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18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docx

届高三历史下册限时练习题2

高三限时练习二

命题人:

董云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孟子》中记载: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民间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民间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C.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6.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

B.

C.

D.

7.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9.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

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

“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10.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D.主张机器生产

11.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里批评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12.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13.阅读下列近代史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

“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

”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

1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6.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1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

“……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近几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

比如在朝鲜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组织了“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

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并出席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已于10月初部署。

以上事实不能反映

A.新时期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新时期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C.新时期中国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D.我国外交僵局开始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19.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0.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二、非选择题:

(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

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

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

材料五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4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5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3分)

 

22.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

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曹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

……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18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4分)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

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

上行下效。

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

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

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

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

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

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

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

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四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推广包产到户形式责任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

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说明了什么?

《通知》对推广这种形式责任制有何作用?

(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高三历史限时练习二答题纸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21

(1)(4分)

 

(2)(3分)

 

22

(1)(4分)

 

(2)(4分)

(3)(2分)

(4)(4分)

 

23

(1)(4分)

(2)(4分)

(3)(4分)

(4)(2分)

 

高三历史限时练习二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C

C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D

B

A

D

D

A

二、材料分析题:

21.

(1)农耕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迅速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

(4分)

(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

(5分)

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3分)

22

(1)特征:

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1分)

原因:

日本战败;(1分)

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任答2点,共2分)

(2)变化:

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分)原因: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2分)

(3)原因:

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1分)

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1分)

(4)轨迹:

控制——竞争——伙伴.(答案次序完整给2分,否则不给分)

认识:

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

(2分,意思相似也可)

23.

(1)弊端: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

(1分)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1分)

危害:

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2分)

(2)不足:

限于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对包产到户形式的责任制的认识存在分歧(或受姓“社”还是姓“资”的束缚)。

(2分)

说明:

仍没有完全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

(1分)

作用:

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其推广。

(1分)

(3)调整:

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2分)

作用: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任答2点,共2分)

(4)启示:

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从利益出发。

(任答2点,共2分)

高三历史限时练习二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C

C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D

B

A

D

D

A

二、材料分析题:

21.

(1)农耕经济发展;手工业迅速发展;政府商业政策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

(4分)

(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

(5分)

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3分)

22

(1)特征:

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1分)

原因:

日本战败;(1分)

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任答2点,共2分)

(2)变化:

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分)原因: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2分)

(3)原因:

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1分)

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1分)

(4)轨迹:

控制——竞争——伙伴.(答案次序完整给2分,否则不给分)

认识:

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

(2分,意思相似也可)

23.

(1)弊端: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

(1分)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1分)

危害:

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2分)

(2)不足:

限于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对包产到户形式的责任制的认识存在分歧(或受姓“社”还是姓“资”的束缚)。

(2分)

说明:

仍没有完全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

(1分)

作用:

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其推广。

(1分)

(3)调整:

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2分)

作用: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任答2点,共2分)

(4)启示:

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从利益出发。

(任答2点,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