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09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docx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

历史答题术语

1、原因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经济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政治

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是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社会

广大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理论

法家思想为其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理

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政权进行管理

(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政治

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

经济

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

科举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

对外

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3)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前提条件

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内部根源

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强有力的进攻

客观因素

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4)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从世界潮流看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

从运动自身看

经济

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思想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

政治

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

组织

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经济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源)

政治

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

阶级

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即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思想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纲领

群众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组织

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

中国

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美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

根本原因

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7)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必要性

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社会根源

西方人渴望获得黄金,掀起了疯狂的“寻金热”

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

可能性

主观条件

政治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宗教

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

思想

文艺复兴的兴起

客观条件

内部

地理知识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外部

中国的指南针传播到西方并应用于航海

2、影响类

(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积极

(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消极

(主要)使中国日益封闭,脱离了世界发展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在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清明时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从长远角度看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进步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3)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

政治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开始

经济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主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思想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社会

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对外

国门大开,被迫开放

有利于加强中外交流

(5)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

殖民者把西方先进的文明带到中国,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

(6)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西方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经济建设

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祖国统一

为外部势力台湾撤退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提供了条件

教育与生活

促进了中美的交流,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西欧

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对亚非拉

西欧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罪恶的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导致亚非拉落后的历史根源

对全球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8)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法国

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欧美

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对亚洲

启蒙思想家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对资产阶级时代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对世界

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潮流,影响深远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从近代史观看

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文明史观看

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人类文明开始向世界现代文明转化,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从整体史观看

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0)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经济全球化浪潮

社会关系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福利国家兴起

国际关系

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明显

3、评价类

(1)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

政治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

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

社会

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

政治

易于产生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

经济

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进步

概括的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明清时期危害尤为严重

(2)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来看

既削弱了相权,又加强了皇权

从三省间的关系来看

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既互相牵制,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影响来看

是封建中央集权严密完备的体现,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全面评价科举制

积极

它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又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既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又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走向了极端和反动,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经济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对外

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顽固派的保守思想

教育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培养了一批可用人才

军事

创办了军事企业,新式军队,筹划了海防,有利于提高国防能力

(5)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近代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政治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经济

制定法律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法制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

思想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

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

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政治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从思想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7)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积极

性质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政治

联邦制赋于了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深远

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局限

人权

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实质

明确财产划分标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深远

允许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以为后美国内战埋下了隐患

(8)运用多种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从近代史观看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经济模式,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探索出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从社会史观看

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以工代赈)和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遏制法西斯势力在美国崛起,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从生态史观看

通过减少耕地面积、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从整体史观看

一方面,罗斯福新政标志着世界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生产关系的调整,反映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

4、认识类

(1)如何认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选官制度的作用

官员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实现国家大一统,有利于抑制地方割据势力,保证中央权威;同时制度化的选官标准,对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官员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监察制度的作用

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澄清吏治、打击割据势力,同时有利于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和维护政令的畅通

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

(2)比较认识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

古希腊、罗马

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理性、个性、平等、主宰等

趋向

专制

民主法制

形式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工具

以法律为保证,以维护奴隶主专制统治

对文明影响

有利于保障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使文明的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易导致分崩离析,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局限性

(3)如何认识清明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

背景

封建社会衰弱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主张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性质

从本质上未摆脱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

影响

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

(4)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中国社会的巨变

内容

意义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和国君一体观念

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

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

(5)多角度地认识三民主义

从时代背景看

其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从纲领内容看

其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政权,建立共和国

从民生意识看

其借鉴欧美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政治看

其倡导民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发展看

其与时俱进,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6)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个方向和主题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双重性质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三个阶段

器物阶段、制度阶段再到思想文化阶段

四个阶级

参与阶层广泛、内容多样。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各个阶层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提出了自己改造社会的新方案和新思想

五大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7)如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性质

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权力分配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

国王的地位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8)如何认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

从联邦制来看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这样既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了过度集权的弊端,既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又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三权分立

体制来看

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为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从两党制来看

两党通过选举不仅控制国会,还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9)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

特点

所有制形式

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调节手段

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管理手段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评价

积极

是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

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关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

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运行中的根本问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渐突出,为日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埋下隐患

(10)全面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原因

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技术手段

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体制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障碍消除

两极格局的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到来

推动者

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

表现

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多

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评价

对世界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

为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造化随顺,风雅之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