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29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区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对生命有破坏作用的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护作用。

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一个氧原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成一个臭氧分子,臭氧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钢铁生锈D.谷物酿酒

3.下列属于食用盐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能溶于水C.有咸味D.加热不易分解

4.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A.镊子

B.坩埚钳

C.铁夹

D.试管夹

5.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O2B.2OC.2O2D.2O2﹣

6.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

A.铝aLB.硫酸钠NaSO4C.氧化亚铁Fe2O3D.氯化镁MgCl2

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

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9.“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Cl的化合价是

A.+1B.+3C.+5D.+7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C.碳酸氢铵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1.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白糖和面粉

B.纯碱和醋作用生成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C.将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可以得到少量炭黑

D.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使锁开启变得更灵活

12.学习化学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是一种氧化物B.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可能在将来缓解人类能源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内

C.闻气体气味

D.从滴瓶内取出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合用1个或2个英文字母来表示

B.有些人易得佝偻病,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缺锌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15.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二氧化碳能灭火,能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

D.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6.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有4种分子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图示产物为混合物D.图示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改变

17.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C.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D.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18.有一种氯原子,其质子数为17,中子数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D.化学反应中,该氯原子易得电子

19.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

21.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游码可以直接用手移动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从试管口慢慢往下套

C.取用药品时,用剩的药品一般要放回原试剂瓶

D.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时,需打开顶部玻璃塞再打开下端活塞滴加液体

22.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净化水的方法

B

微粒的性质

明矾——混凝剂

活性炭——消毒剂

空气易被压缩——微粒间有空隙

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是运动的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食品保鲜的办法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酱油和醋——闻气味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食品包装充入氮气——防腐

 

A.AB.BC.CD.D

23.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B.①③④⑥⑧C.①②④⑤⑥D.②④⑥⑦⑧

24.下列有关过滤描述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一切杂质

B.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C.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等仪器

D.如果因滤纸破了导致滤液浑浊,需要用原来的过滤器重新过滤

25.已知,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

的质量

C.固体中

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26.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符号:

(1)一个钙离子__________。

(2)雪碧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

(3)铜绿加热后的黑色固体__________。

(4)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

(6)氧化铝__________。

27.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相应信息:

(1)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加热紫黑色固体制氧气:

__________。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4)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会形成一层白色固体,此固体__________于水(选填:

“易溶”或“难溶”),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8.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请将氧气、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铜、二氧化硫和红磷六种物质分成两组(均填化学式),每组分别包括三种不同物质,并写出分类依据。

(1)第一组:

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

(2)第二组:

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9.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

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

写出实验室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2)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生活中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__________。

30.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b是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稀盐酸一加入锥形瓶内立即用排水法收集满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然后做蜡烛熄灭实验,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只能选用E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液体进入,并变成红色。

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回答两条即可)。

四、科学探究题

31.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__________

67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②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_________g。

③该实验中氧气适宜采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收集,根据表中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_________。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

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五、计算题

32.某xx化肥厂制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下图:

xx牌化肥---国际首创

成分:

碳酸氢铵(NH4HCO3)

含氮量居全球化肥之首:

28%

净含量:

50kg/袋

xx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m(H)∶m(C)∶m(O)=__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精确到0.01%)

(3)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广告属于__________(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4)求出每袋该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由题文可知,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中只有3个氧原子,所以臭氧属于单质,故选A。

2.B

【详解】

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颜色与状态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味道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加热不易分解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

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4.B

【详解】

A、镊子用于夹取小块固体,不能夹取蒸发皿,选项错误;

B、坩埚钳用于夹取坩埚和蒸发皿等加热后的仪器,选项正确;

C、铁夹用于夹持需要固定加热的试管,选项错误;

D、试管夹用于加持给少量液体加热的试管,选项错误,故选B。

5.C

【分析】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

A、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A错误;

B、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C正确;

D、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6.D

【解析】

【详解】

A.铝的化学式为Al,不是aL,选项错误;

B.硫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O4,选项错误;

C.氧化亚铁的化学式是FeO,不是Fe2O3,选项错误;

D.氯化镁的化学式就是MgCl2,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7.C

【详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

C。

8.B

【解析】

【详解】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8%,选项正确;

B、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溶解的多少,所以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选项错误;

C、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选项正确;

D、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用白磷或红磷,因为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粉末,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选项正确,故选B。

9.A

【详解】

设NaClO中Cl的化合价是X,则+1+X+(-1)=0,则X=+1。

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选项正确;

C.碳酸氢铵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白糖和面粉碳化时都能产生黑色固体,因此不能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白糖和面粉,选项错误;

B、纯碱和醋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选项正确;

C、蜡烛不完全燃烧能够生成炭黑,将将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可以得到少量炭黑,选项正确;

D、石墨具有润滑的性质,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因此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粉末能使锁开启变得更灵活,选项正确,故选A。

12.D

【解析】

【详解】

A、矿泉水是水和某些可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错误;

B、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属于贫水国,选项错误;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D、水分解能够生成氢气,因此水可能在将来缓解人类能源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选项正确,故选D。

13.B

【详解】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选项错误;

B、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内时,将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的纸槽送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

C、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直接闻药品气味,选项错误;

D、持滴管时不能倒持,液体药品倒流会腐蚀胶头,选项错误,故选B。

14.C

【解析】

【详解】

A.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合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来表示,其中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选项错误;

B.有些人易得佝偻病,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缺钙,不是却锌,选项错误;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选项正确;

D.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物质的组成,描述的是元素,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缺锌会引起人饮食不振,免疫力降低,还会造成幼儿智力低下。

15.B

【解析】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水与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错误;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为防止爆炸,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正确;C、二氧化碳能灭火,但能灭火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错误;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故选B。

16.D

【详解】

A、由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图示中共有4种不同的分子构成,有4种分子,故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

故选D。

17.A

【解析】

【详解】

A.由茶氨酸的化学式可知,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书写相对分子质量不需写单位,且g也不是其单位,选项错误;

C.茶氨酸中含有氮原子,选项错误;

D.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7.6%,选项错误,故选A。

18.C

【解析】

【详解】

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17,所以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选项正确;

B、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17,所以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选项正确;

C、该氯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选项错误;

D、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17,则该氯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化学反应中,该氯原子易得电子,选项正确,故填C。

19.D

【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变红,不能使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选D。

20.C

【解析】

【详解】

A、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选项错误;

B、风能、潮汐能等能量不是化学反应产生的,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选项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也能放出热,但反应并不属于燃烧,选项错误,故选C。

21.D

【解析】

【详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游码应用镊子移动,不可以直接用手移动,选项错误;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慢慢向上套,选项错误;

C、将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选项错误;

D、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时,需打开顶部玻璃塞,再打开下端活塞才能便于滴加液体,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用手接触游码后,手上的汗液会腐蚀游码造成称量结果不准确。

22.A

【解析】

【详解】

A、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难溶性固体颗粒加快沉降;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是消毒,不能做消毒剂,选项错误;

B、空气易被压缩,表明微粒间有空隙,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观察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选项正确;

C、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醋具有强烈的酸味,酱油没有酸味,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分酱油和醋,选项正确;

D、固态二氧化碳容易升华从周围吸收热量,具有降温作用,可以用来冷藏保鲜食品,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食品包装充入氮气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选项正确,故选A。

23.D

【详解】

取8mL水并进行加热的顺序是用10ml量筒采用先倒后滴的步骤量取8ml水倒入试管中,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再酒精灯上加热,用到的仪器有:

量筒、滴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故选D。

24.B

【解析】

【详解】

A.过滤只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选项错误;

B.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分离出其中的酒精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选项正确;

C.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等仪器,不需要酒精灯,选项错误;

D.如果因滤纸破了导致滤液浑浊,需要重新制作过滤器后再重新过滤,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即过滤可以把难溶性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25.A

【分析】

由图像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像,故A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像,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像,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像,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明确图像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Ca2+CO2CuOCl-OAl2O3

【解析】

【详解】

(1)一个钙离子的符号为Ca2+,故填Ca2+。

(2)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3)铜绿加热后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其化学式为CuO,故填CuO。

(4)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符号为Cl-,故填Cl-。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故填O。

(6)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

27.3Fe+2O2

Fe3O4化合2KMnO4

K2MnO4+MnO2+O2↑2Mg+O2

2MgO难溶Ca(OH)2+CO2=CaCO3↓+H2O

【解析】

【详解】

(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3Fe+2O2

Fe3O4;

铁在氧气中燃烧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2)加热紫黑色固体制氧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KMnO4

K2MnO4+MnO2+O2↑。

(3)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Mg+O2

2MgO。

(4)此固体为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故填难溶;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CO2=CaCO3↓+H2O。

28.O2、Cu、P属于单质CO、P2O5、SO2属于氧化物

【解析】

【详解】

(1)氧气、铜、红磷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分别为O2、Cu、P,故填O2、Cu、P;

三种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都属于单质,故填属于单质。

(2)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都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CO、P2O5、SO2,故填CO、P2O5、SO2;

三种物质都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故填属于氧化物。

29.22H2O

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