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320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中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全册教案BWord文档格式.docx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启动、关闭Excel软件;

认识Excel窗口界面组成;

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

能够区分工作表与工作簿,并能够建立工作簿;

给出一个单元格,学生能够说出它的标识;

情感目标: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用途以及可以处理哪些信息;

了解初步认识到学习使用excel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excel的主要功能及用途;

识别几个概念: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及其标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数据类型的工作表(课程表、通讯录、成绩册、调查数据、水电费通知单等各类规则及不规则的表格)。

与以前用word做的表格来进行对比,感受不同工具软件的异同和各自优势,以利于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解释这一册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本学期他们要学习使用一种叫EXCEL的电子表格程序,它是和office2003捆绑在一起的。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officeword2003,指导学生启动excel2003。

请学生找出哪些工具栏和菜单栏曾经见过。

与word工作界面作比较,找出异同(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2.请学生描述启动excel后所看到的窗口,让学生指出窗口中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大的网线路区域,其中垂直线和水平线相互交叉产生很多小小的矩形,这个网格区域叫工作表,二者交叉形成的矩形叫单元格,而每一组水平和垂直的单元格称为行和列。

引导学生注意工作最上面的那排字母以及工作左边的一列数字,分别用来标识行和列的,分别称为行号和列标。

3.引导学生识别工作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都能够根据列标和行号辩别出来。

如:

A3,表示A列第三行那个单元格。

根据行号和列标得到的单元格名称叫做单元格标识符(或单元格地址)。

4.请学生选择单元格B5,解释当一个单元格被选定的时候,它就被认为是一个活动单元格,可以根据该单元格的黑色边框来区分。

同时在工作编辑栏中也会显示选定单元格的名称,这个叫做名称框。

请学生单击不同的单元格,确认活动单元格的名称出现在工作表公式栏的名称框里。

【活动与任务】观察、讨论、实践、讲解

教师提供用excel制作的各种不同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提出问题。

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观察来认识;

通过讨论来理解;

通过实践来发现;

通过讲解来深化

活动一:

体验excel基本功能

1.学生选择相应的范例进行观察与研究

思考问题:

(1)从范例中看Excel表格中都有哪些信息?

(2)从范例中看Excel能做哪些事?

(3)试着改变表格中的数据,你观察到了什么?

目的:

A.了解excel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B.讨论excel的工作界面,发现工作表的大小;

C.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行、列、单元格、工作表标签的标识与作用;

D.理解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

E.建立与保存工作簿。

活动二:

交流讨论

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通过研究,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2)你所看到的Excel工作区域和Word的工作区域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

归纳总结

阅读材料1SPSS统计分析软件

SPSS是SPSSINC公司开发的专业通用统计软件系统包,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的简称,是国际上最著名的统计软件包之一,它兼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统计绘图和统计报表功能,界面友好,使用简单,广泛用于教育、心理、医学、市场、人口、保险等研究领域,也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人事档案管理和日常统计报表等方面。

SPSS对硬件系统的要求较低,对软件环境要求宽松。

软件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并可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如Dbase,Excel,Lotus等)。

它的统计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平均值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

主要功能:

(一)数据编辑

(二)表格生成和编辑(三)图形生成和编辑(四)与其他软件的联接(五)数据统计

第2课创建第一张表格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时,对于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序列提供了自动填充功能,该功能具有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序列,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数据输入的效率。

【知识点】:

1.鼠标的形状与意义

2.输入数据

3.自动填充数据(根据系统中已有序列填充)

4.自动填充数字序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5.自定义序列

【学习目标】:

了解工作表中鼠标形状变化所代表的意义;

知道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时方法以及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

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对于有规律的序列能够使用自动填充功能来提高效率;

学会自已定义所需要的数据序列。

感受工作表中自动填充功能带来的方便与高效;

养成主动探究、勇于尝试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正确方法并能恰当运用;

1.让学生在工作表窗口中移动鼠标,寻找鼠标在不同区域中的形状变化及代表的含义,这一点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

有些鼠标形状的变化及代表的含义与word中类似(如表格、图片中),个别不同的再加以区别。

2.学生在认识的excel的工作界面及相关概念后,顺应认知的发展规律,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动手的心理,可创设一个需要建立表格的情境(如开学初为每位同学建一个课程表、调查周围同学的身高、喜欢的书籍、娱乐节目等,其实就是一个现场调查活动),在工作表中直接输入数据。

由于是新学期开始,用课程表为范例,同时学生在小学时学过在word中创建课程表的过程与方法,容易引起联系。

隐含的问题:

(1)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原则是什么?

关键点是……选定单元格

(2)输入错了怎么办?

选定单元格,重新输入

3.引导学生思考:

有没有想到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输入进程?

(相同内容的复制)引导学生讨论寻找表格中数据的规律(星期一~星期五),引出填充自动填充操作,并尝试操作。

4.数字序列的填充(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学生输入完成课程表后,在前面加上数字序列,学生可以很快输入完成。

有没有想到用自动填充呢?

让学生试一试。

巩固技能:

提供另外一张工作表,里面有各种数字序列,请学生完成快速输入。

集体讨论操作方法,对于等差数列可能没有太大问题,等比数列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再组织看书自学或教师讲解示范。

接上面的内容,引出自定义序列。

如九

(1)班~九(10)班序列等。

【活动与任务】在活动中体验,鼓励大胆尝试,兼顾集体讨论和看书自学

阅读材料2国产的电子表格软件(Cell表)

又称华表,是北京恒信万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马998年推出的通用表格处理软件。

采用了最新技术,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有漂亮的界面和与excel相似的操作风格。

华表集办公表处理与数据表处理于一身,既具有电子表格灵活好用的特点,又有类似数据库一样强大的数据查询功能。

Cell的编辑区域有限的,打印时正好占满一张A4纸。

第3课单元格的编辑

工作表的最基本单位是单元格,因此,对工作表的操作中绝大多数是针对单元格的操作。

在本课,学生应了解单元格数据的各种类型,学会单元格的各种基本操作,了解特殊格式数据的输入技巧等。

1.excel的数据类型

2.编辑单元格(插入、删除、移动、复制以及清除数据)

3.数据编辑技巧:

特殊格数据的输入技巧:

数字序列、分数、日期等。

4.获取excel以外表格中的数据(word和internet)

了解excel的数据类型及其设置方法;

掌握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方法;

理解清除数据与删除单元格的区别;

知道特殊格式数据的输入方法;

给出一个数据,学生能够判断出其类型,并能进行数据类型的设置;

给出分数、日期、数字形式的字符序列,学生能够输入到工作表中;

能够根据实际插入、删除单元,移动、复制单元格,并能够根据需要清除数据与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学生提高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判断分析水平。

【重点难点】常用数据类型的含义;

修改数据与重新输入数据的操作方法;

特殊字符的输入方法。

让学生了解excel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重点掌握几种常用的数据类型(如常规、数值、百分比、文本等)的特点及设置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删除单元格与清除数据;

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与重新输入这些操作的不同结果,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时恰当选用。

本课内容有涉及到很多学过的知识(移动、复制、插入、删除等),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与演示,要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尝试操作,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对于如何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通过与重新输入的对比操作来感受,区别就在于单击与双击单元格。

【活动与任务】

活动一:

教师提供一份数据不完整的表格,学生补充(包括前面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单元格数据类型设置(保留小数,百分比等)

建立一份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的名册(包括序号、姓名、生日、电话等)

设计一个到网上获取表格式的数据,并复制到excel中的活动。

(如中国历届奥动奖牌榜)

阅读材料3获取Excel以外表格中的数据

Excel工作表可以与word、WPS等表格兼容,也可将internet中以表格形式的数据复制到工作表中,增加了数据的渠道与来源。

第4课给表格润色

Excel的排版功能毫不逊色。

对数据进行各种修饰,随意调整表格大小,系统所提供的自动调整功能则更加方便。

为了更加美观,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对齐方式进行设置。

1.选定单元格区域2.数据的修饰

3.调整单元格大小4.设置表格中数据的对齐方式

知道如何选定所需单元格区域;

掌握对工作表中数据的修饰、单元格大小的调整方法;

知道单元格中数据对齐方式;

理解合并居中的含义。

给定工作表,学生能够按要求或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修饰、调整单元格大小以及对单元格中数据的对齐方式进行设置。

通过对表格的修饰与调整,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与判断力。

根据需要对工作表进行修合理的修饰与设置;

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合并居中。

让学生对前面所建表格的数据进行字体等的设置,调整单元大小,这些知识与技能曾经接触过,可以进一步熟练掌握。

数据对齐方式的设置中关注数据的水平、垂直对对齐方式,主要是垂直方向的(居中)。

同时认识该对话框中的其他设置:

文本控制(自动换行、缩小填充、合并单元格)

在使用电子表格时,数据的合并居中会经常用到,应重点关注,尤其是在工具栏上的“合并居中”按钮。

这个操作的关键点是选定要设置为“合并居中”的若干单元格。

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合并单元格,怎么合并,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合并居中”的设置,以及合并居中后的排版效果等。

为需要而学,避免单纯的技术训练。

阅读材料4使用工作表的小技巧

行列的互换:

选择性粘贴——转置

按下回车键后光标移动方向:

工具——选项——编辑——按enter键后方向

格式刷的妙用(重点):

单击双击

第5课让表格更具魅力

Excel工作表中虽然是表格形式,但表格线是灰色的(表示无效),通过打印预观察也是白纸一张,看不到表格线。

可见,工作表只提供了表格的格式,要想真正显示出表格线,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

此外,还可以给工作表设置底纹,添加剪贴画、图形等修饰。

1.设置表格线

2.给表格加底纹

3.用自动套用格式来美化表格

4.利用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等进一步修饰表格。

了解通常状态下excel中表格线不显示,需要设置后才可见;

知道工作表可以通过设置底纹、添加剪贴画、图片、艺术等进行进一步修饰,为了更方便,excel提供了自动套用格式。

能够恰当地选择设置表格线、底纹背景、添加剪贴画、图片、艺术字等方式对工作表进行美化,使表格更具特色;

熟练使用自动套用格式。

通过对工作表做恰当合理的修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挖掘想像力。

了解excel中灰色线并不是真正的表格线,打印时并不会出现。

要想给表格加上真正的表格线,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设置;

恰当合理地对工作进行美化。

本课涉及的内容在word的表格单元(小学第3册)中都已接触过,设置表格线、给表格添加底纹背景、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利用剪贴画、图片、艺术字等都是学生喜爱和熟悉的操作,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把握情感目标。

阅读材料5的内容可以作为补充内容添加到本课的学习中,相信学生也一定会感兴趣的。

在excel的“照相”功能到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让学生自已去尝试体会,再做总结。

其实这里的拍照相当于截图,只不过这个图是动态的,当源数据发生变化时,“拍照”生成的图片中的数据也会同时变化。

学生可参照课本中的任务——美化课程表,完成对表格的修饰

教师可提供其他的表格范例,将任务分解,让学生尝试各种修饰的效果

第6课给数据“搬家”

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在第1课中已经提及,但什么时候需要在一个工作簿中中建立多张工作表呢?

如何对工作表进行各种操作呢?

本课将予以绍。

1.工作表的命名2.数据的移动与复制

3.工作表的增加/删除4.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

5.隐藏工作表、给工作表加背景、工作表标签颜色

进一步理解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

知道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可以在同一工作簿文档中建立多张工作表来完成。

1.掌握几种常用操作(插入/删除工作表、工作表重命名、移动/复制工作表);

2.能够熟练地将数据在工作表中进行移动与复制;

3.了解工作表的其他操作(改变工作表标签颜色、给工作表加背景以及隐藏工作表)。

形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护源数据的意识及分类处理的思想,以保证数据处理工作的安全可靠。

原始数据的备份意识;

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的思想;

工作表间数据的移动与复制。

本课主要是针对工作表及其工作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体验工作表与工作簿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多张工作表,工作表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会给数据处理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本课知识点比较零散,有一些学生曾经接触过或有所了解的操作,如插入/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等操作,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需要先选定操作对象。

在活动中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尝试。

参考书本中的“试一试”、“练一练”,可将课本中工作表内容增加,将具体操作细化,通过分步练习逐个掌握。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已设计学习任务,书本中的数据比较简单,为了更加说明问题,可以使用数据量较大的表格,如年级名册(按班级排列)、互联网调查数据等,使学生认识到处理相关数据时,一个工作簿中可以使用多张工作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原始数据需要保护起来,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与不变。

学习工作表的隐藏操作,是对自已的数据表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使学生知道在实际工作中,重要的数据或需要保密的信息可以使用“隐藏工作表”的方式保护起来。

其他操作如给工作表标签设置颜色、给工作表加背景等就是让学生知道有这些功能,根据自已的喜好来设置。

【活动任务】

活动二

第7课把表格打印出来

用计算机处理好的文字或数据一般都需要打印出来,作为存档或交流。

在打印之前要进行相关的处理,即页面设置。

与word相似,本课专门介绍了工作表的分页、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以及打印预览等功能。

1.给工作表分页2.对工作表设置打印页面

3.给工作表设置页眉、页脚;

4.使用打印预览来查看表格排版效果。

1.知道excel自动分页的标志;

2.了解页面设置中的各项操作;

3.了解打印预览的作用。

1.能够根据需要对工作表设置分页;

2.掌握页面设置中的各项操作;

3.通过打印预览观察排版效果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意识到“页面的设置”是打印输出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形成在打印之前先查看打印预览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其他……)

能够根据实际给工作表分页;

恰当地进行页面设置;

了解本课操作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认为这块内容不重要,又因为没有打印机,不能实现真正的打印,所以在教学中一般应付了事,可能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对打印设置这部分内容也不是很熟练,其实打印输出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要认真对待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真设计学习活动,如有条件也可以选择性地打印部分学生作业,如课程表、值日表、生日表、班级学生通讯录等。

课前教师先检查每台学生机是否安装了打印驱程序,否则页面设置可以无法正常使用(有新教师反映这种情况)。

引导学生在排版时或打印之前,先使用打印预览查看排版效果,即打印预览的效果就是实际打印的效果。

因此,若有不符合要求或自已的意愿的,可进行重新设置和修改。

形成这种习惯后,既可以及时看到打印效果,又可以避免打印出来的实际效果不符合而浪费时间和纸张。

在教学中使用的工作表范例应有大量的数据,这样才能体现出需要分页的效果;

页面大小设置中部分栏目与word中相似,如页边距、纸张大小、打印方向等。

可让学生观察,看哪些是已经熟悉或知道的,重点对页眉/页脚的定义及页面设置中“工作表”选项卡中的“打印标题、打印区域和网格线”等项目进行学生,了解这些设置的实际效果。

给出一个数据量较大的数据表,如学生成绩表、产品销售表等,让学生观察自动分页的标志,使用打印预览观察自动分页的效果;

再按规定进行人工分,并利用打印预览观察。

活动二:

根据“活动一”的工作表,进行打印前的页面设置,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第8课保护你的数据

了解信息(或数据)安全与保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数据,形成安全与防护意识。

掌握自动保存数据的方法;

学会利用excel中的保护功能对工作表或数据进行各种保护设置。

包括:

保护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以及这几种保护之间的关系与级别。

1.自动保存数据2.保护工作表3.设置允许用户编辑区域

4.保护工作簿5.隐藏工作表、行/列、单元格

【教学目标】

1.知道数据数据需要保护;

2.知道excel中的数据保护功能;

3.了解excel中各种数据保护方法。

1.能够在工作表中设置自动保存数据;

2.掌握excel中数据保护的各种操作,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认识到数据安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各种数据保护操作的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数据安全与防护的意识与习惯;

同时养成不去破坏别人的数据的良好品质。

重点:

各类保护的设置

难点:

各种保护操作起的作用;

设置密码保护时如何保证密码的安全;

对于数据的安全与防护,我们所了解的可能只黑客、病毒等方面。

但在平时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时,确实会遇到病毒以外的干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与工作效率。

突然断电、死机时由于没有存盘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有事出去一下,回后发现数据被恶作剧地篡改;

使用公用电脑时有些个人资料被他人取走……这些情况虽然有的现在还经历不多,但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的确会发生。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点,在使用计算机工作时,特别要注意各种不安全因素,从现在起就要逐步形成信息的安全与防护意识。

设置自动保存数据后,工作起来非常方便,也会很安心。

这个操作设置也是举手之劳的事。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掌握这个操作,并讨论这个功能有什么好处,在工作中需要不需要。

Excel提供了保护功能,包括四个选项,重点针对工作表的保护、工作区域保护。

操作方法有些类似,可以选择1种方法重点介绍,其余几种保护方法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探究、尝试,寻找操作规律,取消保护的方法以及各类保护操作的层次与级别关系。

思考

▪理念只有落到到行动中才是有效的;

▪任务设计因校而异、因人而异;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第9课用公式计算

知识点:

1.公式的使用规则

2.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公式的自动填充

4.自动计算功能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式的概念,知道Excel中公式要用“=”开头,掌握公式输入的方法(引用单元格名称可直接输入或点击单元格)。

2.知道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知道Excel中公式的自动更新功能,掌握公式的自动填充。

3.了解自动计算的功能,能够更改自动计算的项目,学会观察状态栏。

教学过程:

1.公式虽然简单,学生的掌握却不好,从等级考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公式理解不深,很多学生会调用计算器来计算,而不会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