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47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docx

河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

河南省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1年11月,中国市场销售的强生洗发水被曝出含有致癌物二恶烷(C4H8N2),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二恶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洗发水中含有大量二恶烷会对人体有害

C.二恶烷由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D.二恶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2.下列物品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橡胶轮胎

B.食品包装塑料盒

C.风衣涤纶面料

D.自行车合金车架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

A.氮气、氯酸钾、钢

B.氧气、水、澄清石灰水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变化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

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取样,分别加入无色酚酞

B.食盐和纯碱——取样,分别加入食醋

C.硝酸铵和生石灰——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D.水和双氧水——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6.如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

该纪念币材质为多种贵金属包钢铸造,属于金属合金。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物质的材料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金属材料

B.从物质的导电性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导体

C.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金属单质

D.从金属的防锈角度看,该纪念币比铁抗腐蚀性能强

7.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C.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

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8.将50g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胶头滴管

C.量筒

D.托盘天平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气体的密度:

10.生活处处有化学。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铁生锈后不要轻易去除,以减缓铁的锈蚀

C.误服硫酸铜后,立即服用牛奶或鸡蛋清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

D.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11.—定温度下,向图Ⅰ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氧气可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C.烧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稀盐酸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1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方案1

用适量稀盐酸洗

滴加稀盐酸

点燃

滴加酚酞溶液

方案2

用适量稀硫酸酸洗

滴加酚酞溶液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入盐酸

A.A

B.B

C.C

D.D

14.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呼出气体

带火星的小木条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尝味道

加入铁丝看是否有气泡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颜色

D

18K黄金和黄金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

加热后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1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

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C.使用稀盐酸除铁锈

D.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

1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1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丙>乙>甲

1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制作烟花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二、填空题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5月18日电,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液氧”属于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一氧化氮+氧气→二氧化氮,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夏天,从冰箱拿出的酒瓶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

(4)因为氧气能________,所以可用于登山、潜水、航空、医疗急救等。

(5)小明用实验室制得的氧气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1.如图是某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A微粒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22.下图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MgCl2的流程示意图。

(1)在制取无水MgCl2过程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应采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23.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酒精

B.不锈钢

C.硫酸

D.合成橡胶

E.二氧化碳

F.大米

G.pH试纸    H.大理石

(1)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富含淀粉的是_____;

(3)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_____;

(5)属于酸类的是_____;

(6)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______;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8)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24.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有:

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

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四、科学探究题

25.盐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入们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物质。

在实验课上,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与盐酸有关的探究。

[探究一]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1: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甲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于是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二]乙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2:

小组同学取少量实验后乙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证明稀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三]混合后废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组同学将实验1中甲、乙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NaCl 猜想二:

_________ 猜想三:

NaCl和Na2CO3

[进行实验]实验3: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二不正确。

实验4:

另取滤液,_______(填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如果在实验1的甲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所得到的溶液,无须另加试剂,只要对溶液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即可从中得到NaCl固体。

26.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

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7.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900t含Fe2O364%的赤铁矿石,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铁的质量为_____t.(计算过程不必写出,只需填写结果答案即可)

28.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0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

当pH=7时,恰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