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972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7.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总.doc

NWSNEWWEISANINDUSTRIES

二○○六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浇注系统……………………………………………………(3)

1、浇注系统的定义…………………………………………(3)

2、浇注系统的组成…………………………………………(3)

3、各组元的作用……………………………………………(3)

1)浇口杯………………………………………………(3)

2)直浇道………………………………………………(5)

3)直浇道窝……………………………………………(5)

4)横浇道………………………………………………(5)

5)内浇道………………………………………………(10)

4、浇注系统的类型………………………………………(10)

5、金属的流动性与金属的凝固性………………………(15)

6、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18)

第二章铸件缺陷……………………………………………………(21)

1、气孔……………………………………………………(21)

2、缩孔及缩松……………………………………………(23)

3、冷豆……………………………………………………(24)

4、裂纹类缺陷……………………………………………(24)

1)冷裂…………………………………………………(24)

2)热裂…………………………………………………(24)

3)温裂…………………………………………………(25)

5、掉砂……………………………………………………(25)

6、渣孔……………………………………………………(25)

7、粘砂……………………………………………………(26)

8、夹砂……………………………………………………(27)

9、冷隔……………………………………………………(28)

10、浇不足…………………………………………………(28)

11、跑火……………………………………………………(29)12、多肉……………………………………………………(29)13、错型……………………………………………………(31)14、偏芯……………………………………………………(31)15、变形……………………………………………………(31)

附表:

我国铸造缺陷的分类…………………………………………(34)

本资料主要摘自《造型工手册》

——品保一部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液引入预定型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铸型能否经得住铁水带来的恶劣环境?

铁水在与铸型的接触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教材将带你初探其中的奥秘。

第一章浇注系统

一、浇注系统的定义

铸型接受浇入的液态金属,并将其引入到铸型型腔的一系列通道叫浇注系统。

图1-1

1—直浇道2—横浇道

3—内浇道4—冒渣口

图1-2

浇口杯的档渣作用

二、浇注系统的组成

1、浇口杯

2、直浇道

3、直浇道窝

4、横浇道

5、内浇道等

三、各组元的作用(见图1-1)

※浇口杯

图1-3漏斗形浇口杯

(一)浇口杯的作用

图1-4

1、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流,并且将金属液引入直浇道,同时可以防止金属外溢。

2、避免金属液流直冲直浇道,减少金属液对铸型的冲刷。

3、具有一定的挡渣效果。

(见图1-2)

4、增加金属液静压头(砂箱高度较低时)。

例如:

用漏包浇注时,金属液冲刷力大,流量也不易控制而且包孔很难对准直浇道,没有浇口杯很难实现浇注。

(二)金属液在浇口杯中的流动特点(见图1-3、1-4)

当金属液流入直浇道时,容易产生涡流,当金属液进入直浇道内时,将空气和渣子一并带入型腔,使铸件产生渣孔和气孔等不良缺陷。

涡流对于铸件质量影响较大,因尽可能减少涡流,其具体措施有:

(见图1-5)

图1-5浇注状态对液流运动的影响

a)合理b)不合理

1、降低浇注包与浇口杯之间的距离,保持金属液在浇口杯中的高度,即降低金属液流入浇口杯的落差。

因而在浇注时,浇口杯中液体应有一定深度。

在整个浇注过程中连续供给金属液,保持液面不变。

包嘴应尽量靠近浇口杯,并迅速浇满浇口杯。

2、若浇注时,铁水沿浇口杯壁注入,由于流向改变可以产生向上涡流,这样有利于与渣质上浮,因而浇注时,铁水应沿浇口杯斜壁流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浇口杯挡渣的效果。

(三)浇口杯的结构和分类:

漏斗形和浇口盆形

1、漏斗形浇口杯(见图1-3)

1)优点:

漏斗形浇口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积小、消耗的金属少,适于小型铸件。

2)缺点:

它只能接纳和缓冲浇注的金属液流,其挡渣效果很小。

(NWS广泛采用此种类型)

2、浇口盆形,又叫池形。

(见右图-浇口盆)

优点:

挡渣效果好,用于大中型铸件。

浇口盆

缺点:

容积大,消耗的金属多,制作困难。

(四)提高浇口杯挡渣效果措施

1、在浇口杯(漏斗形)底部加筛网,对铁水起到过滤作用。

(见图1-6)

2、在浇口盆中增设隔板,利于铁水中熔渣上浮。

(见图1-7)

3、在浇口盆中设置拔塞。

1)缺点:

拔塞通常为耐火材料,如果操作不当,而损坏型砂),造成砂孔类缺陷。

2)优点:

铁水在浇口盆中静置一定时间,有利于熔渣上浮。

3)改善:

浇口杯底孔与直浇道之间,用金属薄片隔开,浇注不久后,金属片会自行熔化,金属液进入铸型,使用于浇注要求较高的铸件。

(见图1-8)

图1-8拔塞浇口盆

a)锥塞头b)平塞头

图1-7带隔板和底坎的浇口盆

a)合理b)不合理

图1-6带筛网的漏斗形浇口杯

1—内浇道2—横浇道3—直浇道

4—筛网5—浇口杯

※直浇道

(一)作用:

将金属液由浇口杯内向下引入横浇道,并且提供型内金属液充型的压力头,从而改善铸型的填充性。

金属在直浇道内充满高度越高,则流入型腔的速度越快,这样铸件就越不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注意:

直浇道不具有蔽渣能力,还可能导致气体的吸入。

(二)形状:

1、一般做成上大下小的圆锥状,锥度一般为1︰25或1︰50。

这样不但可以防

止吸气,而且也利于造型。

2、直浇道与浇口杯之间的连接,应圆角连接,不能做成直角。

(见图1-9)

原因:

1)浇口杯和直浇道若连接成直角,如截面一旦改变,会加快该处的流速,使该处真空度大,从而导致金属液冲刷该处铸型,造成铸件不良。

图1-9直浇道与其他浇道的连接

2)金属液在直浇道底部流速达到最快,如果急转弯会使金属液的紊流和搅动作用加剧,不利于渣子上浮。

※直浇道窝

位于直浇道底部扩大的凹窝。

作用:

降低液流速度,减弱金属液对铸型的冲刷作用。

避免金属液流飞溅,从而引导

金属平稳地流入横浇道。

一般直浇道底窝的直径为横浇道宽度的2倍左右,深

度应接近横浇道的高度。

※横浇道

(一)作用:

1、连接直浇道和内浇道。

2、用来捕集滞留由浇包经直浇道流入的杂质,它是浇注系统中最后一道挡渣关口。

(二)要求:

1、平稳、缓慢地输送金属液。

低速流动,防止对铸型冲刷,利于渣粒上浮,最后滞留在横浇道顶部,而不进入型腔。

(三)横浇道中金属液流动

1、金属液开始流进横浇道后,以最大速度形成金属液浪,沿横浇道长度方向流

动,在到达横浇道末端时金属液冲击该处型壁,金属液面开始上升,液流

方向改变,此时横浇道内液面不断上升,直到完全充满。

这样有利于金属液

中杂质上浮。

2、在等断面横浇道上有几个断面相等的内浇道,在横浇道未充满前,由于金属

液惯性,驱使金属液越过内浇道继续向前流动,从横浇道两侧分叉出去的内

浇道仍无金属液。

当横浇道金属液充满后,由于金属液压头作用,远离直浇道的内浇道优先进水。

(见图1-10)

3、为了使各内浇道入水趋于一致,采取

1)内浇道不同截面积,即远离直浇道处截面应较

图1-10液流分配比例

1—直浇道2—横浇道3—内浇道

小。

2)横浇道做成渐缩形结构,每经过一个内浇道以

后,横浇道的断面积相应减小一定比例。

(四)横浇道挡渣作用所具备的条件

1、横浇道必须是充满状态。

2、金属液的流动速度应小于杂质上浮速度,使夹渣

图1-11吸动作用区域

a)吸动作用区大b)吸动作用区小

物有足够时间上浮到横浇道顶面。

3、尽量使金属液在横浇道内平稳流动。

4、横浇道应有足够的高度,能保证高出内浇道吸动区一定的距离。

横浇道末端

应有足够的长度。

5、应保证内浇道和横浇道的相对位置正确

(五)问题点:

1、为什么要规定内浇道至直浇道的最小距离?

“内浇道的吸动作用”金属液流经内浇道时,除金属液向前流动外,还有金属

液向内浇道流动,由于压力差,就将金属液吸入内浇道,这种作用叫“吸动作用”。

吸动区一般都大于内浇道的截面积。

(见图1-11)

由于直浇道中的金属液流入横浇道时,因同急拐弯,金属液流波动较大,只有

流经一段距离后才能平稳,才有利于杂质上浮。

另外,杂质上浮到横浇道顶部需要

一段时间,若内浇道离直浇道太近,会导致杂质进入型腔,形成铸件渣孔。

2、为什么最后一个内浇道不能开在横浇道最末端?

在开始浇注时,金属液中夹杂物较多,再者,开始浇入的金属液流经的路径

长,热量散失比较多、温度低,铁水流动性差,这样铁水若流入型腔后使铸件出现冷隔或渣孔。

因此在横浇道的末端应加长一段,以存留不洁的铁水。

一般加长段长度大于75mm。

3、横浇道横截面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截面有:

梯形、圆梯形、圆形三种。

圆形截面:

挡渣效果差,但是散热少,主要用于铸钢。

圆梯形:

挡渣效果好,可以减少因内浇道的吸动作用吸入杂质。

4、提高横浇道挡渣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见图1-12、1-13)

1)稳流式浇注系统。

(见图1-14)

目的:

改变流动方向,降低液流速度,采用多处搭接。

2)阻流式浇注系统:

液流运动时,在截面积突然变小处,对液流产生局部

阻力,使液流有很大的减速,有利于杂质上浮。

(见图1-15)

3)加滤渣片。

(见图1-16)

目的:

降低液流速度。

滤渣片的放置:

滤渣片上面的孔为一头大,另一头小的方孔或圆孔,放置应该上小下大。

图1-15阻流式浇注系统

a)垂直式b)水平式

图1-16带筛网式浇注系统

1—筛网2—直浇道

3—横浇道4—内浇道

图1-14稳流式浇注系统

1—直浇道2—横浇道3—内浇道

图1-12提高横浇道挡渣能力的浇注系统

图1-13

在滤渣片的底部形成涡流,便于熔渣上浮,并贴附在筛网下面。

另外,只有在滤渣

片下液体在充满状态

下才具有挡渣效果。

图1-17横浇道中的集渣包

图1-18锯齿形集渣包

a)逆齿b)顺齿

4)集渣式浇注系统。

集渣包:

在横浇道上,局部加高结构叫集渣包(见图1-17)

当金属液流此处时,因断面扩大而流速降低,在“死”角处产生漩涡,使杂质易于上

浮,并停留在该处,逆齿挡渣效果较好。

(见图1-18)

离心集渣包:

内浇道之间,铁水进入集渣包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涡流,利于熔渣上浮。

(见图1-19)

注意:

1)出口的截面积比入口的截面积小

2)出口方向应于铁液旋转方向相反。

图1-19离心集渣包

a)合理b)不合理

※内浇道

作用:

将金属液导入型腔的通道。

由于内浇道较短,不具有挡渣能力。

注意:

1)内浇道设置的方向的与横浇道液流的方向相反。

(见图1-20)

2)内浇道不应位于横浇道末端。

3)内浇道与横浇道位于同一平面上。

4)第一个内浇道与直浇道应有合理的距离。

图1-20内浇道在横浇道上的布置形式

a)、d)良好b)、e)一般

c)、f)、g)、h)差

四、浇注系统的类型

(一)依据金属液引入型腔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顶注式、中间注入式、底注式以及阶梯注入式。

(见图1-21)

图1-21金属液注入型腔内的高度

a)顶住式b)中间注入式

c)底注式c)阶梯式

依据各组元横截面积比例可分为:

封闭式、开放式、半封闭式浇注系统。

(见图1-22、1-23)

图1-22

图1-23

图1-24

图1-25

1、顶注式:

金属从铸型顶部注入铸型。

特点:

1)对铸型的冲击力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大,金属易氧化、飞溅易造成砂孔、冷豆、气孔等缺陷。

2)金属液自下而上凝固,有利于冒口补缩,减少缩孔和缩松倾向。

3)充型好。

浇注系统简单,有利于提高步留率。

2、压边浇口和雨淋浇口是两种特例(见图1-24、1-25)

图1-26压边浇口

1)压边浇口(见图1-26):

①浇口以一条窄而长的缝隙与铸件顶部相连,浇注时,金属贴着型壁进入型腔,对型壁的冲刷力减小,从而克服顶注式的不足。

再者,由于铁水流入型腔时,对压边处的型砂充分加热,使压边处铁水不会过早凝固,保持补缩通道长时间畅通。

因而压边浇口有较好的补缩性。

(注意压边的宽度不能太大,太大会造成充型时间短,而失去冒口补缩的作用,另外压边太大,易造成铸件带肉)。

②压边浇口便于从铸件上清理。

③蔽渣效果也较好。

2)雨淋式浇口(见图1-27):

由于金属液分成多股流入型腔,充型缓慢,而在充型时,对铁水有搅动作用,利于渣子上浮,因而有较好的挡渣效果。

适于中小轻重要的铸件。

注意:

浇注温度应适当提高,以免产生冷豆缺陷。

←图1-27雨淋浇口

1—铸件2—冒口

3—横浇道4—浇口杯

5—内浇道

←图1-28

3、底注式:

金属从铸件底部注入,充型平稳,没有冲刷和飞溅型腔内气体易于排出。

(见图1-28)

缺点:

1)由于铸件表面铁水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表面形成氧化膜,妨碍金属内气体逸出。

而且氧化皮会粘在垂直型壁上,影响铸件质量。

2)铸件逆向凝固,影响冒口补缩。

3)不利于渣子的排出。

图1-29中间注入式

1—浇口杯2—出气孔

4、中间注入式(见图1-29):

铁水从分型面处引入(铸件某一高度)中间注入式兼有顶注和底注的优、缺点。

5、阶梯式(见图1-30):

适合于高度较大的铸件。

在铸型高度方向上,开设若干个内浇道。

特点:

1)有利于实现铸件定向凝固,便于铸件补缩。

2)铸件由下而上充型,有利于型内气体排出。

3)内浇道分散,防止局部过热。

4)有利于消除浇不足、冷隔、气孔等缺陷。

图1-30阶梯式浇注系统

缺点:

结构复杂,不便于造型。

目前NWS、DSP的DISA生产线大部分采用这种形式。

(二)依据组元横截面积比例分类的浇注系统及其应用。

(见图1-22、1-23)

五、金属的流动性与金属的凝固

(一)金属的流动性

金属的充型过程:

指金属液流入浇口杯到铸型充满的过程。

金属的流动性:

金属充型的能力。

可能产生缺陷,如浇不足、冷隔等。

图1-29螺旋形试样

1—试样2—浇道

3—试样凸点

金属流动性的检查:

螺旋形检查法。

金属流经的路径越长,越易充型,流动性越好。

(见图1-31)

1)灰铁流动性>铸钢流动性

2)C、Si含量高,流动性相对好,低牌号的灰铁流动性较好。

3)铁水的温度高→流动性好;铁水的温度低→流动性差。

4)铸型对金属流动性的影响,铸型导热系数高,则金属液降温快,金属液的流

动性也差。

铸型预热有利于提高金属的流动性。

5)浇注条件:

①金属压头高,则金属的流动性好。

②浇注系统越复杂对铁水的阻力越大,流动速度慢。

6)铸件壁厚的影响及铸件复杂程度的影响。

(二)铸件的凝固:

即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铸件凝固的原则:

很多铸件缺陷都是在金属凝固时产生的,例如缩孔、缩松、热裂等,因此要获得高质量铸件,就应该控制铸件凝固。

基本原则:

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

1、定向凝固:

就是采用各种措施,保证铸件在远离冒口部位优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位,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顺序进行,这个凝固方式就叫做顺序凝固。

对于铸件而言,保证缩孔集中在冒口中,有利于获得无缩孔而致密的铸件。

优点:

冒口补缩作用好,得到致密的铸件。

缺点:

由于铸件各部分存在较大温差,易造成铸件热裂,凝固后也容易使铸件

产生应力和变形。

定向凝固原则需加冒口和补贴。

工艺出品率低,去除冒口废时。

2、同时凝固:

保证铸件个部分同时凝固,铸件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

(理想)

优点:

1)不易产生热裂,不易产生变形。

2)由于不用冒口或冒口很小节约金属。

缺点:

铸件中心区有缩松,不致密。

(三)灰铁铸件快浇,慢浇优缺点对比(见图1-32)

图1-32

六、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

(一)铸件浇注位置确定的一般原则:

1、铸件上厚实部位应置于浇注位置上方,以利于实现厚实部分补缩细薄部分,顶部设冒口来补缩厚实部分。

2、铸件重要的加工面,受力面要求较高部分,位于下型面、立面或斜面。

底面的铸件缺陷少。

3、铸件大平面朝下,避免形成夹砂。

4、铸件薄壁部分应位于下型面或侧面,避免出现浇不足或冷隔不良。

5、选择浇注位置,应尽量减少砂芯数目,并保证砂芯在铸型中放置牢固,且通气顺利。

一般地,造型位置、浇注位置、冷却位置三者之间是一致的。

(二)分型面的确定

1、尽可能使铸件位于同一砂箱内或者加工面和加工基准面,位于同一砂箱内,以便保证铸件尺寸精度。

2、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在机器造型时通常只用一个分型面,并力求选择平的分形面代替特殊形状的分型面。

3、分型面应选择在铸件最大截面上,以便于起模。

4、分型面选择力求减少砂芯数目,尽可能使砂芯位于下箱。

(三)铸件的吃砂量

模样,浇注系统等距砂箱壁、箱顶、箱档间的距离,称之为铸型的吃砂量。

即砂型型壁的厚度。

1、吃砂量较小的危害:

1)砂型不易紧实,砂型的型腔上造成局部疏松,铸件易产生落砂或涨型。

2)分型面处吃砂量小,会造成浇注时跑火。

3)吃砂量小,在铸型搬运时,造成铸型塌箱。

2、吃砂量太大:

型砂型壁太厚,浪费型砂,增加作业的劳动强度,浪费原材料。

而且加大砂箱尺寸。

(四)关于铸件出气孔

出气孔亦称为通气孔、冒气孔、出气冒口等,可分明的和暗的两种。

明的出气孔是连通型腔和外界大气穿透的孔道,在机器造型时,明的出气孔,造型不便。

因而常用暗的出气孔。

即出气针、出气片等。

1、作用:

1)排除型腔中的气体,减小浇注时型腔中的压力。

浇注时,型腔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虽可以通过砂粒之间的间隙排除一部分,但仍不能有效防止型腔中气体压力增加,可以使铁水流速减慢。

严重时,还会造成抬箱,引起跑火或者使直浇道中铁水飞溅造成事故。

对于铸件而言,形成侵入型气孔,造成铸件浇不足或冷隔。

2)能减小金属充满时对型腔顶面所产生的动压力。

即可以减小抬箱力。

3)可以聚集脏的铁水。

4)当铁水进入出气孔时,表明铸件已经浇满。

2、结构:

分为两种。

1)有直接放在铸件上的直接出气孔。

2)有从铸件侧面引出的出气孔。

一般情况下,出气孔根部的截面积至少应等于内浇道的总面积。

这样可以认为从内浇道进入多少金属液,从出气孔中近似地排除多少气体,这样不致使型腔内压力增加。

3、位置:

位于铸件的最高点。

4、注意:

1)直接出气孔不能太细,这样铁水进入出气孔后很快凝固,起不到排脏铁水的作用。

结果是铁水中的气泡在排气针根部产生气孔。

2)直接出气孔不应放在铸件厚实部位上,以免增大热节,产生缩孔。

★思考题:

1、简述增加浇口杯挡渣效果的措施?

2、简述漏斗形浇口杯的优点和缺点?

3、简述横浇道的作用,及发挥挡渣效果所具备的条件?

4、为什么要规定内浇道至直浇道的最小距离?

5、为什么最后一个内浇道不能开在横浇道末端?

6、提高横浇道挡渣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7、内浇道开设应注意哪些事项?

8、简述顶注式和底注式的优点和缺点?

9、金属的流动性对铸件有何影响?

提高金属流动性有何措施?

10、金属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有何特点?

11、对于灰铁件快浇和慢浇对铸件有何影响?

12、选取分型面原则?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