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41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117.docx

固结灌浆施工方案117

正安县城北郊湖工程

 

固结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

校核:

审核: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十月十五日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正安县城北郊湖工程位于正安县凤仪镇境内,地处芙蓉江水系石梁河的一级支流猫溪沟下游河段,距正安县城0.5km,距遵义市区150km,现有207省道从坝址右岸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本工程主要由大坝枢纽工程组成,主要由挡水大坝(土工膜防渗当地风化料)+竖井式溢洪道+泄洪洞组成,大坝为粘土斜墙土石坝,坝顶高程635.00m,最大坝高43.00m,大坝采用粘土斜墙防渗,为加强防渗效果,在粘土斜墙上游设置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

竖井式泄洪道由进口段(喇叭段、渐变段、转弯段)、隧洞段及出口段组成。

泄洪隧洞布置在右岸,隧洞进口高程为601.50m,紧接竖井式溢洪道转弯段,隧洞总长1065m。

枢紐工程为Ⅳ等,水库规模为小

(1)型,挡水大坝右岸溢洪道等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Ⅳ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Ⅴ级,大坝校核洪水位为634.68m,总库容为306万m³,正常蓄水位为632.00m。

1)大坝

大坝坝轴线长214.93m,坝顶高程635.0m,防浪墙顶部高程为636.2m,坝顶宽18m,大坝上游坝坡2.5,下游坝坡1.7,坝轴线最大坝高为43.0m。

坝体采用当地风化料碾压而成,上游采用斜墙及复合土工膜防渗。

上游坝坡脚设2m宽的C20混凝土防渗墙。

2)竖井式溢洪道

竖井式溢洪道由进口段(喇叭段、渐变段、转弯段)、隧洞段及出口段组成。

采用环形实用堰,半径3m,堰顶高程为632.00m,布置在右岸。

由喇叭段、渐变段、转弯段组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2工程任务

正安县城北郊湖水库工程的开发任务是:

打造城市水景观、城市客厅。

1.3水文气象

(1)气象条件

工程所在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旱、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

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6.2℃。

年平均日照时数1062h。

年平均风速1.2m/s,平均最大风速12m/s,全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多,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66.7mm,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春旱和间歇性的夏旱为主。

(2)水文条件

正安县城北郊湖工程坝轴线以上集水面积8.37km2,水库所在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洪、枯变化较大。

流域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3%左右,枯季10月~次年3月占全年的22.7%,年最小流量多出现在每年的2月和3月。

洪水多发生在每年的5~8月。

设计流域较小,主河道短,洪水汇流时间较短,洪峰出现时间较早,相关成果表如下:

设计流域设计降雨量计算成果表单位:

mm

统计参数

设计保证率P(%)

均值

Cv

Cs/Cv

5

10

20

50

80

90

95

97

1058.7

0.15

2

1333

1267

1189

1051

923

861

812

781

 

水库坝址径流设计成果表

项目

参数值

设计频率(%)

均值

Cv

Cs/Cv

5

10

20

50

80

90

95

径流量(万m3)

471

0.30

2

459

358

311

276

471

0.30

2

流量(m3/s)

0.149

0.30

2

0.146

0.114

0.099

0.088

0.30

2

0.146

5-10月(万m3)

366

0.32

2

352

267

229

200

366

0.32

2

11-4月(万m3)

105

0.33

2

102

77.6

66.6

58.4

105

0.33

2

最小月(万m3)

6.58

0.36

2.5

6.34

4.70

3.97

3.43

6.58

0.36

2.5

1.4工程地质条件

(1)大坝

坝址区河流顺直,总体流向N77°E,两岸地形坡25°~35°,局部较平缓,两岸无低矮垭口,左岸上、下游均有负地形分布,现状为人工堆积区,上部为开挖平场区,岸坡少量植被覆盖,为逆向坡,除负地形处人工堆积区边坡稳定性较差外,自然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右岸为人工堆积体覆盖,深度较大,顶部公路路肩有开裂现象,存在裂缝,且为顺向坡,边坡稳定性差;河床为冲洪积分布,下游无跌坎发育,存在浅潭,深约2~5m。

坝址区出露地层岩性左岸及河床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O1m)泥页岩夹灰岩,右岸为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O1h)灰岩、白云质灰岩,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冲洪积和人工堆积,成分多为碎石土、粘土、砂砾石和块石等。

左岸的风化卸荷及右岸的人工堆积,覆盖层一般厚2~5m,人工堆积体一般厚1~15m,最厚达20m,右岸的人工堆积体覆盖面积、厚度较大,顶部存在开裂现象,边坡稳定性差。

(2)溢洪道

溢洪道布置于右岸,利用右岸已建导流洞改造成竖井式溢洪道泄洪。

溢洪道岸坡地形坡度10°~35°,局部较陡,岸坡少量植被,中上部为少量人工堆积,现状稳定,覆盖层厚0~8m,下伏基岩为O1t+h灰岩、白云质灰岩,近河床部位基岩裸露,斜向坡。

上部人工堆积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施工开挖时易造成失稳产生塌滑现象,建议自上而下放坡开挖或对上部松散堆积体作清除处理。

(3)上游围堰

围堰左岸坡多为耕地,右岸少量植被覆盖,两岸地形坡度25°~47°,上部较平缓。

两岸覆盖层厚0~2m,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夹碎石,多分布于岸坡上部平缓地带;河床覆盖层厚1~5m,为冲洪积砂砾石及岸坡残坡积粘土夹碎石回填,下伏地层岩性为O1m泥页岩夹灰岩及O1h灰岩、白云质灰岩,岸坡中下部基岩多裸露,以泥页岩为主。

1.5对外交通条件

1、对外交通状况

正安县城北郊湖工程位于正安县凤仪镇境内,地处芙蓉江水系石梁河的一级支流猫溪沟下游河段,距正安县城0.5km,距遵义市区150km,现有207省道从坝址右岸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对外交通施工道路布置主要为贵阳—遵义—绥阳—正安县—工程区,公路里程290km,公路主要为省道及以上公路。

对外交通运输的主要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全部进出场物资及设备的运输,主要包括:

钢筋、水泥、木材、油料、火工材料、生活物资、施工机械设备等。

本工程对外交通线路里程见下表。

对外交通线路里程表

贵阳

140

遵义

185

45

绥阳

285

145

100

正安

290

150

105

5

工程区

贵遵高速

绥遵高速

S207省道

1.6固结灌浆孔布置及施工方法简述

固结灌浆孔按排分两序(Ⅰ序排、Ⅱ序排)、排内分两序(Ⅰ序、Ⅱ序)施工,在施工Ⅰ序孔之前,先进行抬动观测和压水检查的施工,以获取坝段区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资料和混凝土的抬动观测。

施工采用:

“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和“一次成孔、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施工工艺。

2.施工依据

2.1依据设计施工图及其技术要求参照国家现行相关的施工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和质量检验标准,以及行业的相关法规,规范要求:

2.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2.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

2.4依据本单位同类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现场实施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

 

3.施工布置

本标段基础处理工程量大,工作面分布范围广。

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及施工的连续性,必须合理有效布置供水、供电、通讯、集中制浆系统、排污线路及施工平台;考虑本标段总体布置及进度情况,基础处理布置情况如下:

1.施工供水

所有基础处理项目的施工用水自主坝系统供水管路接引,并依据施工计划分期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布置情况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固结灌浆施工高峰期用水量为170m3/h,固结灌浆施工高峰期用水量为160m3/h。

2.供电布置及施工照明

截水墙固结灌浆用电直接从坝前和坝后施工供电系统引至各施工作业面,固结灌浆施工用电,从就近布置的主变压器直接向基础灌浆廊道内架设专用线,具体布置详见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廊道内的线路架设要求沿下游墙壁2.00~2.50m高的部位统一布置,并且每间隔40.00m布置一个配电箱。

坝面固结灌浆等项目施工期照明采用主坝浇筑照明系统,局部加设碘钨灯等;廊道照明,拟在各层廊道及洞室加装统一照明系统,照明灯具采用加装防护罩的灯具,灌浆廊道及灌浆廊道间隔10.0m安装,排水洞间隔15.0m安装,照明线路为单独低压供电线路。

固结灌浆设备施工高峰期用电负荷约为770kW,潜孔钻和液压钻回转钻设备用电由投标文件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有关章节统一考虑;截水墙廊道固结灌浆设备施工高峰期用电荷约为610kW。

3.施工通讯

由于施工面较多,为保证集中制浆站与施工作业面的联系,采用安装有线专用电话进行联系,对外协调联络采用对讲机。

4.施工面卫生设施

为保持施工面清洁,在施工中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放置在各班组配备的专用保洁桶里,保洁桶由专人清理。

5.施工排水、排污布置

基础处理项目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水、弃浆及岩粉、岩芯,为保证施工面的正常施工和现场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作业面的排水、排污工作。

6.固结灌浆排水、排污

截水墙固结灌浆施工弃水、弃浆的排放,采用在每一施工面周边部位,用砖砌挡水围堰,防止施工废水流至其它坝块,形成坝面排水通道,排水槽端头设集水泵坑,排污坑内设置排污泵将污水抽排至截水墙施工排污系统;各施工部位沉淀的岩粉、岩芯等杂物及沉浆池内的沉淀水泥由项目部专人负责,废渣用专用渣斗弃于指定的地方。

7.施工交通、设备运输

在固结灌浆施工期间,其施工交通尽可能利用施工期已布置的总体交通网,对于通往施工面的交通,则采用加装固定式交通梯和人工马道进行连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固结灌浆所用设备,采用小货车运输。

4.施工工艺及方法

4.1施工具备条件

截水墙固结灌浆,其钻孔和灌浆的相应部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开始灌浆;另外,为了避免在钻孔时打断钢筋或锚杆,根据固结灌浆孔位对孔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根据钢筋平面布置图布置图确定。

4.2施工前准备

钻灌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做好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配备、材料准备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人员稳定,保证施工顺利有序进行。

4.3灌浆方法和固结灌浆试验

灌浆方法:

本工程根据设计进行钻孔,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每段不得超过10米,施工工艺流程见6详细说明。

1试验场地

灌浆试验的具体场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截水墙固结灌浆试验初步选在高程592.052平台,前期对该部位提前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盖重厚度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固结灌浆试验施工;具体部位现场由监理工程师确定。

2布孔型式

1.有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布孔型式

截水墙固结灌浆孔深分为6m、8m和10m三种,试验选取10m孔深区。

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排距为3.0m,孔距暂按3.0m;具体试验参数根据实际灌浆情况加以调整,选择合理的灌浆孔间排距;

2.灌浆按排内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排距3.0m,孔距2.0m。

3.图中抬动观测孔孔深为2.0m,其它孔深均为2.5m,检查孔孔位根据施工情况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物探孔暂时由Ⅰ序孔兼,具体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4.钻孔均为铅垂孔。

5、抬动观测装置安装及物探测试

㈠抬动变形观测

在各坝段进行有混凝土盖重灌浆时,每个单元块布置1-2个抬动观测孔;抬动观测孔深大于相应部位固结灌浆孔深度2.5m。

在截水墙进行固结灌浆施工时,每个坝段布设一个抬动观测孔,抬动观测孔深2.5m。

抬动观测孔采用XY-2地质钻机钻孔,孔径Φ75mm;钻孔结束后及时按技术要求安装抬动观测装置,内管采用Φ20mm钢管,外管采用Φ75mm钢管做为护管,所有钢管的连接全部采用丝扣连接,采用千分表观测或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可采用更为有效的其它仪器。

具体的抬动观测装置结构见图2所示。

设有抬动观测装置的部位,对其邻近的灌浆孔段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过程中均进行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基岩、混凝土固结灌浆抬动变形观测允许值为100μm,固结灌浆抬动变形允许值为50μm。

固结灌浆施工采用千分表进行观测,所用千分表须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确保其灵敏性和准确性,在使用和存放期间,对千分表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出现碰撞、震动,影响测试精度。

截水墙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采用专人对抬动观测进行观测。

图2抬动观测装置图

抬动变形观测委派专人进行观测记录,在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等作业过程中,当变形值接近变形允许值或变形值上升速度较快时,及时报告各工序操作人员采取降低压力措施,防止发生抬动破坏。

如施工中发现接近规定的允许值,降低压力、注入率直至停止施工,报告监理人,并按监理人指示采取处理措施。

抬动变形采用千分表观测,每隔10min测记一次千分表读数;在灌浆过程中安排专人严密监视抬动装置千分表的变化情况,在抬动值<100μm时,灌浆压力的升压过程按灌浆压力与注入率的协调控制;在抬动值接近80μm时,灌浆升压过程严格控制注入率小于10L/min,如果抬动值不再上升,逐级升压,否则停止升压;在抬动值超过100μm时,停止灌浆,待凝8h后扫孔复灌。

灌浆工作结束后,抬动观测孔按监理人的要求进行封孔处理。

固结灌浆平洞内布置有工程安全监测有关变形的监测仪器,可监测本施工区的抬动变形情况,本标段施工技术人员通过监理人索取相关资料。

6、施工工艺流程

㈠施工工序

⑴总体施工工序(见图3):

施工准备(混凝土等强期间)→布置水、电、通讯及二次制浆系统→钻设并安装抬动变形观测装置→Ⅰ序孔施工→Ⅱ序孔施工→检查孔施工→灌后物探测试→施工场地清理移交。

施工准备清理场地

测量放点布置孔位

制浆系统就位

钻机就位固定调平

抬动观测孔钻孔及安装观测装置

I、II序孔施工

Ⅰ序排孔施工

I、II序孔施工

II序排孔施工

质量检查孔施工及压水试验

封孔

图3固结灌浆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灌浆孔单孔施工工艺流程

①采用自上而下方法的固结灌浆单孔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对中调平固定→钻第一段→阻塞冲洗、压水、灌浆→钻第二段冲洗、压水、灌浆→(依次循环至全孔结束)→封孔。

②采用自下而上方法的固结灌浆单孔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对中调平固定→一次钻出全孔→测量孔深→全孔一次冲洗→孔底段压水灌浆→自下而上分段压水灌浆→封孔。

⑶钻孔

灌浆孔钻孔孔径为φ75mm混凝土和基岩部位采用宣化YQ100D型潜孔钻机钻进。

抬动观测孔、检查孔均采用XY-2型回转型地质钻机,金刚石钻头钻进。

所有钻孔按设计图纸统一编号、放点,开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00cm。

固结灌浆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1/30孔深。

钻孔孔深必须达到设计孔深要求,对终孔段遇到断层带、结构面时,详细记录,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由监理工程师予以协调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钻孔冲洗:

采用自孔底向孔外大水量敞开冲洗及压力风冲洗或风水联合冲洗,钻孔冲洗方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裂隙冲洗: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压力水冲洗、压力风冲洗、风水轮换冲洗的方法进行裂隙冲洗。

冲洗压力:

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并不大于1MPa,冲洗时间为20min,或回清水净时为止,串通方法与时间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对冲洗有特殊要求时,冲洗方法按照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立即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特殊地段:

对于地质构造带(特别是断层破碎带、遇水泥化带),采用自孔底向孔外进行压力风冲洗的方式,避免用水冲洗使破碎岩体遇水泥化造成对裂隙的堵塞,从而影响灌浆质量。

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应在钻孔冲洗后24小时内进行,否则灌前应重新进行钻孔冲洗。

每个坝段在Ⅰ序孔中选5%的灌浆孔作单点法压水试验(即Ⅰ序孔总数的20%),其余灌浆孔段均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一般先导孔、灌后检查孔必须进行“单点法”压水试验。

“单点法”压水试验和简易压水的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遇到特殊情况则通知设计后按设计执行。

简易压水试验压水时间为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值,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单点法压水试验稳定标准:

在稳定压力下每3min~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⑷灌浆

a.灌浆段长度在6m以内时,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孔深大于6m时,采用分段灌浆法,分段段长一般第一段为2.0m,第二段为3.0m,第三段及以下为5.0m;第三段及以下各段在遇特殊情况时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加长后段长及终孔段段长不得超过8.0m。

灌浆分段与钻孔分段保持一致。

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不待凝。

分段灌浆的孔采用自上而下、孔内循环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孔内循环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灌浆塞置于该段段顶0.5m处,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0.5m。

全孔一次灌浆法,射浆管距孔底应小于0.5m。

灌浆段在洗孔压水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小时,灌前应重新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

灌浆结束待加深或钻孔结束待灌浆时,灌浆孔孔口应妥善保护,严防污水,污物流入孔内。

固结灌浆阻塞:

采用有盖重灌浆自上而下方式时,第一段阻塞应在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以上50cm左右,以下各段应阻塞在距上一灌浆段底以上0.5m左右,若阻塞不住时,则可向上移动阻塞器。

各灌浆段射浆管在阻塞器移动后,其距灌浆段段底不应大于0.5m,否则应重新配置射浆管;采用无盖重灌浆一次成孔、自下而上分段方式时,最后一段阻塞应在基岩结合面以下0.5~1.0m以内,其余各段应控制段长5m左右,各灌浆段射浆管应保证其距灌浆段段底不应大于0.5m,否则应重新配置射浆管。

固结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一般不待凝,可直接进行下一段钻灌作业。

当遇断层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灌浆结束后应进行待凝处理,待凝时间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b.灌浆设备:

SGB6-10型灌浆泵,JJB-2B型双层立式搅拌槽(200L),ZSQ-42型液(气)压灌浆塞、三参数大循环灌浆采用人工记录。

c.水泥:

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

d.浆液水灰比及变浆标准:

普通水泥浆液采用3:

1、2:

1、1:

1、0.5:

1四个比级。

变浆标准:

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能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2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视具体情况越级变浓水灰比。

灌浆过程中,浆液变换及灌浆结束时必须测记浆液密度,其测值应反映在灌浆原始记录中。

e.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根据现场灌浆试验成果确定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或由监理工程师确定。

当灌浆开始后尽快使压力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逐级升压。

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一泵一孔同时进行灌注。

否则,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冲洗,而后进行钻进或灌浆。

有盖重方式施工时,全孔一次灌浆的固结灌浆孔及分段灌浆的固结灌浆孔的第1段灌浆压力按下述规定执行:

混凝土盖重厚度小于3m时,孔的灌浆压力为0.25MPa,混凝土厚度3m时,第Ⅰ序孔的灌浆压力一般为0.3MPa,但对已确认的浅层缓倾角裂隙发育部位,灌浆压力降为0.25MPa;第Ⅱ序孔的灌浆压力为0.5MPa。

混凝土盖重厚度超过3.0m时,第Ⅰ、Ⅱ序孔的灌浆压力分别以混凝土厚度3.0m时的灌浆压力为基础,按混凝土盖重厚度每超过1.0m,灌浆压力相应增加0.025MPa计算。

固结灌浆压力以安装在回浆管路上的灌浆压力表的中值控制,资料分析整理时须换算成全压力。

灌浆压力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对断裂构造发育、注入率较大的孔段采用分级升压方式逐级升压至达设计压力,具体操作时可以压水试验压力为基础,按每0.05MPa为一级,逐级升压至设计压力,分级升压时,每级压力的纯灌时间不应少于15min。

串通孔(组)灌浆或多孔并联灌浆时,分别控制灌浆压力,同时加强抬动监测,防止混凝土发生抬动破坏。

f.灌浆结束标准:

当灌浆压力达到规定值时,注入率小于或者等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

当长时间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研究处理措施。

g.封孔:

全孔灌浆结束后即可进行封孔,固结灌浆封孔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或“导管注浆封孔法”,封孔采用浆液水灰比为0.5:

1的浓浆。

待凝24小时后清除孔内污水、浮浆,脱空处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填密实。

当该坝快灌浆结束后,对相应的抬动观测孔等按要求进行封孔处理。

㈥特殊情况的处理

⑴在灌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地表冒(漏)浆现象,根据冒(漏)浆量的大小,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如冒浆量较小,可不作专门处理,按正常灌浆方法灌注结束。

如冒浆量较大,一般可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等方法处理,必要时应采取嵌缝、地表封堵方法处理。

⑵在钻孔穿过断裂构造发育带,发生塌孔、掉块或集中渗漏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缩短段长进行灌浆处理,同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⑶钻孔过程中,发现与灌浆孔串通时,应查明串通部位和串通量,应立即停钻封堵,待灌浆结束后对原钻进孔重新扫孔钻进。

⑷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生与混凝土构造分缝、埋设仪器串通时,应立即停钻并报监理工程师研究处理。

⑸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量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采用荧光素或高锰酸钾追踪检查,按技术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处理。

⑹灌浆过程中,应定期对回浆管浆比进行检查,当发现回浆失水变浓时,应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可停止灌注,其回浓情况应反映在灌浆综合成果表中,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⑺在固结灌浆施工时,对孔口有涌水的孔段,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综合处理。

⑻灌浆工作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应尽早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使用开灌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改用中断前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报告监理工程师,研究相应的处理措施。

㈣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①质量检查

a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钻孔压水试验、灌浆前后物探成果、有关灌浆施工资料等综合评定。

b灌后不合格段不集中在局部区域,并消除集中分布的低波速段。

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孔段,按监理人的指示或批准的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c固结灌浆压水试验的标准:

在防渗固结灌浆孔范围内检查孔透水率不大于1.0Lu;其它范围的检查孔透水率不大于3Lu。

②资料整理

灌浆资料要及时、准确、详细、清楚的整理好,以便监理工程师抽查灌浆质量;原始资料整理的内容有:

钻孔资料(反映钻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