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58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调研杂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就我们村的方法来看,每七户居民建一个垃圾池,垃圾由村民自己分类,垃圾池中的塑料类垃圾统一焚烧。

其实,农村最严重的污染是塑料垃圾(有工业污染的除外),其他的生活类垃圾农村可以自行净化。

郝堂村的垃圾处理模式只适用于他们这个旅游村庄,而更多的普通村庄的环境治理更注重实用性、简单性和经济性。

我认为采取沼气池+垃圾池+村民自主分类+塑料垃圾焚烧,其他垃圾环境住净化,更适用与普通农村。

接下来要谈一下郝堂村的旅游的发展。

郝堂村依托自己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色,悠久的历史,专家设计的特色徽式建筑,以及自建的百亩荷塘景色,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发来旅游,发展集农村观光旅游消费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模式。

这一模式的确是城市周边农村发展的最优选择,不发展第二产业,而是发展第三产业即乡村旅游业,这种发展使农村更漂亮,更具经济实力。

但我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只适合城市为中心的一定距离的周边农村,并不适合其它远离城市的农村,但若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也许这一模式可以推广,这一切有待检验。

该村农家乐发展始于2010年,第一步是改房,由专家设计房屋样式,在由区政府进行补贴修建,标准是130元每平米,新建房则是部分补助,但发展主要资金还是来源于村民的积蓄。

目前该村大约有15家农家乐。

农家乐的发展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回乡,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回乡的年轻人对村里发展十分满意,支持村干部的工作,也乐意在家乡发展,在旅游淡季则会在信阳市找一些其他工作来做。

农家乐发展最重要的是客源,就了解其客源主要是信阳市城市居民,还有其他邻村的人,主要是朋友介绍而来的。

但在农家乐发展之初没有客源,于是区政府将政府工作人员拉过来消费(是否是公款消费不得而知),而且这些消费的人主要集中在家几家。

这里面也存在部分办农家乐村民的不满,与村里干部关系密切的人家补助多一些,客源也多些,现在的农家乐存在客人多和没客人的两种极端。

还有,该村农家乐处于发展初始阶段,宣传力度不够,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不高,客源还是不多,季节差异客源变化大,还有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路况不好,这也妨碍游客的旅游意向,这些还有待发展。

再有就是郝堂村的茶产业发展。

该村的茶业发展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更是全国闻名。

该村有茶山接近800亩,家家户户分有茶山,家家户户能手工做茶。

该村依托茶,建了茶人家,还有茶厂,茶的销售主要是依靠来旅游的游客买和部分外销。

卖茶的收入占做茶人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该村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能够吸引游客还能建设有特色的茶馆,如已建成的岸芷轩,非常有特色。

但该村的茶产业发展没有整合起来,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小手工作坊单干,没有形成整合的产业,而且还存在不良竞争的情况。

倘若整合茶产业,茶场有机式种植,统一经营,机器做茶,抛弃效率低下的,手工做茶,集中生产,加工,销售,形成特色品牌,对外统一销售,形成核心竞争力,茶产业完全有可能形成支柱产业。

郝堂村还有内置金融的实验即夕阳红养老合作社,其成立初衷是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但实际上该村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全部是由区政府提供资金,村里的农家乐、茶人家发展资金也不是来源与合作社,且村民也无意愿贷款,其原因是贷款门槛高,利率高。

该合作社成为单纯的养老金,村民均可入社,入社并无固定标准,全凭个人意愿和能力。

合作社能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金也弥补了国家养老金缺口,但这个合作社该如何运作去获利以分红呢?

也许,这个内置基金才初始运作,后期运行会更好。

该村的发展离不开十分强势和能力突出的村干部的努力,以及村民的普遍支持。

但在村民中也存在一些不支持的人,主要是比较年老的人和一些自己需求为未得到满足的村民,但这些也很正常,一些改变均存在矛盾。

就村民的普遍精神面貌来说,都很高兴,骄傲溢于言表,对村庄的改变十分满意。

该村的发展初期村民收入主要还是外出务工,年轻人在外的占60%,回家发展的只占40%左右,可见其村还有待发展。

该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传统农业几近抛弃,田很多抛荒或是改建,传统水稻种植比较少。

但我认为新农村建设并不能抛弃传统农业,只是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进行改造,进行机械化种植,减少农民的体力付出,将农民从无尽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

农村不种粮食,没有农业,不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

该村的发展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区政府的支持为主,政府投入十分多,被设计成一个标杆,他的过多投入是否侵占了其他村的利益?

但未来新农村该怎麽开展,是将资金集中进行逐个投入建设一次到位,还是资金平摊开来,投入各村,缓慢建设呢?

这还是没有标准答案,倘若是前者,则郝堂村的经验可以推广开来,但若是后者,则郝堂的经验是否能推广呢?

调研日记

——谭璇

今天是调研的第一天。

在北校门集合的时候,看着大家都穿着会服,戴着小红帽,拿着会旗在松树下合影,内心真的是很激动呢。

人生中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做一件名为“调研”的事情。

想想就觉得很期待。

好吧挤公交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再加上挤火车,一路站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吧,用李伟的话来总结就是我的人生圆满了,就像是提前经历了我国每年的传统——春运。

但是人生不正是要不断经历新鲜事物么,不论是快乐或是痛苦,我们就这样慢慢地成长了,懂得了在今后面对相似情况时,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走出过于狭隘的个人世界。

在火车上和大四的一个经济学的师兄侃大山,在无聊之极又苦不堪言的旅途中和陌生人交流思想也是难得的经验,只是当时那种情景真的不适合谈论些什么深刻的东西,想来也是一种遗憾。

在火车站等到接我们的大叔,一群没有去过的人很兴奋地开始想象那个村子到底会是怎么样。

下车之后不禁在心里赞叹一声,果然是个漂亮的村庄,宁静,美好,雨滴落在屋檐上,空气中充满了淡淡的水汽。

门前小河流淌,石子路曲曲折折,在雨中那些柳树变得愈发青翠,虽是偏北的地区,给人一种杏花烟雨江南的错觉,果然是乡村的美。

只是这种美在吃完那顿午饭后就开始破灭了。

好吧,也是我们的错,怪我们没有事先问清楚,只是,我们没有细问不也是对于他们的一种无要求的信任么,可是我感觉我们的信任却被狠狠地辜负了,无论是房间还是午饭,看吧,其实人家根本就不需要你的信任,任何东西在利益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人情世故都是建立在一定利益的基础之上。

也许我的想法有些偏激,但是见多了这种事真的会开始怀疑人之间的善意是否还存在,就连这种小山村都开始慢慢改变了,那种纯朴也还有,只是少了很多。

不得不感叹城市化和商业化对农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有好也有坏吧。

吃完那顿昂贵的午餐后开始了第一天的调研。

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不过人人都是从菜鸟开始的嘛,好好学着点,一切慢慢来。

在和村民的面对面交流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村庄的发展的确是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我渴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今天是调研的第二天。

在实地采访村民时果然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感觉很开心。

因为我觉得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千篇一律地表达他们对村子这种发展模式的赞美及支持的话,我们就没有来的必要了,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是有缺点存在的。

其实在调研的过程中我总是以一个怀疑者的态度来看待那些村领导或者是村官的回答,太过官方的东西总是像为了粉饰太平而编造出来的。

好吧我又偏激了,官方的也是要作为参考的。

原谅我涉世未深的个人想法。

和村民们聊天的时候虽然因为语言不通,理解与交流有一点障碍,但是不得不说我很享受这种过程,我们是在一个很浅的角度暂时的体验了一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声音代表了她们最真实的看法,不满就是不满,支持就是支持,都是实在的,属于他们的悲欢喜乐。

在烈日下走在这个被改造的村子里,见到很多开着私家车的游客,私下猜测还是以官员居多吧,不过这还是个开始,以后的游客应该会多元化些,地域应该也会更远些。

但是在对这些游客的采访中,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怎么了解这个村子,当然我们的角度天差地别:

一个是来学术性的调研的,虽然我们这些人并不是很专业啦;

另一个是纯粹的娱乐目的,他们只是看到村子漂亮,手工制的茶叶很有名也还不错,于是大包小包提了一大堆回去证明我到此一游。

客观与主观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从他们的采访中并不能得到什么有建设性的想法,当然也许人家是看我们几个小毛孩所以不屑于和我有过多交涉吧。

在调研结束后专门去采访过的师傅家买了半斤茶叶。

其实我的收获绝不仅仅是这半斤茶叶,以一个初来者的视角看过这些山,看过这些水,看过这些建筑,看过这些人,走过那么多路,体验过不一样的生活模式,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主动去思考,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也算是一种磨练吧。

另一个收获就是这几天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记忆。

太多细节值得珍藏了,对于我来说实在是真的很特别。

大家撑着伞,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风那么冷,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但是大家心里的目标一直很坚定,并且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的,再艰难的旅程也变得美丽起来了。

又或者是顶着太阳七个人在路上漫无目的地乱晃,在山间小路里因为犬吠而想要退缩,在路边的草亭下吃简易的干粮,都是一生难得的体验,再次感谢大家,真的是谢谢大家,希望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记忆。

——邱梦真

我感到很幸运也很高兴,自己找的的村子---郝堂村,能被我们小组选中作为调研的对象。

协会的传统,五一是要去调研的日子。

感觉,一切进行的好快,就如时间也跑得很快一样。

五一实地调研就这样来了。

其实,没去之前,很纠结,三天啊,都要呆在外面,我们还要考试,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想逃避啊。

但,最后还是横下心来,毕竟,还是需要实地调研的,毕竟大家都那么辛苦,毕竟还是想看看自己找的郝堂村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对自己说,去吧!

我们组长和程锐在正式调研前,先踩了点。

所以,准备还算充分,知道线路,联系好了旅馆住宿和接送我们的好人家老板大叔。

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很想对组长说一句:

辛苦了!

还记得出发的那天,我穿着还没有晾干的会服,急急地赶着与小组成员会和。

虽然冰凉的感觉真心不好受,但为了我们的象征和一致性啊----新小康协会,还是忍了忍。

出发前,我们一起拿着会旗,在那棵松树下合了影,松针扎扎的,却,还是减不了自己紧张期待的心情。

那时,看着路人的羡慕的眼神,我很骄傲,第一次那么深刻的感觉到自己是新小康的,是我们调研小组的。

我们是一起的!

那天,一路上,人很多。

公交车上挤挤挤,火车站挤挤挤,火车上,也是挤挤挤。

更重要的,我们是站票。

站着的滋味真心不好受,幸福的是,有个好组员郭印啊,帮我拿东西,有个好乘客,让我位子坐。

和郭印在车上聊天,看看外面的风景,带着些许期待,我们就这样到了河南信阳。

后来联系到郝堂村的农家乐好人家的老板,接我们去郝堂村。

我们7个人挤着坐上了大叔的面包车。

大概30多分钟,绕过了许多村子,也走了农村的许多小道,我们真的来到了郝堂村。

当车子走上郝堂村里的那座桥时,我便惊讶了,好美的桥,好美的小河,好美的路。

下车,天上下着雨。

安静祥和,静谧美好。

干净的空气,干净的心情。

我没有急着进屋子,撑着伞,在雨中,望着好人家前面的古树,看着雨中的村子,被雨滴滴打的河面,小路。

很静,很美,很凉!

第一感觉,我并不想说郝堂村的建筑和人是什么样的。

我只想说那里的空气,那里的环境,那里给我带来的安静与惬意,是恬适的,是美好的,是我在武汉根本感受不到的,那种无压抑感。

我们来郝堂村的第一天下午,雨下地很大,天气很凉。

来的时候没带够衣服,挺冷,几乎冻得我们瑟瑟发抖。

但,这些并没挡住我们要去村子走走的冲动与期许。

我们七个人打着伞,便出发了。

走出好人家,向左走,去村子的中心转转。

看到了那座美丽的木桥—风雨桥。

在雨中更是应了她的名字,风雨中美丽的安静的桥。

再往村子里走,看到了村子里的房屋,是徽式建筑的那种,古朴简单祥和。

村子的人在屋子里看电视,聊天,闲适的感觉让我羡慕。

而后我们向村子的更里面前进。

看到了郝堂村经典的莲花池,观世音菩萨安静地坐在池塘中。

凉凉的风吹来,嗅到了干净空气的味道,听到了草木沐浴时的快乐舒适。

我们打着伞,漫步在这个美好静谧的傍晚,看看远处的青山绿水。

忽然,感觉我好幸福。

后来,天晚了,我们便相约而回。

晚上,和伙伴们吃了好人家阿姨做的农家饭,开了个会,讨论一下第二天的行程,和这天的收获后,便睡了。

不得不说,那晚,我睡得很美。

那么安静,没有噪音,没有叨扰,没有压力。

只听到外面雨打屋檐的声音,只听到外面鸟儿叫的甜美。

就这样,这一天闲适地过去了。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

雨停了,天也放晴了,算是很幸运吧。

又是别样的一天啊!

吃过早饭后,我们拿着准备的访谈提纲,本子和干粮再次出发了。

我们分了两个小组,我是我们那一组的组长。

其实,我是害怕当组长的,压力大啊,责任也多啊。

因为,不知道问什么,访问什么。

但,也没说,就安心做吧!

我们采访了许多人,有旅客啊,村民啊,外村的建筑工人,投资商啊,村委。

不同的人真的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真记录,聆听他们的心声与想法。

也得到许多自己想要的信息,总之,收获还是很大的。

我们还去了当地的庙会,听了豫剧,买了平安符。

我们走了许多路,看了郝堂村的小学,村委办公室等。

其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有郝堂村的农家院。

那是保留农村古朴的原始的样子,泥巴筑的房子,再经过加工,好看的院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也告诉我们,农村建设,并不需要完全将原来的扒掉啊,用挖土机推掉。

我们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这样既美观又保留了原来的优良。

调研的这几天,很开心,收获了许多。

有朋友的感情,对农村的进一步认识,还有自己内心那一片宁静。

最后,谢谢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有你们,这次的调研才更加有色彩!

——强宇曦

调研杂记1:

很兴奋啊,来到河南信阳开展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如此正规的调研,说不激动是假的,不过比较苦逼的是我们的途程艰难啊。

郝堂村真的好漂亮,山水结合,树木茂盛,各种为生态服务的措施,感觉这儿不发展农家乐都奇怪。

第一个对这儿的感受是路确实有些颠簸,但却是很短的一段路,所以我个人觉得还好,只要再不修一下就更好了。

进了村子,尤其是进了农家乐,感觉村民好热情,一进门就给我们到水,还是倒茶水,信阳毛尖哦!

呵呵。

摆放好行李,我们出门了,本来想去采访村委的,但他们有事,于是就采访了两个村民,从他们的言论中,我觉得他们很幸福,可以安家乐业,而且生活环境有这么美,确实让人羡慕啊,而且师傅的生意好好啊,一会儿来了好多人,他们说因为雨天所以客人都少了,好想知道客人会有多少!

谢谢程锐的海带丝,呵呵!

采访完两个师傅后,我们开始溜达。

沿着小路,我们边拍照边讨论,那儿的建筑真的很有特色,但是我觉得还是失去了些农村的特色,不过很美,来村委的地盘都是美的!

来到了传说中的荷花塘边,虽没享受到荷塘月色,但是,很激动的说,我终于拍到了想拍的照片,一直以来都想要从背后照一张很多朋友的照片,像《那些年》一样,呵呵,终于拍到了,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很高兴啊!

晚上呢我们吃了面条,很欢乐啊很欢乐!

一天呢过的挺满意的,但也知道了其实在做每一件事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想当然,每一步、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要考虑到,这样就不会有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了。

团队活动要分好工,只有组长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而其他人什么都不知道,组长会忙不过来,而其他人则会没事做并不知道做什么。

好吧!

晚安!

调研杂记2:

第二天我们吸取了第一天的经验教训,分好了小组,然后分头行动。

我们这一小组有四个人,先去了岸芷轩,了解了一下外地人对村子的看法,然后才对其他村民进行了访问,我们访问的村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我觉得在访问对象上我们做的不错。

在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游客真的会带动经济发展啊,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的方式真的好棒!

在与村民的交谈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不少人说村子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村民素质高。

确实,在郝堂村我们不会轻易看到一片垃圾,而且村民固有的淳朴他们也在,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村子环境完全改善,并在后来一点破坏都没有,且没有其他恶习,真的素质很高,村民们说起这点都很骄傲,我也觉得这或许也是其他村子缺少的吧。

对于村子发展的原因,我觉得还是离不开政府。

虽然在后来采访中政府对村民的扶持较少,但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基础设施都是由政府来投资并引进外商,小学等都由政府建设,而且李昌平老师等的帮助肯定也受政府的影响。

所以政府是很大的支柱。

至于资金发面,我觉得村民的才是主要来源。

晚上,我们进行了意味深长的聊天,知道了一些八卦,呵呵!

然后又一起玩狼人杀,大家打成一片,程锐的每次开头都是“今晚死了一个人”或“好,我们来看,现在还有几个人活着”……大家都玩得很好,一直到12点多,怎么样,有没有觉得我很厉害啊,哈哈!

确实在调研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友谊,梦真的老年杀手、郭印这个闺蜜、伟哥看似严肃实则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明贵对他的村子的描述、程锐的妙语、谭璇女汉子形象,呵呵,真的在活动中增进了不少感情,很高兴啊对于这次活动!

总之,先不管我们结果怎么样,但我对这次的调研很happy,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团队合作的一些经验,同时也知道自己有些缺乏激情,恩,好吧!

——郭印

2013/4/29天气:

今天是我们调研的第一天,为了不错过七点半的集合,六点半就爬起床了,满怀期待!

然而今天的很多事都显得不太顺利,挤了公交,挤了火车,几经周折,才到了郝堂村。

其实第二次来这个村庄已没有了第一次来时的那种发现新大陆的喜悦感,心里还是挺平静的。

来之前我在想,既然郝堂村是以生态旅游为主要产业发展的,如果我就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的,那么吸引我再次来到这个村庄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突然间,脑海里就闪过了一个念头,静!

记得上次踩点来这住宿的那一晚,感觉睡得那么安稳,没有任何的浮躁,记得当时我还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以后也能生活在这的话,那该多好呀。

同样是今天晚上,我也听到了梦真说了类似的话。

窗外传来狗吠,其实对于一个基本上户户都养狗的村子来说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啦,但我却感觉那么新奇,而我们那儿也是有狗的,但这儿给我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们是下午1点多才到郝堂村的,那时候雨已经下的的很大了。

大伙一起吃了餐饭,都觉得很好,事后才得知这餐的花费竟高达?

元,瞬时,我们都感觉好坑,就这样被吃了餐饭,在我们都没有自己点菜的情况下。

在简单的安顿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调研活动,也许是由于没有安排得当我们的第一次活动显得非常混乱,我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还好在我们今晚的晚谈会议上我们已基本确定了明天的分工。

我会经常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做这样一个调研,能成功吗?

毕竟这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实践研究。

但当我真的就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时,我感觉到了我认识上的错误,因为这并不存在成功与否的问题,下乡调研是我们的一种体验,成果如何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毕竟这存在如此多的不确定。

李伟也有向我们强调,我们不仅仅是做访谈提纲上的访谈,我们要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生活。

也许这些才是对我们真正有益的。

所以,就去感受别人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生活吧。

还有,今晚有点冷,真心担心被子薄会着凉呀!

碎啦!

2013/5/4调研杂记

5.1回家的那天早晨,我5点就被邱梦真叫起了床,为了坐酒店老板的便车去市里,郝堂的早晨格外的冷,裹了外套的我们仍在冷风中发抖。

而酒店老板和他的妻子也同样起得很早,为了去市里买菜。

对,买菜!

其实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农村人是很少去买菜的,蔬菜自个家都有种。

是去买肉食之类的荤菜吗?

但他说他们天天都要去买,这让我很吃惊。

经询问才得知,老板家已经没田和地啦,自然也不会有蔬菜、稻谷。

那是我脑海里涌现出的一个想法就是,这还是农村吗?

而且不种田地的远远不止老板一家,据他们透露,他们整个组现在都已经没有田地,都不再种田种地,都在发展农家乐了。

有时候会这样想,人们去农家乐吃饭不就是因为农家的蔬菜绿色无污染吗?

现在他们却同样去市里买那些批发的蔬菜、肉食,那么农家乐的意义又何在呢?

如果游客们知道他们在农家乐所吃的这些农家菜肴都来自于化学剂的催生,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就我而言,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我想如果他们长期这样下去,那么还会有多少游客去住他们的农家酒店,吃“农家菜”呢?

这同样让我想起了我们在一位卖茶师傅家买茶的事,那位师傅强调到,他们家的茶绝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而且在种植的过程中也没有施过任何的肥料,连农家肥也没有,一切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我不知与我一起买茶的谭璇和程锐是由于何种原因买这个茶的,就我来说,其实我是不会品茶的,我的父母也不太喝茶,我就是感觉这个茶是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的,是确确实实的自然的产物。

所以我买了。

在我看来,也许自然就该是农家乐的本质,他们所提供的一切服务的来源都应依附自然,如果都像城市人一样吃化学剂催生的蔬菜,饲料养殖的禽畜,那么农村乐中其菜肴就不会有什么魅力啦。

杂感

——李伟

五一调研结束已经快有一周时间了,这是我在新小康的第二次调研;

第n次下乡。

很多人喜欢旅游,到繁华城市,见惯了繁华,看到苦难便会麻木。

我是这样想的。

我喜欢到农村,不光是农村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农村才是这个国家苦难之所在。

谁说人民过的很幸福?

谁说人人权利得到很好的保障?

那是新闻联播里说的。

那是骗人的。

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

试图着去理解他们,平静下来和他们聊聊基本生活,听他们的困难,听他们的不满。

我们能做什么?

我喜欢看书,看书的时候一个人很简单。

那时候他活在他的理想,他有自己的世界。

他不会痛苦。

当你看到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态度呢?

最近看不进去书了,比较忙。

社团、学习、考试......看书重要的是你想什么?

书籍只不过是作者自身的讲述,更难能可贵的是读者的思考。

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思卡尔这样说道。

调研,一路走来。

脚步深浅不一,我们经历的并不是最深刻,但我们是最真诚。

我们能与他们交流,我们能听到他们的呼吸,能感觉到他们的心跳。

像他们一样去生活,随性安分。

他们也许不是最幸福的,但是过得快乐就行。

农村是什么样子的,我不懂。

但是在市场经济催动的大潮下,农村也努力发展经济,也在努力增加收入。

农民是可爱的人,但是我们调研住宿一共花了400。

不是说他们不可爱,而是我觉得他们逐渐被这个时代改变着。

以前你可以找农民借宿,他会对你很热情,甚至连你的吃饭问题都解决掉。

现在不乏有那样的农村,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必然面临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存成本增加,农民种田成本太高。

生存压力迫使农民去改变他们的头脑,他们发展了中国农民朴素,淳朴的特点。

这就是农村变化的一个趋势。

而且敢断定,以后农村发展的道路必定是这个方向——高收入,低产出并体现农村特色的农村观光农业。

从人性的角度,我反对这种路线。

从农民增产增收以及农民生活的角度来讲,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去协调城镇化中产生的利益纠纷的途径,体现农村特色,有不落俗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