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86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docx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

1、什么叫水质指标?

它分为哪三类?

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判断水污染程度的具体衡量尺度。

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

2、如何描述水样的臭和味?

臭的强度可用从无到很强六个等级描述或用臭阈值表示;

味用酸甜苦辣麻等文字描述。

3、如何测定和表示水样的浑浊程度?

浊度一般用目视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表示方法以1mg/l漂白土所产生的浊度为1标准浊度单位。

4、什么叫水质标准?

表示生活饮用水工农业用水等各种用途的水中污染物值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具体限量和要求。

5、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感官性状无不良刺激或不愉快的感觉

2.所含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浓度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害和不良影响。

3.不应含有各种病源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是流行病学上安全。

6、基准物质应符合哪些条件?

1.纯度高;

2.稳定;

3.易溶解;

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5.定量参加反应,无副反应;

6.试剂的组成与化学是完全相符。

7、如何测定水的色度?

色度的测定采用铂钴比色法或铬钴比色法,以氯铂酸钾和氯化钴或重铬酸钾和硫酸钴配置标准系列进行目视比色,规定1mg/l铂、0.5mg/l钴产生的颜色为1度。

8、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对某一水样的同一指标,分别得到5个平行数据,则用什么来反映某一个数据的精密度?

用什么来反映甲、乙各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

某个数据的精密度用绝对偏差或相对偏差来表示,某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用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来表示。

9、某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5个平行数据中某个数据与其它数据偏离较远,一时未找到其原因,用什么方法来决定其取舍呢?

偏离其他几个测量值极远的数据为极端值。

极端值的取舍,一般参照4d检验法或Q检验法。

10、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表示什么?

各用什么来表示?

准确值反映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反映测量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或测量值互相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11、K2Cr2O7法和比色法测铁相对误差分别为±0.08%、±2%,今有铁矿、石灰石含铁分别为约含60%,0.1%,问各用什么方法测铁比较合适?

为什么?

1.铁矿用常量组分分析方法—K2Cr2O7法;石灰石用微量组分分析方法—比色法。

2.常量组分分析方法对被测组分含量有浓度范围要求,即〉1%,微量组分分析方法0.01~1%

3.石灰石用常量法其含量低于最低限量结果的误差会很大;

4.铁矿用比色法其含量太高须高倍稀释误差会扩大很多倍或减少样品的量样品的量很低其误差会很高。

12、定量分析的基础是什么?

定量分析是将一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和被分析物质的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根据反应完成时所消耗的试剂溶液和用量,计算出被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

基础就是标准物质和待测物质完全反应,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符合反应式中的计量关系。

13、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

采样的基本原则:

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充分代表该水的全面性,并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取样时必须做好现场调查,合理布点,才能使水样有代表性,分析其水样才有意义;否则,水样不能代表其真实情况,分析其水样没有意义。

14、水样若需保存,通常的保留方法是什么?

水样保存时通常加入保存试剂,控制PH值和冷藏冷冻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抑制氧化还原作用和生化作用,抑制化学反应速度和细菌活性。

15、为什么用NaOH/H2O溶液滴定HCl/H2O溶液用酚酞指标剂,而不用甲基橙,在用HCl/H2O溶液溶液滴定NaOH/H2O溶液时用甲基橙指示剂而不用酚酞?

人的视觉对红色比较敏感,用碱滴定盐酸用酚酞指示剂,终点是由无色变为红色终点敏锐;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是红色变为蓝色,不好观察,因而用酚酞指示剂。

用盐酸滴定碱时,用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无色不好观察用甲基橙指示剂是蓝色变为红色,容易识别,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16、请叙述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滴定指示终点的原理

HIn=H++In-

指示剂一般是很弱的有机酸,以碱滴定酸为例,终点前,酸过量,指示剂以HIn的形式存在;终点后,碱过量,指示剂以In-的形式存在,终点前后溶液中的指示剂以HIn形式为主转变为In-形式为主。

而HIn和In-又是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了以颜色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到达。

17、什么是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范围?

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是指在f--PH滴定曲线图上,f=1.000±0.001区间内,PH值的大幅度变化,其变化范围叫突跃范围.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影响突跃范围大小,酸碱的浓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碱的碱性越强,突跃范围则越大。

18、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标剂的原则是什么?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处于或部分处于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内。

19、在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指示剂?

首先计算计量点的PH值,再根据计量点的PH值,选择变色点与其较接近的指示剂。

20、什么是理论终点?

什么是滴定终点?

理论终点即计量点,为根据反应是计算得到的,理论上计量点时对应的PH值。

滴定终点为实际停止滴定时的PH值,它是由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指示的;

一般理论终点与实际终点不相合,因此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

21、什么滴定误差?

它属于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

滴定误差时由于理论终点与滴定终点未重迭而产生的误差,它是由指示终点的方法不是很好所引起的。

因此它是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作空白实验对照实验对实验结果加以校正,能减少或克服滴定误差。

22、一元酸碱水溶液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

一元酸碱的准确滴定,必须有一定的突跃范围,而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因此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SP×Ka≥10-8或CSP×Kb≥10-8。

23、用0.01000mol/lNaOH/H2O溶液滴定0.01000mol/lHAc/H2O,它的理论终点pH为多少?

若用酚酞指示剂,它的滴定误差pH值为9.1,有无终点误差?

若有,是否在0.2%(相对误差)范围内?

理论终点PH=8.22;

滴定终点PH=9.1,与理论终点不一致,存在终点误差。

滴定终点9.1,其PH值高于理论值,为碱过量。

由C=(f-1)/(f+1)可知   COH-=((1+0.2%)-1)/((1+0.2%)+1)=(2×10-3)/(2+2×10-3)=10-3mol/l-1即碱过量0.2%时的PH值为14-(-lgCOH-)=14-3=11>9.1。

结果表明终点误差在0.2%的范围内。

24、二元弱酸分别准确滴定二个终点的条件是什么?

二元酸碱分别准确滴定二个终点的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

1.每个计量点的突跃范围必须符合要求,即CSP×Ka≥10-8或CSP×Kb≥10-8。

2.△PKi≥4。

25、H3PO4和Na3PO4分别可以准确滴定几个终点?

并写出被测物质终点存在形式。

1.用NaOH滴定H3PO4,可滴定二个终点,终点产物分别是H2PO4-、HPO42-,但第二个终点的误差较大;

2.用HCL滴定Na3PO4,可滴定二个终点,终点产物分别是HPO42-\H2PO4-,但第二个终点的误差较大。

26、什么叫碱度?

总碱度的数值反映了什么?

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总量。

总碱度是指各种碱度之和,它的数值反应了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它的组成翻映了酸性物质的种类。

27、包括组合类型的碱度,共有哪几种类型的碱度,写出其对应的水样pH值大致范围。

共有五种类型;

1.单独的OH-碱度,一般PH〉10;

2.OH-和CO32-混合碱度一般PH〉10;

3.单独的CO32-碱度一般PH〉9.5;

4.CO32-和HCO3-混合碱度一般PH在8.5~9.5之间;

5.单独的HCO3-碱度一般PH<8.3。

28、请简述连续滴定法测定碱度的基本操作步骤。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先加入酚酞指示剂滴至终点,所用酸的体积V8.3,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至终点所用酸的体积V4.8,根据V8.3和V4.8计算各碱度及总碱度。

29、写出分别滴定法测定含CO32-、HCO3-混合碱度时,VpH8.3和VpH4.8的相互关系。

用酚酞指示剂时CO32-被中和成HCO3-所用酸体积为V8.3,用甲基橙指示剂时CO32-、HCO3-都被中和成CO2。

所用酸体积为V4.8,根据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V4.8〉2V8.3。

30、分别滴定法和连续滴定法测定含CO32-,HCO3-混合碱度时,如何计算其总碱度和分碱度?

写出对应的计算式。

CO32-碱度(

CO32mol·L-1):

HCO3-碱度(HCO3-mol·L-1):

总碱度(mol·L-1)

或CO32-碱度(

CO32mol·L-1)+HCO3-碱度(mol·L-1)

31、为什么说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EDTA为氨羧类配位剂,是有机弱酸,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其电离,事实上PH13以上时,EDTA以Y4-离子的形式存在,而Y4-才是与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体,因此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32、什么叫酸效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与介质的pH值什么关系?

酸效应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酸效应系数是反映EDTA溶液中,加入的EDTA的总浓度与游离Y4-浓度的倍数。

酸效应系数是氢离子浓度的函数,氢离子浓度越高,酸效应系数越大。

酸效应系数反映了在一定PH值条件下,EDTA的总浓度为游离Y4-浓度的倍数,实际上就是反映已电离成Y4-的情况。

33、表观稳定常数(K′稳)与稳定常数(K稳)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稳定常数是一种理论稳定常数

,表现稳定常数是一种条件稳定常数

即一定条件下的实际反应的稳定常数。

从表达式中[M]、[Y]是指平衡时游离浓度;[M]总、[Y]总是指系统中除已生成MY的金属离子总浓度,EDTA各种形式的总浓度。

lgk′稳=lgk稳-lgαY(H)-lgαM(L)

34、配位滴定时为什么要控制pH值,怎样控制pH值?

配位滴定时,须严格控制pH值。

这是因为EDTA须离解成Y4-才能配位,即系统中存在离解平衡和配位平衡的相互竞争。

为了保证准确滴定,满足配位平衡占主导地位,每种离子配位滴定时都有最低pH值。

当然也不是pH越高越好,有的离子在pH值高时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故须严格控制pH值。

实验室中为了防止加入滴定剂时以及EDTA的电离影响介质pH值,干扰分析,通常使用缓冲溶液。

35、如何确定准确配位滴定某金属离子的pH值范围?

有2种方法:

1是查酸效应曲线图,待测离子对应的pH值即为最低pH值,实际应用时一般稍高于此pH值一些。

2是根据lgαY(H)≤lgKMY-8计算出酸效应系数值后再查表找出对应的pH值。

36、已知lgKMY=16,lgKNY=9,如何控制pH值,准确地分别滴定M离子和N离子?

根据lgkMY=16、lgkMY=9在酸效应曲线图上或计算出对应的最小的酸效应系数值,查表可直接或间接得到对应的准确滴定的最小pH值:

pHM、pHN,且pHM

先在低pH值pHM滴定M,此时N不干扰,终点后再将pH值升高到pHN,此时M已被配位,不干扰,可准确滴定N。

37、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如何指示终点?

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是一种配位剂,它的配位能力比EDTA稍弱,终点前,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位,溶液呈现MIn色,滴入的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接近终点时,溶液中游离金属离子极少,滴入的EDTA与金属指示剂竞争,即发生:

MIn+Y4-é

MY+In-配位化合物MIn生成MY指示齐In被游离出来,终点时溶液呈In色。

38、配位滴定中怎样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而准确滴定?

在某pH值条件下测定待测离子,其它离子干扰时,一般采用配位掩蔽,氧化掩蔽,沉淀掩蔽等方法进行掩蔽。

39、什么叫酸效应曲线图,有什么应用?

酸效应曲线是以各种离子稳定常数对数值为横坐标对立pH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图。

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1、查出某种金属离子配位滴定时允许的最小pH值;2、查出干扰离子;3、控制溶液不同pH值,实现连续滴定或分别滴定。

40、水的硬度是指什么?

硬度主要是哪些离子?

水的硬度指水中Ca2+、Mg2+浓度的总量。

水中的Ca2+、Mg2+、Fe2+、Fe3+、Mn2+、Al3+等离子都可以形成水垢,但水中Fe2+、Fe3+、Mn2+、Al3+的含量较低,一般只考虑水中的Ca2+、Mg2+对硬度的贡献。

41、怎样测定水的总硬度?

采用配位滴定,以EDTA为滴定剂,铬黑T为指示剂。

用氨系列缓冲溶液,控制pH=10.0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42、怎样测定水的钙硬度?

测定钙硬度的方法是调节pH>12,使镁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被掩蔽,不干扰钙离子的测定。

加入钙指示剂,用EDTA滴定由紫红色转变为蓝色为终点。

43、当水样总硬度低于总碱度时,其水样硬度组成有什么特点?

当水样总硬度低于总碱度时,说明其硬度为碳酸盐硬度,不含非碳酸盐硬度。

且总硬度=碳酸盐硬度。

44、当水样总硬度高于总碱度时,其水样硬度组成有什么特点?

当小样总硬度高于总碱度时,表明水样中除含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且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

45、配位滴定条件如何选择,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如要配位滴定水样中某种金属离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条件:

1、从酸效应曲线上查出最低pH值;2、根据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计算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最高pH值;3、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4、干扰离子能否采用掩蔽等方法免其干扰,选择合适的掩蔽方法或分离干扰离子。

46、如何计算金属离子开始生成氢氧化物难溶电解质的最低pH值?

和沉淀完全的最低pH值?

由Ksp=CM·ChOH-知,COH-=

式中Cm·n为已知,KSP可查,可计算出生成氢氧化物的最低PH值,一般认为CM<10-5mol/l可以看作为沉淀完全,则可将CM=10-5mol·C-代入上式,计算出COH-,再换算成pH值便可得到沉淀完全的最低pH值。

47、莫尔法准确滴定水样中氯离子时,为什么要做空白试验?

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一般加入[CrO42-]为5.0×10-3mol·L-1,当,看到明显的砖红色时,滴入的AgNO3已经过量,测量结果偏高,因此,须做空白试验加以校正测定结果。

48、莫尔法为什么不能用氯离子滴定银离子?

莫尔法是用硝酸银作滴定剂、铬酸钾作指指示剂,终点时略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生成砖红色指示终点。

如用氯离子滴定硝酸银,加入铬酸钾就会生成铬酸银沉淀,就不能指示终点了。

49、莫尔法测定氯离子,为了准确测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莫尔法测定因素离子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指示剂K2CrO4的用量要合适,一般Ccro42-=5.0×10-3mol·L-1

2、控制溶液pH值,即中性或弱碱性溶液,若有铵盐时只能在pH=6.5~7.2介质中进行。

3、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防止Cl-被被AgCl吸附。

50、为什么在有铵盐存在时,莫尔法测定氯离子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当水样中有铵盐存在时,用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因为pH较低,在弱酸或酸性条件下2CrO42-+2H+

Cr2O72-+H2O铬酸钾不能指示终点;pH较高,在弱碱条件下,弱碱盐NH4+要水解NH4++2H2O+H3+O,而NH3是配位剂,可与Ag+生成Ag(NH3)2+,影响分析结果。

51、佛尔哈德法同莫尔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佛尔哈德法的突出优点是在强酸性条件下滴定水中因素离子,弥补了莫尔法不能在强酸下滴定因素离子的不足。

52、克式量电位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不同?

条件电极电位,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都为1mol·L-1时的实际电极电位。

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与标准电极电位有关,与温度、离子强度、副反应系数等因素有关。

标准电极电位是标准状态下时的电极电位。

它未考虑其它因素对电极电位的影响,所以条件电极电位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53、怎样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度?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可采取以下办法:

1、提高反应物浓度

2、提高反应温度

3、加入催化剂或诱导剂

54、氯化还原滴定的电极电位突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什么?

当n1=n2时,

55、高锰酸钾溶液作滴定剂时,为什么一般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

高锰酸钾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2+,表现为强氧化剂性质,常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作为滴定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56、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为什么不能直接配制,而需标定?

高锰酸钾试剂中常含有少量的MnO2和痕量Cl-、SO32-或NO-2等,而且蒸流水澡也常含有还原性物质,它们与

反应而折出

沉淀,故不能用

试剂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只能配好溶液后标定。

57、用草酸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时,1molKMnO4相当于多少mol草酸?

为什么?

由方程式

可知1mol

相当于2。

5mol

58、什么叫高锰酸钾指数?

如何测定高锰酸钾指数?

高锰酸钾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高锰酸钾指数测定时,水样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沸水溶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标准溶液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最后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剩余草酸钠,滴定至粉红色一分钟内不消失为终点。

59、测定高锰酸钾指数时,每消耗1mmolKMnO4相当于消耗于有机物氧化时消耗多少毫克氧气?

由方程式:

C+O2

可知:

测定高锰酸钾指数时,每消耗1mol

相当于分解有机物时耗氧

,即4ogO2。

60、测定高锰酸钾指数时,1mol·L-1可氧化的有机碳相当于多少O2(mg·L-1)?

由方程式有机碳氧化物分解时C+O2

可知每1mol有机碳相当于

,即每1m

有机碳相当于8

氧气。

61、为什么水样中含有氯离子时,使高锰酸钾指数偏高?

水样中含有氯离子,在测定高锰酸钾指数时氯离子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测定结果偏高。

62、重铬酸钾法中用试亚铁灵做指示剂时,为什么常用亚铁离子滴定重铬酸钾,而不是用重铬酸钾滴定亚铁离子?

重铬酸钾法用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的原理是:

滴定过程中,被滴定化合物重铬酸钾被滴定剂亚铁离子还原,终点时因亚铁离子过量,与试亚铁灵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指示终点。

所以只能用亚铁离子滴定重铬酸钾,否则用重铬酸钾滴定亚铁离子,就不能用试亚铁灵做指示剂。

63、重铬酸钾滴定法为什么在用试亚铁灵指示剂时,常用返滴定法,即用重铬酸钾与待测还原作用后,过量的重铬酸钾用亚铁离子溶液滴定?

重铬酸钾法就是利用重铬酸钾的氧化性触进行滴定的一种分析方法。

但用重铬酸钾滴定其它还原剂时,没有较好的指示剂指示终点,所以常用返滴定法,先加过量重铬酸钾氧化其它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再用亚铁离子滴定,这样就能进行准确滴定分析。

64、什么叫化学需氧量,怎样测定?

化学需氧量是一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重铬酸钾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水样在强酸性条件下,过量的K2Cr2O7标准物质与有机物等还源性物质反应后,用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呈红色为终点,做空白试验校正误差。

65、推导COD计算公式,说明为什么不必知道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可计算COD值?

COD测定中,水样的蒸馏水都加入同一浓度、同一体积下重铬酸钾溶液,所以

二式相减:

最后计算式COD(mgoL-1O2)=

显然从上式可知,并不需要知道重铬酸钾的准确浓度。

66、测定COD时,1mmolK2Cr2O7相当于多少有机碳?

相当于多少O2mg?

*3/2mmol有机碳48mgO2

67、测定COD时,为什么必须保证加热回流后的溶液是橙色?

如已成为绿色该怎么办?

COD测定时,是加入过量重铬酸钾与水中有机物反应,过量的标志是反应后的溶液仍呈重铬酸钾的橙红色,如果溶液呈绿色表明水样中加入的重铬酸钾已作用完,说明水样COD的数值很高,可以用不含还原性的蒸馏水进行稀释,取稀释水样做实验,最后结果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68、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取样现场固定溶解氧?

怎样固定?

水中的溶解氧与大气压力、温度有关,也与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有关,所以水样的运输、保存过程中、势必要发生溶解氧的变化,所以碘量法测溶解氧时,须现场固定。

溶解氧固定方法是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氢氧化钠,水中的溶解氧将

氧化成棕色的

沉淀。

69、写出溶解氧测定时,所得到物质Mn2+,MnO(OH)2,I2,S2O32-、O2的量所对应关系。

测定溶解氧时,涉及

、I2、

、O2等物质。

在计算溶解氧时应清楚它们之间量的关系。

从反应式可知:

1

1

1

1

因此对应关系,1

---1

---1

---

--

最后计算DO时,要用到1

---

70、除碘量法,还有什么方法可测溶解氧?

除以碘量法,测定溶解氧还可以用膜电极法测定。

71、什么叫生化需氧量,它的数值大小,反映了什么?

生化需氧量是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中能够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含量。

是比较重要的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

72、在测定BOD5时,什么样的水样必须稀释?

用什么稀释?

当水样BOD较大时,表明其生化需氧量超过水中所含溶解氧的含量。

则在培养时必须用饱和溶解氧的稀释水进行稀释,保证有足够的溶解氧满足好氧菌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

稀释水:

是含一定养份和饱和溶解氧的水。

73、讨论OC,COD和BOD5所代表的意义及数值的相对大小。

高锰酸钾指数(OC)、COD分别表示水中能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情况;BOD5反映水中能被微生物生物好氧分解的有机物含量情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水中有机物污染情况。

通常同一水样测定结果为COD>BOD5>OC。

74、BOD5与OC,COD指标的意义有何不同?

除这三个指标外,还有哪些指标可以反映有机物污染情况?

高锰酸钾指数,COD是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氧化,反映能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的量;BOD5是一定条件下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情况,反映能被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量。

除上述外,反映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数还有TOC、TOD、CCE及UVA值等。

75、EDTA与Al3+配位缓慢,怎么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Al3+的含量。

用返滴定法,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过量的一定量的EDTA,使EDTA与Al3+充分配位,过量的EDTA加入Zn2+滴定至终点。

最后计算出Al3+含量。

76、比色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朗伯--比耳定律

77、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有何不同?

吸光系数的定义是单位浓度、单位长度(cm)时物质的吸光度值。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浓度为量浓度时的吸光系数。

78、比较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入射光有何不同?

目视比色法:

自然光线

光电比色法:

由滤光片产生的单色光

分光光度法:

由棱镜或光栅产生的单色光

79、分光光度计上T.A刻度哪个为均匀刻度。

T.A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T为均匀刻度A=-lgT

80、测出某水样中的氮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说明了什么?

说明水污染已久,自净过程基本完成。

81、测出某水样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氨态氨的形式存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