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178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机房装修方案.doc

2.16-

(3)机房装修招标货物清单及技术要求

3.1.工程概况

湖南医院机房工程的建设是为数据中心提供包括能源、环境、安全、监控、指挥、防灾和自动化等方面的环境,并提供可靠、安全、不间断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

本工程位于湖南医院机房区域面积约34m2左右;详见湖南医院机房整体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要求在以下机房整体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对机房范围内区域分割、装修工程、专用空调系统和数据中心的低压供配电系统、各智能化弱电系统、消防报警灭火系统作二次设计及工程施工,以满足湖南医院机房工程的功能要求和各项国内及国际标准。

本任务书依照各专业系统分类,按章节表达数据中心机房的各项任务要求。

力求使用数字量化指标,保障工程设计有依据,验收有标准。

使总体工程实施有可操作性。

并且各系统分别提供后期维护标准及维护频率管理方案与系统设计相融合,后期整体扩容方案具有灵活安全可靠的实施性。

湖南永州医院机房整体平面布置图

3.2.总体要求

3.2.1、机房建设的原则

计算机机房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技术先进、扩展方便、布局合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降低能耗等原则:

先进性:

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机房,给计算机系统、数据网络系统及宽带、互联网通信等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空间。

可靠性:

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并具备长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实用性:

应具备完成机房工程技术需求的能力和水准;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经济性:

工艺与造价两者兼顾,满足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

整体性:

机房工程是一个整体,考虑各系统的色调、布局、格调及效果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安全性:

计算机中心机房是湖南医院的安全重地,是湖南永州医院业务数据集中处理和关键设备运行的中心枢纽。

机房的设计与建设必须确保其安全性。

应考虑机房的安全可靠,确保设备运行环境以及值班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从防火、防水、防盗、接地、防雷、防磁、防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术措施。

环保性:

工程中使用环保型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方面的相关要求。

3.2.2、建设内容

本工程涉及到装修、电气技术、空气及温度调节、电子工艺、通信技术、弱电工程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设备和环境监控技术等。

具体机房设计施工需要解决空气温度、新风补给、洁静度、静电防护、防雷击、防电磁干扰、消防安全、动力配电、照明、UPS及空调等设备购置和安装、动态监控运行环境状况等。

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14个部分:

机房结构装饰系统

机房配电系统工程

机房静电释放系统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新风系统

机房门禁管理系统

机房气体消防系统

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机房空调系统

机房UPS电源系统

3.2.3、机房主要环境技术要求

本计算机机房主要由机房、监控室组成。

针对机房有高档服务器及重要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因而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尘净度以及供配电系统有较高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及指标以达到国家B级机房为标准。

3.2.4、遵循标准及依据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2001);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T16-9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45-92);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J1011-200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Q/IEC11801-9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GB7405-8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5078-98);

《安全防范程序与要求》 (GA/T75-94);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TGL9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规范》 (GB50343-2004);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除以上外设计任务书以及工程涉及的其他技术条件和要求,相关设备及材料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等。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低于最近公布的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应按最新标准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提供与之相应的技术标准。

3.3.机房各子系统计算要求

3.3.1、结构装饰系统

a吊顶装饰工程

机房空间净高要求大于2.6米,机房区域顶部需做防尘、防潮、防静电、保温处理,并作包缝包边处理;

采用轻钢龙骨600*600mm的铝质微孔金属板吊顶;

3)机房顶面采用深色防尘防静电涂料涂刷2遍处理;

b墙体装饰工程

机房墙面采用轻钢龙骨+彩钢板饰面,用优质轻钢龙骨为基础,龙骨内填充岩棉保温;

b地面装饰工程

1)机房地面需做防尘、防潮、防静电、保温处理;

2)机房地面采用20mm保温棉做保温处理;

3)机房地面均采用架高300mm的600*600*35mm钢制防静电地板;并采用不锈钢踢脚线要求.

d门窗装饰工程

1)机房内大楼原窗户采用轻钢龙骨+防火石膏板封堵处理(需在原窗户玻璃上贴深色隔热膜);监控室在原窗户上安装铝质金属格栅窗帘。

2)监控室的通道门采用甲级钢质防火门.

e隐蔽部分工程

1)墙体部分作防潮处理。

2)部分非阻燃材料必须涂刷防火涂料,

3)所有隐蔽用材必须符合机房用材性能指标,做到不起尘、阻燃、绝燃,不易产生静电,牢固耐用并无病虫害发生。

4) 设备底座:

空调、UPS、机柜、配电柜等重型设备需要制作底座,设备底座要求达到整个设备的承重,并且固定在机房楼地面上。

底座的高度原则上视机房活动地板的实际高度而定。

底座安放就位后应略高出活动地板3毫米,以保证机架重量全部由加固座负担。

底座以镀锌钝化角钢和镀锌钝化槽钢制作,表面必须平整保证平均承重。

f产品性能要求:

1)铝质微孔金属板吊顶:

单块承重>3.8kg,吊筋单点悬挂>100kg,

2)彩钢板:

厚度0.6mm以上,内衬12mm厚石膏板,钢板表面采用全自动高压静电超高速旋转雾状喷涂技术进行涂装,产品表面漆膜厚度≥20um,确保产品表面光滑、无色差;表面抵抗值105~8Ω,电荷衰减时间1秒以下,确保产品防静电;涂层光泽度符合GB/T9754;涂层硬度符合GB/T6739,确保产品防尘、耐酸碱,按机房现场设计造型。

3)钢制防静电地板:

极限偏差:

±0.220mm;地板表面平面度:

0.3mm,地板相邻边垂直度:

0.3mm;地板系统电阻:

1.0×105—1.0×109欧姆;地板的强度为:

均匀载荷大于1200KG,集中载荷大于400KG,滚动载荷大于150KG,弯曲度应小于2毫米,并无永久变形。

4)防火门:

要求选用能通过消防部门认证的专用产品,防火门其外观品貌与内墙体装饰协调一致,门窗结构的锁、铰链、闭门器、导轨把手等五金件要满足防火、密闭要求,达到精密、防腐、耐用。

甲级钢质防火双开门,钢板厚度不低于1.5mm,耐火极限2小时以上;有框双开防火玻璃门,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

5)油漆:

所有涂料、乳胶漆、地坪漆、面漆、底漆、腻子层等均采用同一品牌;优等品,环保E0级及以上(通过国家级环保等机构鉴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于技术标中),超低气味\可弥盖细微裂痕\超级耐擦洗\超强抗碱\加倍防霉\持久亮丽\容易施工。

6)办公家具:

知名品牌优等品,环保E1级及以上(通过国家级环保等机构鉴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于技术标中),颜色与款式由招标方确定,风格与装饰相近。

3.3.2、供配电系统

a工程范围:

从大楼配电房低压配电柜入线侧起一直到机房负载动力配电侧,包括低压配电、UPS系统、空调新风系统、楼层配电箱及其他动力供配电设备。

b功能要求:

设计上必须考虑系统布线合理,具有可扩展性,配电设备容量应具有一定的余量,配电设备可靠接地。

配电系统内部设备、线缆、开关、断路器等元器件、材料和各种故障、误动作等均有可靠的保护控制方案。

保证计算机系统全年每天24小时连续稳定不间断的工作。

对于主要的供配电系统在安装和设计上,要考虑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有故障对策和应急措施。

在故障时限内,有必要的容错和故障恢复措施,保证不间断的电源供给,使整个系统工作正常、持续。

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设备、材料的选用上,要以整个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量化指标作为系统设计的原则,在设备配置、工艺、施工、维修、保养、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满足定目标。

投标人应充分的考虑原有老机房的供配电情况,综合进行设计,且必须考虑整体预留空间的利用率及高标准用电能力、经济合理性等。

综合以上电力设计要求,从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入端一直到负荷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的配电系统考虑设计。

c供配电线路

1)从大楼总配接1路规格为ZR-VV4*70+1*35mm2左右的市电,到机房(此部分由用户完成)。

2)在市电配电柜内分别给2台空调、1台UPS、照明、新风、消防等设备提供市电;

在机房内配置1台UPS配电柜用于管理机房内UPS输出配电.

两路不同的UPS输出配电经过UPS配电柜给服务器、网络机柜等设备提供双路UPS电源;

从UPS配电柜中引双路UPS电源到机房的4台机柜.

f配电管理部分

1)配置1台市电配电柜,进行管理市电配电;

2)配置1台UPS配电柜,用于管理UPS配电;

配电柜内每一开关都有顺序的识别符号,每一条输入出电缆在其末端都有电路号码、插座型式及识别电路的标贴。

所有负载均有备自独立的配电电路,所以一旦某一路发生短路等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负载正常工作。

g桥架管道

金属国标300×100mm槽式桥架、金属国标200×100mm槽式桥架、25金属软管、KBG25管道、86型接线、分线盒。

h区域照明

照明设备要求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灯盘规格与天花模数相匹配;光管采用高效节能LED灯管;所有灯盘采用消防电子镇流器。

机房的每个出入口防火门顶部均要求安装安全出口指示灯,防火通道按规范设置疏散指示灯,照度均按>5Lx设计。

机房安全出口指示灯和疏散灯标志,全部采用UPS电源作应急电源。

机房的消防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选用国内知名品牌;

机房内不少于有10%的灯具设置为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由UPS供电;

机房内所有场所的照明必须采用分级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实现逐级均匀增光的功能;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4、UPS电源系统

在机房安装1套20KVAUPS主机,与1楼UPS主机给机房内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提供双路UPS供电.UPS主机要求必须采用主流知名品牌,必须采用技术成熟型性产品,产品指标需符合厂商公开产品技术样本的实际参数。

UPS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容量

20KVA

主路输入

输入电压

380V(AC)

输入方式

三相三线

功率因数

>0.99

谐波电流

<3%

电压范围

+15%~-15%

频率范围

50Hz±10%

旁路输入

输入电压

380V(线电压)

输入电压范围

±10%

输入方式

三相四线

频率范围

50Hz±10%

输出

输出电压(平衡负载)

380V±2%(线电压)

动态电压瞬变

±5%(0~100%负载变化)

功率因数

0.8(滞后)

频率跟踪范围

50Hz±2Hz

频率精度(电池逆变)

±0.1%

三相相位差

120±1°(平衡或不平衡负载)

100%不平衡负载电压不平衡度

±2%

其他

低直流母线纹波,延长电池寿命;

逆变器

逆变器采用高精度矢量控制技术,输出电压稳压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且畸变率低;具有带100%不平衡负载的能力;

负载大于105%小于125%时,10±0.1min后转旁路输出;负载大于125%小于150%时,1分钟后转旁路输出;负载>150%时,200ms后立即转旁路输出

旁路过载能力

135%额定电流可长期过载

1000%额定电流20ms(静态开关选取标准)

输出电流峰值比

3:

1

切换时间

0

系统

系统效率(线性负载)

89%

电池逆变效率(线性负载)

93%

故障监测

提供干接点、RS232、RS485、MODEM、SNMP网卡接口,具备电源事件记录和分析。

模块化电路结构,全正面操作,故障自动诊断自动定位;定期自动进行电池测试,确保电池可靠工作。

MTBF(单机系统)

50万小时(响应时间+维修时间按24小时考虑)

安规要求

CCEE,CE

噪音(2m)

<65dB

空载环流(1+1)

<1A

电流不平衡度(1+1)

<1%

绝缘电阻

>2M(500VDC)

绝缘强度

(输入、输出对地)2820Vdc,漏电流小于3.5mA,1min无飞弧

电涌保护

内置UPS防雷技术,内置D级防雷装置,可承受1.2/50μs+8/20μs6KVA/3KA的浪涌冲击,可外配C级和B级防雷箱

防护等级

IP21

整机性能

UPS设备应具有完善的自动保护性能,当出现过载,短路,输入及输出过电压、欠电压和频率异常,蓄电池充电过电压,放电欠电压以及其内部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转换和保护,并发出可闻可见告警信号;

2、在线式双变换设计,完全隔离市电及油机可能存在的各类电网污染及电网故障对负载的影响。

3、采用第6代DSP及全数字控制技术,高系统稳定性;

4、零相移隔离变压器,减小零地电压和负载谐波电流对逆变器的影响;

5、6英寸超大液晶显示器,中英文显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6、分层独立式密闭风道和冗余风扇设计,电路板三防漆防护,内置防尘滤网,具有高效散热和恶劣环境下的有效防护功能;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5、防雷接地系统

大楼接地系统为共用接地系统,即:

防雷系统、基础接地系统、变电所工作接地系统及等电位连接带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本次机房建设其接地系统仍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机房的接地系统由基础接地网的等电位接地环引接。

(1)要求对大楼附近地质进行导电泄放测试。

(2)机房设备的接地排组成一个方形铜排范围,可以采用铜排方式(宽×厚:

30mm*3mm),接地铜排需要与墙体进行绝缘。

(3)机房接地铜排需要与大楼总接地系统相连。

(4)机房接地铜排与各设备机柜底座连接,可以采用单芯VR6mm2、BVR10mm2、BVR16mm2电源连接。

注:

机房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满足机房的防雷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1)交流工作接地按国标GB2887-89要求<4Ω(本工程要求<1Ω)。

(2)交流安全保护接地,按国标GB2887-89要求<4Ω

(3)接地线必须和其他任何导线完全隔离绝缘,更不能视为电脑的中性线。

(4)电源输出座之中性线与接地间电压小于1.0伏特,不论电脑开启与否,电压值依然不能超过1.0伏特。

5.1、机房防雷系统具体要求:

采用现代防雷技术,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在机房市电总输入端和UPS主机输出端应加设浪涌保护器,将可能产生的各种电源扰动限制在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并将浪涌电流引入接地网络,确保设备安全。

在电源上逐级加装电源避雷器,实现多级防护。

在市电总输入配电柜安装B级60KA的防雷模块,在UPS配电柜的2台UPS输出端安装C级40KA的防雷模块。

即在各配电柜(市电总输入配电部分、UPS输出分配电部分)加装电源电涌保护器。

设计依据:

依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执行。

5.2、机房内静电释放系统

在本次方案中规划设计在中心机房内采用3×30mm紫铜排做等电位网;所有设备的安全保护地可采用BVR6mm2、BVR10mm2、BVR16mm2的电线与等电位网作等电位连接;机房内顶面采用金属天棚,墙面采用彩钢板,地面采用抗静电地板,顶面、地面涂刷防尘防静电防静电涂料,天棚、墙体、地板做等六面体连接静电释放;凡是进入机房的金属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线槽等均可靠地与等电位网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网采用BVR35mm2电缆与大楼动力井内接地排可靠连接(2点接地)。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6、机房空调设备

在机房内配置两台5P柜式商用空调。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7、机房新风设备

为了设备的正常工作,并给员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在机房内工作区域要求安装管道式新风系统,目的为更换室内不新鲜空气,补充氧气。

要求风量为600m3/H新风系统采用显热交换式、并能够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带中效过滤器)、静音型双向流管道式新风机,每小时设计换气4次以上,机房内吊顶上隐蔽安装。

并要求在新风机的进风口与排风口分别安装消防防火阀。

全热新风换气机组在机房吊顶上方布置,风口要求避开通信走线架,风管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风管厚度为0.6mm,空调风系统管道保温均采用难燃B级橡塑保温绵,保温厚度为20mm。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8、门禁管理系统

门禁系统能对各通道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

系统专用管理软件通过感应卡或密码能够识别持卡人身份和使用权限。

门禁系统可通过软件与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直接相连,达到数据共享,并可与电视监控系统集成,实现两个系统间联动工作,对进入该地区的目标进行监视与录像。

整套系统安装后,在机房区域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保密区,对于人员的进出能随时了解,同时对于进出的人员都能记录在案,谁、何时进的门?

进的哪扇门?

等等。

并可实现双门联动,当进入一门后为避免尾随必需关闭此门后方可开启第二扇门。

同时可以在下班后和节假日做到人员的限入,使得此办公区域能时刻都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之中。

规划设计:

在机房区域主入口安装门禁,共1门,采用1控1门禁主机1套;门禁系统由UPS电源供电,当有消防报警信号时,系统给出一个电平信号,控制门锁的空开,使其断电,门锁打开从而实现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9、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将数据流、视频流、音频流共一个平台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一个子系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运行,硬件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结构,不建议采用一体化采集监控设备。

整个系统包括各个监测通信子模块必须采用工业级硬件产品,必须具有可靠的抗雷击和过载保护装置;电磁兼容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系统工作时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1).供配电系统

监测对象:

2配电柜和主要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

在配电柜内各安装一台电量仪,通过Cat6四对非屏蔽双绞线将电量仪检测的信号(RS485)传输到检测主机上的智能控制器。

需检测的每路电,在配电柜里分别要配相应的电流互感器(CT),用以检测各相电流值。

系统实时显示并保存配电柜主要回路检测参数的数值;设定电压、电流的上限值与下限值。

当系统检测的电压或电流超过设定的上限、下限值时,系统即诊断为有故障或报警事件发生,监控主系统立刻弹出相应的报警页面窗口,伴有多媒体语音报警和短信报警,通知值班人员或相应的主管人员;事后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2).UPS系统

监测对象:

1台UPS

通过UPS厂家提供的通信协议进行二次开发,对机房的1台UPS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与诊断。

详细内容有:

输入电压、旁路电压、负载电压、逆变器电压、输入电流、旁路电流、负载电流、逆变器电流、输入频率、旁路频率、负载频率、逆变器频率、功率因素、各相有功功率、标称功率、电池备份时间、负载量及U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的工作状态。

当UPS任意一个参数出现异常时以及UPS任意部件出现故障信息时,监控主机会自动弹出UPS相关画面,在有发生异常的位置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并且同时会弹出报警界面,伴有多媒体语音报警和短信报警等,通知值班人员或相应的主管人员,并且事后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3).漏水系统

监测对象:

2台空调的漏水情况

考虑到机房并没有其他水源,故只对2台空调进行漏水监控。

系统原采用非定位漏水系统一套,感应线缆沿空调下面围绕一周。

当感应线缆感应到某处有漏水事件发生时系统将即刻响应,弹出相应的报警窗口,还将通过多媒体声音报警并自动发短信、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前来处理,并且事后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4).温湿度系统

监测对象:

机房区域

选用一体化带液晶面板温湿度传感器在机房,进行温湿度监测。

系统可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湿度的数值,显示短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曲线图以及设定每个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与湿度的上限与下限值并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当任意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系统立刻弹出相应的报警窗口.

同时监控主机发出多媒体声音报警及自动拨打预设电话,实现电话语音报警,通知值班人员或相应的主管人员,事后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5).消防系统

监测对象:

机房区域的烟感状态

通过消防控制器提供的干接点信号,实时检测火警信号,当消防主机能针对不同的区域提供独立的干结点信号时,系统即可监视到每个区域是否有报警。

在以上报警方式发生的同时,现场值班室还将通过多媒体声音报警并自动拨号通知相关人员前来处理并且事后可查询任一检测对象的历史记录(列表、曲线)。

具体配置见后附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

3.10、机房气体灭火报警系统

本次消防设计气体保护分一为个区域,即是机房区域。

机房内采用无管网式“七氟丙烷”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和安装知名品牌烟感温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10.1、机房消防基本要求

机房区域采用气体消防灭火报警系统。

另外,监控室、空调室外机房只做报警,灭火仍采用大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采用全淹没方式,预制灭火系统。

设计灭火浓度为8%,设计温度为20℃。

防护区容积约136m3,灭火剂用量约为86kg,采用90升国产贮存钢瓶1个,储存容器工作压力2.5MPa瓶。

本工程消防系统整体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