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212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收藏专访类文章.docx

收藏专访类文章

 一份“收藏历史”的事——专访民间收藏家刘德保

 

“下次有机会请过来看老电影。

”这是刘德保与人打招呼时最常说的一句话,他现在的身份是上海老报馆的拥有者,同时也是上海滩上知名的“红色收藏家”。

位于上海曹杨路谈家渡路的一间仓库中,每周都可以见到一批收藏爱好者定期来聚会。

他们中有些人爱好摄影,有些人是电影发烧友,有些则钟爱老报纸。

于是,这间近300平方米的仓库,也就是刘德保50万份老报纸、3600多部老电影,以及各类宣传画册、书籍等藏品主要存放地点,就成了他们一个天然的交流平台。

这间仓库是刘德保十年前租下的。

当时,他的家里堆满了从各处收集来的老报纸、录像带,东西多到甚至还侵占两个女儿的橱柜。

在下决心为自己心爱的藏品找到一个更妥善的保管空间,同时也为家人腾出必要的生活空间后,他觅得了现在这间已经被他改造为一个兼具收纳、展览功能的复合式空间。

现在,大长桌与装点成具有海派风格的吧台置于中央,一幅幅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用塑料膜包好小心地嵌在移动屏风上或者挂在四面墙上,

东西堆放得满满当当但又不失秩序。

而对刘德保来说,每周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与朋友们聚在一起,交流和分享这些老电影、老报纸。

“即使当天没有活动,每天也一定会自己来这里转转”刘德保说,“哪一天没来,心里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这是一份保存文化财富的工作。

”对刘德保来说,这50万份老报纸、3600多部老电影,以及各类宣传画册、书籍等是他积攒了四十年的文化财富。

1966年,16岁的刘德保出于兴趣保留下了自己最早的一份“藏品”:

一份报纸和一枚毛主席像章。

当时,他被选为班级代表去北京见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排了一晚上队后,他凭学生证拿到一枚像章。

对于得来不易的像章和当时的照片,他觉得特别珍贵,并且当时

北京热烈的场面也被当天的报纸记录下来,“当时还没有收藏意识,只是觉得那天报纸上的报道是和自己有关的,很有意义,所以特别注意把报纸和像章都保存下来了。

初步的收藏则形成于18岁参加工作以后。

成了一名工人的刘德保开始有了自己的收入,不再问家里要钱,“那时就开始用工资订几份报纸,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集邮。

”他最初订了三份报纸,分别是《解放日报》、《支部生活》、《参考消息》,这让他对世界的了解扩大了范围。

而刘德保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报纸看完之后,不管是自己买来的还是别处拿来的,都把它们整理收藏起来,按照军事、外交、科学、健康、体育等分类装订好。

出于爱好和兴趣积累起了自己的第一批藏品后,刘德保开始对收藏形成了独特的趣味和追求。

“到了二三十岁时,人变得相对更成熟后,我意识到,那其实是一笔文化财富。

”外界常常称刘德保为“红色收藏家”,缘于他的藏品多为30年代到70年代期间的历史文化资料。

而他对自己藏品内容的定位是革命题材。

刘德保介绍道:

“包括五四运动、统一战线的形成,到抗日战争、长征,一直到解放战争,进入新中国的成立,然后是抗美援朝,新中国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我觉得这些时代都是值得我们收藏的。

所以我收藏内容的走向比较明确,革命题材的,反应社会主义火热生活的,我都把它收藏起来。

等到形成一定规模时,再把它们分类。

”刘德保对革命题材内容收藏的那份喜爱与执着,主要源自家庭影响和年轻时候的学习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他年轻时,全国人民都处于学习雷锋、学习劳模的政治文化氛围之中,学校里也有大量的英雄事迹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使得刘德保对政治文化的学习格外重视,在此过程中,加上自己在课外的大量阅读,他又形成了对

军事、外交和历史的浓厚兴趣。

另一个影响则来自于母亲。

刘德保的母亲很年轻的时候就走上革命道路,那正是抗日烽火年代,母亲所生活的山东枣庄正是铁道游击队活跃的地方,她参加民兵、参加妇联,于民族危难时加入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德保小时候,母亲常常说起她自己年轻时代的那些人和事,使得年轻的刘德保受到很大的触动。

和一开始保存那张报道毛主席接见青年人报纸的初衷类似,刘德保觉得革命历史和自己有关,保存下来很有意义,于是在接触书籍、报纸、电影,宣传画时,会对这些内容作特别的留意和保存,最终也形成了他的主要藏品内容。

虽然最早的收藏活动初始于兴趣,但到一定阶段后,刘德保开始认真把收藏当作一项事业在做,“这是很有意义的事,让我自己有了一定的选择和目标。

”七八十年代开始,社会从原来的轰轰烈烈搞建设转变为掀起一股全民下海经商的浪潮,这让刘德保顿生起一种失落感。

“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却突然对文化的东西不看重了,我看到成捆的书籍往旧书摊、回收站送。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就此失去了意义,“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乃至对一个民族,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一定不是长久的目标。

所以我当时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有没有可能通过我们这批收藏家,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

也许将来人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时,我们收藏的这些东西,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家庭影响加上年轻时候的学习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让他不愿放弃,想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并去影响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做文化财富的保存工作。

收藏历史,贵在坚持

近年来社会上对红色收藏的关注越来越多。

对年轻一代而言,那是一段引发好奇心的历史,对中老年一代,历史的回顾则往往免不了带有一种缅怀过往岁月的心情。

对刘德保来说,他收藏的不再只是旧报纸、老电影、过去年代的宣传画,真正的收藏内容则是变为了一段段历史。

但要收藏历史,花费的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在刘德保的两大类藏品报纸和电影中,各有一些得来不易的宝贝。

“得到这些珍贵藏品的过程,对我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包括现在触动我去为社会做点事,都带来很大影响。

刘德保所收藏的老报纸不仅数量多,另一大特点则是刊物的连续性非常完整。

“既然我对历史感兴趣,就尽可能把整个历史发展的记录都收藏下来。

不让历史割断,所以我的收藏都是连号的报纸。

”他解释道。

他有一套《新华日报》可以追溯到从1938年元旦开始创办起,“那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武汉,那样一个特殊的城市,创办起的一份共产党自己刊物。

相对于之后创刊的其它报纸,对当时全国范围的革命斗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

”对于收藏品,刘德保十分注重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新华日报》我特别看重,但创办得这么早的报纸,要从头收集完整,特别难,特别难。

在困难面前,刘德保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贵在坚持”。

他收集报纸并不收收停停,而是常年如一日地奔走打听,时间一长,得到了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他经常打交道的仓库、图书馆等地方,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经常反馈一些信息给他。

十年前,上海造纸公司收到一大批完整装订本的《解放日报》,刘德保接到电话,得知“那是1941年5月16日起始的,一共有十几本,日期一直连到抗战胜利后”激动不已,什么也没多考虑,放下电话就直奔造纸公司,“那时《人民日报》还没有诞生,《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办的一份党报。

”熟稔历史的他知道这批资料的价值所在。

当时造纸公司一位姓张的负责人在收到这批老报纸后也很兴奋,一方面觉得这些装订成册的老报纸送到造纸厂去被打成纸浆实在太可惜了,另一方面很多人知道后也都问他要,他觉得如果这么完整的报纸被用于投机而分散各处也不妥,表示“认为还是给刘先生比较好”。

“我心里特别感谢他”,刘德保回忆起来仍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这批报纸的得来,被他视作自己收藏事业中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刘德保同样也是个电影发烧友,但和一般的发烧友关注电影放映机的收藏有所不同,刘德保把“收藏历史”看做是自己的目标,因而特别留意电影胶片的收藏,“我觉得自己应该把记录历史的文献资料作为主要收藏。

”电影胶片通常分为8mm、16mm、35mm三种规格,与“要收集连号的报纸”的出发点类似,刘德保对电影胶片的收藏钟情于16mm的那部分,“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6mm的电影放映机可以比较轻便地下乡、下海岛、上山,面向工农兵、基层、解放军战士,以及少数民族放映。

因此里面包含了大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文化建设、革命生产方面题材的内容。

所记载下的,是珍贵而独特的历史。

”他选择新闻纪录片作为自己的主要收藏,“新闻纪录片的社会信息量比较大,相对能反映更多的历史面貌。

刘德保所收藏的电影胶片的来源广泛,但让他最得意的那些还是自己这些年走南闯北一路收集回来的。

最近十几年,他的主要工作是摄影,借着摄影的机会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各地的人接触。

逐渐地他发现,越是到基层的地方,越是比较容易发现一些好东西。

“我们也常常通过我们的收藏网络互通信息,一旦知道有一些价值的资料,就立刻跑到那里去。

”这些消息总是让他很兴奋,甚至忘了去考虑路程距离远、路费开支大这些问题。

“边远地区的资料通常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我们就想办法把那一批资料收藏起来,因为我们不收藏,他们也会当作废品处理掉。

”刘德保曾见过边远地区的人们处理老胶片的方式——把胶片箱当作废铁卖掉,胶片轴当作塑料回收——在他眼里,文化财富不该以这种方式被处理掉。

“最起码,收藏家应该有选择地保存下来一部分。

被他视为至宝的是2005年夏天从广西,用25吨大卡车花费三天三夜运回的一车胶片资料,那也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收藏经历。

当时,他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一批保存得比较完整的电影胶片,“当时观察下来觉得保存情况比较好,废掉的不多,不用花很大的力气进行挑选,农民希望我们尽快把所有的都收走。

”于是他做出了全盘接收的决定。

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运输。

胶片是易燃品,铁路运输这条路走不通;上千部胶片若是用集装箱运输,不菲的运输价格他又承担不起;更何况当时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农村,刘德保联系了许多家运输公司,都没能力到那里然后把货物运回上海。

正在他们发愁时,他从别人那里得知附近有一辆安徽来的大卡车正在附近卸货。

刘德保想到卸完货的空车将要返回,特别激动,连忙去找卡车司机,在一旁等到他们干完活后立即与对方打起了商量。

达成协议后,司机让刘德保在上海接收货物,刘德保挂念着整整一卡车的电影胶片,坚持要和他们一起坐卡车回去。

于是,三天三夜的酷暑中,两个司机轮流换班,上身赤膊的刘德保就坐在车上给他们监督安全。

长途路经八个省市,车到上海时正好是半夜,刘德保又连忙发动家人、朋友和自己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卸货,十多个人卸了整整4个小时。

“那次收集,人最苦、最累,时间最长,但收获也最大。

”那批胶片刘德保后来整理了一两年,当时存放的仓库中还没装上空调,条件相当艰苦,好在几个来帮忙的朋友都是发烧友,每天的整理工作干完后一起看电影,就成了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来帮忙。

”刘德保回忆道。

整理的过程中也会有惊喜的发现,比如他看到了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游行的场面,“国庆十周年时我只有八九岁,几乎没印象,看了纪录片之后才知道当时的情况:

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等当时的外国首脑都到了现场,是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生活特别光辉的时候,充斥着劳动人民的翻身感、成就感。

红旗招展、歌声嘹亮的场面,通过电影胶片把那个火红的年代还原了出来。

”对于刘德保而言,这样的难得的纪录片让他对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整理收藏品过程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能成为他的一个新的兴奋点刘德保在后来的整理中发现,这批胶片藏品丰富,有着自己很多梦寐以求的电影,比如中国原子弹爆炸、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第一颗卫星上天等内容,“充实了我的电影目录,也算实现了我通过收藏电影纪录片来保存历史的一个梦。

收藏家都有的一个特点是,只要是自己爱好的东西,都想买下来。

刘德保也不例外,“但是受财力限制,不可能看到什么喜欢的都买,而现实是很多东西错过了没有买下,之

后就再也没法找到了。

”于是,当他得知广西那批能够装满25吨大卡车的电影胶片是非常难得的历史资料后,几次找朋友商量,把自己的想法和特殊情况告诉他们,征得他们的理

解,然后凑足了资金——其中还有来自母亲的退休金——加在一起几十万元,最终才算完成心愿。

乐趣与意义,被收藏改变的人生

如今,刘德保的老报纸和老电影已经在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中常能见到他的藏品,并走出国门,于2003年、2006年两次应新加坡国家艺术界邀请出国展览。

今年6月,他以民间收藏家的身份受到英国电影公司和奥地利国家电影资料馆的邀请,去欧洲的文化艺术之都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为期14天的交流展示。

“去年秋天,正好有一些欧洲的电影工作者和导演来上海,听说上海有个人有很多收藏品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发展有关,就很感兴趣地来找我。

没想到他们回到欧洲的半年里做了安排工作,就提出了正式的展览邀请。

”对刘德保来说,之前的大部分展览都在国内和以华语为主的东南亚地区,这次去欧洲,是所藏内容与欧洲文化交流的一次特别的经历。

把自己的收藏品拿出来分享给更多人,这也是刘德保近十年来的工作重心。

“我在收藏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坚持下去,让自己的这些文化财富去影响更多人。

最近十年,南来北往老知青的串联活动比较活跃。

作为他们中的一份子,刘德保不仅和其他人一样,希望回到自己原来生产学习过农村看一看乡亲们,也希望把大城市里的科技文化带回农村。

“我特别想把那些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报道,对农村建设的报道和电影纪录片,带给当地的农民看。

”这几年,他先后去了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著名的“农业学大寨”的山西大寨他去了两次,“我有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当年在大寨拍摄人民如何战天斗地搞生产的一系列纪录片,电影拍完后由于当时农村的条件有限,并没有看到这部电影,现在我找出来带去给他们看,他们特别高兴。

”刘德保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让人们更多了解本地区以往的一些历史。

十年来,当上海人的居住环境已经从过去的弄堂转变为楼房所组成的社区时,刘德保也感受到社区为大家提供了不错的文化休闲场所,于是尝试着将音像资料等放映给社区周边的居民观看,后来扩展到周边各个学校的专题活动中等。

在这几年中,大大小小几十场展览中,主题先后涉及抗战纪念、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等,“能和历史的重大事件、一些纪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收藏家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收藏的内容和社会发

展有密切的联系。

而收藏事业也对他的整个生活造成了改变。

“就我个人来说,如果我没搞收藏的话,现在应该住上了漂亮的房子,可能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有更宽裕的钱去旅游。

从自己搞了收藏以后,物质条件不允许我有其它方面更多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他对家人的亏欠更多一些。

直至现在,他还会念叨当年自己的旧报纸和录像带占满了家中的剩余空间,侵占了两个女儿的卧室、橱柜。

“太太因为看着我几十年的收藏,还比较好做工作,孩子们不大理解,觉得爸爸老是在收旧货。

”时间长了,他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尽快挪出来,至少要尽量给孩子留足学习的空间。

虽然每次办展览和电影招待会,和他年纪相仿的同代人会有更大的感触,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对刘德保表现出了理解和支持,让他倍感欣慰。

一些电影专业的学生,甚至在休假日来义务为他的整理、归档文件做电子化处理,并为他的资料保存带来很多专业的好建议。

“收藏爱好,影响了我的一生。

现在收藏到了一定阶段,有了一定规模,想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刘德保说,自己的收藏快乐应该是和别人共同分享的,因为这笔财富也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成果,自己收藏的这段历史也能够引发其他人的感触,乃至为社会历史的传播做出贡献,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光彩。

几十年的收藏事业从青年到中年一路走来,刘德保如今给自己定了个新目标——从收藏渐渐转向整理。

“不再大量增加收藏规模,因为现在手头的东西已经够整理十年八年了。

虽然过去也有整理,但更多时间、精力都花费在寻觅收藏品上。

现在应该静下心来,把收藏的成果进行梳理。

让其中的一部分根据需要走向社会。

”现在,刘德保的上海老报馆仓库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场所,每周有一些专业人士开参加沙龙活动和交流会。

按照他的设想,未来他要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馆或者音像资料馆,让社会中更多感兴趣的人能接触到这些内容,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返回

 

您的职业是什么?

钟表收藏是您的业余爱好么?

  基本上,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钟表上,整天为钟表而忙。

  您收藏的钟表都有哪些类型?

藏品有多少?

  我有很多类型的钟表,我最喜欢的是“八大件”。

藏品数目不在多少,但是我的一件藏品可以顶别人一万件。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钟表的?

什么时候开始收藏?

为什么想到要收藏钟表?

  我对钟表的喜欢是与生俱来的。

起初,我是为了好奇而收藏,为了兴趣而收藏。

通过研究我的收藏,然后创新、发明。

  您怎样保存这些钟表?

  正常保存。

放在抽屉里,放在保险箱里。

  在您的藏品中哪些是最得之不易的,最贵的是哪一款?

你最钟爱的又是哪些?

  我有很多得之不易的东西。

我收藏了一件瑞士国家第一号专利表;意外得到了举世无双的瑞士佛罗里亚大八件工厂中标明1909年9月10日字样的粉套大八件不完整机芯样板;全世界仅有两只的欧米茄跳秒表也在我这里。

我最钟爱的就是“大八件”表。

  收藏了这样多的钟表,你觉得你是否和他们有缘份?

“缘”又体现在哪里?

  能够收藏到这么多表都是缘分,有缘来相会。

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缘分,就是我认识它们。

虽然有些表已经只剩下机芯,但是我仍知道它的本质。

因为,我和钟表之间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钟表本身也是千方百计得跑到我这里来。

  你有多爱“他”们,用一句话形容你这份热爱?

  这不是能用一个“爱”字足以形容的。

因为,我已经是它们中的一员,比爱更进一步了,已经无所谓爱与不爱了。

  钟表收藏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钟表收藏的真正价值,对我讲起来,就是一个研究的价值,就是一个创新的价值。

创新才是最关键的。

  做一个钟表收藏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至少你要有必要的金钱,这是你必要的资源。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层面运作,这要求你有很高的素质。

  达到一定数量的,就是收藏家。

  你会拿手表去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交易么?

钟表收藏家的圈子是什么样的?

  世界上的事情,只要你想得出,有哪个没有做过呢?

都有嘛。

因为,你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那么,如果有机会,有什么不可以呢。

什么样的才是钟表收藏家呢?

这就要看收藏的目的。

并不是收藏了三只、五只表就是收藏家,你们就可以平起平坐。

这不能想提并论。

  寻找钟表的过程会遇到哪些困难,收藏的真正乐趣在哪里?

  故事每个人都能讲,只不过有的人讲得好一些,有的人讲得不好一些,是不是?

  请告诉我们的读者3条收藏秘籍。

  不要买别人推荐的表,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看清楚;对人人不屑一顾的表多加留意,也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一件宝物;放弃人人争得头破血流的东西,除非你开了两家银行。

要知足长乐。

要谨慎而行,

  你会跟据自己不同的心情更换佩戴的手表么?

  我从来都不戴手表,我看的表太多了。

  你收藏的爱好是否已经改变了你的生活?

  不是改变了我的生活,而是指导了我的生活。

  “收藏钟表其实是悄悄的把时间收藏了”,您认同吗?

  也许是这样,但我收藏钟表并不是为时间而收藏的,与时间无关。

我是为了面对自己、面对历史而收藏。

  矫大宇:

20多年前,一个叫矫大宇的钟表厂技术员除了有少量的生活费和几块古董表外,一无所有。

而他本人几十年来除了喜欢摆弄钟表,也没有其他特长。

20多年后的今天,矫大宇已经成为香港著名的古董表收藏家和钟表制造大师,也是钟表界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时计独立创作人学会"唯一亚洲籍会员。

他发明和制做的第三代陀飞轮表代表了当今世界钟表制造的最高成就。

郑重,上海《文汇报》资深著名记者,着述颇丰。

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称其“素有援笔成篇,写情万里,精思一隅之誉”。

在众多艺术家收藏家当中,他与唐云先生、谢稚柳先生感情最深,谈到兴起时他拿出一卷唐云的梅花诗手迹与我们分享。

唐先生在世时,郑先生曾悉心整理出所有唐老的咏梅题画诗词请其逐一抄录。

展开手卷,文人俊逸洒脱之气扑面而来,郑先生指着某节诗末的一处墨痕回忆说:

“有一次他抄得烦了,突然停手说我不给你抄了,然后就在纸上乱涂起来,我马上把卷子抢下来,改天再拿去请他继续抄。

”无意间,信手意气的涂鸦成就了整幅书法独特的节奏韵律,更记录下多年以前的一段深厚友谊。

  

  采访者:

最初如何与上海的收藏家们相识的?

  

  郑:

最早其实是认识了一些书法家,比如沈尹默和胡问遂。

上世纪60年代,我进入报社工作,社里要给报道写标题,胡问遂住得离我们社近,我就找他给我们写。

与沈尹默相识则是因为我有个朋友向他学书法,我就一天到晚跟着同学去沈先生那儿。

然后开始接触到画家,上海老一辈的画家我全都接触过,有些水平不高的我接触接触就跟他说拜拜了。

最后才通过画家们认识了一些收藏家。

  

  采访者:

对那个年代上海的收藏家是何印象?

  

  郑:

上海的收藏家和北京的不一样。

北京的多为前朝遗老遗少,上海这些多是资本家,他们都是自己花钱买东西,我觉得那才算真正的收藏家。

一般资本家给人的印象只是做生意、赚钱、玩乐、穷奢极欲,其实收藏家都很节约,他们的兴趣不在吃喝而在书画古玩,一有闲钱铁定拿来跑古玩市场。

我碰见过一位藏家,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买了转椅,房间四周挂一圈画,转椅放中间,人坐上去“呼”这么一转,这样看画。

我到他家去他也让我这样欣赏他的藏画,一边看他还一边感叹:

“唉!

神仙过的日子!

”真正的收藏家就是这样的,把书画当作老朋友。

“文革”前后,我跟他们相识的时候那些人多数已经倒霉了,他们虽然住得破破烂烂,却能变戏法一样忽就掏出一块古玉,从大衣口袋里抽个卷子出来,那真是视藏品如生命,视财产如浮云。

收藏家们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并没有玩物丧志,作为民族资本家,他们将自己的事业打理得很好,又多是爱国人士。

其实我觉得历朝历代的收藏家都是一群“超人”,超脱的“超”,即使古时一些收藏家身处官场也是一样超脱,比如米芾。

  

  采访者:

能给我们讲讲您的第一件藏品和收藏经历吗?

  

  郑:

是沈尹默的一幅字。

他给我写过几幅字,第一幅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整篇的草书。

当时我还不怎么懂行,后来拿给谢先生一看,他说这张字难得啊,沈先生很少写草书,非常稀奇。

那便是我的第一件收藏。

  

  采访者:

很高的收藏起点。

  

  郑:

我不经营收藏,藏品都是免费得来的,所以我有一方印叫“见时容易”,朋友相赠的嘛,得来时还挺不以为然的,当然后面还得加一句“别时难”啦。

  

  采访者:

张大千有一方闲章叫“别时容易”。

  

  郑:

是嘛,张大千是够洒脱的。

你看,做收藏真是乐趣无穷的事情,光研究画家的印章就很好玩。

吴湖帆有一方“与美人同梦”,这里有个故事,他读《美人墓志帖》,睡觉时都把那帖放在枕边,于是刻了这方章。

这些人既有学养又性情,研究起来会很有意思。

每一方闲章的背景,什么出处典故,那真是一门学问。

  

  采访者:

闲章也是一种心情的写照,表达艺术家的情趣,包括他的遭遇。

  

  郑:

所以说收藏是件乐事,但对人的要求很高。

张大千说搞收藏需要雅根,要有钱,还要有闲,眼力是次要的,只要有钱有闲看的东西多了眼力自然能提升。

现在很多人无法完全陷入收藏的快乐中就是欠缺这些条件。

  

  采访者:

您如何看待和理解收藏这项事业的意义?

  

  郑:

我对收藏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发展的过程。

开始只觉得这群艺术家、收藏家很好玩,我自己并不懂书画,但后来和唐云先生、谢稚柳先生接触多了,在他们面前敢说敢聊,久而久之才意识到收藏里有文化。

中国文化在书画中传承,收藏与文化有密切的关联。

尺牍、题画的诗词、题款,反映着当时的历史和艺术家之间的交往。

  

  采访者:

书画是反映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样式。

  

  郑:

将收藏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很多东西可能已经遗失,但你能从传统书画中找回它们。

比如书画鉴定中对于材料的研究能够反映其时的经济、手工业状况。

一种材料的出现可以印证当时生产工具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

单是中国纸和丝绸的发展史便很值得研究。

比如丝绸吧,从画画的绢到裱画的绫,各朝代不同的工艺导致了不同的卷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