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21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联机安装规范.docx

多联机安装规范

多联机安装规范

一、室内机防尘保护

1、内机防尘保护的重要性:

1)灰尘进入设备,早期运行时粉尘从风机吹出来;

2)灰尘影响风机电机的润滑效果;

3)装修产生的腐蚀性气体腐蚀机组内部元器件;

二、铜管管路安

1.横管的固定

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使冷媒配管产生变形(如伸缩和下垂等):

为防止配管损坏,应采用架或托架的形式加以支撑(标准见下表)

配管直径(mm)

Φ20以下

Φ20-40

Φ40以上

支撑点间隔(m)

1

1.5

2

一般,应将气管与液管并行悬挂,支撑点的间隔距离根据气管的管径选择,由于流动的冷媒会随运转和工况的变化而发生温度差异导致冷媒配管产生热胀冷缩现象,所以不能将保温后的配管完全夹紧,否则可能造成铜管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同一系统并联外机的放置形式:

外机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于外机并联的分歧管也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于连接连接各平衡管(油平衡、气平衡)的T型三通也水平放置。

外机并联U形分歧管放置形式:

水平放置

外机并联(V3)T形分歧管放置形式:

水平放置

内机连接U形分歧管放置形式:

水平放置/垂直放置

所有铜管必须做好防潮、防尘措施,确保管道清洁、干燥。

2、为了保证冷媒分流均匀,安装分歧管组件时应注意其水平直管道的距离。

1.相邻两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2.分歧管后连接室内机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3.分歧管与弯头距离应≥0.5m。

吹污的主要目的:

除去铜管中的氧化物粉末或部分氧化皮。

除去管内脏物和潮气。

不进行吹污的危害:

管道内残存的固体杂质水分不能有效清除,会导致冰堵、脏堵和压缩机卡死等严重故障。

三、保温层的厚度

1.铜管外径d≤Φ12.7mm时,保温层厚度为δ=15mm以上。

铜管外径d≥Φ15.9mm时,保温层厚度为δ=20mm以上。

铜管外径d≥Φ41.3mm时,保温层厚度为δ=25mm以上。

注:

环境热而湿的场合上述厚度应增加。

四、冷凝水的安装

1.排水管吊架间距:

通常横管0.8m-1m,立管1.5m-2.0m,每支立管不得少于两个,横管间距过大会产生挠曲,而产生气阻。

2.排水管最高点应设通气孔,横管8-10m设一排气口,以保证冷凝水顺利排出,排气口必须朝下,以免污物进入管道内。

3.管道连接完成后,应做通水试验和满水试验,一方面检查排水是否畅通,另一方面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漏水。

4.保温材料接缝处,必须用专用胶粘接,然后缠橡塑胶带,橡塑胶带宽度不小于50mm,保证牢固,防止凝露。

5.空调机排水管必须同建筑中其它污水管、雨水管、排水管分开安装。

建议保持1/100以上的排水斜度,绝不能低于5/1000、根据连接设备多少适当放大管径。

静压比较大,自然排水(例如高静压风管机)的室内机,排水管必须做存水弯头。

避免室内机运行时产生的负压,导致排水不畅或者把水吹出风口。

存水弯做法

.安装存水弯头时应考虑易于日后清洁。

 

注意:

H应为50mm以上。

、满水试验

排水管系统完成后,在排水管内灌满水,保留24小时,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渗漏。

五、气密试验试操作

一、操作步骤

1.气密性试验时应确认气管、液管两个阀门是否保持全闭状态,另外因氮气有可能进入室外机的循环系统内,严禁连接低压球阀打压。

2.各个冷媒系统,一定要从气、液管两侧按照顺序缓慢的加压。

严禁从一侧加压,否则容易引起内机节流阀体损坏。

3.气密性试验必须使用干燥氮气做介质。

加压分段控制图如下:

序号

阶段(加压分阶段进行)

标准

1

第一阶段3.0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可发现大的漏口。

修正后无压降

2

第二阶段15.0kgf/cm2加压三分钟以上,可发现较大的漏口。

3

第三阶段R22:

28.0kgf/cm2(R410A:

40.0kgf/cm2)加压24小时以上,可发现微小漏口。

注:

对于采用R410A冷媒的系统,第三阶段保压压力值为40kgf/cm2。

二、压力观察

1.管道加压至R22:

28.0kgf/cm2(R410A:

40.0kgf/cm2)并维持24小时,根据温度变化对压力修正后不降压为合格,若压力下降,则应查出漏点予以修补。

三、冷媒追加具体步骤

1.冷媒追加前需确认真空干燥是否已经完成。

2.计算应追加充填的冷媒量(根据实际的液管尺寸和长度计算)。

3.用电子秤进行定量追加冷媒量。

六、电气系统与安装

空调设备应按照所在地和所在国有关电气法规接地。

隐蔽工程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禁止和冷媒配管捆扎在一起,必须分开套电线管单独布置;并且控制信号线与电源线应至少间隔300mm

室内机与室外机信号线的连接方法(使用0.75㎡的三芯屏蔽线连接)

①正确的接线方法

1.同一系统室内机电源必须统一供电。

2.另信号线必须用≥0.75㎡的三芯屏蔽线。

3.禁止将信号线与铜管用扎带捆绑在一起.

注意:

通讯总线和所有分支线应避开强电线路和强干扰区域,单独穿管布线,与强电回路的距离在300mm以上。

4)设备电源线配线简单公式:

室外机总容量

20M以下

50M以下

室外机总容量

20M以下

50M以下

室外机总容量

20M以下

50M以下

8

10

16

28

25

35

48

50

70

10

10

16

30

35

50

50

70

95

12

10

16

32

35

50

52

70

95

14

16

25

34

35

50

54

70

95

16

16

25

36

35

50

56

70

95

18

16

25

38

35

50

58

70

95

20

25

35

40

35

50

60

70

95

22

25

35

42

50

70

62

70

95

24

25

35

44

50

70

64

70

95

26

25

35

46

50

70

注:

以上公式和选型参数仅供参考,具体配电方案需根据敷设方式、电缆间间距和布管环境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七、风管的连接:

T3机风管不得超过1米,所有风管与主机连接需软连接、

所有室内机回风必须连接至风口。

八、室外机位置的选择

.确保必要的室外机间隙(单位:

mm)

安装导风装置

导风装置由现场安装时提供,安装时,先将网罩取下,然后按照下列两种方案安装。

8~10HP

方案一

方案二

室外机摆放

1.前出风型(5P以下)外机空间要求

1)外机空气吸入面(外机背面)距障碍物不应小于60cm。

2)外机侧面(非接管侧)距障碍物不应小于20cm。

3)外机出风面(正面)距障碍物不应小于200cm。

4)外机顶部距障碍物不应小于60cm。

5)外机不得置于封闭空间内。

6)成排外机安装时,相邻两外机之间间距不得小于60cm。

7)应避免季节性强风影响,需防止强风倒灌至外机。

两台并排安装:

多联室外机的间距

冷媒配管设计要点

一、冷媒配管长度与高落差:

系列

项目

允许值

D

V3

(R22)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250m(20匹以下)

≤300m(20匹以上)

最远配管长(m)

实际长度

≤130m

等效长度

≤150m

第一分歧到最远配管相当长度L(m)

≤40m

落差

室内机-室外机落差H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50m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30m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

≤15m

M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70m

落差

室内机-室外机落差H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20m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20m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

≤20m

H

MDVH-J80W-310(E1)

MDVH-J100W-520(E1)

MDVH-J120W(/S)-511(E1)

MDVH-J140W(/S)-511(E1)

MDVH-J160W-511(E1))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70m(511、310、520)

最远配管长(m)

实际长度

≤45m(511、520)

≤30m(310)

等效长度

≤50m(511、520)

≤35m(310)

第一分歧到最远配管相当长度L(m)

≤20m(511、520)

≤10m(310)

落差

室内机-室外机

落差H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20m(511、520)≤10m(310)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

≤8m(511、520)

≤5m(310)

MDVH-V80W/N1-310(E1)

MDVH-V100W/(S)N1-520(E1)MDVH-V120W/(S)N1-510(E1)

MDVH-V140W/(S)N1-510(E1)MDVH-V160W/SN1-510(E1)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100m(310、520、511)

最远配管长(m)

实际长度

≤60m(510)

≤45m(310、520)

等效长度

≤70m(510)

≤50m(310、520)

第一分歧到最远配管相当长度L(m)

≤20m(310、520、511)

落差

室内机-室外机

落差H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20m(310、520、511)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20m(310、520、511)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

≤8m(310、520、511)

D3+/V4

(R410a)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350m(30匹以下)

D3+/V4

(R410a)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350m(30匹以下)

≤500m(30匹以上)

最远配管长(m)

实际长度

≤150m

等效长度

≤175m

第一分歧到最远配管相当长度L(m)

≤40m

落差

室内机-室外机

落差H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70m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40m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

≤15m

V4+

(R410a)

配管长

配管总长(实际长)

≤350m(30匹以下)

≤500m(30匹以上)

最远配管长(m)

实际长度

≤150m

等效长度

≤175m

第一分歧到最远配管相当长度L(m)

≤40m

落差

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落差H1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

≤50m

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

≤70m

室内机-室内机落差H2

≤15m

冷媒配管的选择

室内机主、配管尺寸选定(表3)

下游内机容量A(×100W)

主配管尺寸mm(不得大于主管的尺寸)

适用分歧管

气管

液管

A<166

Ф19.1

Ф9.5

FQZHN-01C

166≤A<230

Ф22.2

Ф9.5

FQZHN-02C

230≤A<330

Ф22.2

Ф12.7

FQZHN-02C

330≤A<460

Ф28.6

Ф12.7

FQZHN-03C

460≤A<660

Ф28.6

Ф15.9

FQZHN-03C

660≤A<920

Ф34.9

Ф19.1

FQZHN-04C

920≤A<1350

Ф41.3

Ф19.1

FQZHN-05C

1350≤A

Φ44.5

Ф22.2

FQZHN-05C

注意:

A.A表示:

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能力之和。

B.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C.与主配管相连的分歧接口尺寸若与主配管尺寸不符,须作适当转接

3)室外机主管尺寸,连接方法(表4)

室外机容量

当液测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时主管尺寸

当液测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时主管尺寸

气侧(mm)

液侧(mm)

室内第一分歧管

气侧(mm)

液侧(mm)

室内第一分歧管

8HP

Φ22.2

Φ12.7

FQZHN-02C

Φ25.4

Φ12.7

FQZHN-02C

10HP

Φ25.4

Φ12.7

FQZHN-02C

Φ25.4

Φ12.7

FQZHN-02C

12HP

Φ28.6

Φ12.7

FQZHN-03C

Φ28.6

Φ15.9

FQZHN-03C

14~16HP

Φ28.6

Φ15.9

FQZHN-03C

Φ31.8

Φ15.9

FQZHN-03C

18~22HP

Φ31.8

Φ15.9

FQZHN-03C

Φ31.8

Φ19.1

FQZHN-03C

24HP

Φ34.9

Φ15.9

FQZHN-04C

Φ34.9

Φ19.1

FQZHN-04C

26~32HP

Φ34.9

Φ19.1

FQZHN-04C

Φ38.1

Φ22.2

FQZHN-04C

34~48HP

Φ41.3

Φ19.1

FQZHN-05C

Φ41.3

Φ22.2

FQZHN-05C

50~64HP

Φ44.5

Φ22.2

FQZHN-05C

Φ44.5

Φ25.4

FQZHN-05C

室内侧支配管有a~j,支配管尺寸选择请参照下表。

室内机容量A(X100W)

当支配管长度≤10m

当支配管长度≥10m

气侧

液侧

气侧

液侧

A≤45

Ф12.7

Ф6.4

Ф15.9

Ф9.5

A≥56

Ф15.9

Ф9.5

Ф19.1

Ф12.7

注意:

R22冷媒主配管气侧放大一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