性的判断

答案 C

解析 极性键是存在于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极性分子是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NH3是呈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CO2是呈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H2O、H2S都是呈V形的极性分子;HCl、HCN都是呈直线形的极性分子;CH4是呈正四面体形的非极性分子,BF3是呈平面三角形的非极性分子。

思维启迪——判断分子极性的一般思路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范德华力

(1)概念:

分子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和液态)存在。

(2)特点:

范德华力很弱,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3)影响因素:

①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②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2.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范德华力的正确理解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数量级,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2)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中。

(3)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只要分子周围空间允许,分子总是尽可能多地吸引其他分子。

例3 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

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

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的概念及存在

答案 B

解析 范德华力的实质是一种电性作用,但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A错误;化学键是微粒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B正确;若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则分子间没有范德华力,C错误;虽然范德华力非常微弱,但破坏它时也要消耗能量,D错误。

例4 有下列两组命题,其中乙组命题正确且能用甲组命题正确解释的是(  )

甲组

乙组

Ⅰ.H—I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

Ⅱ.H—I键的键能小于H—Cl键的键能

Ⅲ.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Ⅳ.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小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a.HI比HCl稳定

b.HCl比HI稳定

c.HI的沸点比HCl的高

d.HI的沸点比HCl的低

①Ⅰ a ②Ⅱ b ③Ⅲ c ④Ⅳ d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点】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性质

答案 B

解析 键能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H—Cl键的键能大于H—I键的键能,所以HCl比HI稳定。

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由于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所以HI的沸点比HCl的高。

 

1.正误判断

(1)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 )

(2)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 )

(3)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 )

(4)SO2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

(5)气体在一定条件会凝结为固体或液体,这一现象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 )

(6)卤素碳化物(CX4)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 )

2.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

A.H2O2B.CH3COONa

C.Na2O2D.I2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答案 A

3.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现象如图所示。

试分析A、B两种液体分子的极性正确的是(  )

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

B.A是非极性分子,B是极性分子

C.A、B都是极性分子

D.A、B都是非极性分子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分子极性

答案 B

4.实验测得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的夹角为180°,由此可判断BeCl2属于(  )

A.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C.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键的极性的综合判断

答案 B

解析 BeCl2中Be—Cl键是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两个Be—Cl键的夹角为180°,说明分子是对称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重合,BeCl2属于非极性分子,故BeCl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5.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存在的较强的电性作用

C.直接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D.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考点】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的概念及存在

答案 D

解析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较弱的相互作用,它不是化学键且比化学键弱得多,只能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靠范德华力相结合。

6.

(1)B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BCl3分子为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分子,其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键。

(2)BF3的熔点比BCl3________(填“高”“低”或“无法确定”)。

【考点】 分子的性质的综合

【题点】 分子的性质的综合

答案 

(1)非极性 极性 

(2)低

解析 

(1)B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Cl3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BF3与BCl3的组成和结构相似,但BF3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范德华力较弱,熔点较低。

题组一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1.(2018·四川中江龙台中学高二月考)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CO2B.CH4C.C2H4D.NH4Cl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答案 C

解析 CO2、CH4中只含有极性键;C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NH4Cl中含有极性键和离子键。

2.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H—FB.H—OC.H—ND.H—C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强弱的比较

答案 A

解析 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负性逐渐增大,F、O、N、C这四种元素中C的电负性最小,F的电负性最大,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答案 D

解析 过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非极性键,A错误;CH2==CH2、CH≡CH均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H键为极性键,C==C键和C≡C键均为非极性键,B项错误;CO2、BF3、CCl4等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项错误;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形成极性键,D项正确。

4.(2019·益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丙醇(CH3CH2CH2OH)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共含有11个极性键

B.分子中含有配位键

C.分子中只含σ键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考点】 共价键的极性

【题点】 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答案 C

解析 1个丙醇(CH3CH2CH2OH)分子中共含有9个极性键,A项错误;分子中不含有配位键,B项错误;分子中只有单键,所以只有σ键,C项正确、D项错误。

题组二 分子极性的判断

5.(2018·安徽六安一中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键极性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由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氧气、氮气、氯气等,A项正确;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等,B项错误;非极性分子可能为多原子化合物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等,C项错误;非极性分子中可能不含非极性键,如甲烷等,D项错误。

6.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O2B.BeCl2C.BBr3D.COCl2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由分子立体构型判分子极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可得四种分子的结构如下:

O==C==O、Cl—Be—Cl、

A、B、C选项中,虽然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但各键的空间排列对称,都为非极性分子;D项,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7.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B.C2H4、CH4

C.Cl2、C2H2D.NH3、HCl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的综合判断

答案 B

解析 A项中CO2和H2S都含极性键,但前者是非极性分子(直线形),后者是极性分子(V形);B项中C2H4是平面形分子,CH4为正四面体形,均含极性键且均为非极性分子;C项中Cl2不含极性键;D项中NH3、HCl均为极性分子。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氮原子处在3个氢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碳原子处在4个氯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氧原子不处在2个氢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心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碳原子不处在2个氧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心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由分子立体构型判断分子的极性

答案 C

解析 NH3是极性分子,N与3个H形成3个σ键,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为

=1,为三角锥形结构,故A项错误;CCl4是非极性分子,C与4个Cl形成4个σ键,中心原子C的孤电子对数为0,为正四面体形结构,故B项错误;H2O是极性分子,O与2个H形成2个σ键,中心原子O的孤电子对数为

=2,为V形结构,故C项正确;CO2是非极性分子,C与2个O形成2个σ键和2个π键,中心原子C的孤电子对数为

=0,为直线形结构,故D项错误。

9.(2019·山东淄博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的综合判断

答案 B

解析 CO2是非极性分子,A项错误;非金属性:

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C项错误;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H2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D项错误。

10.已知H2O2的分子空间结构可在二面角中表示,如图所示,则有关H2O2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B.H2O2分子内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H2O2是极性分子

D.H2O2是非极性分子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的综合判断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知,H2O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二面角形,所以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A正确;H2O2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H2O2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C正确、D错误。

题组三 范德华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1.(2018·南山中学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C.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D.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考点】 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答案 B

解析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B正确、A不正确;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C不正确;分子间不只有范德华力,D不正确。

12.(2019·保定高二检测)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A.CI4、CBr4、CCl4、CF4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考点】 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答案 B

解析 B项,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的极性键的强弱有关,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项,F2、Cl2、Br2、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其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烷烃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逐渐升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小,熔、沸点越低,故异丁烷的沸点低于正丁烷。

13.在HF、H2O、NH3、CS2、CH4、N2分子中: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形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形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

(5)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V形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极性键相结合,且分子极性最强的是________。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分子极性与键极性的综合判断

答案 

(1)N2 

(2)CS2 (3)CH4 (4)NH3 (5)H2O (6)HF

解析 极性键是由电负性不同的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且两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形成的键的极性越强;分子立体构型由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决定。

14.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N在第二周期,P在第三周期。

NH3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107°。

(1)PH3分子与NH3分子的立体构型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P—H键___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PH3分子_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

(2)NH3与PH3相比,热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分子极性的判断

【题点】 由分子立体构型判分子极性

答案 

(1)相似 有 有 

(2)NH3

解析 

(1)N、P属于同主族元素,NH3分子与PH3分子的立体构型相似,均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

P—H键为不同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2)由N、P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和元素周期律可知,N的非金属性比P强。

由元素的非金属性与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的关系可知,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

15.(2018·四川资阳期末)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4。

试回答:

(1)X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1.8和3.0,则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3)XY4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形,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_______杂化,分子为__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XY4的沸点与SiCl4比较: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题点】 范德华力概念及强弱比较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4s24p2)

(2)共价键 (3)正四面体 sp3 非极性分子 (4)GeCl4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解析 第四周期ⅣA族元素为Ge,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4s24p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Y是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XY4中X与Y形成的是共价键,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