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30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docx

高一下厦门市语文质检试题分析

高一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1、2、3题

【考查内容】正确书写汉字、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掌握与课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四)

【能力层级】识记A

【存在问题】

1.汉字书写中不能区别意义,因音近、形近而误写,如把“苌”误写成“长”,把“偃”误写成“揠”,把“炙”误写成“灸”,把“冕”字下半部分误写成“兔”等。

2.文学常识容易概念混乱,张冠李戴,掌握不准确。

如把“纪传体断代史”误写成“断代史通史”,把“班固”误写成“司马迁”,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误作“四大悲剧”,把“楔子”误写成“引子”“序幕”。

有的因字形而失误,如把“楔”误写成“锲”。

3.默写能背诵,但别字较多。

有因通假而误写,如把“尊”误写成“樽”;有因音形相近而错,如把“啸”误写成“笑”“潇”,把“仓皇”误写成“苍惶”,把“销”误写成“消”,把“酹”右下部分误写成“子”;有因义近而误写,如把“两”误写成“二”,把“也”误写成“矣”。

第8题

【考查内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准确顺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原文的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和文言句式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能力层级】理解,B级。

【存在问题】

(1)题要求在语境中理解“视”、固定结构“孰与……”及省略句式。

“视”可解释为“看”“认为”。

固定结构“孰与……”的意思是:

“……与……相比,谁更……?

”首先是表比较的结构必须翻译完整,其次是“谁更”怎么样要翻译出来。

考生失分,或是漏译“视”,或是表比较的结构不完整,或是没有体现这一固定结构的特点。

【答卷示例】

你觉得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怎么样?

2分

在您看来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厉害?

2分

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哪一个厉害?

1分

你看廉将军与秦王谁更厉害?

1分

你们觉得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如何?

1分

以您之见,廉将军比不比得上秦王啊?

1分

你们认为廉将军和秦王谁强?

1分

你仔细看廉将军比得上秦王吗?

1分

你觉得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好?

1分

你觉得廉将军与秦王谁更威严?

1分

廉将军的威信,有比秦王高吗?

0分

谁敢看见廉将军而忽视秦王?

0分

你那廉将军看作和秦王一样的人吗?

0分

你们以为是廉将军厉害好事秦王厉害?

0分

廉将军与秦王你更看重谁?

0分

答案中,错别字现象也比较严重,“廉”(广+兼)的“兼”字很多考生两点下少了一横,“厉害”写成了“历害”“利害”。

参考答案: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题要求在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见”、文言实词“重”和“负”的意思。

句中“见”表被动,“见犯”的意思是“被侵犯、被侮辱”,“重”应译为“更加”。

考生失分,大多是不了解“见”表被动的意思,“负”译为“辜负、对不起”,“辜”写错的也为数不少。

【答卷示例】

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更加对不起汉朝。

2

被侵犯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2分

被当成犯人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1分

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感觉更加对不起整个国家啊。

1分

被定下罪名才死,更加有负国家的声誉。

1分

看到罪行暴露了才自杀,更加对不起国家了。

1分

被发现犯罪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1分

看见犯罪的就把他处死,使他承担背叛国家的罪名。

1分

被侮辱了才死,以国家负担为重。

1分

被匈奴虐待才死,更加姑父祖国。

1分

一旦有了犯罪就要死,才能不负国家重任。

0分

被犯人侮辱后才死,实在是对不起国家。

0分

白白地犯罪就死去,这是重重的辜负了国家。

0分

眼看犯了罪就要死去,辜负了国家的使命。

0分

看见犯人死了,严重背叛了国家。

0分

参考答案: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教学建议】

1.必修课文言文学习,要夯实基础。

指导学生整理课内重要知识点,明晰实词义项,记住典型例句,强化常见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

2.文言翻译首先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先通读全文,弄清文章意思;其次要落实字词,以直译为主,对于原句中带有文言特殊用法的,包括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偏义复词等,务必要做到字词句有落实;第三要追求“雅”的至高境界,在“信”、“达”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的要求,调整修饰句子表达,使之流畅,表意明确。

3.得分较差的考生,应注意实词、虚词、句式、用法以及文下注释和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注重在语境中准确理解,关注古今字词实实对应,积累成功翻译经验。

第16题

【考查内容】文言断句

【能力层级】理解B

【存在问题】

1.不能理解文言词义而误断,如把“肆”理解为动词,在“肆”后断开。

2.不了解语法结构而误断,如“东肆不复能终曲”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却在“终”后误断。

3.不了解句首虚词用法而误断,如“盖”在句首,多推断原因,“盖”前面应该要断开。

【教学建议】

1.教学中,对重点词应加强解释,重点突出,并结合形声、会意等造字法来讲解,使学生理解音形义的关系,加深印象。

2.古诗文背诵部分要对易错字防患于未然,并自查互查等方式,逐一落实,达到背会还要写对,让学生养成认真细心求实的学习态度。

3.文学常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平时教学该实的要夯实,文学常识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大有裨益,可以运用知识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识记掌握。

4.文言断句是教学难点,要以理解文意为基础,再根据句法结构、虚词用法、对偶排比等修辞特点来断开,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融合,并进行一些精短的句段训练,不断增强语感。

课内现代文阅读戏剧阅读

【考查内容】戏剧鉴赏的基本常识。

考查的是戏剧单元课内话剧《雷雨》节选片段的阅读理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中指出: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能力层级】理解,B级。

【存在问题】解答17、18两小题,考生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一是本单元的戏剧基本常识没有掌握,或者混淆不清;二是把填空题做成简答题,语言很不简洁。

第17题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不少考生把《窦娥冤》与《雷雨》的戏剧常识混淆了,思维上把古代戏曲语言和现代话剧语言混同了,答成“科、白、旁白(错别字写成:

傍白)”,有的考生不懂戏剧语言的分类,写成“舞台动作、舞台效果、舞台场景、动作描写、动作表情、人物说明”等,导致不能得分。

第18题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①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即外部冲突。

②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即内部冲突。

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

本小题的满分答案,除“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阶级矛盾”外,考生正确答案参考: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劳资关系、资本家周朴园与工人鲁大海的冲突、工人与老板、工人与雇主、鲁大海代表的工人与老板周朴园之间的劳资矛盾

本小题失分,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什么是戏剧的矛盾冲突。

答成“周朴园与鲁大海、鲁大海与周萍、鲁大海对周朴园的不满、周萍打鲁大海、同胞兄弟之间的冲突”等;或者不理解节选片段中的矛盾冲突孰与哪一种,应该怎样概括,答成“鲁侍萍见了儿子却无法相认、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罪行、鲁大海替工人讨回公道、鲁大海与周家的矛盾”等;或者缺乏基本常识,不能理解构成矛盾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对立关系,答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封建阶级与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与地主阶级、雇主与小工、资产阶级与农民、农民与资本家、资本主义家庭与非资本主义家庭的矛盾”等;这些都不能得分。

个别考生明白戏剧冲突,但没有读懂课文,不能准确概括,答成“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父亲与儿子同时也是老板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两种矛盾冲突都写,扣1分;有的把概括型的题目答成分析题,写成“资本家剥削工人,鲁大海作为工人代表向周朴园这个资本家抗议,并和周萍发生冲突”,顶多也只能得1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2.端正心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注重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和全面的语文素养。

3.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围绕所课程目标夯实基础,加强语文积累;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的不同艺术特性。

第22题

【考查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D级。

要求在分析概括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词人寓于词中的思想感情。

【存在问题】

1、大部分同学可以把握词中所表达的留恋之情,但一些同学指向错误,把对象写成故土家乡、过往生活等,因而不能得分。

2、多数同学可以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恋人间的依依不舍之情,但对更深层面上所表现的情绪低沉,黯然神伤等较难把握到位,得到1分的居多。

例1:

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难忍离别的情感。

紧握双手眼里漫出了泪水,想到离别后与自己思念的人无法相聚,不由得黯然神伤,感慨时光飞逝。

(2分)

例2:

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忧愁说不尽的离别之情。

(1分)

例3:

表现对美好景色的难舍难分,充满无限美好的回忆。

(0分)

例4:

表达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留恋,对故土家园的不舍。

(0分)

第23题

【考查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D级。

要求在理解诗歌常见意象含义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探究词人寓于词中的思想感情。

【存在问题】

1、多数同学能把握情感,但缺乏对意象具体细致的分析。

2、一些同学虽对诗歌的意象含意理解正确,但在分析意象组合成的意境方面较难准确进行概括。

例1:

“今宵酒醒何处”表现了诗人四处飘泊、孤苦之情;“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表达他不愿离去的难舍之情;“晓风”“残月”更表现了分离的凄凉。

三者结合,描画出了留别后的愁苦伤感的场面,将作者内心孤独凄苦、忧伤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4分)

例2:

杨柳是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晓风残月”则是想象分别后所见的情景,一切都显得凄清,当诗人酒醒后,看到眼前景象,难免勾出心中的离别之愁,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使读者感同身受,惹人同情。

(3分)

例3:

写出诗人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杨柳”代表一种依依不舍之情以及怀念之情,“晓风残月”则令人感到十分凄凉寂寞。

通过以物喻人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各种情感。

(2分)

第25题

【考查内容】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能力层级】D级。

要求在理解全词内容的基础上,简要赏析词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的借景抒情的手法,探究词人寓于词中的思想感情。

【存在问题】

1、多数同学能根据内容,写出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但体会不到词人通过芳草所表达的离别之愁绪。

2、部分同学对词作的内容理解出现偏差,如理解成壮志未酬,恋人分别,对时光匆匆易逝的感慨等。

例1:

面对秋景带给人阵阵思索和悲凉,一切秋景看来都是无情可言的。

芳草无情,人却有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离愁。

在秋色中作者回想过去,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的追忆。

(3分)

例2:

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表达作者孤独寂寞,独自一人在外,无依无靠,怀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分)

例3: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逝去的无奈之情。

(0分)

例4: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

(0分)

第27题

【考查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去分析看似矛盾的语句所蕴含的深意。

【能力层级】D

【存在问题】

1.审题不当,答非所问

例1:

否。

我们就像芦苇一样正直、自强不息地生长着,就像我们的人生年轻的时候要认真拼搏,老的时候应该歇一歇。

(没有回答“不矛盾”的原因。

例2:

不矛盾。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一点托物言志的韵味,表达我们应该向芦苇学习。

(答成“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了。

2.脱离语境,随意发挥

例1:

不矛盾。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芦苇像人又不像人,既是统一,又是对立。

(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套用哲学原理来答题。

例2:

不矛盾。

芦苇的生长一样会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

人与芦苇不一样,因为人死了不能复活;芦苇死了,第二年春天会再活过来。

(对“不一样”的解说,看似能自圆其说,其实脱离了语段语境。

例3:

不矛盾。

因为前面说的“芦苇更像一个人”是指芦苇的品格和一些人的品格是相像的。

而后者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芦苇本身是一种植物,人是动物,两者自然是不一样的。

(以动植物来区别人与芦苇,脱离了语段语境,是想当然。

3.不明文意,理解失准

例1:

不矛盾。

因为人的品格正直的话就像一个芦苇,然而,人的其他品格是芦苇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人和芦苇不一样。

(褒人而贬芦苇,与文意相反。

例2:

不矛盾。

“芦苇像一个人”是说芦苇每生成一段时期便会长出“节”休息,而“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则是说人有意识、思想,而芦苇只会一个劲往上爬。

(与文意相反。

4.遗漏要点,造成偏失

例1:

不矛盾。

芦苇只会直直地向高处生长而有的人却是歪的。

(只答不同点,遗漏了相同点。

例2:

不矛盾。

作者认为芦苇与人很相似,两者都会走一走歇一歇,生活方式基本相同,所以它们并不矛盾。

(只答相同点,遗漏了不同点。

第28题

【考查内容】把握作品中主要事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能力层级】D

【存在问题】

1.审题不当,答非所问

例1:

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故乡的人们对土地的热爱,文中把我们比喻成芦苇,体现人们深深扎在地上的生活状态。

(答成“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了。

例2:

外表坚挺有力;根遍布广。

(与“性格特征”无关。

2.乱贴标签,随意拔高

例1:

“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写出了芦苇的聪明机智;“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表现芦苇的坚定的毅力。

(芦苇的“聪明机智”,难以推出。

例2:

它的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赞美芦苇深扎国土,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出芦苇的美好品质。

(写芦苇热爱祖国,未免拔得太高啦!

3.缺乏梳理,不标序号

例1:

文章写了芦苇善于扎根,生命力强,一有机会便从土中长出,正直生成,没人见过歪着长的芦苇,还写了芦苇一节节生成,最后长成大片的芦苇。

例2:

芦苇很顽强,它们冬天死去,春天又活过来了,而且它们只是向上生长,没有其他杂念,看起来很正直。

芦苇无论活着还是死后,对大地和后代都有用,可见有献身精神。

4.流于表象,缺乏提炼

例1:

1.芦苇的茎是直直向上。

2.芦苇的根是死死地抓住泥土。

3.秋天时开一大团一大团白花,冬天就会死去。

例2:

①芦苇虽然年纪比“我”祖父还大,但它们却只拥有纤细的根,虽然它们纤细的根,却可以生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

②芦苇一年死一次,一年生一次;③它们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

【教学建议】

1.要强化审题训练

题目问什么,就应该答什么,不可答非所问,也不可遗漏要点。

2.要强化答题规范的训练

(1)要以文为据,紧扣具体的语段语境答题。

(2)要学会提炼概括,不可盲目照抄原文。

(3)要理清答题层次,学会分点作答。

3.要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

大量的考生把已在题干中出现的“矛盾”一词写成“予盾”或“茅盾”,令阅卷老师哭笑不得。

还有考生把“顽强”写成“玩强”,把“坚强”写成“竖强”,把“坚忍不拔”写成“坚协不拨”。

这些反面现象告诉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第29题

一、题目

2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60分)

《说文》:

“患,忧也,从心。

”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

高尚品质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混乱,天灾人祸的频发……这些“患”都与我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严峻挑战。

请以“说忧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二、作文题解读及思路提示

“忧患”一词,出处:

《易·系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

“忧患”意思是①困苦患难(出自现代汉语词典)或②忧虑的事情(出自古汉语词典)。

“说忧患”是一个话题式的命题作文,这种话题式的作文,需要围绕一个确切的角度或者范围来讨论分析。

可以选择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中某个角度展开论述。

1.立论的切口要小。

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

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

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

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

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

立意举例:

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②生于忧患

③对当今“道德危机”的忧患

④对当下“信仰(价值观)危机”的忧患

⑤对“环境恶化”的忧患

⑥对现代社会“人的异化”的忧患

⑦对“娱乐至死”的“文化庸俗化”的忧患

⑧对“人文精神缺失”(精神荒漠化)的忧患

⑨对“食品安全”的忧患

⑩不要“患得患失”(“杞人忧天”)

……

三、评分原则:

立足整体,不纠缠细节

1.应有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即“像议论文”——结构、语言、思维。

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思路。

强调基本的写作思路的完整清晰,特别要做到两点:

本文宜写成阐明文;以论题为对象,以论见为主体;即指出当下令人担忧的问题,指出问题表现的形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问题发展的后果,提出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2.应有指向现实的价值取向

议论文的价值旨归在于对现实的思考与领悟,针对现实立论,行文过程中有对现实的批判,这样的文章才言之有物。

文章要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

四、评分标准

1.等级

一类:

60—56分;二类:

55—48分;三类:

47—42分;四类:

41分以下。

①评卷时,从43分入手(即平均分控制在43分左右),上下浮动;

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能找到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

A.具有议论文的“样子”(框架、要素):

42分以上;

B.还能够有所议论、分析:

48分以上;

C.议论、分析比较充分的:

54分以上。

②缺题目者,或另拟题目者,扣2分;

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者,扣1—4分;

④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不封顶;

2.材料有明显硬伤者,划归四类卷:

①观点不明或骑墙,没有自己明确的立场;

②泛泛而谈,东拉西扯,话题主题繁杂;

③以叙代议,罗列材料,缺乏分析。

④堆砌名人名事,提不出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没有现实感。

⑤不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甚至展开人物对话。

⑥语言散文化倾向。

⑦语言不足篇幅者酌情扣分。

五、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文章立意方面

1.很大一部分考生将“忧患”与“忧患意识”混为一谈,文章中不加区分,造成了立意的飘忽。

2.一些考生将“忧患”等同于挫折、困难、磨练,少部分考生在文章中部分或全部地将文章的核心词“忧患”直接替换成了这些词。

文章题目是“说忧患”,但文章内容却满篇都是“挫折”“磨练”。

3.有的作文中考生议论人在忧患中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但在议论过程中,却转向议论“乐观”,大谈人生的乐观,抛掉了议论的前提“在忧患中持有乐观”。

4.依然出现散文化的,讲故事,发感慨,化用几句古诗古文,无病呻吟的作文。

这些作文的语言质量都比较高,但立意方向明显和议论文写作的要求有偏差。

(二)议论逻辑方面:

1.很多考生的文章缺少强有力的中心,文章的逻辑很散,有的从不同角度大谈“忧患”的内容,从钓鱼岛谈到文理分科,从慈禧太后丧权辱国谈到自己家的亲戚考不上大学,东拉西扯,缺少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思维框架。

有的缺少核心观点,从忧患是什么,个人的忧患有哪些,国家的忧患有哪些,谈到忧患有什么积极作用,有什么消极作用,又谈什么心态面对忧患,面面俱到,面面俱失。

2.以罗列分论点替代推理,以知性替代理性思维。

有一些写作质量相对较好的作文,出现“分论点+故事=议论”的框架模式,虽然帮助学生考场上迅速组织文章,但文章本身的议论逻辑不够严密,文章缺少议论的层次和说理的逻辑性。

有的只是停留在对忧患内容的列举上,如“忧读书”“忧做人”。

没有对为什么要忧患,更没有对怎么办的探讨。

有的分论点的设置不合理,分论点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如“居安思忧”“临忧患而不惧”“三省忧患”。

(三)素材运用方面:

素材运用比较多样,大量时事新闻素材被运用,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的例子相对比较少出现。

被使用较多的素材有汶川地震、生态与环境危机的忧患、高中学习的巨大压力(毛坦厂中学)、食品安全问题、“小悦悦”事件等引发社会道德争议的一系列新闻报道等等。

1.文章中出现的知识性的硬伤比较多,很多考生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却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写对范仲淹,另外事例名言中,错误很多,张冠李戴,生搬硬套,含糊其辞的,大大降低了文章的质量。

如:

关羽因为没有忧患意识,才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孙中山因为没有忧患意识,才让权与袁世凯,而导致中国日益衰败。

①风马牛不相及

例:

著名的遗传学家孟德尔,起初在奥地利的一个修道院里,当他要研究遗传规律时,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这是不可能的。

但孟德尔没有放弃,用豌豆做实验,风雨无阻,最后成功了,由此可见,忧患也不全无好处,它能带给你不尽的动力。

②无忧之患

例:

贝多芬,作为音乐家的他却失聪,这如同命对他开的玩笑,只不过这个玩笑使他身心疲惫。

我想他应该有多次抱怨命运的不公。

但在抱怨中,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努力地创作,然后成功了,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

③话题游离,在情感与主题之间滑行

例:

“我思故我在”,人类用证明自己的存在,思索便使忧患之心降生,人们患得患失的太多,常常使自己徘徊在十字路口。

这些暂时搁置不说,我只想谈谈关于“故乡”的忧思。

2.素材的运用一般能够扣题,但大多数只是简单的搬运,缺少分析和论证,因此素材本身的内涵没有被深入挖掘,充分利用。

类型卷及点评:

01说忧患(一类上59分)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壤?

“泛娱乐化”的当今社会,对于人文精神匮乏的忧患之声逐渐上扬。

被媒体称为“离开商业片回归人文精神”的张艺谋,带着电影《归来》隆重登场。

面对香港的电影总往同一个类型发展的现状,他称之为一种“被绑架心理”按照一种成功的类型去惯性滚动。

他说:

“不论什么样的电影,能否让它多一点情怀,人的情感、人走过的痕迹、人的沉淀,都应当体现。

”张艺谋忧患这个时代电影界缺乏人文情怀,正映射着如今人心之所需。

而阿涅斯·瓦达尔则将锡兰的电影《冬眠》喻为“时代的边缘”锡兰坚持用传统的方式诉说内心的声音,故事性的弱化与浓厚的思辨味道,让有些人们对其电影感到索然无味。

而又有谁能体会到若是一味地向主流文化靠近,缺乏对人文情怀的关注将会使当下的社会失去生活坐标?

那些忧患的声音当被铭记。

卡蓝默有言:

“当今的城市很可怕,它显示的是技术含量,却没有灵魂。

我们游走于网络指点江山,穿行于现代都市日以继夜,却忽略了我们逐渐被掏空的内心,这咱人文情怀的缺失,将使我们走向如鲁迅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