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397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光器招标技术规范书.doc

分光器框架招标技术文件

1.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引用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GR-1209-CORE《光无源器件总规范》、GR-1221-CORE《光无源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Y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SC型》、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行业标准等,用于光分路器系列产品,投标人须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进行生产、交付光分路器产品,招标人根据本技术规范书验收光分路器产品。

2.产品分类

2.1光分路器按照工艺可分为耦合器和PLC型光分路器,其中耦合器按照工作窗口分为单窗口宽带分路器、双窗口宽带分路器和三窗口宽带;PLC型光分路器为全波段型(1260nm~1640nm);本次招标主产品为全波段(适用1260nm~1640nm)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部分不等比分光采用耦合型分光器

2.2按光分路器组件形式可分为托盘式、壁挂式(不含箱体)。

2.2.1、托盘式光分路器

指用类似配纤盘的托盘封装并可直接安装普通光缆交接箱里的光分路器套件。

2.2.2壁挂式光分路器(不含箱体)

指安装于(户内或户外安装)挂墙或者抱杆的光分路器套件。

具有压板式安装结构,可以适应1:

2~1:

64型光分路器的安装,并其结构具有兼容上下两种进缆方式,可根据要求灵活选择。

2.2.3、按器件工作形态分为树形宽带耦合器(1×N)和星形宽带耦合器(N×N);

上述组件封装后的接头类型根据具体订单来定。

本次招标产品涵盖上述各种形式。

2.3按器材工作状态分为树形宽带耦合器(1:

N)和星形宽带耦合器(N:

N);本次招标为1:

N和2:

N树形宽带耦合器

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温度:

-40℃~+85℃。

3.2相对湿度:

≤95%(+40℃时)

4.外观和结构要求

4.1外封壳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等,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4.2产品的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4.3光纤长度应满足要求,表面不起泡、掉皮、变色、破损,端接处应整洁无松动。

4.4分光器的产品系列应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应至少包括托盘式、壁挂式等产品,且做工精细,盘纤路径合理;

4.5托盘式分光器要求

4.5.1应具有可调式安装导轨,通过调整导轨宽度,可适应在不同厂家的普通光缆交接箱使用,输入和输出端子必须为甲方要求的FC/PC等各种端子。

4.5.2普通光缆交接箱适配器型光分路器外形、尺寸要求:

(1)1/2×2/4/8/16分路器托盘占用1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每个托盘可安装18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16分纤模式。

托盘尺寸和结构示意图如下:

(2)1/2×32/64分路器托盘占用2/4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托盘可安装34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32分纤模式,1/2×32/64托盘尺寸和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31/2×32分路器托盘

4.5.3分路器托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3405U,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427U。

4.6壁挂式箱体中插片式分光器规格要求

分光器尺寸规格表

分类型号

占用槽位数

外形尺寸(mm)

(宽)×(深)×(厚)

1∶4光分插片(SC)

1

130×100×20.5

1∶8光分插片(SC)

1

130×100×20.5

1∶16光分插片(SC)

2

130×100×46

1∶32光分插片(SC)

4

267×100×46

图3.4-21∶4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示意图

图3.4-31∶4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图3.4-41∶4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示意图

图3.4-51∶8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图3.4-61∶16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示意图

图3.4-71∶16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图3.4-81∶32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示意图

图3.4-91∶32卡片式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4.7光分路器所用适配器要求

4.7.1含连接器的分光器产品应能根据甲方要求,连接器提供FC/PC(FC/UPC)型适配器插头品种;

4.7.2适配器外壳采用H-591黄铜,陶瓷芯采用进口精工陶瓷芯;

4.7.3适配器与跳纤组成光纤连接器后重复使用的稳定性要求:

要求连续插拔10次后插入衰耗指标应具有一致性;

4.7.4适配器与跳纤组成光纤连接器后寿命:

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的性能要求。

5.技术要求

5.1光分路器光学特性

本次招标产品大部分为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其性能指标应分别满足表1~表5要求。

表11:

N(N≥2)PLC光分路器(无连接器)光学特性

参数

1×2

1×4

1×8

1×16

1×32

1×64

1

工作波长(nm)

1260-1650

2

插入损耗(dB)

最大值

3.6

7.2

10.5

13.5

16.5

21.5

3

分光均匀性(dB)

最大值

0.6

0.6

0.8

1.2

1.5

2

4

回波损耗(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55

5

偏振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0.2

0.2

0.2

0.3

0.3

0.3

6

方向性(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55

7

温度稳定性

(-40to85°C)(dB)

最大值

0.6

0.6

0.6

0.8

1.0

1.0

8

波长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1.0

1.0

1.0

1.0

1.0

1.0

表21:

N(N≥2)PLC光分路器(含连接器)光学特性

参数

1×2

1×4

1×8

1×16

1×32

1×64

1

工作波长(nm)

1260-1650

2

插入损耗(dB)

最大值

4.1

7.5

11.0

14.5

17.5

22.5

3

分光均匀性(dB)

最大值

0.6

0.6

0.8

1.2

1.5

2

4

回波损耗(dB)

最小值

50

50

50

50

50

50

5

偏振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0.2

0.2

0.2

0.3

0.3

0.3

6

方向性(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55

7

温度稳定性

(-40to85°C)(dB)

最大值

0.6

0.6

0.6

0.8

1.0

1.0

8

波长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1.0

1.0

1.0

1.0

1.0

1.0

表32:

N(N>2)PLC光分路器(无连接器)光学特性

参数

2×4

2×8

2×16

2×32

1×64

1

工作波长(nm)

1260-1650

2

插入损耗(dB)

最大值

7.7

11.0

14.5

17.5

22.5

3

分光均匀性(dB)

最大值

1.2

1.2

1.8

2.0

2.0

4

回波损耗(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5

偏振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0.2

0.3

0.3

0.3

0.3

6

方向性(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7

温度稳定性

(-40to85°C)(dB)

最大值

0.6

0.6

0.8

1.0

1.0

8

波长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1.0

1.0

1.5

1.5

1.5

表42:

N(N>2)PLC光分路器(含连接器)光学特性

参数

2×4

2×8

2×16

2×32

2×64

1

工作波长(nm)

1260-1650

2

插入损耗(dB)

最大值

8.0

11.5

15.0

18.0

23

3

分光均匀性(dB)

最大值

1.2

1.2

1.8

2.0

2.0

4

回波损耗(dB)

最小值

50

50

50

50

50

5

偏振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0.2

0.3

0.3

0.3

0.3

6

方向性(dB)

最小值

55

55

55

55

55

7

温度稳定性

(-40to85°C)(dB)

最大值

0.6

0.6

0.8

1.0

1.0

8

波长相关损耗(dB)

最大值

1.0

1.0

1.5

1.5

1.5

表5不同分光比耦合器

最大插入损耗(dB)

参数

单窗

双/三窗

端口配置

1×2或2×2

工作波长(nm)

1310,1490或1550,客户定义

带宽(nm)

±20

±40

±40

1270~1610

等级

P

A

P

A

P

A

P

A

40/60

4.4/2.5

4.8/2.8

4.4/2.5

4.8/2.8

4.7/2.7

4.8/2.8

4.8/2.7

5.1/2.8

30/70

5.6/1.8

6.1/2.0

5.6/1.8

6.1/2.0

6.0/1.9

6.4/2.1

6.2/2.0

6.4/2.2

20/80

7.4/1.1

8.0/1.3

7.4/1.1

8.0/1.3

7.9/1.1

8.5/1.3

8.0/1.3

8.5/1.5

10/90

10.8/0.6

12.0/0.8

10.8/0.6

12.0/0.8

11.3/0.6

12.7/0.8

11.5/0.6

12.9/0.8

5/95

14.6/0.4

18.4/0.5

14.6/0.4

18.4/0.5

15.2/0.4

18.9/0.5

15.6/0.4

19.2/0.5

4/96

16.0/0.3

19.0/0.4

16.0/0.3

19.0/0.4

3/97

17.5/0.3

19.5/0.4

17.5/0.3

19.5/0.4

2/98

19.0/0.2

20.0/0.3

19.0/0.2

20.0/0.3

19.8/0.3

21.0/0.3

20.0/0.3

21.5/0.4

1/99

21.5/0.2

22.0/0.3

21.5/0.2

22.0/0.3

23.5/0.3

24.0/0.4

24.0/0.3

24.6/0.4

0.5/99.5

23.0/0.2

24.0/0.3

23.0/0.2

24.0/0.3

注:

以上性能参数均为室温值且不包含光纤连接器损耗

5.2环境和机械性能试验后的指标变化要求(包括本技术规范书所有光分路器)应符合表6要求。

表6环境和机械性能试验后的插入损耗变化量要求

试验项目

插入损耗变化量(dB)

振动试验

≤O.1log2N

冲击试验

≤O.1log2N

湿热试验

≤O.1log2N

高温试验

≤O.2log2N

低温试验

≤O.2log2N

高低温循环试验

≤O.2log2N

光缆抗拉试验

≤O.1log2N

光缆扭转试验

≤O.1log2N

水浸泡试验

≤O.1log2N

5.3光分路器组件中的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7要求。

表7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单位:

dB

编号

项日名称

多模(1300nm)

单模(1300nm及1550nm)

插入损耗

附加损耗

插入损耗

附加损耗

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

变化量

PC、UPC型

APC型

PC型

UPC型

APC型

A

试验前

≦0.35

≦0.35

≦0.45

≧40

≧50

≧60

B

互换性试验

≦0.5

≦0.5

≦0.6

≧43

≧48

≧58

C

机械耐久性

≦0.5

≦0.2

≦0.5

≦0.6

≦0.2

≧43

≧48

≧58

≦5

D

抗拉试验

≦0.5

≦0.1

≦0.5

≦0.6

≦0.1

≧43

≧48

≧58

≦5

E

高温试验

≦0.5

≦0.2

≦0.5

≦0.6

≦0.2

≧43

≧48

≧58

≦5

F

低温试验

≦0.5

≦0.2

≦0.5

≦0.6

≦0.2

≧43

≧48

≧58

≦5

G

湿热试验

≦0.5

≦0.2

≦0.5

≦0.6

≦0.2

≧43

≧48

≧58

≦5

H

盐雾试验

≦0.5

≦0.2

≦0.5

≦0.6

≦0.2

≧43

≧48

≧58

≦5

I

运输试验

≦0.5

≦0.1

≦0.5

≦0.6

≦0.1

≧43

≧48

≧58

≦5

注1:

附加损耗=例行试验后插入损耗-试验前插人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

注2:

回波损耗变化量=试验前回波损耗-例行试验后回波损耗,出现负值时为零

5.4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指标应符合表8要求。

表8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指标

插针外径(mm)

曲率半径(mm)

顶点偏移(μm)

光纤凹陷/凸出(nm)

APC角度(o)

φ1.25

PC、UPC型

7~25

≦50

-100~+100

APC型

5~12

8±0.2

φ2.5

PC、UPC型

10~25

≦50

-100~+50

APC型

5~15

8±0.2

注1:

凹陷栏数值中,正号表明光纤凹陷,负号表明光纤凸出。

注2:

MT系列连接器的端面指标暂不作要求。

5.5燃烧性能

组件非金属材料结构件的燃烧性能应符合GB/T2408-199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中9.3.2条FV0级要求。

5.6核心分光模块

核心分光芯片必须采用进口生产器件。

6.端口编号

尾纤编号共2位,例如SPL-P(1×16)-SC/PC-3m-Ф2,需用17个标签来标示,其中输入端用Ⅰ1,Ⅰ2标示,输出端各端口分别为:

01,02……16,尾纤编号必须与分路口一一对应,标签位置应标示在尾护套后端5cm处,尾纤编号必须为永久性标示。

7.检验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出厂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

按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中第9章规定和Y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SC型》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8.其他

本技术规范书未涉及部分均按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Y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SC型》、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行业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