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302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docx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师:

到这里来上课有什么变化?

 生:

场面大、人多、地方大、老师变了…… 师:

谁没有变?

 生:

同学。

师:

我第一次来嘉善很想去一个地方,知道是哪里吗?

生猜不到,师自主揭晓答案:

小树林。

并问哪里有?

接着老师请一名学生上来在黑板上画一个小树林,再画一个大树林。

然后又请一名学生上来在黑板上画一个田野,要求画得大一些,广阔点。

最后,老师说:

“张老师来造一座房子吧。

”(拿起粉笔画了四条线,简笔画的房子。

)并在黑板上写下“守”字,对学生说:

“字里也有房子,宝盖头就是房子,那么下面的‘寸’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得解)

师继续问:

“守”为什么是“宝盖头”加“寸”呢?

守住一个房子需要什么呢?

并且在房子里画了一只简笔画的“手”。

生:

寸步不离,“手”——“寸”,就是用双手保护家园的意思。

【张老师的课前谈话设计精心,看似不经意地提问“我第一次来嘉善很想去一个地方,知道是哪里吗?

”来引出小树林,通过让学生画小树林、田野、房子,初步搭建起今天学习的板书,于无痕处见有痕。

而对“守”的教学体现了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字理析词”的理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未开始便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很新颖、独特。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理解题意

1.出示“寓言”,指名读。

师:

喜欢听寓言吗?

今天学一个与“守”字有关的寓言——生:

守株待兔。

师板书补充课题,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因黑板的晃动写得较慢。

但老师非常机智地对学生说:

“黑板看到我们小朋友看得很认真,所以一直在点头呢。

”语言很幽默,使学生更加认真地看老师板书,显示了教师的课堂机智。

这样的机智化解在后面的教学中多次出现。

2.师:

听过这个故事吗?

你最早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

生:

从书上看的、听妈妈讲故事、老师读的……

师:

有没有做梦梦到的呢?

生:

学生笑而摇头。

师:

古代有个大思想家叫“韩非“,他经常看到周围的事或做梦梦到什么就写下来。

(课题下板书”韩非“。

3.师:

我们应该怎么读故事呢?

生:

要有感情、有力、大声、朗读……

二、读故事,概括复述

1.自读故事,认读生字词语。

要求:

4分钟时间大声读故事,把故事读通。

(板书:

通)读完一遍用一根手指头表示,读完两遍就用两根手指头表示,读完三遍就用三根手指头表示……假如手指头不够用怎么办?

那就用下面的吧。

【学生初读故事的时间,老师给足了4分钟,读得尽心尽力。

2.再读故事,找找哪里生字最多最难读。

学生读完后,老师进行朗读遍数的统计:

读完4遍的请举手。

读完三遍的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完3遍,最多的学生读了五遍。

3.出示句子,指名读。

句子: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

这句话生字多,怎样读准呢?

指名读句子。

师:

“此”用什么好办法记?

生:

跟“比”差不多,还有“些”。

教师拿出一些白纸,说:

“这是一些纸。

”然后他丢掉一些,再丢掉一些,最后只剩下一张纸,说:

“这些纸——此张纸。

”【理解“从此”】

师:

课文中的“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

古时候。

师:

古时候的这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

从捡到野兔之后。

【这一环节,我认为教师的引导非常无痕又巧妙,其实学生原本回答的“古时候”与理解“从此”可以说完全不契合,但教师很自然地再问“古时候这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多么机智啊,简简单单就化解了一个小小的“危机”。

师:

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呢?

(建议学生可以编儿歌来记。

生:

“锄”就是铁来帮助你来挖土。

(师:

古人造字很有意思,真有办法啊。

生:

“撞”就是“撞倒”。

(师:

你组了个词,也行。

生:

“撞”就是儿童出生用手爬。

生:

“桩”就是一个“木”加一个“庄稼”的“庄”。

生:

“树”就是“木+对”。

学生逐个分析了字形后,再齐读句子。

4.了解句子与题目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概括性复述。

(1)指名读上面的句子。

师:

你有没有发现题目的意思?

生:

“兔”就是“野兔”。

生:

“待”就是“等待”。

生:

“株”就是“树桩”。

(师在田边画了一个树桩。

师:

四个字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1:

守着木桩等着兔子来撞死。

(师建议把“木桩”改成“树桩”。

生2:

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撞死。

(2)师:

再加上起因、结果呢?

生:

种田人有一次捡到一只野兔,于是就天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他田里的庄稼全完了。

师:

用简单的话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

大家各自试试。

(3)情景说话,对故事进行概括性复述。

师饰演正在炒菜的爸爸,请一女生饰演女儿,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说故事,感知人物形象

(一)生再读故事,要求:

读出表情来。

(板书:

表情)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生读,思考:

他是怎样的表情?

生1:

他是高兴的。

(读)

生2:

他是惊讶的。

(读)

2.理解“窜”(字理析词)。

师:

“窜”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

冲、跑。

【其中“跑”字是教师在学生说出“飞快”后,引导学生得出“跑”的,这个地方,我也认为教师的引导很机智。

师:

“窜”是什么部首?

关注“穴字头”,知道“穴”就是“洞”的意思。

出示“窜”的汉字演变过程。

(略)

(二)生再读故事,要求:

读出想。

(板书:

想)种田人在想什么?

1.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种田人在想什么?

出示句子: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师:

从哪个词读出他整天在想什么?

生:

“每天”,就是一直的意思,不是偶尔的。

师:

他就这样不想劳动,却想有收获。

这叫——生:

好吃懒做、不劳而获。

师:

这时他是什么表情?

生:

乐滋滋的。

(读句子)

师:

“滋”是什么旁?

种田人拎着这只又大又肥的野兔流下的是什么?

生:

口水。

师:

两个“滋”连在一起,那口水就流下一大片了。

指名读。

【学生越读越好,乐、馋的感觉都有了。

师:

他还会怎么想呢?

只有什么样的人才有这样的想法呢?

(不劳而获)

2.出示“获”进行字理析词。

出示:

获穫(禾+蒦huò)

獲(犭+蒦huò)

通过“艹、犭”了解演变过程。

师:

他有没有去种田?

生:

没有。

他丢下了锄头。

师:

是叫他下岗,还是他自己辞职啊?

生:

是他自己辞职不干的。

【众人笑】

四、想故事,明白寓意

(接上)生:

他一不做二不休。

师:

是啊,他一不做二不休,就专门坐在那里干什么呢?

生:

等野兔。

师:

这样的人你喜欢吗?

生:

不喜欢、讨厌、嫌弃……

师:

对这个种田人,你是什么态度呢?

生:

批评、他真懒惰……

师:

在生活中,很多东西要丢弃的。

(板书并教学“丢”字,上面的“撇”就是丢弃的意思,下面是个“去”。

)也有一些东西是要守住的。

(板书并教学“守”字。

下课。

【由于时间的关系,课结束得有些草率,与原本的预设也有较大的出入。

【原本预设】

四、想故事,明白寓意

1.再读故事,想想:

种田人毛病出在哪里?

你怎么劝说。

2.创设情景:

怎么劝说种田人?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思考:

怎么用寓言故事来劝说。

五、写字

1.看帖:

分析“守“、”丢“的字形与位置。

2.练习写字。

3.评价结果。

【听课感受:

张老师的课上得很别致,尤其是“字理析词“的字词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惊喜连连。

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可行的,也很有意思,相信能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目光和心理,值得好好学习与研究。

【附课文】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心里想: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